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为了让欧洲使臣给他下跪究竟用了什么办法

乾隆为了让欧洲使臣给他下跪究竟用了什么办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041 更新时间:2024/1/21 9:02:30

乾隆,清朝一位极有作为的皇帝,在我国历史上的诸位君主中,算是比较明的一位,其执政期间,不仅巩固了国家主权,还大力发展教育,为百姓的生活安定出谋划策,使得国家处于一片盛世之中。不过,虽然他对国家有些贡献,但是并不能算是古代第一君主,但因为其地位特殊,而时受人奉承,上赶着拍马屁的人前赴后继,久而久之,开始对自己的水平错误估计,闹了不少的笑话出来。与大多数君主一样,从小受宫中大学士影响的乾隆,在闲暇的时候破爱舞弄墨,兴起时便写两首诗词寄托情怀,日积月累下来,足足写了四万首,这是什么概念呢?比全唐诗中收录诗词的总还要多,按他在世的时间来算,如果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写,那么平均一天也要写一首有余。

有的人认为量变就能导致质变,但是放在诗文上似乎不太合适,乾隆所做的诗词,大多仅仅能保持平仄押韵,基本上都是凭靠华丽的辞藻堆切起来的花架子,除了明显雕琢的痕迹之外,没什么情思寄托其中,因此后世众人也基本没有将其当成诗人对待的。但在当时,作为一国之君,他的诗词只要发表出来,便会被人争相吹捧,使得其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是天生的文豪,出宫游玩时也会四处留迹,自以为能够成为后世的经典,让后人也成为他的拥趸。

事实上,他不但写诗,有些时候他也会换换口味,写点剧本,不过同样因为水平一般,所以知晓此事的人并不多。当时恰逢十七世纪末,欧洲国家看中了我国的广阔市场,安排使臣来与他商议此事,希望能够建立贸易的来往。为了能够进行良好的交流,他也对此事比较看重,心底里是赞同的,但因为有大国情怀,他不想就这么轻易答应使臣。早先清朝与沙俄发生战争得胜,此后两国之间便通过每年进贡的方式进行贸易交流,这种方式对于他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所以他现在想的是能够尽量与欧洲国家建立这种贸易关系。

当然,使臣不像是本国人,不需要对他言听计从,强硬的手段在这里起不了作用,他所能够做的,就是尽量从心理上战胜使臣。于是,在使臣进宫的路上,他特意嘱咐随行之人阻止欧洲人与清朝百姓接触,以此来给这些人留下一个清朝人都很神秘强大的印象。为了能够将这点扩大化,他还专门在圆明园中的西洋楼接待了欧洲使臣,这些西方气息浓厚的建筑,就是为了告诉他们清朝乃是世界大国,国力强盛,无所不有。只可惜,欧洲使臣对此并没有特别的关注,这让乾隆感到有些失落。

大家都知道,拜见皇帝时,必须要行跪拜礼,就算是太子都不能例外,而欧洲使臣则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没有尊严的礼仪,始终不愿意接受,这让乾隆煞费苦心,甚至不惜为此而编排了一出剧目。其实他并不是真的是那种思想顽固之人,在与沙俄的贸易交流中,对方使者就不需要进行跪拜礼,因为在他看来,只要对方愿意俯首称臣,那么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现在的关键问题就在于,欧洲使臣不是以一种谦卑的姿态前来商议此事的,而是以平等的身份与其进行交流。

为了能够让对方臣服,乾隆决定动用艺术的力量,专门为他们编排了一部昆剧,为的就是能够让那些没有礼数的欧洲使臣受到熏陶,将他们彻底感化。

剧名为《四海升平》,讲的是各路神仙前来将为非作歹的海龟,其中还有一位皇帝的角色,实际上就是乾隆的化身,而那头海龟则是暗指欧洲使臣,此剧的潜台词就是接受大清的洗礼后,才能实现四海升平的盛世景象。

只可惜中西方文化交流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欧洲使臣压根就没有看懂,只看到海陆动物轮番上场,还以为是在讲述一个海陆动物联姻的故事,所以没有能理解深一层次的意思,始终无法接受跪拜礼。如此,乾隆所想要的效果并没有达到,两国的贸易交流自然也就无法达成,这使得我国失去了一个能够接触世界的机会。对此,乾隆虽然心里失落,但表面上依旧表现强硬,称大清地大物博,没有必要跟别国通商,虽然听起来很有志气,却也为后来一系列屈辱事件的发生,埋下了深深地伏笔。

标签: 乾隆欧洲

更多文章

  • 葛尔丹“活佛”转世为何却成了康熙帝的心腹大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葛尔丹,康熙

    活佛是藏传佛教特有传承体系,通常译为“转世者”或者“化身”。最近有关某影视明星成为活佛的新闻引起大众的关注,后来证明此活佛是假的。在历史上曾有一个人,他不仅是正儿八经的活佛转世,而且是达赖、班禅的得意弟子,虽然饱受佛学的熏陶,但他却跨上战马,率领骑兵雄踞西北,兵锋甚至一度指向北京,成为康熙帝的心腹大

