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初将领陈珪简介

明初将领陈珪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361 更新时间:2023/12/26 10:53:33

陈珪,泰州人。明朝初年名将。陈珪自少入行伍,以马军总旗随明太祖开国。洪武元年,随大将军徐达平中原,授龙虎卫百户。后改燕山中护卫,跟从燕王朱棣出塞,累升至龙虎卫千户。建文元年至建文四年参与靖难之役,位列功臣第四,以功升任后军都督同知,加号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获封泰宁侯,予世券。之后辅佐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永乐四年,负责营建北京城。永乐十五年(1417年),兼掌行在(北京)后军都督府事。

永乐十七年(1419年),陈珪去世,年八十五。追封靖国公,谥号“忠襄”。

人物生平

屡战升迁

陈珪自少入行伍,因擅长骑射被任命为骁骑右卫骑兵总旗。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陈珪随大将军徐达北定中原,以功授龙虎卫百户,调任燕山中护卫,成为燕王朱棣(后来的明成祖)的部将。

洪武(1368年-1398年)时期,陈珪曾经跟随朱棣出塞,担任前锋,因战功进官武德将军、龙虎卫千户。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陈珪随从南征,“从夺九门,征雄,取鄚,击真定,援永平,战坝上,破杨村,鏖通州,应援蓟州,追奔别山”,屡有功劳,升任指挥同知。

居守受赏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靖难之役结束,朱棣在南京称帝,陈珪被授为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七月,北上辅助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北京)。他在任内严督守备,夙夜忧勤。九月,朱棣论功行赏,陈珪位列靖难功臣第四,加勋号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被擢升为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封爵泰宁侯,岁禄一千二百石,并赐世袭诰券,“身免二死,子免一死”。

督建北京

永乐四年(1406年)闰七月,朱棣改建北京城及宫殿,陈珪被任命为工程总指挥,“董治其事”。陈珪计划周密、条理分明,在建都工程中尽心尽力,深得朱棣器重和信任。

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朱棣北征鞑靼,命陈珪偕同驸马都尉袁容辅佐赵王朱高燧留守北京。

永乐十五年(1417年)二月,朱棣命陈珪“掌缮工事”,以安远侯柳升、成山侯王通为副手,由礼部铸“缮工之印”相赐,规制视同都督府,并设置经历司,设经历一员、都事四员。两日后,兼掌行在(北京)后军都督府事。

高龄而终

永乐十七年(1419年)四月三十日(5月24日),陈珪逝世,享年八十五岁。朱棣闻讣讯,为他辍朝三日,遣使赐祭,追封靖国公,谥号“忠襄”(按明《谥法》:危身奉上曰忠,甲胄有劳曰襄)。

主要成就

政治

建文四年(1402年),靖难之役甫定,明成祖便命陈珪北上,协助世子朱高炽(旋即封太子,后来的明仁宗)留守北平(北京)。陈珪在任内“严督守备,夙夜不懈”。永乐八年(1410年),成祖北征鞑靼,陈珪与驸马都尉袁容等辅佐赵王朱高燧留守北京,保证了行在北京的安定。

自永乐四年(1406年)至永乐十七年(1419年),陈珪担任北京城及宫殿改建工程的总指挥。他在建都工程中尽心尽力,深得明成祖倚信。

军事

陈珪自少入行伍。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随大将军徐达北定中原。之后成为燕王朱棣(明成祖)麾下将领,随其出塞北征,成为前锋。

靖难之役时,陈珪随燕王南征,参与历次战斗,屡立战功。

标签: 明朝

更多文章

  •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封徐忠为永康侯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棣,明成祖,靖难之役,徐忠

    徐忠(1362年-1413年),字仲达,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明朝靖难名将。徐忠早年历任河南卫副千户、济阳卫指挥佥事,镇守开平。成祖靖难时,徐忠率部投降,屡立战功,累升至前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永康侯。永乐年间,徐忠留守南京,辅佐太子监国。永乐十一年(1413年),病逝,追封蔡国公,谥号“忠烈”。早年经

