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名将:赵充国生平简介 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西汉名将:赵充国生平简介 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121 更新时间:2023/12/29 17:28:59

赵充国(前137年-前52年),字翁孙,汉族,原为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人,后移居湟中(今青海西宁地区)。西汉名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赵充国为人有勇略,熟悉匈奴和氐羌的习性。汉武帝时,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率百壮士突围,被拜为中郎,历任车骑将军长史、大将军都尉、中郎将、水衡都尉、后将军等职。他率军击败武都氐族叛乱,并出击匈奴,俘虏西祁王。汉昭帝死后,与霍光等拥立汉宣帝,封营平侯。累官蒲类将军、后将军、少府。神爵元年(前61年),计定羌人叛乱,并开展屯田。

赵充国晚年致仕后,仍常参与议论“四夷”问题。甘露二年(前52年),赵充国去世,年八十六。谥号“壮”。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赵充国最初担任骑士,后来作为六郡的良家子弟、善于骑马射箭而补任羽林卫士。他为人沉着勇敢,有很深的谋略,年轻时喜好将帅的气节,就去学习兵法,通晓四方蛮夷的事情。

元狩四年(前119年),随着武帝取得第三次大举征讨匈奴的胜利,即移民七十万口,以加强北方边防。东起朔方,西至今居(今永登县)的地区内,设团官,供给移民牛犁谷种,变牧场为农业区。赵充国就是在这一年,全家移民令居。

崭露头角

天汉二年(前99年),赵充国以假司马的身份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攻打匈奴,被匈奴大军重重包围。汉军断粮好几天,死伤的人很多,赵充国就与一百多名壮士突破包围、攻陷敌阵,李广利带领士兵跟随其后,才得以突围。赵充国全身有二十多处受伤,李广利把情况上奏给汉武帝,汉武帝下令征召赵充国到出行所在的地方来,汉武帝亲自接见并探视他的伤情,感叹称赞,就授官为中郎,提升他任车骑将军长史。

汉昭帝时,武都郡的氏族人反叛,赵充国以大将军护军都尉的身份带兵平定此次叛乱,升任中郎将,带兵屯守上谷郡,后调回朝廷担任水衡都尉。后来,带兵攻打匈奴,俘获西祁王,因功升任后将军,照旧兼任水衡都尉。

屡立功勋

元平元年(前74年),赵充国与大将军霍光一起决策拥立汉宣帝刘询为皇帝,因此被封为营平侯。

本始年间(前73年—前70年),赵充国担任蒲类将军,带领三万多骑兵,从酒泉出兵征讨匈奴。他本当与乌孙合击匈奴于蒲类泽,乌孙先期至而去,汉军没有赶到。他带兵出塞一千八百多里,西去候山,杀死匈奴数百人,俘虏牲畜七千多头。返朝后担任后将军、少府。匈奴大举发动十多万骑兵向汉塞开来,打算侵扰汉朝边区,到达时符奚庐山,准备入侵抢掠。此时,匈奴人题除渠堂投降汉朝后说出这一情况,汉朝就派遣赵充国统领四万骑兵驻守边境的五原、朔方、云中、代郡、雁门、定襄、北平、上谷、渔阳等九个郡。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领兵退去。汉即罢兵。

当时,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出使巡视各羌人部落,先零的酋长表示希望在一定时节渡河到湟水北岸,寻找汉民所不耕种的地方放养牲畜。义渠安国把此事报告给汉宣帝。赵充国就弹劾义渠安国奉命出使犯有不敬之罪。这以后,羌人依凭前面所说,触犯汉律,渡过湟水,郡县阻挡不住。

多谋善断

元康三年(前63年),先零就与各羌人的酋长二百多人解除怨仇,交换人质后订立盟誓。汉宣帝知道这件事后,就征询赵充国,赵充国答道:“羌人之所以容易被制,是因为他们各部落都有自己的首领,他们经常互相攻击,势力不能统一。三十多年以前,西羌人造反时,也是事先解除仇怨,订立盟约攻打令居,同大汉相抗衡,五六年后才平定。

