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朝十大名将之一:汉元帝麾下名将关内侯陈汤

汉朝十大名将之一:汉元帝麾下名将关内侯陈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450 更新时间:2023/12/29 19:56:53

陈汤(?—约前6年),字子公,汉族,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西汉大将。汉元帝时,他任西域副校尉,曾和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出奇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安定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官至射声校尉、从事中郎,封关内侯,在长安去世。王莽掌权后,追谥陈汤为破胡壮侯。

陈汤年轻时喜欢读书,学识渊博通达事理,写得一手好文章。家中贫穷靠乞讨借贷为生,被认为没有节操,因此不被州里人所称道。陈汤就西到长安去求取官职,谋得太官献食丞一官。几年后,富平侯张勃同陈汤交往,佩服他的才能。

初元二年(前47年),汉元帝下诏,要求公侯大臣推荐年轻的人才,张勃便向朝廷推荐了陈汤。在等待分配期间,他的父亲去世,陈汤听到了死讯,没有奔丧回家。那个时代对奔丧、守孝十分看重。陈汤就因为这件事被人检举为缺乏起码的孝道,不遵守常规行事,于是朝廷又谴责张勃,以他举荐不当而削减了他的食邑二百户,赶上他去世,因此就赐给他谧号为缪侯,同时将陈汤拘捕下狱。

后来,朝廷派甘延寿与陈汤带领军队分道前进,分为六校,其中三校从南道越过葱岭从小道到大宛,另外三校由都护自己率领,从温宿国出发,经北道进入赤谷,过了乌孙,到达康居边界,一直到了阗池的西面。而康居的副王抱阗率领几千骑兵,进犯赤谷城东,杀害抢夺了大乌孙王的一千多人,抢走很多牲畜和财产。又在后面同汉朝军队遭遇,抢夺走了后面部队相当多的辎重。陈汤放出胡人军队攻打他们,杀了四百六十人,得到了他们所抢走的四百七十名百姓,交还给大乌孙王,所得到的马、牛、羊就用来供给军用。还俘虏了抱阗的显贵伊奴毒。

到了康居的束部边界,陈汤命令军队不得进行抢掠。暗中把康居的显贵屠墨叫来相见,向他说明汉朝的威势和信誉,并同他饮酒结盟后就放他回去了。从小道带领军队前进,到了离单于城大约六十里的地方就停止前进并扎下营寨。又捕捉到了康居的显贵贝色的儿子开牟,让他作为向导。贝色的儿子也就是屠墨母亲的弟弟,他们都怨恨单于,因此很详细地知道了郅支的情况。

第二天又带领军队前进,离城还有三十里,就停下扎营。单于派使者来问汉朝军队为何而来,答道:“单于上书说现在处境困难,愿意归附汉朝,亲自入汉朝朝见。天子哀怜单于离开匈奴的广阔国土,在康居受到委屈,所以派都护将军来迎接单于的妻子和儿女,恐怕惊动了您的左右,因此军队不敢到城下。”使者几次往来互相通报情况。甘延寿、陈汤于是责备单于道:“我们为了单于远道而来,而到现在还没有有名的王侯大臣来见将军接受命令,单于怎么能这样忽略大计,失去主人对待客人的礼仪呢!军队远道而来,人马都相当疲劳,粮草估计也将完了,恐怕不能自行还军了,希望单于同大臣审慎考虑计划安排。”

斩杀郅支

汉军向前抵达郅支城的都赖水上游,离城有三里,停下安营布阵。望见单于城上立有五彩旗帜,几百人披着锁甲登城守备,又派出百余名骑兵往来奔驰于城下,步兵百余人在城门两边像鱼鳞一样布下阵式,讲授操演用兵的方法。城上的人还招呼汉军说:“来跟我决战!”一百多名骑兵奔驰着冲向营地,营地的士兵都拉满弓指向骑兵,骑兵就引退了。汉军几次派官兵射击城门的骑兵和步兵,骑兵和步兵都进去了。甘延寿和陈汤命令军队听到鼓声后都逼近城下,从四面围住城,各有自己的任务,有的挖濠沟,有的堵塞城门,拿盾牌的人在前面,拿刀戟弓剑的在后面,向上射击城楼上的人,楼上的人就跑到了楼下。在土城外面还有一座木城,匈奴军从木城中射击,很杀伤了一些外面的人,外面的人就用柴草烧了木城。夜裹,几百名骑兵打算突围,被迎头射死。

