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初名将王方翼:因唐高宗的后宫争斗抱憾而终

唐初名将王方翼:因唐高宗的后宫争斗抱憾而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864 更新时间:2024/4/14 3:31:47

王方翼(625年-687年),字仲翔,唐代并州祁(今祁县)人。其祖父王裕,武德年间官至隋州(今湖北随州)刺史,其祖母为唐高祖李渊之妹同安大长公主。其父王仁表,贞观时曾任岐州(今陕西凤翔)刺史。王方翼幼时丧父,与母亲李氏相依为命,博得“孝童”的美称。后来,李氏因与婆婆同安大长公主关系不和睦,被赶到乡下的凤泉别墅。王方翼和仆从一起开荒垦地,植树造林,缮修房舍,经过几年的辛勤劳动,居然拥有良田数十顷,房前屋后都长满了灌木竹林,俨然又恢复了昔日官室的面貌。在凤泉别墅居住期间,王方翼还坚持每天练武学艺,练出了一身真功夫,希望有一天能跃马弯弓于疆场为国家效力。后来,王方翼被召回京城加入了皇家御林军担任了右千牛职务。不久,同安大长公主去世,王方翼一家又重新搬回京城长安居住。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逝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次年,王方翼的堂妹王氏被册封为皇后,王方翼也时来运转,被调任安定(今甘肃泾川)县令。在任职期间,王方翼奖励耕织,致力于发展生产,打击土豪劣绅,镇压了为害乡里的恶霸皇甫氏,令当地人民拍手称快。安定县以此盗贼惕息,合境平安,王方翼也因政绩卓著受到朝廷的嘉奖。

后来王方翼被任命为肃州(今甘肃酒泉)刺史。上任以后,王方翼亲自发动土卒临筑城垣,又引多乐水环城为壕,加强了防务。在水边建造水碾、水磨,为民造福。百姓加工米面,只收取少微的加工费,然后又将其盈利用于赈济饥民,修筑了数百间房屋,供饥民避寒居住。当时正值河西走廊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其它州县的贫民常有因冻饿而死于道路的,而肃州人民却很少死于灾荒。肃州百姓非常感激.特地为他立碑,纪其功德,颂其德政。

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李遮匐勾结西突厥贵族进攻安西都护府,唐高宗下诏任命王方冀为检校安西都护,协助裴行俭举兵平叛。王方翼接到命令,马上星夜兼程驰赴安西,负责修筑了“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城,加强了唐在西域的统治。碎叶城共四面12门,“皆屈曲作隐伏出滑之状,五句而毕”。然后,王方翼又招徕西域各族贵族,使“由域胡纵观,莫测其方略,悉献珍货”。这样,李遮匐就限于孤立,终于被擒,祸乱始平。碎叶镇是安西四镇中最西的一个军事重镇,它的建设对于巩固唐朝西北边防、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永淳元年(682年),西突厥贵族十姓阿史那车薄啜起乓反叛,围攻弓月城(今新疆霍城西),王方翼被调任庭州(治今新疆吉木萨尔)刺史,反击叛乱势力。他亲率大军急趋危城,与阿史那车薄啜的叛军在伊犁河遭遇,发生激战。由于阿史那车簿啜的言行很不得人心,所以面对王方翼所率领的唐军,人心涣散,大败而逃。是役,斩首千余级,唐军大获全胜。

不久之后,在阿史那车簿啜的煽动下,三姓咽面又率领10万之众加入叛军。王方翼率军屯兵于热海(今苏联伊塞克湖),身先士卒向敌阵冲去,流矢射中他的胳膊,鲜血直流,王方冀抽佩刀断去箭簇,仍坚持战斗。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深受鼓舞,士气高涨,越战越勇,终于击溃了咽面的进攻。后来,王方冀又趁刮大风之机,主动出击。咽面仓皇之间,来不及应战,就随四下溃散的部属忙于逃命。是役,歼敌七千余人。王方翼又乘胜追击,派骑兵分道袭击逃散的突厥兵,生擒其头目突骑施等300余人。

战后,朝廷擢升他为夏州(今陕西横山)都督。他上任以后,正值当地瘟疫肆虐,耕牛几乎死亡殆尽,百姓无法耕地下种,只好携儿拖女,逃亡他乡。王方翼耐心地查阅了大量古籍,参照前代方式发明了一种新式的耕地农具。这种农具“施关键,使入推之”,“力省而见功多”,称为“耦耕法”。这种方法推广到各县,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永淳初,王方翼奉召进京,朝廷设盛宴款待。唐高宗命其袒臂,亲视其疮,感叹良久,下令对他褒奖。但是,这时王方翼的堂妹王皇后已被废为庶人,他也因为是废后的亲属,没有能够受到重用。不久,绥州步落稽白铁余煽动百姓造反,攻占了城平县,自称光明圣皇帝。唐高宗下令王方翼配合右武卫将军程务挺会军进剿。叛乱被平息后,王方翼因功受封为太原郡公。

唐高宗病逝,武则天掌握了大权。王方翼因为是王皇后近亲,又牵连在程务挺一案,于是,武则天借口将他逮捕下狱,后来,又将他流放崖州(今海南)。王方翼经此折腾,积劳成疾,于路途忧愤而逝,时年六十三岁。