到征和五年时,先零首领封煎等派人出使匈奴,匈奴再派人到小月氏,传言告诉各差人部落说:‘汉朝的贰师将军带领十多万人投降了匈奴。羌人为汉朝服役很苦。张掖、酒泉本来是我们的地方,土地肥美,可以一同攻打占有那裹。由此可以看出匈奴想和羌人联合,不是一世的事了。不久前匈奴在西面受困,听说乌桓前来保卫边塞,又害怕战事从东面开始,就多次派使者到尉黎、危须各国,答应送给他们男女人口,貂皮衣服,企图离间他们和连的友好关系。这个计划没有实现。我怀疑包塑又派使者到羌人部落中,从沙阴地区取道出盐运,过了题后,进入穷水塞,南面到达属国,同先零相联合。臣恐怕羌人的变动并不止这些,而且他们将会勾结联合其他部落,应该赶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作好准备。”

一个多月后,羌侯狼何果然派遣使者到匈奴借兵,准备攻打鄯善、敦煌来断绝选与西域各国来往的通道。赵充国认为:“狼何,小月氏的部落,在阳光的西南,势必不可能单独作出这样的计划,怀疑匈奴的使者已经到达羌人部落中,先零、罕、开才解除仇怨订立盟约。等到秋天马肥,变乱必然发生。应派使者巡视边防部队预先作好准备,下令告诉各羌部落,不要让他们解除怨仇,以便查明他们的阴谋。”于是两府又请示派遣义渠安国出使巡视各差人部落,区分好坏。义渠安国去那里后,就召集先零各部落首领三十多人,由于他们都特别凶暴狡诈,就把他们全杀了。又发兵攻打他们的部落,杀了一千多人。于是所有原来归顺汉朝的羌人部落以及归义羌侯杨玉等都恐惧怨怒,失去了信任归向,就胁迫劫持弱小的部落,背叛侵犯边塞,攻打城邑,杀死长官。

神爵元年(前61年)春,义渠安国作为骑都尉率领三千骑兵集结以防备羌人,到达浩亹时,被羌人所攻击,损失车辆、辎重、兵器甚多。安国带兵返回,到令居后,将情况上报。

提出良策

神爵元年(前61年),赵充国年逾七十,仍督兵西陲,挫败羌人进犯。回来以后,三向朝廷上书,详细分析了形势,建议防事变于未然,提出了“以兵屯田”的主张,得到宣帝的赞赏。宣帝因他年老,问他:“派谁去带兵最合适呢?”他回答得很痛快:“再没有比老臣更合适的人选了。”又问:“需要多少人马?”

答“百闻不如一见。臣愿立刻去金城(今兰州附近)测看地形,写出方案来。陛下把此事交给我办好了。”他就领骑兵不满万人,迅速出师,巧渡黄河,立稳阵脚,作好战斗准备。到达湟水岸边,羌人多次挑战,他坚守不出,只以威信招降,解散羌人各部落联合的计划。这时,他建议朝廷,屯田湟中(今青海省湟水两岸)作为持久之计,提出亦兵亦农,就地筹粮的办法,可以“因田致谷”,“居民得并作田,不失农业”;“将士坐得必胜之道”;“大费既省,徭役预息”等“十二便”。这对当时支援频繁的战争,减轻人民负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直影响到后世。

死后哀荣

赵充国晚年请求退休,返回家中。但朝廷议论“四夷”问题时,赵充国还常常参与兵谋。

甘露二年(前52年),赵充国去世,终年八十六岁,谥号壮侯。葬于圭卜山之阳(今清水县城西北的李崖),现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赵充国去世后,与霍光等人一同画肖像于未央宫麒麟阁中,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成帝追美赵充国,曾召黄门侍郎扬雄称颂之。扬雄有“在汉中兴,充国作武”的颂词,歌颂赵充国在西汉中兴中的武功。葬于圭卜山之阳(今清水县城西北的李崖),现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标签: 西汉赵充国

更多文章

  • 赵充国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大器晚成的中兴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充国,汉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赵充国的故事。宋朝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这么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老廉颇来感怀身世,深恨报国无门,正如历史上廉颇老年的遭遇,廉颇离开赵国,投奔魏国后,心里却对赵

