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此将每次打仗都要先杀己方几十个兵 但百战百胜

此将每次打仗都要先杀己方几十个兵 但百战百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315 更新时间:2024/2/9 11:09:48

古代兵法《尉缭子。战威篇》有云:凡兵有以道胜,有以威胜,有以力胜。讲武料敌,使敌之气失而师散,虽形全而不为之用,此道胜也。审法制,明赏罚,便器用,使民有必战之心,此威胜也。破军杀将,乘闉发机,溃众夺地,成功乃返,此力胜也。王侯知此,所以三胜者毕矣。

而能将此兵法最运用自如的当属隋朝第一名将——杨素。

隋朝名将如云,诸如杨广、韩勤虎、贺若弼史万岁、高颎、鱼俱罗、张须陀、来护儿、张义臣、杨爽宇文述、杨素等等,要说最牛的五位是韩勤虎、贺若弼、史万岁、高颎和杨素。

网络配图

可是韩勤虎和贺若弼仅在灭陈之战中表现杰出,史万岁却独自统兵的战绩,高颎更多是谋臣的角色,杨素确属隋朝第一名将。

咱们来看看杨素的战绩。

首先是北周灭北齐之战,杨素曾多次随周武帝宇文宪攻北齐,特别是在公元576年中,在晋州宇文宪被高纬大败,杨素与骁将十余人尽力苦战,宇文宪方得以解围。此后,杨素更是屡立战功。

这时陈朝见北周卷入了灭北齐之战,趁机北伐,一路势如破竹,于是周武帝命杨素随大将王轨伐陈,取得成功。

后来杨素投靠杨坚,并助杨坚平定了尉迟冏的反叛。

隋朝建立后,开皇八年(公西元588年)十月隋文帝杨坚开始发兵大举伐陈。隋水陆共51.8万大军由少帅杨广节度统领分八路攻陈,而杨素并为行军元帅指挥正是隋朝的水军主力。杨素一路上屡次大败陈军,致使“江海无波

”,以至于陈人见着座在大船上威风凛凛的杨素不仅感叹:“清河公(杨素)即江神也!”

之后杨素又参加了各地的剿匪之战,最牛的是他参与了北击突厥之战。

公元599年(开皇十九年,《隋书·杨素列传》记载为十八年,有误)二月,隋文帝命汉王杨谅为元帅(实际未亲临前线),以杨素出灵州(治回乐,今宁夏灵武西南),尚书左仆射高颎出朔州(治善阳,今山西朔县),上柱国燕荣出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三路进击突厥。

网络配图

在跟突厥这种天生的骑兵作战时,杨素都豪气冲天,居然放弃常规的车战战法,直接跟突厥比拼骑兵对骑兵的正面交锋,一仗打得突厥达头可汗的十万铁骑号哭而去。

公元600年(开皇二十年)四月,步迦可汗率兵进犯隋边。隋文帝命杨素隋晋王杨广出灵州(治回乐,今宁夏灵武西南),同时又令汉王杨谅、柱国史万岁出朔州(治善阳,今山西朔县),合击步迦可汗。

公元601年(仁寿初年),杨坚又拜杨素为行军元帅,前往云州攻打突厥,连连破敌。突厥逃跑,杨素率领骑兵紧追不舍,到夜里终于赶上。杨素想再次进攻,又怕敌人分散逃跑,就命令骑兵稍稍跟在后边。他于是亲自带领两名骑兵和两个投降的突厥人潜入敌阵,同敌人一起前行,敌人没有发觉。等到敌人停下来,止宿屯驻的地方还没安排好,杨素命令后边的骑兵突然袭击,大败他们。从此,突厥人逃得远远的,碛南再没有他们的踪迹了。

可以说当时突厥人听到杨素的名字就胆寒,真正的是能让突厥人用他的名字来吓唬小孩,他能止突厥小儿夜啼。

而杨素最牛掰的是,他真正做到了征战无数,每战有功,未尝败绩。“摧骁骑于龙庭,匈奴远遁。考其夷凶静乱,功臣莫居其右”。

而杨素打仗的手段非常有意思,甚至可以说他是史上最无情最冷酷的名将。

网络配图

杨素的用兵是与其他将领不同,他治军严整,要求军令如山。每次大战前都要在军中借故找一些犯错的士兵出阵斩首,多者百余人,少者也不下十几个。还未开打,己方这边就先人头齐刷刷落地,流血盈前,杨素却能做到眉头都不皱一下,照样谈笑自若,而他这样做的目的竟然是为了鼓舞士气。

两军对阵,他从不指挥整军压上,而是先派个一二百人上去厮杀,务必要求取胜,不能取胜而败下阵来者,无论剩下多少人,立刻全部斩首于阵前。继而再派几百人上去厮杀,如前而战,不能取胜的再全部斩首,直到取胜为止。

因此,活着的那些将士们战栗惊恐,反正退回来也是死,往前进也是死,那就不如拼了。

但杨素本人有功必大赏,就连他身边的战士,也是从不吝啬,哪怕是小功,也必赏,他做到将士们提着脑袋上前线,无非求的就是功名利禄,而杨素不吝赏赐,将士们都觉得跟着杨素能得甜头,自然愿意追随。

网络配图

杨素这种极为罕见的战法,历代兵法中唯有《尉缭子兵法》曾提过,但将之用于实战的,杨素是最牛的。后来他的侄儿杨弘武也颇得他的真传,在唐朝时,杨弘武随李世民征高句丽,李世民对整个征辽作战亦是办法不多,但是杨弘武的骁勇却让他眼前一亮,以至大唐天可汗都连声赞叹:“越公儿郎,故有家风矣!”

