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郑和下西洋的副手是谁

郑和下西洋的副手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28 更新时间:2023/12/24 2:41:54

侯显,明朝宦官,藏族,藏名可能为洪保希绕。祖籍为洮州(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流顺乡寺底下村)。在促进中国和亚洲各国交流经济、文化方面,他的成就突出;在民族关系方面,他为沟通民族感情、增进民族团结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是汉、藏关系史上一位极有影响的藏族人物。最后圆寂于临潭侯家寺。

人物生平

侯显生于元末,出身西番十八族,大约在1378年沐英蓝玉征讨洮州时作为俘虏被阉割成为宦官。永乐元年(1403年)四月,侯显受明政府的委派,以司礼监少监的身份率领临潭藏族昝土司的人马,深入卫藏。永乐四年(1406年)十二月,他将哈立麻等一批宗教首领顺利地请到南京,接受了新王朝的官职、封号。初次出使,圆满成功,使成祖朱棣大悦,将他从少监擢升为太监。

据记载,侯显曾作为郑和的副手参加第二、第三次下西洋。另外据费信《星槎胜览》记载,侯显在永乐十年(1412年)出使榜葛剌(孟加拉国),谕祭老王霭牙思丁,然该书卷首又言此次使臣为少监杨敏,故侯显在永乐十年出使榜葛剌之事存疑。

永乐十一年(1413年),侯显奉命前往尼八剌、地涌塔两国。这时,国内经济发展了,政治局面也稳定了,成祖为了对海外继续宣扬国威,显示中国富强,与国外进行贸易,并争取外国来朝贡,复于永乐十三年(1415年)委派侯显独率舟师,出使榜葛剌诸国,先后分别受到了当地上层人士、权威人士及国王的热烈欢迎。从而,结下了友好的国际关系。

永乐十八年(1420年),古佛国诏纳村儿(即章普尔苏丹国)侵略榜葛剌(即孟加拉),动起干戈。榜葛剌国王赛佛丁告于大明朝廷,是年九月,侯显再次奉命前去宣谕、赐金币。这次出使,卓有成效,使这两个小国罢兵言和。

宣德二年(1427年),侯显奉明宣宗朱瞻基之命,进卫藏访问。这次出访,使辽阔的卫藏地区加强了与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联系。在坚固祖国统一上,他又一次起了很大的作用。因而在《明史·侯显传》中,写着他的“劳绩与郑和亚”的高度评语。

宣德五年(1430年),侯显任山东都司太监。后来,他打算回故乡临潭建一座黄教寺院,禀报给皇帝后得到了应允,朝廷同时还拨给两员钦差大臣,与侯显济力创建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的大寺院侯家寺。

标签: 郑和下西洋

更多文章

  • 明初名臣杨荣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杨荣,明朝

    杨荣,原名道应、子荣,字勉仁,福建建宁府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明朝初年政治家、文学家,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东杨”。早年经历杨荣生于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十二月九日(1372年1月15日) ,出生时名道应,当时杨荣的祖父杨达卿听到他的啼声,说:“雄壮啊!这个孩子一定

  • 郑和去世后是谁领导船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郑和下西洋

    王景弘,福建漳平人,生卒不详。洪武年间(1368~1398年),入宫为宦官。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偕同郑和等人首下西洋。永乐五年(1407年),二下西洋。宣德五年与郑和同为正使,人称王三保。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六下西洋。宣德八年(1433年),七下西洋,郑和病逝于印度古里。王景弘率队归

  • 明初大臣夏原吉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

    夏原吉,字维喆。湖广长沙府湘阴(今湖南省湘阴县)人,祖籍江西德兴。明朝初年重臣。宣德五年(1430年)正月二十七日,夏原吉逝世,享年六十五岁。获赠太师,谥号“忠靖”。夏原吉政绩卓著,尤以理财为专长,为明初杰出的政治家,经济改革的倡导者。夏原吉降生于贫困之家。时值元朝末年,夏氏败落之后,夏父携妻母流徙

  • 明朝胡广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朝,朱棣

    胡广(1370年-1418年6月11日),字光大,号晃庵,江西吉水县人。明朝大臣、文学家,南宋名臣胡铨的十二世孙。建文二年(1400年),考中状元,赐名胡靖,授翰林院修撰。靖难之乱后,归附于朱棣,出任太子侍读,恢复原名胡广。永乐年间,历任太子右庶子、内阁学士、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跟随明成祖北征蒙

  • 明朝著名水利官员宋礼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

    宋礼(1361-1422)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明朝著名水利官员,侍奉过明朝四个皇帝。洪武年间,历任山西按察司佥事,左迁户部主事。永乐时,担任工部尚书、太子太保。宋礼,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洪武中,以国子生擢山西按察司佥事,左迁户部主事。建文初,荐授陕西按察佥事,复坐事左迁刑部员外郎。成祖即位,命署礼部

  • 明朝大臣郑赐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

    郑赐,字彦嘉,建宁府瓯宁县人(今福建省建瓯市小桥镇阳泽村人)。洪武十八年间进士,被授予监察御史的职务,因善待囚犯、百姓等,使得湖广等地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苗、僚等少数民族也都归服。明成祖朱棣起兵时,郑赐率军抵挡。朱棣攻入京师后,将郑赐赦免,并任命其为刑部尚书。永乐六年(1408年)病死于任上。获赠太

  • 明朝首辅黄淮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首辅,明朝

    黄淮(1367年6月1日-1449年6月22日),字宗豫,号介庵,浙江温州府永嘉(今温州市鹿城区)人,明朝初年政治家、内阁首辅。黄淮是“永嘉黄氏族系”始迁祖黄中(794~887)字大本,号潜夫,于唐太和八年(834)自南京迁居永嘉左厢南郭育材坊定居之第十七世裔孙。元惠宗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五月

  • 明朝首辅杨溥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首辅

    杨溥,字弘济,号澹庵。湖广石首人。明朝初年政治家、诗人,内阁首辅,与杨士奇、杨荣并称“三杨”,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南杨”。建文二年(1400年),杨溥登进士第,授翰林编修。永乐初年,任太子洗马,侍奉太子朱高炽(明仁宗)。后因汉王朱高煦诬陷,被关进诏狱,在狱中仍勤奋读书,从不间断。十年之间,将经书史

  • 明朝大臣金幼孜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

    金幼孜(1368年5月26日-1432年1月19日),名善,以字行,号退庵。今属江西峡江县罗田镇徘山村人,明代大臣。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年),迁右谕德兼侍

  •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要命令徐达杀光山东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明太祖,徐达

    蒙古帝国,其领土太大了。国都北京,他们可以让给朱元璋。朱元璋可以建国,可以统一中国。但是,蒙古帝国还在大漠深处的某个帐篷里呢,他们的骑兵还时时刻刻威胁着朱元璋的国家。为了国家的安宁,朱元璋不得不大把花钱,不停地派兵去茫茫沙漠,寻求与蒙古帝国的军队决一死战。从某种意义上讲,大明朝,就没有彻底肃清过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