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个国家为她打仗还有一个因此而灭国,这个女人到底有多美

三个国家为她打仗还有一个因此而灭国,这个女人到底有多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283 更新时间:2024/1/22 5:46:01

谈及中国古代美女,很多人第一印象是“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个个都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中国古代最美的女人并不是这四人,而是另有其人!

值得一提的是,从这个美女出场后,导致“三个国家为她打仗,一个国家因而灭亡”就可以知道,这绝对是冠绝古今中外的大美女!即便是引发特洛伊战争的希腊第一美女海伦,也无法与之相比。这就是中国春秋时期的“桃花夫人”!

关于“桃花夫人”名称的由来,主要有两种说法:(1)因为容颜绝代,目如秋水,脸似桃花,所以被称为“桃花夫人”,(2)因为出生那天桃花都开了,具有很强的寓意,所以叫“桃花夫人”!

桃花夫人出生于春秋时期的河南周口,本姓妫(guī)。她出生富贵,是春秋陈国的陈庄公女儿,后来嫁给“息国”国君,故亦称息妫。需要说明的是,春秋时诸侯国众多,中原一带有170多个诸侯国,各自为政,互相攻伐兼并。

因为息妫的妹妹就嫁给了蔡国大王,所以有一天,息妫回娘家探亲,就借道了蔡国。然而,没想到的是,蔡国大王色迷心窍,不停的纠缠戏弄息妫。至于有没有得手,史书上没有说,总之至少是调戏了。《左传》里只六个字,“止而见之,弗宾”,已是很轻佻的含义。

老婆被调戏,老公很愤怒!听到这样的事情,息妫的老公——息国大王非常生气。但因为蔡国势力强大,所以息国大王就与楚国设计报仇。因为楚国想要争霸,所以就借机行事。

春秋时期,任何对外征伐,都是需要“师出有名”的。对楚国来说,息国大王给出的借口,来的正是时候!因此,楚国就攻打了蔡国,并且还俘获了蔡国大王!当然,因为春秋时期打仗的规矩,所以楚王也没杀蔡国大王!

然而,这时蔡国大王出了一个坏主意,对楚王说:“息妫的美,天下无双,国色天香,无与伦比。”这勾起了楚王的兴趣,于是楚王霸王硬上弓,直接就找了个理由,将息国灭了,当场就娶了息妫!

史载:楚文王席间变色,当场将息侯拿下,一夕之间灭掉息国,在军中就地纳她为夫人。原来,楚王带兵到息国,要求息妫出来敬酒,然后楚文王席间变色,拿下息国大王,灭掉了息国。

息妫本来准备自杀,后来有人劝她:要考虑考虑老公的姓名,还要考虑考虑人民的生命,不要激怒楚王。所以,息妫就嫁给了楚文王。楚文王见到息妫,色与魂授,好言抚慰,答应不杀息侯和滥杀无辜,在军中立妫氏为夫人!

也就是说,息妫这样一个大美女,导致楚国、蔡国、息国为之争斗不已,同时还导致息国的灭亡。用古人话来说,绝对是“祸国殃民”、“红颜祸水”!相比之下,古代四大美女出场的动静,与之相比差的远了!

最后,还有两件事值得一提,(1)息妫非常善良英明,后来楚文王死后,她倾力辅政,大胆改革,为楚国雄霸中原奠定了基础,在如今河南很多地方,都被称为“平安神”,尤其在河南信阳市,非常有名,(2)其实,无论有没有息妫,楚国都有可能灭掉息国等,因为楚国一直窥视中原,息妫之事只是让楚国找到了一个好机会而已!

标签: 桃花夫人陈庄公息妫

更多文章

  • 中国最血性的朝代,小国冒犯,皇帝下令:打到灭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永乐大帝

    明朝是个非常有血性的朝代,不仅大臣有血性,皇帝也强的很,大明皇帝只有天子守国门,却从没有苟且偷安之君,所以后世对明朝皇帝的赞誉非常高,今天咱们要讲的这位皇帝是明朝的永乐大帝,他堪称是明朝历史上最有血性的皇帝,虽然靠造反起家,但是却是一位勇武圣明的君主。在他的统治下,大明王朝欣欣向荣,将北元政权打的落

  • 满清八旗的旗主到底是什么职业,连和珅都得下轿磕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和珅,八旗,旗主,晚清,

