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两国之母:中国古代哪个女人成为两国皇后?

两国之母:中国古代哪个女人成为两国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470 更新时间:2024/3/24 0:17:20

白痴皇帝司马衷的第二任皇后羊献容,在历史上是一位极特殊的女性,也是一位极富争议的人物。说她的特殊,倒不是说她多擅权谋,像武则天那样耀眼宫廷,毕露锋芒;也不像她的前任贾南风那样,表现的心狠手辣,任意妄为。她的特殊,是与她的坎坷命运息息相关的,甚或说是女人的一种悲哀。她不但没有享受到皇后的尊崇,相反却饱受屈辱,任人摆布,成为中国历史上被立废次数最多的皇后。她引起世人争议的原因,皆在于她先后嫁给了两国的帝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两国皇后。两国皇后,从西晋到前赵,让她增添了传奇色彩;两任丈夫,一汉一胡,其间饱含着苦难心酸。

在古代,对女人的要求似乎更加严格。三从四德是行为规范,从一而终是礼法准则。丈夫死后,女人要守节,一女不事二夫,谓之妇道。女人没有再次选择的权力,守妇道才会被世人认可,否则便为社会所不容。当然,这只是统治者用来约束凡夫俗子的,那些道德和法律的制造者与操纵者,完全可以不受约束而恣意妄为。比如皇宫之内,便是道德上的红灯区,父纳子妃,子娶父妾,有悖常理的乱伦,怵目惊心的淫乱。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历史上的十六国时期,也是民族矛盾从激化到融合的一个长期过度时期。毫无疑问,中原接受那些少数民族、认同那些少数民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进行当中,矛盾是一直存在着的。当时中原汉人眼里的少数民族,无异于现在的外国人。只是随着他们渐渐汉化,汉人对胡风胡俗的渐渐习惯,文化的不断融合,才有了形式上的通婚、杂居,这种界限才变得不甚明显。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但也就像一个国家进行大的变革一样,需要经历思想上的阵痛。

羊献容就是在这样一个胡汉不两立、胡汉矛盾最深的时候,被匈奴王刘曜掳去、立为王妃的。刘曜当上皇帝之后,又进而册封她为皇后。一个汉人的皇后,转而成为番邦的后宫之主,在当时绝对具有爆炸性。这里面不仅仅包括道德准则问题,还包括了民族间的礼法鸿沟。皇后母仪天下,从她们入主后宫的那一刻起,便成了国家的形象大使,她们的光荣是国家和民族的光荣,她们的耻辱也是国家和民族的耻辱。

所以,羊皇后嫁给胡人皇帝,在当时是一件挑战视听的事情。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却是:本该在本国受到礼遇和尊崇的国母,却在异邦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和归宿。匈奴王刘曜视她为珍宝,“羊氏有殊宠,颇与政事”(《晋书》)。不仅仅是情感上的呵护,还让她参与决策国家大事,其宠爱信任程度可见一斑。对于羊献容本人来讲,她一生最幸福的时光,或许也就是她成为异国皇后的这段日子,她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找回了活着的价值和勇气。刘曜曾经这样问羊献容,“吾何如司马家儿”?我和司马衷比怎么样?这话问的也有意思,你和一个白痴比个什么劲呀。不过反过来想想,这也充分证明刘曜是很在乎这位新皇后的。羊献容回答的很干脆,“陛下开基之圣主,彼亡国之暗夫,何可并言”!你们俩怎么能放到一起比呢!没在一个档次上。“妾于尔时,实不欲生”,我在晋国活着都没啥意思了,只是“自奉巾栉已来,始知天下自有丈夫耳”(《晋书》)!嫁给你之后,才知道什么是真男人。

人们对羊皇后存有偏见,大多也因为她的这一席话,说她不守妇道,没有民族气节。其实,这是羊献容发自肺腑的真心话,并非溜须取巧之言。羊皇后敢这样说,恰恰表明了她人性的透明。不像有的人,想而不说,却做的彻底。人家哪条说的不对了?一个是英雄,一个是白痴;一个对她宠爱有加,一个连妻儿都不能自保,哪个更有吸引力?从一而终也分若干种情况,要是嫁个如意郎君,让你换你也不换啊。嫁个差不多的,忍忍也就过去了。要是嫁个白痴,搁你你愿意?

