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域第一任都护郑吉为西汉稳定做了什么贡献

西域第一任都护郑吉为西汉稳定做了什么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453 更新时间:2023/12/29 19:10:39

郑吉,西汉人,中国古代历史上西域第一任都护,出生年月不详,逝世于公元前49年,会稽人氏,因为镇守西域有功,被汉宣帝封为安远侯,去世后,被赐谥号缪侯。在《汉书·郑吉传》中,郑吉的功绩堪比丝绸之路的开创者张骞,“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郑吉简介在史书中记载的很详细,郑吉早年入伍随军征战,多次进入西域,从普通士兵一路升迁,任过郎官,侍郎,在公元前68年,郑吉的普通军旅生涯发生了重大转折,由于为人刚毅坚韧,并且对西域各国情况有所了解,熟悉外交事务被西汉朝选为西域驻将,屯田渠犁,镇守西汉王朝的边境。

在公元前68年秋,西汉王朝决定攻打西域国车师,命郑吉率领西域降国兵3万人以及渠犁屯田驻兵1500人征讨,同车师的战役很成功,一举收服车师国,车师王率众降汉,郑吉根据渠犁屯田的经验,在车师国派遣士兵驻扎,因为战功郑吉被晋升为卫司马,并担任护鄯善以西南道使者,这是西汉第一次在西域设置使者校尉。

公元前60年九月,匈奴发生内战,匈奴王单于的堂兄日逐王率众降汉,郑吉率领渠犁驻兵和西域降国兵马共计5万多人前往迎接,在护送日逐王回长安的途中,成功阻击匈奴的追杀,郑吉降服日逐王威名远播,威震西域,西汉为此在乌垒城现今轮台县这个地方,设置了西域都护府,郑吉是第一任都护。

郑吉的成就

郑吉,西汉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任西域都护,郑吉在担任西域都护二十余年时间里,对西域地区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让西汉王朝足以西顾无忧,后世史学家认为郑吉的成就可以与张骞相提比论,足以证明郑吉的功绩伟大,因此被西汉汉宣帝封为安远侯,赐谥号缪侯。

郑吉早年入伍参军,多次进入西域,对西域的诸国情况有所了解,并熟悉外交事务,在公元前68年被西汉王朝任命为攻打车师国的将领,成功收服车师国后,郑吉扬名西域,担任西汉王朝都护缮使以西南道,这是西汉在西域设置的第一个校尉使者,郑吉的成就,还包括在公元前60年秋,收服因匈奴内乱而出走的日逐王众人。此后,西汉王朝就在乌垒城现在的新疆轮台县设定西域都护府,郑吉担任第一任西域都护使,镇守西域二十余年,积极促进了西汉王朝和西域诸国的和平交流。

郑吉的成就,不仅是维护了西域地区的和平稳定,还包括驻兵屯田,由于郑吉在渠犁大力发展农垦劳作,使当时驻守的渠犁成为西汉王朝边境的最大粮仓,在担任西域都护时,郑吉每到一个驻地都会屯田,这为当时西汉王朝出使西域提供了物资保障,也能将多余的粮食用于维护西域诸国的稳定,促进双方之间的和眭共处。

郑吉的评价

郑吉,西汉人,出生年不详,逝世于公元前4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任西域都护使,郑吉在西域边疆镇守二十余年,功绩堪比开创丝绸之路的张骞,在《汉书·郑吉传》记载,“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郑吉的评价,历史上拿他和出使西域的张骞相提并论,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张骞开创的丝绸之路,连接着西汉王朝和西域的化经济交通,战略意义十分重要,从汉武帝征服匈奴开始,后世都着重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控制,郑吉早年入伍就参加了多次对西域的军事行动,长年西域行伍经历,让郑吉对西域诸国的情况非了解,而且郑吉为人勇武有谋,刚毅坚韧,在公元前68年被西汉王朝任命为攻打车师国的将领,车师国一战十分成功,郑吉晋升为卫司马,并任西汉王朝在西域的第一个校尉使者。

在公元68年秋的匈奴内乱中,郑吉又成功降服匈奴日逐王一众王公贵族,让郑吉在西域声名大,西汉王朝开始在轮台县设置西域都护府,郑吉众望所归的担任第一任西域都护。在镇守西域二十余年的时间里,郑吉驻兵威慑四方,大力发展农垦屯田事业,使渠犁驻地成为了西汉王朝边境最大的一个粮仓,使出使西域的汉朝使队能完全的自给自足,无需中央后勤供给。郑吉对西域地区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让西汉王朝西顾无忧,被汉宣帝封为安远侯,赐谥号缪侯。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西域第一任都护,郑吉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郑吉,西汉

