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名将陈汤一生征战功绩 陈汤平定匈奴路线

西汉名将陈汤一生征战功绩 陈汤平定匈奴路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450 更新时间:2023/12/20 2:08:45

西汉陈汤

陈汤,字子公,是西汉时期的大将。他曾经出使西域,之后矫诏调动当地各国的军队,远征对抗汉朝的匈奴郅支单于,大破之并将单于斩杀,维护了西北边疆的和平。陈汤功劳是毋庸置疑的,可惜为人缺点较多,尤其贪污严重,所以在后世并不出名。

陈汤出生贫寒,先是被张勃举荐给汉元帝,可惜因为没有为去世的父亲奔丧而被捕入狱,还连累了张勃。之后,他又被人举荐,出任郎官,几年后,任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甘延寿出使西域。

当时匈奴分裂,发展为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的相互攻伐,为南北匈奴,两人都把儿子送去作人质以示臣服。之后郅支单于以为西汉拥护呼韩邪单于而非他,就对西汉怀恨在心,斩杀了汉使。后来,郅支单于依靠与康居联合,击败大宛、乌孙等国,从而实力不断增强,开始威胁西汉边疆。

公元前36年,陈汤说服甘延寿,假托是朝廷的命令,调动了西域几个国家的军队以及西汉在当地的屯兵,总共四万多人,分成六队远征郅支单于。他们一路抵达郅支单于在康居建立的城池,然后步步紧逼,最后攻破城池,斩杀郅支。

陈汤建立不世功勋,可惜回朝后遭到一些大臣的嫉恨,又因为自己为人贪婪,污点不少,从而被他们抓住把柄,几次被降罪,甚至被免职下狱。直到陈汤去世,他也只不过是一个从事中郎,和关内侯的爵位。后来,王莽执政才追谥他为破胡壮侯。

陈汤平定匈奴

西汉陈汤最大的功绩就是率军远征匈奴,斩杀了郅支单于。呼韩邪单于更加畏惧汉朝,在汉朝的帮助下统一匈奴,之后昭君出塞嫁给了他,汉朝与匈奴恢复和亲,保持了半个世纪的和平。

当时匈奴分裂成五个单于,相互内战之后只剩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南北匈奴两部。两人都把自己的儿子送去作人质。后来,呼韩邪单于亲自到汉朝朝见皇帝,并表示称臣。郅支单于见此,以为对方投降了汉朝而汉朝也拥护他,担心自己被他们消灭就率部退向西边,到了康居,现在哈萨克斯坦一带。郅支单于借着康居的兵力,击败大宛、乌孙等国,从而实力不断增强。

陈汤是西汉出使西域的将领,他见郅支单于已经威胁国家边疆,而且他斩杀了汉使谷吉。于是,公元前36年,陈汤说服甘延寿,假托是朝廷的命令,调动了西域几个国家的军队以及西汉在当地的屯兵,总共四万多人,分成六队远征郅支单于。其中一半前往大宛,一半自己率领前去康居。陈汤先是遇到了康居副王进犯乌孙,在打败他们后,进入康居。

陈汤一直到郅支单于在康居建立的郅支城六十里处停下扎营。之后,他抓了康居的显贵,让他做向导,并得到了郅支的情况。第二天,陈汤率军靠前三十里后又停下扎营。最后,到达了离城只有三里处四面围城,先是烧了外面的木城,射杀了几百个想要出城反击的骑兵。之后,陈汤攻入土城,放火进攻,郅支单于重伤而死。

陈汤名言

根据《汉书》的记载,陈汤和甘延寿在远征匈奴、斩杀郅支单于之后,他们给汉元帝发去了一份奏章,里面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随奏章一同送往长安的,还有郅支单于的首级。

奏章全文只有百来个字,陈汤他们说:臣子我俩知道大道理,明白天下应该统一。现在我大汉如此强盛。在匈奴人里,呼韩邪单于已经臣服我大汉,只有郅支单于还在反抗,没有受到惩罚,大夏(西域古国之一)以西的所有地方,都认为汉朝不能让他臣服。郅支单于残害西域的无辜百姓,罪大恶极,罪恶大的已经连上天都知道了。作为臣子,甘延寿、陈汤我俩率领仁义的军队,替天行道,讨伐不臣,依靠着陛下的神灵,所以这里阴阳调和、天气晴朗,我们冲锋陷阵,攻克了敌军,斩下了郅支单于的头颅,杀死了数名王下面的人。我们认为,应该把砍下来的头颅挂在那些蛮夷居住府邸所在的槁街上,这样就可让万里以外的人也知道此事,让他们明白敢于侵犯我强盛的大汉的人,即使躲得再远也一定会被我们诛杀。

