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同治帝娶了一位皇后和四位皇妃,其中敬懿皇贵妃的结局如何?

同治帝娶了一位皇后和四位皇妃,其中敬懿皇贵妃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424 更新时间:2024/1/15 3:05:19

同治帝是清朝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首先因为他是清朝12位皇帝当中最早去世的,年仅19岁,其次是他的死因,至今都还没有定论,有人说他是长期出入烟花之地而染病身亡,等等。其实同治帝一生是比较悲剧的,贵为皇帝,权力却全部掌握在自己生母,也就是慈禧太后手上,尽管他在位期间,清朝出现所谓的“同治中兴”,但也只昙花一现,根本挽救不了腐败无能的清朝,而且他不掌权,同治中兴也不能归功于他身上。根据史料记载,同治帝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出入烟花之地,那同治帝的后宫就没有美女吗?

其实同治帝的后宫是有美女的,而且还有明媒正娶的皇后,根据史料记载,同治帝一生中娶了一位皇后和四位皇妃,不过由于她们在历史上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记载的事情,所以基本被后世忽略,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一下同治帝的一位皇后及四位皇妃,其中有三位居然活到了民国时期。

一、孝哲毅皇后

孝哲毅皇后,咸丰四年(1854年)出生,阿鲁特氏,满洲正蓝旗人,祖父是咸丰帝的大学士赛尚阿,外祖父是咸丰帝的顾命八大臣之一的郑亲端华,父亲是户部尚书崇绮,所以她的家世绝对是非常显赫的,自幼接受的非常良好的封建教育。咸丰十一年(1861年)作为秀女选入宫中,经过层层选拔,被同治帝立为皇后,其实她作为同治帝的皇后,是两宫太后的意思,当时两宫太后的意见不同,慈安太后选择了她,但慈禧太后却选择了另一位秀女,但由于慈禧太后都要敬慈安太后三分,所以最后导致了孝哲毅皇后和慈禧太后的关系并不好。

同治十三年(1874年)12月,同治帝驾崩,本来孝哲毅皇后要守孝百日,但仅仅一百天都不到,孝哲毅皇后突然离世,年仅21岁,谥号“孝哲毅皇后”,但死因不明,那是光绪元年(1875年)2月。有说法孝哲毅皇后是突发疾病去世的,但也有说法她是慈禧太后逼死的。

二、淑慎皇贵妃

淑慎皇贵妃,咸丰九年(1859年)出生,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出身贵族家庭,与孝哲毅皇后同时作为秀女入宫,其实她就是当时慈禧太后想立为同治帝皇后的秀女,原因是慈禧太后认为她的言行举止都很像年轻时的自己,但慈安太后看得出她心计很重,所以没有选择她。尽管慈禧太后是同治帝生母,但由于慈禧太后贪恋权力,同治帝对生母不满,反而慈安太后更对他视如己出,所以同治帝有慈安太后撑腰,只封了她为妃。同治帝在位13年,基本没理过她。

同治帝去世后,慈禧太后直接把她晋封为贵妃,往后的日子,她就在后宫中一直陪伴着慈禧太后,直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去世,终年45岁,谥号“淑慎皇贵妃”。

三、恭肃皇贵妃

恭肃皇贵妃,咸丰七年(1857年)出生,阿鲁特氏,满洲正蓝旗人,她的父亲是大学士赛尚阿,也就是说,她是孝哲毅皇后的姑姑,但是孝哲毅皇后的年纪却比自己姑姑还大三岁,因为这是赛尚阿晚年的时候,一个小妾所生,所以出现这样的奇特现象。当时恭肃皇贵妃和孝哲毅皇后一起作为秀女入宫,侄女当了皇后,自己却只封了嫔,连妃都不是,而且婚后根本不得同治帝宠爱,可想而知她心里多不平衡。

同治帝去世后,晋封为妃,后来又晋封为贵妃,之后一直在后宫生活,直到1921年,民国期间才去世,终年64岁,谥号“恭肃皇贵妃”。

四、敬懿皇贵妃

敬懿皇贵妃,咸丰六年(1856年)出生,赫舍里氏,满洲镶蓝旗人,出身官宦世家,作为秀女入宫,据说她是同治帝四位皇妃中最漂亮的,而且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刚开始入宫时封了嫔,后来同治帝发现了她的优点,开始宠爱她,晋封她为妃,但没过一年同治帝就去世。光绪年间晋封贵妃,之后一直就在后宫生活。

清朝灭亡后,因“清室优待条件”,敬懿皇贵妃仍在清宫生活,直到1932年,民国期间去世,终年76岁,谥号“敬懿皇贵妃”。

五、敦惠皇贵妃

敦惠皇贵妃,咸丰六年(1856年)出生,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出身官宦家庭,作为秀女入宫时,由于没什么特别,同样只封了嫔,连妃都不是,婚后同治帝也不是很宠爱她,基本是同治帝四位后妃中最不被重视的。同治帝去世后,晋封为妃,光绪年间再晋封贵妃,之后和敬懿皇贵妃一起在后宫生活到民国时期。