    王刚和张国立主演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这样一个剧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和珅竟然在兰州城的一家小饭馆被一位金爷狠狠地教训的一通,结果栽了一个大跟头。这位金爷说了这样一句话,“恩,这就对啦。就算我当街要饭,和珅他认出来了,也得下轿给我磕头啊!”这个金爷何许人物,竟然让权势滔天和珅吃了瘪?我们来看

  • “三皇五帝”除了皇帝、炎帝,还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三皇五帝”

    大家肯定都知道古代的“黄帝”和“炎帝”,就不多说了,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认识一下古代的“三皇五帝”。三皇五帝不仅仅是帝王,也是我们的祖先,他们都是因为为人民奉献而坐上了王位的人。身为炎黄子孙,对于自己的祖先还是应该了解一二的。三皇和五帝具体是谁在历史上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帝王世纪》中的说法。三黄主要

  • 此人为曹操手下第一谋士,立下汗马功劳,却因反对称帝而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曹操

    荀彧从小就被人认为有王佐之才,董卓入京后辞官回乡带领族人迁到冀州。荀彧认为袁绍终不能成大事,便去东郡投靠曹操,曹操非常欣赏他,把他比作张良并任他为司马,那年荀彧二十九岁。曹操攻打陶谦时吕布袭取了兖州,荀彧临危不惧单身前往说退豫州刺史郭贡的数万人马,并与程昱保住了三座城池。不久吕布败走,荀彧又劝说曹操

  • 清朝时期的“首崇满洲”指什么?具体体现在哪些表现?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顺治

    所谓的“首崇满洲”,就是指清朝时期坚持满人第一位的原则,不仅清王朝政权为满人所把控,朝廷内的各大要职也由满人所担任。“首崇满人”政策形成于满清入关以前,据记载最早倡导者为努尔哈赤,他曾推行过“诛戮汉人,抚养满洲”的政策,皇太极即位后,也强调满人占最高统治地位的政策。入主中原后,顺治皇帝曾明确提出“首

  • 那么多大臣中雍正只宠爱他与人,竟说他是满清内外大臣中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鄂尔泰,雍正,清朝

    四十二岁的鄂尔泰写了一首感叹仕途不顺的话:“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此时他任职于康熙时期内务府员外郎,长期得不到提拔已经使他心灰意冷,对自己的仕途已经不再抱有任希望。然而雍正继位后,他的仕途在弯道之中快速晋升,一时之间政治前途柳暗花明,也让他最终成了雍正一朝最受崇信的满族大臣。鄂尔泰,举人出身,从

  • 朱元璋早就料到这个国家是心腹大患,没想到刚过几十年就应验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倭寇

    由于我国古代国力强盛、文化灿烂,因此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东亚地区都是以古中国为经济文化中心。周边众多小国,诸如朝鲜、越南等国家渴望得到我国的保护,学习先进的文化,纷纷进贡,成为了我国的藩属国。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横扫六合,一统中原,建立了大明王朝。而后,朱元璋照例向周边小国下达文书,命他们前来朝

  • 慈禧太后竟然如此儿戏,连状元都是这样选出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慈禧,状元

    中国是没有贵族的,至少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没有了。从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阶层慢慢消失之后,中国历史的贵族就跟着消失了。这是因为有了科举制度的出现。事实上正是科举制度消灭了贵族!科举制让每个平民百姓都有一个上升通道,不可能在出现四世三公的家族垄断情况。魏征丞相的儿子不可能再当丞相,张居正的儿子也没可能再当首

  • 南明最后一位皇帝居然是天主教徒,竟向罗马教廷求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后金,努尔哈赤

    朱慈炫(1648年-1662年),明昭宗朱由榔第三子、母孝刚王皇后。永历二年(1648年)出生,出生时受洗成为天主教徒,并取教名“当定”(今译“君士坦丁”)。这个教名与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相同,永历帝希望借由该皇子的受洗与即位,使大明能如同罗马帝国般,转天主教为国教,复兴帝国。永历五年(1651年

  • 明朝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朱元璋虽然灭了元朝,但是并没有驱逐蒙古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朱元璋,多民族,

    明朝确实是汉人做皇帝,但是明朝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跟我们现在是没有区别的,民族平等在明朝是有法律保障的。仔细的读明史就会发现,朱元璋驱逐的大元朝廷,并没有驱逐蒙古人,而蒙古人也一直没有全部离开中原。洪武年间有个比较出名的案件,就是开国功臣朱亮祖陷害致死县令道同,结果被朱元璋将其与长子用皮鞭活活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