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齐泰为什么要让建文帝削藩

齐泰为什么要让建文帝削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660 更新时间:2023/12/12 15:53:12

齐泰,本名德,字尚礼,别号南塘。明太祖赐名泰,明应天溧水(今江苏南京溧水 )人,明初名臣。

洪武十七年(1384年)应天乡试解元,次年成进士。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提拔为兵部左侍郎。明太祖临终,齐泰召授顾命辅佐皇太孙,建文帝登基后,命他与黄子澄同参国政,不久晋升为兵部尚书。

齐泰是向建文帝朱允炆建议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削藩引发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之后他请削燕王朱棣属籍,声罪致讨,力主伐燕。建文军屡败,齐泰等被罢官,又被建文帝召还,不久又遭贬官。建文四年(1402年),京师(今南京)失守,齐泰奔走外郡以图兴复。被燕军执于京师,不屈而死,祸及九族。

南明弘光初年(1645),追赠太保,谥号“节愍”。

人物生平

早期官场

齐泰,原名德,明太祖赐名泰,字尚礼,别号南塘。洪武十七年(1384年)应天乡试解元,洪武十八年(1385年)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兵部主事。皇宫三大殿的谨身殿不幸被雷击中,明太祖去郊外的祖庙进行祭拜,选择朝中为官九年并且没有过错的官员陪同祭祀,齐泰符合这些条件所以陪同明太祖前去祭祀,明太祖为他赐名泰。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齐泰被提拔为兵部左侍郎。明太祖曾经询问边境将领的姓名,齐泰一个不错地说了出来。然后明太祖又询问各种图籍,齐泰拿出袖中的手册给明太祖,简要而详细地说出了各种图集,于是明太祖很重视他,并且皇太孙朱允炆也素来很重视他。

力主削藩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临终时,齐泰被招去接受顾命,辅佐皇太孙朱允炆。建文帝继位之后,命齐泰与黄子澄共同参与国政。很快齐泰就被晋封为兵部尚书。当时明太祖遗诏诸王都要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前去南京奔丧,各藩王所在的王国无论官吏还是平民都要听朝廷的节制。诸王听了之后都说齐泰在矫诏,离间皇族骨肉亲情,都不非常高兴。之前,建文帝为皇太孙之时,诸王大多都享受很多特权,个个手拥重兵,时间长了必为朝廷的心腹之患。于是建文帝登基之后与齐泰他们秘密谋划削藩。削藩伊始,齐泰打算“擒贼先擒王”,首先向燕王朱棣动手。建文帝召齐泰说:“如今想要削去燕王,可是燕王向来善于用兵,北方士卒又十分悍勇,这可怎么办呢?”齐泰说:“如今北方边境有强虏窥测,我们以防边为名,派兵将戍守开平,把燕王的护卫兵全都调到塞外,削去他的羽翼,就能缓缓削平他了。”建文帝听从了齐泰的建议。但黄子澄有不同意见,认为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朱元璋的时候,就做了很多不法之事,削之有名。现在想要问罪,应该先从燕王的胞弟周王朱橚开始。

建文元年(1399年),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被削。朱允炆令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以谢贵控制北平(今北京),另以都督宋忠、徐凯、耿瓛屯兵开平、临清、山海关一带,并调检燕府护卫军士,加强防燕措施。六月,齐泰将燕使邓庸下狱审讯,得到了朱棣将要举兵的反状,于是发兵逮捕燕王府的官属,并密敕张信逮捕燕王朱棣。张信为朱棣旧部,此时投降了朱棣,朱棣随即做了举兵的准备。

谋划伐燕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北平以“靖难”为名举兵,指齐泰、黄子澄等人为奸臣。事情传到朝廷之后,齐泰请求建文帝削去燕王的属籍,声罪致讨。齐泰说:“公开指出朱棣是乱臣贼子,才可以攻克他。”于是定下计来大举伐燕,并且布告天下。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位重要辅政文臣不谙军事,也低估了燕王的能量。当时明太祖时期的开国功臣还健在的人非常少,老将中仅剩耿炳文和郭英,于是建文帝拜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率领大军北伐燕军,不料到了真定就被燕军所败。于是黄子澄推荐曹国公李景隆代替耿炳文为大将军,齐泰极力阻止,认为不可。黄子澄不听,最终建文帝还是命李景隆为大将。

当时,建文帝派出五十万军队交给李景隆指挥,李景隆信誓旦旦地说燕军指日可灭。燕王朱棣知道之后大喜说:“昔日汉高祖那样的英才也只能率领十万兵马,李景隆有什么才能,击败他的兵马将为我立威!”同年冬,李景隆果然被打败。建文帝非常惊惧,适逢燕王朱棣上书诋毁齐泰、黄子澄。于是建文帝解除了齐泰的职务,但是背地里留他们在京师,仍参与密议。李景隆给燕王朱棣书信,说齐泰和黄子澄已经被罢免了,请求朱棣息兵。燕王朱棣不听。

建文二年(1400年),盛庸在东昌大捷,建文帝祭告祖庙,命齐泰和黄子澄二人任职如故。到了夹河之战失败之后,建文帝又解除了齐泰和黄子澄二人的官职请求燕王罢兵,燕王朱棣说:“这是建文帝的缓兵之计啊。”于是进攻更加激烈。

不屈被杀

自从削藩的建议开始出现,建文帝听从了齐泰、黄子澄的进言,说以天下制约燕王一隅之地非常容易。但是燕王起兵之后南军屡屡失败,建文帝非常后悔听从了齐泰等人的削藩之议,以导致进退为难。等到燕军步步紧逼之后,建文帝又将齐泰召回京师。