这句名言可以说,比他这个人都要有名。这句豪言壮语不仅名留青史,而且一直被流传而熟知。后世,因为汉朝已经灭亡,所以人们借用这句名言时,常常把其中的“强汉”改为自己的国家名。比如2015年上映的电影《战狼》的海报上,“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一句也是由此改变而来。

标签: 陈汤名将西汉名将西汉

更多文章

  • 汉朝十大名将之一:汉元帝麾下名将关内侯陈汤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名将,陈汤,

    陈汤(?—约前6年),字子公,汉族,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西汉大将。汉元帝时,他任西域副校尉,曾和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出奇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安定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官至射声校尉、从事中郎,封关内侯,在长安去世。王莽掌权后,追谥陈汤为破胡壮侯。陈汤年轻时喜欢读书,学识渊博通达

  • 陈汤俘虏罗马军团讲的是什么?陈汤还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汤,罗马军团,西汉

    陈汤是西汉的大将,在当时陈汤的出现很好的缓解了西汉对于郅支单于没有办法的燃眉之急,震慑了西方的匈奴、异族,稳定了西汉的政权,立下了不朽的战功。而当时恰好有一群罗马军团的败军在郅支单于的账下,被陈汤一举俘虏,就流传起了陈汤俘虏罗马军团的故事。陈汤是西汉时期的将领,那时候西汉已经走上了下坡路,既没有文帝

  • 西汉名将陈汤,揭秘他一生中的三大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汤,西汉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陈汤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比起秦灭六国统一中原,西汉显得更加有格局。西汉也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无论是汉高祖刘邦的开国时期、汉武帝鼎盛时期,还是西汉中后期,名将始终活跃在历史舞台上。比如汉元帝时期的

  • 陈汤:斩杀匈奴单于,为安定边疆做出巨大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汤,西汉

    陈汤,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华夏民族一直都不提倡战争,在儒家经典文化中,都提倡以德治国。但是战争的烽火一直在中原不断的燃起,犹如不灭的梦魇一样游荡在华夏大地。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名将,他们用累累战功堆砌出自己的崇高地位。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将领,也只是因为一场战役而闻名华夏,他

  • 西域第一任都护郑吉为西汉稳定做了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域第一任都护郑吉

    郑吉,西汉人,中国古代历史上西域第一任都护,出生年月不详,逝世于公元前49年,会稽人氏,因为镇守西域有功,被汉宣帝封为安远侯,去世后,被赐谥号缪侯。在《汉书·郑吉传》中,郑吉的功绩堪比丝绸之路的开创者张骞,“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郑吉简介在史书中记载的很详细,郑吉早年入伍随军征战,

  • 历史上西域第一任都护,郑吉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郑吉,西汉

    对郑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郑吉,西汉人,中国古代历史上西域第一任都护,出生年月不详,逝世于公元前49年,会稽人氏,因为镇守西域有功,被汉宣帝封为安远侯,去世后,被赐谥号缪侯。在《汉书·郑吉传》中,郑吉的功绩堪比丝绸之路的开创者张骞,“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

  • 郑吉立下了很多功劳,为何名气却那么低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郑吉

    郑吉(?~前49) 西汉著名将领。西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卒伍出身,多次随军进出西域,升任为皇帝的侍卫郎官(郎官是个职小权微的最低级军官)。郑吉为人好强,有大志,专习外国事。自从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李广利征伐大宛之后,西汉王朝就开始在西域设置校尉官署,屯田渠犁(今新疆尉犁、轮台一带)。汉宣帝时,又

  • 虞诩简介 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尚书令虞诩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虞诩,汉朝,汉朝大臣

    虞诩(?~137),东汉名将。字升卿。武平(今河南鹿邑西北)人。长于谋略,初任太尉府郎中。汉安帝永初四年(110),羌人攻掠并州、凉州,大将军邓骘等欲弃凉州专保北方,被虞诩劝阻。后受命为朝歌长,镇压当地农民起义。元初二年(115)秋,羌人复起,大败汉兵。虞诩针对羌骑行动快速的特点,献计改编汉军,主张

  • 耿恭是怎么用数百人扛住匈奴两万人猛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耿恭,汉朝

    耿恭以数百人扛住匈奴两万人猛攻,守城一年,他是如何做到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后汉书·耿弇列传》中曾记载了一个“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说,耿恭等十三名将士,在北匈奴两万人的进攻下,守住城池长达一年,最终获救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一听

  • 东汉名将耿恭坚守西域宁死不屈,为何两年后被汉章帝撵回老家?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东汉,耿恭

    东汉名将耿恭坚守西域宁死不屈,为何两年后被汉章帝撵回老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耿恭是东汉名将,耿广之子,好畤侯耿弇之侄。耿恭早年跟随过窦固、耿秉等人,慢慢展现出了将帅之才。此后耿恭两次率军击败北匈奴,立下战功,回朝后升为骑都尉。当时耿家的三位将领耿弇、耿恭、耿秉都十分出众,但耿恭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