杨素还是大方之人,成全了三对美好姻缘,除了大家熟悉的红拂女外,还有他成全了陈后主之妹乐昌公主(后来成为了杨素的爱妾)和陈朝太子舍人徐德言“破镜重圆”的爱情佳话;他还对到他府中和爱妾偷情的李百药手下留情,甚至还成全了李百药和他的爱妾喜结连理,甚至还推荐了李百药为官。

标签: 杨素

更多文章

  • 王驾崩之谜:蔡桓公死于甲肝 宋太祖死于心脑血管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驾崩之谜

    蔡桓公究竟得了什么病,为什么扁鹊能一眼看出来?历史上有被活活撑死的皇帝吗?雪夜暴毙的赵匡胤到底是不是死于弟弟导演的宫廷阴谋……喜欢读史的朋 友,一定会对这些历史谜团兴之甚甚。日前,就有一位医生从专业医学角度解读25位帝王的病症,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分析历代帝王的驾崩之谜。这本《病榻上的 龙》是由爱好历

  • 五虎上将和刘备的关系:最亲不是关羽最疏远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五虎上将和刘备

    按照通俗的说法,蜀国有五员虎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个人和刘备的关系如何?谁亲谁疏?有人说,当然是关羽张飞最亲,马超最疏了。其实不然。先说排名第五的吧,也就是五人中关系最疏的那个。有点匪夷所思,是赵云。小编要告诉你,刘备真的不怎么喜欢赵云。赵云夺取桂阳后,桂阳太守赵范要将自己守寡

  • 唐高祖李渊戎马一生 为何饱受史官贬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高祖

    史书中最受贬低的皇帝竟是他?此人就是大唐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为何贬低这位戎马一生的开国皇帝呢?原因是李渊目睹手足相残,最后黯然退位。堂堂一位开国皇帝,却落得一个中国史书中最受贬低的君主的地位。其实,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大大小小的皇帝多达三百多位,其中不乏昏君、明君、庸君、暴君。但还有一些君主

  • 一场文化之战:曾国藩是如何剿灭太平天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曾国藩是如何剿灭太平天国

    平定叛乱,不仅仅是军事仗,政治仗还是一场文化仗,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又是怎么完成文化仗的呢?曾国藩撰写的“讨逆”檄文中,指斥太平天国以耶稣新约之说取代孔子之经,“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从而把自己的行为,与捍卫中

  • 揭秘秦始皇陵最新考古结果:活人殉葬或皆为女性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陵最新考古结果

    始皇(公元前259年1月27日[3-5]—公元前210年),是秦庄襄王的中子,嬴姓,赵氏,名政,故又称赵政。秦始皇于秦昭王48年正月生,出生的确切地点在当时的邯郸的廓城(大北城)温明殿遗址和丛台以南,在今城内中街以东,丛台西南的朱家巷一带。网络配图秦始皇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但“残暴”这

  • 门神尉迟:唐太宗最为钟爱的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尉迟

    今天我和大家聊一个历史人物,他的事迹,大家肯定熟悉,他的名头可是响当当的。在农村我们经常会看到,每家每户都会在大门上贴两个门神,一个是秦琼秦叔宝,另一个是尉迟恭尉迟敬德。而我们今天讲的则是尉迟恭。网络配图关于门神的小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太宗李世民人到中年,晚上总爱做噩梦,于是乎,秦琼和尉迟恭两人毛

  • 贞观之治背后:李世民坐享隋朝100年粮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

    在这个时代里,人民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皇帝温良慈善,百官恪尽职守,米缸里装的是吃不完的小米,田地里生长着绿油油的蔬菜……总之,这样一个近乎于传说中的美好时代,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一手创造出来的,所以他在中国皇帝排行榜上,理直气壮地占据了首位。但这一切,却只不过是一个骗局。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

  • 中国历史上的外籍太监:高丽太监曾权倾朝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朴不花

    当时他们在对外交流中发挥着一定作用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特殊的群体——太监。不过这些深居宫廷的太监却并非都是中国人。近日,一篇有关中国历史上外籍太监的文章通过网络广为流传,引起人们强烈好奇和关注。网络配图 深宫内,外籍太监从何而来?他们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赵兴元向

  • 刘备的待人之道:连刺客都不忍对他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的待人之道

    刘备待人之好,连刺客都不忍对他下手。《三国志》中有这样的记载: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英雄不问出处。历史上的许多英雄豪杰起家时,往往都依附于某一个军事集团或政治势力,大多数英雄都有过改换门庭的易主记录。那么,谁是史上易主最多的大英雄?这顶桂冠无疑应属于

  • 关羽如何不靠武功实现从武将到“武圣”的蜕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

    核心提示:除了武功,关羽为后世称颂的,便是他对刘备的忠诚。从桃园结义开始,对刘备不离不弃,《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称之为“随其周旋,不避艰险”。网络配图 其中“屯土山约三事”“挂印封金”护送嫂子“千里走单骑”直至最后败走麦城宁死不降吴都体现了为人臣的忠心耿耿。实际上,关羽身份被抬高与历朝历代统治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