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郑庄公只能在地道中与母亲相见,这是什么原因?

郑庄公只能在地道中与母亲相见,这是什么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901 更新时间:2023/12/15 23:31:16

你们知道郑庄公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周平王十四年(公元前757年),郑国第二任国君郑武公姬掘突的老婆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姬寤生,论辈分,这个孩子是郑桓公姬友的孙子,周厉王姬胡的重孙子。

周平王二十七年(前743年),郑武公去世,十四岁的姬寤生继承了国君之位,史称郑庄公。

郑庄公在位期间,对内重拳出击,平定叛乱,对外手段强硬,与宋国、卫国互有征伐,曾令周天子颜面扫地。

周平王四十九年(郑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平定了同母弟姬叔段发动的叛乱,清除了国内的隐患。

对外结好齐国、鲁国,征讨卫、宋、陈、蔡等国,灭掉了许国,与晋文公、楚庄王并称“春秋三小霸”。

随着郑国的逐渐强大,郑庄公开始藐视周天子,傲慢无礼。

周桓王十三年(郑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07年),周桓王撤销了郑庄公的左卿士职务,郑庄公自此不再朝觐周天子。

不久,周桓王为打压诸侯的嚣张气焰,维护王室的尊严,亲率王师及征调的陈、蔡、卫三国联军,攻打郑国。

郑庄公率军在繻[xū]葛(今属河南长葛北部)迎战,大败天子之师,周桓王肩部受伤,仓皇逃走。

大将祝聃请求追击,郑庄公认为天子的威仪还存在,不能做得太过分,于是派祭仲前往王师大营慰问周桓王。

周桓王害怕郑国再次攻击,于是选择撤军。

繻葛之战,天子威信扫地,此后随着秦国、晋国、楚国的兴起,周王室风光不再,已然形同虚设。

周桓王十九年(郑庄公四十三年,公元前701年)五月初七日,郑庄公辞世,时年仅五十七岁。

郑庄公攘外安内,不失为一代很有作为的君主,可是他却被污以“欺弟凌母”不仁不孝的恶名。

《左氏春秋》记载:当初,郑武公迎娶了申国女子武姜,生养了两个儿子,一个就是郑庄公姬寤生,另一个是姬叔段,史称共叔段

郑庄公姬寤生出生的时候,使母亲武姜受到了惊吓,于是给他取名为“寤生”,并极为厌恶他。

“寤生”有四种含义,其一是产妇在睡梦中产下婴儿,醒来才发现;第二种含意是指婴儿娩出,能够睁眼看见东西;其三指的是逆生,就是脚在前,头在后,也就是民间俗称的横生倒仰;第四种含意是婴儿出生后不哭不叫。

从武姜“恶之”的表现看,姬寤生极有可能是“逆生”,也就是难产,给母亲带来痛苦而遭到母亲厌恶。

好好一个孩子,取名叫“姬难产”,郑武公、武姜两口子不知是咋想的。

武姜非常喜爱小儿子姬叔段,多次请求郑武公立为世子,遭到拒绝。

郑庄公即位后,母亲武姜要求大儿子把小儿子封在岩邑,郑庄公认为虢叔曾死在岩邑不吉利为由,不同意。

武姜又提出封在京城,郑庄公只好同意。

姬叔段留居在京师之地,号称“京城太叔”,在母亲的怂恿下,不想着安分守己,却一点一点蚕食哥哥的领地,势力逐步强大。

大臣祭仲劝谏郑庄公不要坐视不管,郑庄公却认为弟弟“多行不义必自毙”。

郑庄公二十二年(前722年),姬叔段认为时机成熟,起兵攻打哥哥郑庄公,而武姜扮演了为小儿子开城门做内应的角色。

郑庄公果断平定了叛乱,姬叔段逃亡共国,后客死他乡。

郑庄公对母亲的偏袒极为气愤,就把母亲安置在城颍,发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不到黄泉路上,此生永不相见。

但不久,郑庄公又后悔了。

大夫颍考叔知道这件事之后,求见郑庄公。

郑庄公赐给他饮食,颍考叔舍不得吃肉,把肉都留下来。

郑庄公问:“你咋不吃肉呢?”

颍考叔回答说:“小人家有老母,吃的都是小人给她的食物,还没吃过国君赏赐的美味呢,所以小人想带回家给母亲尝一尝。”

郑庄公忽然伤感起来:“你有老妈可以送食物给她,可我却做不到。”

颖考叔说:“怎么能这么说呢?”

郑庄公就把和母亲闹矛盾的事情说给他听,并表明自己已经后悔了。

颖考叔说:“这好办啊!君不必发愁,可以挖地道,见到泉水为止,在地道中和母亲相见啊!谁能说您言而无信呢?”