  • 鲁肃两次借东西给别人 周瑜高兴而曹操惊吓掉笔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鲁肃,三国,周瑜,曹操

    鲁肃这一辈子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儿不少,今天陈瓷单讲鲁子敬平生两次借给他人东西,一次让周瑜高兴得要死,鲁肃从此改变一生,一次把曹操吓得要死,历史从此改变走向。先说第一次:借米给周瑜。鲁肃是东城人,东城在下邳国,交通南北,处在淮河、长江、巢湖三角地带之间,兵家必争之地,曹操、刘备、吕布、袁术等“英雄”们轮

  • 刘备临死前跟诸葛亮谈话另有目的 刘备心机超深!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诸葛亮

    公元222年,刘备御驾亲征东吴,失败后被迫退居白帝城,于次年春天离世。临终前将蜀汉天下及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一直以来忠心辅佐自己的诸葛亮。于是,中国的政治史上多了一个以退为进的成功案例。且看当时刘备怎么说:“先生的才能盖过曹丕数倍,有你监国,蜀汉一定能横扫天下。如果刘禅这孩子值得辅佐,你就好好帮帮他

  • 史上最霸道的权臣宇文护:废杀三帝害三大柱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宇文护,北魏,权臣

    在皇权衰落的时候,通常会出现凌驾于皇权之上的人物,女的一般是太后,不男不女的绝对是宦官,男的就是权臣啦!历史上有名的权臣不在少数,霍光、梁冀、董卓、曹操、鳌拜等等,但谁才是是最霸道的呢?【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孤雁认为非北周权臣宇文护莫属!宇文护是谁?宇文护的名气确实很一般,但他干的事可真不简单!所谓

  • 汉桓帝刘志:厕所里定下“锄奸”计划的傀儡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桓帝,皇帝,傀儡,

    东汉自顺帝死后,天下俨然成了皇后梁妠一族的天下。梁妠先立冲帝,再立质帝,皆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她的哥哥梁冀封为大将军,手握实权,飞扬跋扈,汉质帝就死在他手里。质帝死后,梁太后又立桓帝。为了控制桓帝,握紧权力,梁冀又让另一个妹妹入宫,也成了桓帝的第一任皇后。桓帝十五岁即位,146年—167年在位,当了

  • 揭秘:清朝重臣曾国藩如何从“愤青”变成“老奸巨猾”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名臣,曾国藩

    曾国藩是政治家或者军事家、思想家,但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生活在柴米油盐中的人,是一个终生挣扎、纠结、冲突和矛盾的人,是一个既有灵魂又有体温的人。通过观察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如何俯仰揖让,我们可以切身感受曾国藩在种种艰难面前的犹豫与坚定、拘执与圆通、笨拙与精明,更深入地分辨他的“天理”与“人欲”,更真切

  • 一代明君李世民的疯狂私生活:竟想立弟媳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皇帝,李世民

    不可否认,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但政治和私生活是两码事,他并没有因为私生活影响了政治建树。李世民好色,性功能也很强大,这一点,可以从他生十四个儿子、二十一个女儿的战绩上略见一斑。《旧唐书》所载“太宗十四子:文德皇后生高宗大帝、恒山王承乾、濮王泰,杨妃生吴王恪、蜀王愔,阴妃生庶人祐,燕妃生越王贞、江王嚣,

  • 李世民娶寡妇韦氏背后内幕:因其是名模高一米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唐朝,韦氏

    韦氏,唐太宗李世民的贵妃。韦贵妃也是命中显贵之人,因为她原本已经嫁人,但是丈夫早亡,她是个寡妇,后来不仅重嫁,还嫁给了李世民,所以说真是命中注定的显贵之人。韦贵妃出身于将门世家,她的曾祖父叫韦孝宽,是北周太傅,据说还是非常著名的军事家,老当益壮,七十多岁高龄时还能骑马率军驰骋疆场。父亲和祖父也都是高

  • 史上被忽视的大唐皇帝:在位期间平叛乱灭高句丽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史上,大唐,皇帝

    唐高宗李治,一个开创了“永徽之治”的大唐皇帝。很多人认为李治是一个碌碌无为的皇帝。在唐太宗李世民和则天大圣皇帝面前,唐高宗李治的确有些弱。唐高宗李治真的弱吗?且看他在位三十四年间所做的几件影响了大唐的重大历史事件。一:平定农民起义。唐永徽四年,浙江一带农民不堪官吏贪求及豪强逼掠,陈硕真与妹夫章叔胤在

  • 李氏由宫女跃升皇后因皇帝提到宫女两字大发雷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载垕,孝懿李皇后,明朝

    古代的女孩子,如果家境不好,往往自愿卖身为奴,解决生计。李氏的出身过于贫寒,父亲是个泥瓦匠,每天干又脏又累的活,吃得很不好。风沙侵扰、三餐不继,并没有让李氏面黄肌瘦,反而让她一天比一天婀娜多姿,妩媚动人。李氏不仅貌若天仙,还聪明伶俐,就是我们说的,“人精似的”那种女孩。她长大后见父亲养家艰难,就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