  • 赵充国的晚年生活怎么样?一件事让他成中国古代七十二名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充国,汉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赵充国的文章。民间有一句俗话,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这句话到底嘛意思呢?这还要从西汉名将赵充国的晚年讲起。赵充国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后人面前,是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他以假司马的身份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攻打匈奴。后来,汉军被匈奴大军重重包围,吃没得吃,

  • 西汉名将陈汤一生征战功绩 陈汤平定匈奴路线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汤,名将,西汉名将,西汉

    西汉陈汤陈汤,字子公,是西汉时期的大将。他曾经出使西域,之后矫诏调动当地各国的军队,远征对抗汉朝的匈奴郅支单于,大破之并将单于斩杀,维护了西北边疆的和平。陈汤功劳是毋庸置疑的,可惜为人缺点较多,尤其贪污严重,所以在后世并不出名。陈汤出生贫寒,先是被张勃举荐给汉元帝,可惜因为没有为去世的父亲奔丧而被捕

  • 汉朝十大名将之一:汉元帝麾下名将关内侯陈汤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名将,陈汤,

    陈汤(?—约前6年),字子公,汉族,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西汉大将。汉元帝时,他任西域副校尉,曾和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出奇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安定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官至射声校尉、从事中郎,封关内侯,在长安去世。王莽掌权后,追谥陈汤为破胡壮侯。陈汤年轻时喜欢读书,学识渊博通达

  • 陈汤俘虏罗马军团讲的是什么?陈汤还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汤,罗马军团,西汉

    陈汤是西汉的大将,在当时陈汤的出现很好的缓解了西汉对于郅支单于没有办法的燃眉之急,震慑了西方的匈奴、异族,稳定了西汉的政权,立下了不朽的战功。而当时恰好有一群罗马军团的败军在郅支单于的账下,被陈汤一举俘虏,就流传起了陈汤俘虏罗马军团的故事。陈汤是西汉时期的将领,那时候西汉已经走上了下坡路,既没有文帝

  • 西汉名将陈汤,揭秘他一生中的三大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汤,西汉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陈汤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比起秦灭六国统一中原,西汉显得更加有格局。西汉也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无论是汉高祖刘邦的开国时期、汉武帝鼎盛时期,还是西汉中后期,名将始终活跃在历史舞台上。比如汉元帝时期的

  • 陈汤:斩杀匈奴单于,为安定边疆做出巨大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汤,西汉

    陈汤,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华夏民族一直都不提倡战争,在儒家经典文化中,都提倡以德治国。但是战争的烽火一直在中原不断的燃起,犹如不灭的梦魇一样游荡在华夏大地。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名将,他们用累累战功堆砌出自己的崇高地位。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将领,也只是因为一场战役而闻名华夏,他

  • 西域第一任都护郑吉为西汉稳定做了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域第一任都护郑吉

    郑吉,西汉人,中国古代历史上西域第一任都护,出生年月不详,逝世于公元前49年,会稽人氏,因为镇守西域有功,被汉宣帝封为安远侯,去世后,被赐谥号缪侯。在《汉书·郑吉传》中,郑吉的功绩堪比丝绸之路的开创者张骞,“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郑吉简介在史书中记载的很详细,郑吉早年入伍随军征战,

  • 历史上西域第一任都护,郑吉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郑吉,西汉

    对郑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郑吉,西汉人,中国古代历史上西域第一任都护,出生年月不详,逝世于公元前49年,会稽人氏,因为镇守西域有功,被汉宣帝封为安远侯,去世后,被赐谥号缪侯。在《汉书·郑吉传》中,郑吉的功绩堪比丝绸之路的开创者张骞,“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

  • 郑吉立下了很多功劳,为何名气却那么低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郑吉

    郑吉(?~前49) 西汉著名将领。西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卒伍出身,多次随军进出西域,升任为皇帝的侍卫郎官(郎官是个职小权微的最低级军官)。郑吉为人好强,有大志,专习外国事。自从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李广利征伐大宛之后,西汉王朝就开始在西域设置校尉官署,屯田渠犁(今新疆尉犁、轮台一带)。汉宣帝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