齐泰还没有回到京师,就已经被燕军攻破了,齐泰逃到了外郡图谋兴复建文帝的基业。当时燕军非常急切地抓捕齐泰。齐泰将白马涂成黑色出逃,走出很远之后,白马出汗导致墨色脱尽。燕军士兵见了之后说:“这一定是齐泰的马。”于是被擒拿到了皇宫。齐泰同黄子澄、方孝孺不屈被朱棣杀害。齐泰的堂兄弟齐敬宗等人都被连坐诛杀,他的叔父齐时永、齐阳彦等发配边疆。齐泰的儿子仅仅六岁,免死发配,明世宗的时候才被赦免。

嘉靖年间,知县谢廷茞设祠祭祀。南明弘光初年(1645),追赠太保,谥号“节愍”。

标签: 削藩靖难之役建文帝

更多文章

  • 练子宁在靖难之役时的表现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靖难之役

    练子宁,江西临江府三洲 (今江西省峡江县水边镇黄家村)人。英迈超群,洪武十八年(1385)以贡士廷试对策,力言强国富民之道,擢为一甲第二名(即榜眼)。初授翰林修撰。后任工部侍郎。建文年间(1398~1402)改任吏部侍郎,以举贤荐能为己任,政声斐然。建文四年(1402),燕王攻破南京,即帝位,改年号

  • 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哪些军事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1874年,在陆军大臣德米特里·阿列克谢耶维奇·米柳京的主导下,沙皇政府进行了废除军队中封建管理体系,促进现代化的军事改革,主要内容是:取消普鲁士式军事制度;实行不分等级的兵役制,用普遍兵役制代替了军事屯田制和募兵制;废除体罚;改革军事管理系统,把全国分成十五个军区,直接受陆军部管辖;改革军事教育,

  • 黄子澄为什么要让建文帝削藩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靖难之役,建文帝

    黄子澄(1350年-1402年),江西分宜县(今为大岗山乡大坑村)人,名湜,字子澄,以字行。明初官员,官至翰林学士。黄子澄于明太祖洪武十八年时考取了会试第一,历任编修、修撰、太常寺卿等职,伴读东宫。明惠帝即位后,兼翰林学士之职,与齐泰共同建议削藩。结果引发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

  • 靖难之役中李让有什么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靖难之役

    李让,舒城(今属安徽)人,明成祖第二女永平公主之夫,明朝驸马、勋臣。初为宗人府仪宾,娶燕王朱棣次女永平郡主。朱棣即位后,永平郡主进封公主,李让因靖难之役有功,封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驸马都尉。 永乐二年八月乙未(1404年9月30日),李让去世,追赠景国公,谥号为“恭敏”。永乐二

  • 靖难之役建文帝为什么不重用徐辉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建文帝,朱允炆,徐辉祖,靖难之役

    徐辉祖,初名允恭。濠州钟离县(今安徽省凤阳县)人。明朝初年勋臣、将领,中山王徐达长子。徐辉祖长八尺五寸,面如冠玉,英姿非凡,有才气。初以勋卫署左军都督府事。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袭爵魏国公,往山西、北平等地练兵,并回朝掌中军都督府事。靖难之役时,徐辉祖作为南军主将,于白沟河之战中掩护李景隆撤退,

  • 耿炳文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靖难之役,明朝

    耿炳文,管军总管耿君用之子,明朝开国功臣。耿炳文早年承袭父职,屡次打败张士诚的军队,历任总兵都元帅、大都督府佥事等职,后随常遇春、徐达攻打大同、陕西等地,屡立战功。之后以军功封长兴侯。朱元璋去世之后,燕王朱棣起兵叛乱,建文帝朱允炆以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讨伐朱棣。不久却兵败真定。建文帝遂以曹国公李景隆代

  • 郭资在靖难之役有什么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明成祖,靖难之役

    郭资(1361年~1433年),字存性,号静岩,河南武安(今属河北邯郸)人,明朝官员。洪武十八年(1385)进士,参与靖难之役,以擅长管理钱谷著称,官至户部尚书、太子太师,卒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汤阴伯,谥忠襄。屡获升迁洪武十四年(1381),入太学。洪武十七年(1384),参加应天府乡试,中举人。

  • 亚历山大二世解放了农奴为什么还会被民众暗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亚历山大二世认为,国家要发展,就必须改变这种落后的生产关系。1857年,他成立了“农民事务总委员会”,开始筹备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他希望能采取温和的方式,通过耐心劝说贵族的方法,来实现改革。他说:“我期待着,众多领地上的那些有头脑的领主们自己来表示,他们打算在多大程度上可能改善自己农民的命运。”可是改

  • 靖难之役后岷王朱楩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岷王,靖难之役

    朱楩,明朝宗室,明朝第一任岷王,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八子,母为妃周氏。洪武十二年(1379年)三月二十二日(4月9日)生。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始封为岷王,封于岷州(今甘肃省岷县)。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改镇云南。建文元年(1399年),朝廷实行削藩政策,因被西平侯沐晟告发不法,被废为庶

  • 范蠡为什么被商人称为商圣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范蠡最广为人知的是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范蠡本来是越王勾践手下的一名谋士,他曾经协助勾践打败吴国收复失地。但是,在庆功的时候范蠡发现,勾践是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富贵的人。传说他带着西施趁着月色逃离了越国,来到了当时的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