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历史上的外籍太监:高丽太监曾权倾朝野

中国历史上的外籍太监:高丽太监曾权倾朝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354 更新时间:2023/12/30 11:18:37

当时他们在对外交流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特殊的群体——太监。不过这些深居宫廷的太监却并非都是中国人。近日,一篇有关中国历史上外籍太监的章通过网络广为流传,引起人们强烈好奇和关注。

网络配图

深宫内,外籍太监从何而来?他们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赵兴记者讲述了这些外籍太监的特殊身份及隐藏在其身后的历史。

外籍太监多出于政治需要

文章讲述的外籍太监名叫朴不花,高丽人。据《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全记录》一书中记载,朴不花在7岁时被净身送进元朝的皇城内,从事皇宫内杂务。在朝中几十年,他从一个普通小太监步步攀升,最终权倾朝野,参与国政。

历史上,中国皇宫内出现外籍太监并不奇怪。赵兴元教授说,中国古代和朝鲜的来往一直非常密切。从东晋开始,朝鲜就是中国的藩属国,朝鲜国都要受中国册封。根据当时的形势,中国处于政治需要会向番邦提出一些要求,其中也包括索要阉人。

因此,像朴不花这样的人,在本国接受阉割后,被送到中国。

网络配图

中国历史上无蓝眼睛、高鼻子的太监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外籍太监中,始终没有一位是蓝眼睛、高鼻子。其实,太监并非只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据记载,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等国家也都曾出现过阉人;一些受中国影响的亚洲国家,比如朝鲜、印度,也都有太监出现过。

外籍太监在中国的地位和其他普通太监一样;他们处于社会的最下层,是皇家的私人奴仆。能爬上高位、辅佐皇帝的太监,实在是极少数。

其实,外籍太监还发挥着一个特殊作用。朝鲜籍太监海寿是明洪武年间李朝太祖李成桂遣送入明廷服务的一员阉人。

在知名历史学者陈学霖所写的《海寿——永乐朝一位朝鲜籍太监》中提到,海寿曾七次被遣回本国为使者,为成祖向朝鲜国王索取各种物资。

网络配图

其影响尤为深远的,是替中国皇帝向朝鲜索要朝鲜处女,并在其中为成祖选择妃子。可见,外籍太监在当时中国与番邦的交流中起到一定作用。但像朴不花等这样外籍太监在中国历史上仍极少出现。

小档案:最后的28名太监

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出宫时,宫内太监是中国最后的太监。从那时起,中国太监制度彻底消失。后来这些老太监聚集在北长街会计司胡同。上个世纪50年代初,那里还有28名太监,都是六七十岁以上。他们大都罗着腰,看上去像老太太,没胡子,说话尖声尖气。

标签: 朴不花

更多文章

  • 刘备的待人之道:连刺客都不忍对他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的待人之道

    刘备待人之好,连刺客都不忍对他下手。《三国志》中有这样的记载: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英雄不问出处。历史上的许多英雄豪杰起家时,往往都依附于某一个军事集团或政治势力,大多数英雄都有过改换门庭的易主记录。那么,谁是史上易主最多的大英雄?这顶桂冠无疑应属于

  • 关羽如何不靠武功实现从武将到“武圣”的蜕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

    核心提示:除了武功,关羽为后世称颂的,便是他对刘备的忠诚。从桃园结义开始,对刘备不离不弃,《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称之为“随其周旋,不避艰险”。网络配图 其中“屯土山约三事”“挂印封金”护送嫂子“千里走单骑”直至最后败走麦城宁死不降吴都体现了为人臣的忠心耿耿。实际上,关羽身份被抬高与历朝历代统治者对

  • 李鸿章的英国之行:120年前李鸿章访英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鸿章的英国之行

    1896年,李鸿章游历欧美,在英国待了20天。《文史天地》杂志2008年帅艳华撰写的文章描述了李鸿章访英之旅,摘录如下:网络配图(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使得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威胁,更加剧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1896年,德国强占胶州湾,英国占据威海卫,法国窃取广州湾,中国处于前所未

  • 原来如此:蜀汉后期诸葛亮为何不夺权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为何不夺权称帝

    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的权力可谓是达到了人生的顶峰,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隔。但是令人称奇的是,诸葛亮并没有想要夺权称帝的打算。究竟是诸葛亮没有这个野心,还是另有隐情呢?千百年来,一个问题一直吸引着史学家的目光,诸葛亮是否有野心?也必须要用史料来证明,诸葛亮自己也曾说过,如果北伐成功,他便要受九锡,九锡是权

  • 盘点:历史上权倾朝野的女帝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吕后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男权社会,无论是朝廷大臣,还是地方官员,全部是男人当权,女人不仅没有参政的权利,就连学习的权利也没有,就连出去游玩机会都很少,真可以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然而就是在这种社会状态下,却出现了几位权倾朝野的女强人,接下来,就由小编介绍一下吧。网络配图一、吕雉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

  • 明朝大首辅张居正死后为何还被清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居正

    张居正,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明朝万历年间的一大首辅。他在万历登基时就担任了首辅,掌握万历年间的权力很多年。在他担任首辅期间,他进行了“张居正改革”,使当时的政治风气、财政状况以及鞑靼问题都得以很好的解决。这样一个“能力者”,死后却遭到清算。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小编带大家扒一扒。网络配图张居正是万

  • 执掌朝政的何进为何被宦官所杀?犹豫不决要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何进为何被宦官所杀

    公元189年,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已经和以蹇硕、赵忠为首的宦官势力到了难以共存的时候。就在这一年汉灵帝死去,少帝刘辨即位,由少帝之母何太后听政,少帝之舅大将军何进辅政。在当时,何进手握天下大权,已经有了出兵剿杀宦官的权势,并且有少帝刘辨在手,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编造所谓诏令。加上当时以袁绍为首

  • 谁说忠孝两难全?孙承恩因“忠孝”被选为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承恩因“忠孝”被选为状元

    清朝顺治年间,常熟人孙承恩的弟弟孙旸,卷入“科场案”,本来被判死刑,后遇大赦,改为流放辽宁尚阳堡。网络配图清顺治十五年,孙承恩又参加考试,在大殿唱名的头个晚上,顺治帝边阅读孙承恩的考卷,边赞叹说:“克宽克仁,止孝止慈。”不过,当他拆开考卷看见考生籍贯时,不禁怀疑是不是同那孙旸是一家人呢?于是连忙派学

  • 成吉思汗创中国一夫多妻记录:史载娶妻44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吉思汗

    在中国,谈到皇帝们的婚姻时,有一句话广为流传,那就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在对一些史料进行分析后,会发现:一夫多妻者中的“多”字上限在44个,创此“中国纪录”者是元太祖成吉思汗,最少者不过2人。在中国,谈到皇帝们的婚姻时,有一句话广为流传,那就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有人从“一夫多妻”制推论出每

  • 揭秘萧何为何要帮刘邦诱杀自己的好友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萧何

    历史上众多“好好先生”未必都是好人,他们所信奉的中庸哲学,讲究“不偏不倚、左右逢源”,为了保住自己,偏向哪一方都可以。因此,所谓“好好先生”,中庸信徒,其本质大都是趋炎附势。他们没有主见,也没有善恶,有的只是永远跟着最有实力的主子走的“信念”。网络配图西汉首任丞相萧何就是“好好先生”的祖师级人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