标签: 唐高宗名将王方翼

更多文章

  • 当韩信从屠夫胯下钻过:韩信看到了什么东西?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信,汉朝,汉初三杰

    人走在路上,不可避免要撞上墙。因为,有时候,墙是活的。公元前二百年,韩信撞上了一面墙。一位杀猪的堵住了韩信,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请钻我的裤裆。那时的韩信穷困潦倒,穿着麻布衣服,吃饭基本靠蹭,唯一能让他挺起腰杆走路的就是他有把剑。剑是士的标志,就像马车是士大夫的标志,苹果手机是小资的标配(曾经哈)。韩

  • 揭秘项羽失天下仅是刘邦的存在?还是其他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项羽,刘邦

    项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早年他跟随项梁起义反秦,英勇善战,项梁死后带兵击败章邯等大将,灭亡秦朝,称西楚霸王,意为最强的王。后与刘邦历经四年的楚汉战争,由于自身的自负和猜疑的性格缺陷,终究败给善于抚慰民心的刘邦,最终于乌江边自刎,

  • 三国历史上有哪四个被过度拔高的将军?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吕布,赵云,姜维,华雄

    说三国的事情好像总是绕不开《三国演义》,你明明是在说一段历史,就会有人来反驳你,而反驳你的理由,就是人家所看到的《三国演义》上不是这样说的。比如说那个关羽关云长,人们津津乐道于他的“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等等英雄业绩,却不知道这仅仅是“小说家言”,于史实却是丝毫不沾边。不过,

  • 从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看千古兴亡英雄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良,萧何,韩信

    英雄,无论任何时代都总有点崇敬乃至憧憬的意味。然而当我们细细走进历史,去探究英雄的结局的时候,又未免不会发出阵阵的叹息。西汉初创之际,汉初三杰身上则把这种故事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汉初三杰者,张良、萧何、韩信是也。刘邦这位虽无赖但却也有自知之明的皇帝有一天就进行了一番自我剖解:“夫运筹策帷帐之中,

  • 隋唐第一猛将:刺翻单雄信,空手夺槊胜元吉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唐,尉迟恭

    提到隋唐第一猛将,人们往往会想到小说演义中的人物,如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等人,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虚构的,如李元霸的原型李玄霸15岁就夭折了,还没有表现的机会;宇文成都则是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记载,是个虚构人物;至于裴元庆的原型裴行俨虽然勇猛,但在历史中也没有特别亮眼的表现,甚至不如程咬金。那么

  • 三国历史解密:奸雄曹操一生中最痛恨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何进,曹操,三国,

    开建安文学,文才泱泱的曹操,在想骂自己最为痛恨的人时,却创不出恰当的词语,只好借助古人韩生之语,讥骂为“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曹操定认为用此句是最恰当不过,也确实如此,才可形容心中首恶--何进了。想骂他竟找不到词语" title="曹操一生最痛恨的一个人是谁想骂他竟找不到词语" 生于公元155年

  • 揭秘:汉武帝即使过世后也能给匈奴致命一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武帝,匈奴

    汉武帝刘彻打了一辈子匈奴,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彻底将肆虐中国北方百年的匈奴斩尽杀绝,但随着老一代抗匈名将的陆续作古,西汉军界高层,也严重青黄不接,继任大将军的李广利,更是出名的草包,三次出击匈奴,不但劳而无功,最后一次还被俘做了汉奸,让匈奴好好找回了一些场子。 严酷的现实,也令汉武帝猛醒。公元前89

  • 唐玄宗为何一日之内连杀三个儿子 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玄宗

    赵美人,后来被封为赵丽妃,生的这个儿子后来还当了太子,名字叫做李瑛,只可惜,这个太子后来被武惠妃陷害,和其他两个兄弟一起,在一天之中都被玄宗杀掉了。真是血腥的家庭悲剧啊!这是怎么回事呢?说来话长。李瑛是玄宗的第二个儿子,是开元三年立的太子。可能有人会问,按照传统,太子不应该是由皇帝的嫡长子来当吗?这

  • 揭秘历史:乾隆皇帝为何拒绝菲律宾并入中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菲律宾

    菲律宾在漫长历史时期内,其境内7000多个岛屿上虽有人居住,但并未形成国家形态,而最早到达菲律宾群岛的国家力量,是中国三国时期的东吴。公元226(吴孙权黄武五)年,东吴官员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浮海巡抚东南亚,前后历时数十年,抵达过越南、柬埔寨和南洋群岛等地,也曾到过今天菲律宾境内的臣延、耽兰和杜薄

  • 明末第一名将李定国令清朝精锐部队闻风丧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定国,崇祯,张献忠

    李定国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公元1630年(崇祯三年),张献忠发动陕北饥民起义,将少年李定国收为养子,改姓张(或云十岁时为张献忠所掠,养以为己子)。从此,他跟随张献忠转战南北。李定国成年后,勇敢善战,为张献忠所钟爱。张献忠死后归顺南明政权。崇祯十年(公元1637 年),年仅十七岁的李定国率部将二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