  • 靖难功臣之首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靖难之役

    丘福(1343年-1409年),凤阳(今安徽凤阳)人,明朝靖难名将。丘福行伍出身,原为燕山中护卫千户,靖难之役时屡立战功,累升至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国公,位居功臣之首,后又加太子太师。永乐七年(1409年),丘福率军北伐鞑靼,帅千余人先行,轻敌冒进,与王忠、火真尽皆被俘遇害,麾下千余人战死。丘福死

  • 明朝靖难名将张玉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靖难之役,明朝

    张玉(1343年-1401年),字世美,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朝靖难名将。张玉原为元朝枢密知院,后投降明朝,累功至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隶属朱棣麾下。他在靖难之役期间,夺取北平九门,升任都指挥佥事,并担任燕军先锋,大败南军主帅耿炳文。后为燕军中军主将,在郑村坝、白沟河两次击败李景隆。建文二年十二月(

  • 明朝初年著名宦官亦失哈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宦官,明朝

    亦失哈,海西女真人。明朝初年著名宦官。亦失哈自入宫后,以自身的资质和殷勤事奉,取得了明成祖的信赖。在永乐九年(1411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余年中,亦失哈屡受朝命,出使奴儿干地区,并于奴儿干都司所在地兴建和重建了永宁寺。明宣宗、英宗时期,曾被调至辽东任镇守太监,负责辽东防务工作,直至明代

  • 神宫监太监昌盛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宦官

    昌盛(1381~1438),明初神宫监太监,贵州都匀长官司人。洪武二十四年(1391)入宫,永乐十年(1412),成祖派他侍候皇太孙朱瞻基。宣宗即位,提升他为神宫监太监,每次御驾亲征或到此方巡视,都由他前导。宣德二年(1427)到八年(1433),宣宗多次派他皇帝的特使出使朝鲜。昌盛(1381—14

  • 明代兵部尚书金忠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金忠

    金忠,字号不详,宁波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明朝大臣。早年进入北平,授燕王府谋事,累迁长史。跟参谋“靖难之役”,屡献良策。朱棣称帝后,授工部右侍郎,累迁兵部尚书、太子詹事,竭力保护太子及东宫属官。作为明成祖朱棣的心腹重臣,为朱棣治理国家、太子朱高炽监国,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永乐十三年(14

  • 朱棣为什么派太监王彦镇守辽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太监,宦官,朱棣

    王彦,原名王狗儿,明朝宦官,明成祖朱棣赐名王彦。王彦是松花江的建州女真人,父亲萨理蛮率部属归附明太祖,从征有功。王彦为燕王朱棣侍从的府邸,后来跟随朱棣靖难立功。朱棣在山东与盛庸对战,命都指挥朱荣、刘江,与王狗儿率精骑三千夜袭,破其营,杀数千人,获马三千匹。王彦随朱高煦突击建文帝的军队,随大将朱能突袭

  • 郁新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郁新,字敦本,凤阳府临淮(今属安徽)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历任中书舍人、翰林、侍讲。由于相貌雄伟、声音洪亮、威仪整齐,朱元璋赐名“新”,授予户部度支主事,后升为北平部郎中,进阶奉议大夫。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破格提拔为嘉议大夫、户部右侍郎。皇上曾问他天

  • 明朝大臣刘观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

    刘观,雄县人,明代官员。洪武十八年(1385年),中进士第,获授太谷县丞,以荐升任监察御史。洪武三十年(1397年),迁署左佥都御史。后出为嘉兴知府,丁父忧而去职。永乐年间,历任户部右侍郎,左副都御使,后升任礼部尚书,改任刑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明宣宗即位后,刘观因贪腐而被问罪,最终客死辽东。初入官

  • 明代大臣解缙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名臣

    解缙(1369年12月6日-1415年2月22日),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代大臣,文学家。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永乐年间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