况且,羊献容嫁给司马衷,本就是赵王司马伦和她家族的刻意安排,是这些人用来掌控朝政的工具。这样的婚姻,首先说就没有什么感情基础。当然,皇帝的婚姻是鲜少以感情做为基础的,感情也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不过这都是对于正常人而言,羊献容嫁给一个白痴,感情培养自是无从谈起。人在很多时候,对精神的需求要远远大于物质的享受,一个人内心的苍白空虚,绝不是锦衣玉食、豪华奢靡所能够填补的。而与之相反,战场上英姿飒爽、生活上对她体贴入微的刘曜,让她找到了做女人的快乐,找回了女人的尊严。她有什么理由不对这种幸福作出回应呢?

羊皇后为什么能如此坦然的面对这段饱受非议的跨国之恋?只要看看她四废四立的遭遇和处境,对她当时的心境,也就不难理解了。羊献容当上皇后时,八王之乱的争斗也渐趋白热化。成都王司马颖掌权后,将羊皇后废为庶人,安置在金墉城;后来左卫将军陈眕又联合东海王司马越讨伐司马颖,迎立羊献容复位;右将军、冯翊太守张方攻占洛阳后,又废掉了羊皇后;随后张方为了胁迫司马衷去长安,又暂时恢复了羊皇后的名分,时隔不久,又再次废后;立节将军周权假装接到檄令,自称平西将军,再立羊皇后;洛阳令何乔攻杀周权,同时废去羊皇后尊号;司马越将晋惠帝迎回洛阳后,羊皇后又得以复位。

羊皇后四废四立,折腾了个六够,谁都想把废立皇后当做实力展示的资本。从这点上看,羊皇后不过是一枚信手拈来的闲置棋子。在这期间,羊皇后甚至还险些丢掉性命。河间王司马颙就曾矫诏,“以后屡为奸人所立赐后死”(《晋书》),幸亏司隶校尉刘暾和尚书仆射荀藩出面死谏,羊后才得以侥幸躲过一劫。

羊皇后是后宫之主不假,但她首先是一个女人。她有尊严,有喜恶。说她代表着国家,这话没错,可问题是,谁又拿她当主子而尊重她了?世人多以民族大义去诠释一个人,对于羊皇后,你可以说她背弃了自己的国家,背弃了自己的丈夫。然而这恰恰忽视了一个人最基本的一样东西人性。当年王昭君远嫁匈奴,说她为国为家,这话也不能说错。可话又说回来,她为了谁的国?为了谁的家?那不过是牺牲一个弱女子换来帝王的江山稳固罢了。兵强马壮之后的大汉天子,不照样还是穷兵黩武吗?那时的他们也不管百姓是否生灵涂炭了。

标签: 古代皇后

更多文章

  • 兵圣孙武身上待解的八大迷团:孙武为何一生多谜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兵圣,孙武,春秋战国

    在论述孙武的一生行事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下经历将近千年的关于孙武 的有无及其著作真伪的争论。由于《孙膑兵法》在魏晋以后的亡怯,详载春 秋史事的《左传》、《国语》等典籍中丝毫不涉及孙武,而现存《孙子兵法》 中又有似乎是战国时期的现象,因而自北宋以来,就不断有人怀疑孙武及其 著作《孙子兵法》的真实性。问题

  • 梁武帝后宫畜养女妓:在世俗享乐中实践佛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梁武帝,佛教,萧衍,

    两汉之际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其主要特点是禁欲主义,它不仅要求僧侣们戒除“淫”和“欲”,而且还向人们宣扬:女人是引起“淫欲”的罪魁祸首。《涅槃经》说:“一切女人皆是众恶所住处”,将禁欲主义的矛头全部集中到女性身上来。但到了后来,在大乘佛教“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思想洪流的猛烈冲击下,女性在佛教中的地位与