郑庄公于是按照颖考叔说的去做,和母亲在地道见面后作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成语“其乐融融”典出于此。

郑庄公的母亲武姜也作赋称:“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xiè xiè]!”

母子俩自此和好如初。

君子称赞颖考叔,说他是个“纯孝”的人,不仅自己孝顺母亲,还把这种孝道推广在郑庄公身上。

标签: 古代郑庄公春秋

更多文章

  • 出身农民的大唐将领,南霁云的一生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南霁云,唐朝

    南霁云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南霁云,魏州顿丘(今属河南清丰)人,生于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家族排行第八,故号称“南八”。他出身寒微,长大后骁勇善战,精于骑射,成为唐玄宗、唐肃宗在位时期的著名骁将。安史之乱爆发后,南霁云投军,为大将张巡的部下,曾屡建奇功。至

  • 揭秘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衣服上都有补丁,不是道光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恒,汉朝

    没错,他就是刘邦的儿子,大家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呢?像刘邦那样的人,居然还能够生出这样一个如此节俭的儿子来,但他确实是非常的崇尚节俭。刘恒有的时候去殿上办公,居然穿着草鞋,而且他后宫的妃子们也不像我们电视中所看到的那些,穿着非常的华丽,反而是穿着非常朴素的衣服,甚至有的都不带花边与刺绣。还有大家都知道,

  • 唐高宗李治,唐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被历史低估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高宗李治,唐朝

    每当一提起唐高宗李治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中国历史上被严重低估的帝王,是唐高宗李治。他的父亲,是流传千古的一代明君李世民。他的妻子,是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皇武则天。相比之下,他的形象暗淡无光。士官们讥讽他昏懦无能,民间百姓评价他是典型的“妻管严”。但其实他的一生

  • 历史上真实的小燕子是什么身份?不是乾隆的儿女而是孙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小燕子,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历史上真实的小燕子是什么身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这个事情发生在1780年,也就是乾隆皇帝第五次从江南南巡回来之后,当时乾隆他们走到清溪滁州暂住。而在这个时候,有人突然闯进来,抬眼一看是一个和尚和一个小孩,侍卫看到后,赶忙上前大骂道,你们不要命了吗?敢闯皇帝住的地方

  • 威震漠北的大唐名将,哥舒翰的知名度为何不高?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哥舒翰,唐朝

    唐朝有许多名将,尤其是初唐年间,李世民麾下的程咬金、秦叔宝、尉迟恭等都是鼎鼎大名的,盛唐毕竟是一个旷世朝代,除了这些因为小说声名鹊起的武将之外,其实还有不少人也同样厉害,比如在唐玄宗时期的哥舒翰,他就是个武艺高强的名将,丝毫不让于程咬金、秦叔宝等人,只不过他的名气不太大而已。根据《旧唐书》记载,哥舒

  • 历史上真实的孝贤纯皇后,出身高贵,贯穿乾隆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孝贤纯皇后,清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孝贤纯皇后的故事。清朝的乾隆皇帝,一生长寿而多情,而他的众多嫔妃中,最属孝贤纯皇后备受宠爱了,乾隆与孝贤皇后的伉俪情深之事,后来一时也传为佳话。虽然他一生有三位名正言顺的皇后,但对孝贤皇后的思念和宠爱

  • 茹太素是什么人?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茹太素,明朝

    关于茹太素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茹太素,明朝洪武年间人,大家可能觉得熟悉而又陌生,说陌生,是因为这个名字太普通,说熟悉,好像又在哪里见过他。实际上,大家听说过他可能是因为这样一个故事。洪武九年(1376年)十二月,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了一份陈时务书,长达一万七千字,共说

  • 诸葛瞻与姜维的关系如何?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瞻,三国

    你们知道诸葛瞻与姜维的关系如何,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自从关羽丢了荆州以后,蜀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尽管还有诸葛亮这样的国之栋梁,但是毕竟蜀国将才凋零。蜀国后期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也只有姜维了,可惜姜维不能够像诸葛亮一样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毕竟是魏国的降将,蜀国有很多人其实都不服他,比如诸葛亮的

  • 历史上雍正皇帝继位后,真的对亲兄弟下狠手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雍正皇帝,清朝

    雍正皇帝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康熙61年,轰轰烈烈的九子夺嫡事件以康熙皇帝的驾崩画上了最后的休止符。这场闹剧始于中期,持续了整个康熙朝的后半段,令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是,最后竟然是闷声不响的四阿哥获得了皇位。原来的太子和呼声最高的八阿哥,以及最后很有希望的十四

  •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反对王安石变法?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安石,宋朝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武将集团拥兵自重,割据一方情况的发生,便采取了诸多防范措施。比如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行政、财政、军事分给不同部门管理,相互协同,相互制约。这种制度安排对维护中央集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