刚开始,郅支单于听说汉朝军队到了,想逃走,但怀疑康居怨恨自己,会作为汉军的内应,又听说乌孙各国都派了军队,自以为没有地方可去了。郅支单于出来后又重新回去,说:“还不如坚守城池。汉军远道而来,不能进攻得很久。”郅支单于就披上镗甲站在楼上,各位阏氏夫人有几十人都用弓箭射杀城外的人。城外的人射中了单于的鼻子,几十个夫人也多被射死。郅支单于下楼骑上马,转战到单于的内室。夜晚过了一半,木城被穿透了,里面的人退入土城,登上城楼呼喊。当时康居的军队有一万多骑兵分为十多处,四面围绕着城墙,也互相应声相和。夜晚,几次奔袭汉军营地,没有成功,就退回去了。等到天亮,城四面放起了火,官兵高兴起来,大声呼喊追逐敌人,鸣釭敲鼓震动大地。康居兵退走了。汉军就从四面推着大的盾牌,一同进入土城中。单于男女一百多人跑进他的内室。汉兵就放火,官兵争着进入内室,单于受伤而死。军候假丞杜勋砍下了单于的头,得到了汉朝使者的两个符节以及谷吉等所带的帛书。所有抢得的东西都给予本人。一共斩杀丁关氏、太子、名王以下一千五百一十八人,俘虏了一百四十五人,收降了一千多人,把他们都分给了有城市的各国所派出的十五个王。

于是甘延寿、陈汤上奏书说:“臣等听说天下的大道理,应当是天下一统,以前有唐和虞,如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自称是北藩,只有郅支单于反叛对抗,没有受到惩罚,大夏以西的地方,都以为强大的汉朝不能使郅支单于臣服。郅支单于残酷毒害百姓,罪大恶极通达到上天。臣甘延寿、陈汤率领仁义的军队,替天诛伐,依赖陛下的神灵,阴阳调和,天气晴朗明丽,冲锋陷阵打败敌人,斩了郅支单于的首级以及杀死了名王以下的人。应把所砍的头悬挂在稿街蛮夷的官邸间,用以昭示万里之外的人,让他们明白违犯强大的汉朝的,即使再远也一定要诛杀。”

事情被下到司法部门处理。丞相匡衡、御史大夫繁延寿认为“郅支单于以及名王的头周游各国,蛮夷没有不知道的。《月令》上说春天是‘掩埋尸骨’的时候,还是不要悬头为好。”车骑将军许嘉、右将军王商认为“春秋时夹谷会盟,优施讥笑君主,孔子杀了他,当时正是盛夏,被斩的手和足分不同的门运出。应悬挂十天后再掩埋。”皇上下诏令说将军的意见正确。

陈汤与甘延寿的征战,结束了匈奴南北分裂的局面,稳定了汉朝的西北边疆,为汉王朝立下一大奇功,

陈汤攻杀郅支单于之后,原来就归降的呼韩邪单于更加臣服,表示愿守北藩,累世称臣。在汉朝的帮助下,呼韩邪单于重新统一了匈奴,此后汉元帝又将王昭君嫁给了呼韩邪,结束了百余年来汉匈之间的武装冲突,恢复了旧日的和亲关系,这种和平局面一直持续了半个世纪,这一切,陈汤是建立了首功的。从史书记载看了,陈汤爱财,并因此几次起落。假传圣旨,也反映了他缺乏为官的圆融。瑕不掩瑜,陈汤在汉代历史上是值得一提的人物。

标签: 汉朝名将陈汤

更多文章

  • 陈汤俘虏罗马军团讲的是什么?陈汤还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汤,罗马军团,西汉

    陈汤是西汉的大将,在当时陈汤的出现很好的缓解了西汉对于郅支单于没有办法的燃眉之急,震慑了西方的匈奴、异族,稳定了西汉的政权,立下了不朽的战功。而当时恰好有一群罗马军团的败军在郅支单于的账下,被陈汤一举俘虏,就流传起了陈汤俘虏罗马军团的故事。陈汤是西汉时期的将领,那时候西汉已经走上了下坡路,既没有文帝