  • 梁武帝“四十年不近女色”:为追求长生不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梁武帝,佛教,萧衍,

    “万寿无疆”,是所有帝王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取风流还是赌长寿,萧衍选择了后者。广东嘉应学院中文系教授赵以武有一种观点,认为,从佛教“除二障”(“二障”即“杀害障”、“欲恶障”)的戒律中,萧衍“始知归向”,蔬食而外,并断房室。归根结底,是出于健康的考虑,所谓“行人之能行者”,乃寻求长寿之新途径。这种

  • 说说慈禧太后那些很少被外人了解的私密事儿!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慈禧

    说到我们中国哪些太后最出名,相信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慈禧太后。这位中国最后的太后那生活过的不是一般的好,绝对是应了我们现在一句非常流行的话,那就我任性我快乐。慈禧太后在位的时候可做过很多我们完全想象不到的事情,这里就给大家稍微扒两件其中比较奇葩的。大家都知道到了晚清后期的时候,很多洋玩意儿都进了

  • 古代历史上的豪放派女子代表:秦宣太后芈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芈月,芈月传

    话说最近《芈月传》正在热播,有不少朋友在后台给我留言说想听听芈月的故事,其实早些时候我给大家讲过历史上的芈月,那就借着今天的风,再说道说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艺术很丰满,比如历史上的芈月是秦惠文王的妃子,秦昭王的老娘,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秦始皇的高祖母。史称宣太后,也叫芈太后

  • 大秦帝国的替罪羊是谁?子婴为什么是替罪羊?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王子婴

    公元前206年,大秦帝国的第三任统治者,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子婴被项羽所杀,“秦诸公子宗族”也被斩草除根,全部诛杀。由此,子婴成为了毁掉大秦帝国的替罪羊,尤其是他投降义军导致宗族被灭一事颇受后世指责。那么,子婴乃何许人也?在他统治大秦帝国的短短46天,他为奄奄一息的大秦帝国做了哪些苟延残喘的为政举措?他

  • 天下莫敢相争的神话!用兵如神的常胜将军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信,楚汉之争

    公元前206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采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率领大军翻越秦岭,袭击陈仓(今陕西宝鸡东),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大幕。此后,韩信平定三秦,北上破赵国、灭代国、收服燕国,东下齐国,直到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大战、歼灭楚军,兵锋指处,所向披靡,无一败绩。一、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刘邦建立西汉后。与韩

  • 乾隆为了让欧洲使臣给他下跪究竟用了什么办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乾隆,欧洲

    乾隆,清朝一位极有作为的皇帝,在我国历史上的诸位君主中,算是比较贤明的一位,其执政期间,不仅巩固了国家主权,还大力发展教育,为百姓的生活安定出谋划策,使得国家处于一片盛世之中。不过,虽然他对国家有些贡献,但是并不能算是古代第一君主,但因为其地位特殊,而时常受人奉承,上赶着拍马屁的人前赴后继,久而久之

  • 葛尔丹“活佛”转世为何却成了康熙帝的心腹大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葛尔丹,康熙

    活佛是藏传佛教特有传承体系,通常译为“转世者”或者“化身”。最近有关某影视明星成为活佛的新闻引起大众的关注,后来证明此活佛是假的。在历史上曾有一个人,他不仅是正儿八经的活佛转世,而且是达赖、班禅的得意弟子,虽然饱受佛学的熏陶,但他却跨上战马,率领骑兵雄踞西北,兵锋甚至一度指向北京,成为康熙帝的心腹大

  • 鲁肃两次借东西给别人 周瑜高兴而曹操惊吓掉笔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鲁肃,三国,周瑜,曹操

    鲁肃这一辈子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儿不少,今天陈瓷单讲鲁子敬平生两次借给他人东西,一次让周瑜高兴得要死,鲁肃从此改变一生,一次把曹操吓得要死,历史从此改变走向。先说第一次:借米给周瑜。鲁肃是东城人,东城在下邳国,交通南北,处在淮河、长江、巢湖三角地带之间,兵家必争之地,曹操、刘备、吕布、袁术等“英雄”们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