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四大家人物介绍

南宋四大家人物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317 更新时间:2024/1/24 14:03:52

南宋四大家是指南宋时期四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南宋四大家生于两宋交替之间,长于宋金抗战时期,深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他们分别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他们的诗词各有各的思想和艺术,也是宋朝第二个最繁荣时期的象征。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南宋四大家的生平是怎样的?

南宋四大家之:杨万里(1127年-1206年)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他是南宋大臣,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和爱国诗人。其在1154年登进士第,历经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等多项职务。杨万里的一生中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有不少作品都反映的是民间疾苦,寄托爱国之情。

南宋四大家之:尤袤(1127年-1194年)

尤袤字延之,号遂初居士,晚号乐溪,常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他是南宋著名诗人,大臣,其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学熏陶,五岁能为诗句,十岁有神童之称,十五岁便以词赋闻名于毗陵郡(今常州)。在1148年,其考上进士,最后坐上了太常少卿的位置。

南宋四大家之:范成大(1126年-1193年)

范成大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成大是南宋名臣,诗人,他从江西派入手,后继承了白居易王建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他的文风平易浅显、清新妩媚,并且题材广泛,其作品在南宋末年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时影响更大,有着“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

南宋四大家之:陆游(1125年-1210年)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他生于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期深受爱国思想的熏陶,在宋高宗时期参加礼部的考试,但因受秦桧等人的排斥导致仕途不顺。直到宋孝宗即位后,才被赐进士出身,担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等职务,后又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的排斥。陆游一生中在诗词文学方面颇有造诣,他的诗既有李白的雄起奔放,又有杜甫的沉郁悲凉,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有着“小太白”之称。

标签:

更多文章

  • 九子夺嫡能力最强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

    康熙晚年出现的“九子夺嫡”,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吧,因为这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激烈的储君争夺战了,而九子夺嫡的成员中最强的三股势力分别是四爷党,太子党和八爷党。要说论实力谁是最强的话,我认为当属八爷党里面的人。那么他究竟为什么会成为九子夺嫡中实力最强的呢?而明明是最强的却为何又败得最惨呢?八阿哥名叫胤

  • 馆陶公主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

    馆陶公主的真名叫做刘嫖,她作为汉文帝刘恒和窦皇后夫妻两个人的唯一一个女儿,同时也是后来景帝唯一的同母所生的亲姐姐,另外还是武帝的亲姑姑和岳母。其实馆陶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她的封地就在馆陶县,所以成为为馆陶公主。在文帝三年的时候,她嫁给了当时的堂邑侯陈午为正妻。后来景帝上为的时候将她封为馆陶长公主;到了

  • 九子夺嫡下场最惨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

    说到这个历史上的九子夺嫡事件,也还是有很多话可以说的,里面也有很多故事可以研究的,因为影响也的确比较大。所以小编今天就简单的说一个问题,那就是九子夺嫡争得死去活来的,那么最后这个谁的下场最惨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分析看看!九子夺嫡中“九阿哥胤禟”的下场最惨。爱新觉罗·胤禟,雍

  • 历史上的馆陶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说起馆陶公主,她是汉文帝刘恒和皇后窦漪房的长女,她一出生,汉文帝刘恒便为她取名为刘嫖,别名馆陶,馆陶二字,意为珍贵之意,从这足以证明,汉文帝刘恒对她的喜欢。汉文帝时期,因为是皇后窦漪房唯一的女儿,馆陶公主自小的生活条件就非常优越,因而性格上也有些嚣张跋扈。就是这样一位自命不凡的公主,却在十四岁那年嫁

  • 馆陶公主的窦太主称号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历史上汉朝的有位长公主因其受封的土地在馆陶县便名为“馆陶公主”,她原名为刘嫖,是汉朝第一位公主,也是掌管后宫的窦太后膝下唯一的女儿。由此可见,馆陶公主的身份有多尊贵。可后世常会有人不解,为何馆陶公主后来又会有“窦太主”这个名号呢?原因得从她的母亲窦皇后说起。历史上,在汉文帝刘恒去世之后,是他的皇后,

  • 古代毛笔的发明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毛笔起源于公元前1600-1066左右。关于毛笔的起源,有不同的传说;在历史上记载最多的是蒙恬制做毛笔的故事。秦国有一位大将叫蒙恬。一天,蒙恬打猎时看见受伤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的血迹,心中来了灵感。他剪下兔尾巴上的毛,将它插在竹管里,试着用它来写字。后来,他又发现,把这样的毛笔放到碱性的石灰水中浸泡

  • 李清照讨厌苏轼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苏轼

    自古以来就有唐诗李杜宋词苏辛之说,这四位,代表着唐诗宋词的高峰。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服气,对这种提法,不服气的大有人在。比如苏轼,在北宋时就是文坛领袖,苏门人才荟萃群星灿烂。但是,有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就各种不服,李清照不但在词论里痛批苏门大才子黄庭坚秦观等骁将,对苏轼也是暗怼,用先扬后抑的手法

  • 宋朝四大才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

    宋朝时期,非常的重视文学,因此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很多才女。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宋代的四大才女吧。李清照(1084-1155),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

  • 七子之冠冕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中有一人被称为七子之冠冕,那么这个人是建安七子中的谁呢?下面大家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建安七子中,王粲的文学地位很高。写《文心雕龙》的刘勰说他的辞赋是“七子之冠冕”,这种评价影响至今。东汉后期起,上流社会中有一种流行的风尚,那便是品鉴人物;王粲才气大,诗文感情丰富,修辞细密,在七子确实卓然高

  • 唐太宗思念长孙皇后望陵毁观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

    长孙皇后入葬昭陵后,太宗对她思念无法停止,为了缓解思忆之苦,便在宫中建起了层观,终日眺望妻子的陵墓,还让大臣陪同悼念。一次太宗让魏征陪同,并指着昭陵的方向问魏征是否看清了,魏征装作没看见,太宗顿时着急,问“怎么会没看见,那是昭陵啊!”魏征闻言回答说“以为陛下望的是献陵,原来是昭陵啊!”太宗听后明白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