直到1933年,敦惠皇贵妃去世,终年77岁,谥号“敦惠皇贵妃”,是同治帝最后去世的妃子。

标签: 敬懿皇贵妃清朝

更多文章

  • 敬懿皇贵妃38岁封贵妃,敢和皇太后叫板,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敬懿皇贵妃,清朝

    在古代,皇太后是一国之主的母亲,地位尊崇,一般没人敢惹,连皇帝都要敬让三分。然而,在清朝晚期却有一名妃子,敢与皇太后叫板,最终还取得了胜利。她便是敬懿皇贵妃赫舍里氏。1872年,清廷为了少年天子同治的婚姻进行了八旗选秀,知府崇龄的女儿,来自满洲镶蓝旗的赫舍里氏成功入选,进宫后被封为瑜嫔。一入宫就被封

  • 高桥绍运参与过哪些战役?最后结果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高桥绍运,日本

    与立花道雪的亦师亦友高桥绍运是大友家的加判众吉弘鉴理的次男,幼名是千寿丸,长大后起名为弥七郎、之后获得了大友义镇(宗麟)的赐字「镇」,通称就是吉弘弥七郎镇理。原筑前豪族当主高桥鉴种在永禄四年连结毛利氏背叛大友家,在元龟元年彻底兵败被追放到丰前的小仓。因为鉴种背叛的缘故,让大友宗麟决定必须要派大友一族

  • 清朝初期大臣宁完我简介 宁完我生平都做过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宁完我,清朝,努尔哈赤

    宁完我(1593—1665年),字公甫,辽阳(今辽宁辽阳市)人,清朝初期大臣。后金天命年间,投降努尔哈赤,隶汉军正红旗。久预机务,遇事敢言。历任内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兼太子太傅。康熙四年(1665年)四月卒,谥号文毅。雍正年间,入祀贤良祠。人物生平早年军功宁完我。是明末辽阳的边民,清太祖天命年间,

  • 权倾朝野年羹尧为什么会走向没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

    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太保、一等公年羹尧在清朝历史上算得上有名人物。年羹尧之死颇有些传奇色彩。他是一名不折不扣骁勇善战,文武双全的名将。在康熙和雍正两大王朝之间,都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康熙还是雍正,对于年羹尧都十分倚重,平定西藏叛乱,立下赫赫战功。然而,这样一位当朝风云人物,最终也未能善终,落

  • 考古学家打开刘罗锅的墓,发现野史不可信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

    在乾隆皇帝在位的时候,和珅这个大贪官无疑是非常得宠的。那时候的官场是极度腐败的,官场中人也以敛财为荣誉。但是作为百姓来说生活的就非常艰苦了,因为这些人官员的钱总是要有一个源头来索取,既然无法从上级当中得到好处,那边只能向下来索取了。至于索取的对象,无疑就落在了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百姓身上。也因此,这些老

  • 签订《南京条约》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的三个代表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南京条约,耆英,林则徐

    1842年8月29日,在一艘停泊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清朝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一份《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为期两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在签订了《南京条约》后,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这三个谈判代表,有着怎

  • 太平军失去信心投降,唯独汪海洋仍奋起反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太平天国

    1860年,太平军汪海洋部随武卫军在彭大顺、朱衣点等人脱离石达开后不久,首领张志公、鲁子宏等人曾率领太平军在广西灵川向湘军将领刘长佑投降,而惟有汪海洋拒不肯投清军,毅然与叛徒分道扬镳决裂,走出全州和兴安,北上湖南后,与傅忠信、谭体元部太平军一齐,边战边走来到江西与李秀成部太平军会合。1862年,汪海

  • 揭秘太平天国鲜为人知的康王汪海洋,两个原因致他最终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太平天国

    1864年曾国荃率军攻下天京城,随后李秀成、洪仁玕、洪天贵福相继被抓,太平天国灭亡。然而,曾有数十万兵力的太平军怎么会因为幼主的被抓而全军覆灭呢?实际上大部分太平军都还在各个王的手下。比如侍王李世贤和康王汪海洋在天京沦陷后向福建和广东撤退,保留兵力近十万。汪海洋原本是侍王李世贤的部下,有太平天国后期

  • 沈德潜生前深受乾隆帝赞赏,为什么死后却被鞭尸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清朝

    相信很多人对儒林外史当中的范进中举这一段印象极深。范进这个形象也一直深入人心,这段也被搬入了教科书当中成为了经典中的典范。既然这一段能够成为经典,那这段的主要人物范进也自然是有“特殊”的光环。范进中举他有什么光环呢?他正是有那百折不挠的耐心与毅力去参加科考,最终终进了进士。可是考进进士的范进,却突然

  • 古代大发明家鲁班有多厉害?为什么被墨子不屑一顾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鲁班

    若是说起发明家,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爱迪生。可是爱迪生不是中国人,中国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发明家。他的成就一点不逊色于爱迪生,甚至可能比爱迪生还要厉害,他就是鲁班。鲁班出生于公元前507年,远比爱迪生要早得多。以当时的科技水平,鲁班所造出的东西是同时期完全无法想象的。因此他绝对配得上世界第一发明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