    对郑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郑吉,西汉人,中国古代历史上西域第一任都护,出生年月不详,逝世于公元前49年,会稽人氏,因为镇守西域有功,被汉宣帝封为安远侯,去世后,被赐谥号缪侯。在《汉书·郑吉传》中,郑吉的功绩堪比丝绸之路的开创者张骞,“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

  • 郑吉立下了很多功劳,为何名气却那么低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郑吉

    郑吉(?~前49) 西汉著名将领。西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卒伍出身,多次随军进出西域,升任为皇帝的侍卫郎官(郎官是个职小权微的最低级军官)。郑吉为人好强,有大志,专习外国事。自从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李广利征伐大宛之后,西汉王朝就开始在西域设置校尉官署,屯田渠犁(今新疆尉犁、轮台一带)。汉宣帝时,又

  • 虞诩简介 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尚书令虞诩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虞诩,汉朝,汉朝大臣

    虞诩(?~137),东汉名将。字升卿。武平(今河南鹿邑西北)人。长于谋略,初任太尉府郎中。汉安帝永初四年(110),羌人攻掠并州、凉州,大将军邓骘等欲弃凉州专保北方,被虞诩劝阻。后受命为朝歌长,镇压当地农民起义。元初二年(115)秋,羌人复起,大败汉兵。虞诩针对羌骑行动快速的特点,献计改编汉军,主张

  • 耿恭是怎么用数百人扛住匈奴两万人猛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耿恭,汉朝

    耿恭以数百人扛住匈奴两万人猛攻,守城一年,他是如何做到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后汉书·耿弇列传》中曾记载了一个“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说,耿恭等十三名将士,在北匈奴两万人的进攻下,守住城池长达一年,最终获救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一听

  • 东汉名将耿恭坚守西域宁死不屈,为何两年后被汉章帝撵回老家?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东汉,耿恭

    东汉名将耿恭坚守西域宁死不屈,为何两年后被汉章帝撵回老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耿恭是东汉名将,耿广之子,好畤侯耿弇之侄。耿恭早年跟随过窦固、耿秉等人,慢慢展现出了将帅之才。此后耿恭两次率军击败北匈奴,立下战功,回朝后升为骑都尉。当时耿家的三位将领耿弇、耿恭、耿秉都十分出众,但耿恭最后

  • 张安世: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揭秘其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安世,西汉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张安世,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西汉时期著名的酷吏张汤乃是张安世的父亲,张安世则是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是西汉时期的名臣。张安世和张汤的性格迥然不同,张汤执法严苛,铁面无私,他也因此而受到皇帝的宠信,而张安世则生性谨小慎微,虽然依靠父亲的地位而做了郎官

  • 张汤之子张安世,他这一生都经历过什么?位极人臣却低调内敛,结局圆满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安世,汉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张安世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今天就来说说汉朝时期的著名人物张安世,他不仅地位比霍光尊贵,财富也远胜霍光,位极人臣却低调内敛,一生圆满。这位比霍光显贵的人名为张安世,是汉武帝是

  • 魏相在什么时候官至丞相?魏相的字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魏相,汉宣帝,丞相

    魏相,西汉名相,出生年月不详,去世于公元前59年4月20日,是能和汉高祖时期的丞相萧何,曹参相提并论的一位贤相,历任茂陵令、河南太守、扬州刺史、大司农、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职,在汉宣帝时官至丞相,被封高平侯,去世后,获赐谥号宪侯。魏相为人刚正不阿,严峻律已,做事守规合理,才能卓著,非常受当时人们的尊

  • 公元前322年 张仪相魏,纵横家活跃于政治舞台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仪,政治舞台

    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魏国谋划联合各国共同抗秦,张仪与齐、楚大臣在啮桑(今江苏沛县西南)相会,商议联合齐、楚破坏魏国合纵计划之策,但未能阻止魏、赵、韩、燕、中山等国结盟。次年,张仪自啮桑返秦,被免去相职,遂来到魏。张仪向魏惠王进献联合秦、韩以伐齐、楚之策,为魏惠王采纳,并任用他为相。张仪坚决主

  • 丙吉:从小小的监狱长到封侯拜相,只因他干了这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丙吉,西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丙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前74年七月,年仅十八岁的汉宣帝刘询继位,又名刘病已,字次卿,又字谋。他是汉武帝嫡长曾孙,是汉武帝卫太子刘据的孙子。因当年“巫蛊”事件被迫自杀,他的子女都被斩杀,只有刘询因尚在襁褓之中才躲过一劫,在牢狱中度过了很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