  • 西汉名将陈汤,揭秘他一生中的三大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汤,西汉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陈汤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比起秦灭六国统一中原,西汉显得更加有格局。西汉也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无论是汉高祖刘邦的开国时期、汉武帝鼎盛时期,还是西汉中后期,名将始终活跃在历史舞台上。比如汉元帝时期的

  • 陈汤:斩杀匈奴单于,为安定边疆做出巨大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汤,西汉

    陈汤,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华夏民族一直都不提倡战争,在儒家经典文化中,都提倡以德治国。但是战争的烽火一直在中原不断的燃起,犹如不灭的梦魇一样游荡在华夏大地。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名将,他们用累累战功堆砌出自己的崇高地位。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将领,也只是因为一场战役而闻名华夏,他

  • 西域第一任都护郑吉为西汉稳定做了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域第一任都护郑吉

    郑吉,西汉人,中国古代历史上西域第一任都护,出生年月不详,逝世于公元前49年,会稽人氏,因为镇守西域有功,被汉宣帝封为安远侯,去世后,被赐谥号缪侯。在《汉书·郑吉传》中,郑吉的功绩堪比丝绸之路的开创者张骞,“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郑吉简介在史书中记载的很详细,郑吉早年入伍随军征战,

  • 历史上西域第一任都护,郑吉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郑吉,西汉

    对郑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郑吉,西汉人,中国古代历史上西域第一任都护,出生年月不详,逝世于公元前49年,会稽人氏,因为镇守西域有功,被汉宣帝封为安远侯,去世后,被赐谥号缪侯。在《汉书·郑吉传》中,郑吉的功绩堪比丝绸之路的开创者张骞,“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

  • 郑吉立下了很多功劳,为何名气却那么低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郑吉

    郑吉(?~前49) 西汉著名将领。西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卒伍出身,多次随军进出西域,升任为皇帝的侍卫郎官(郎官是个职小权微的最低级军官)。郑吉为人好强,有大志,专习外国事。自从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李广利征伐大宛之后,西汉王朝就开始在西域设置校尉官署,屯田渠犁(今新疆尉犁、轮台一带)。汉宣帝时,又

  • 虞诩简介 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尚书令虞诩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虞诩,汉朝,汉朝大臣

    虞诩(?~137),东汉名将。字升卿。武平(今河南鹿邑西北)人。长于谋略,初任太尉府郎中。汉安帝永初四年(110),羌人攻掠并州、凉州,大将军邓骘等欲弃凉州专保北方,被虞诩劝阻。后受命为朝歌长,镇压当地农民起义。元初二年(115)秋,羌人复起,大败汉兵。虞诩针对羌骑行动快速的特点,献计改编汉军,主张

  • 耿恭是怎么用数百人扛住匈奴两万人猛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耿恭,汉朝

    耿恭以数百人扛住匈奴两万人猛攻,守城一年,他是如何做到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后汉书·耿弇列传》中曾记载了一个“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说,耿恭等十三名将士,在北匈奴两万人的进攻下,守住城池长达一年,最终获救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一听

  • 东汉名将耿恭坚守西域宁死不屈,为何两年后被汉章帝撵回老家?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东汉,耿恭

    东汉名将耿恭坚守西域宁死不屈,为何两年后被汉章帝撵回老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耿恭是东汉名将,耿广之子,好畤侯耿弇之侄。耿恭早年跟随过窦固、耿秉等人,慢慢展现出了将帅之才。此后耿恭两次率军击败北匈奴,立下战功,回朝后升为骑都尉。当时耿家的三位将领耿弇、耿恭、耿秉都十分出众,但耿恭最后

  • 张安世: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揭秘其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安世,西汉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张安世,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西汉时期著名的酷吏张汤乃是张安世的父亲,张安世则是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是西汉时期的名臣。张安世和张汤的性格迥然不同,张汤执法严苛,铁面无私,他也因此而受到皇帝的宠信,而张安世则生性谨小慎微,虽然依靠父亲的地位而做了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