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高祖李渊戎马一生 为何饱受史官贬低?

唐高祖李渊戎马一生 为何饱受史官贬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997 更新时间:2023/12/16 17:29:21

史书中最受贬低的皇帝竟是他?此人就是大唐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为何贬低这位戎马一生的开国皇帝呢?原因是李渊目睹手足相残,最后黯然退位。堂堂一位开国皇帝,却落得一个中国史书中最受贬低的君主的地位。

其实,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大大小小的皇帝多达三百多位,其中不乏昏君、明君、庸君、暴君。但还有一些君主,他们一直被后世所所忽略,一被受到贬低,如唐高祖李渊。

网络配图

一般而言,开国君主都是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如一提到宋朝,人们就会想到赵匡胤,提到明朝就会想起朱元璋,但是提到唐朝,人们恐怕

很难联想到李渊也是雄才大略之辈。

无论你是看过小说演义,还是读过新旧唐书,印象中好像唐朝的建立,跟李渊关系不大。从太原起兵,到进军长安,从平定天下,到最后一统全国,李渊似乎更像是

一个配角,他碌碌无能之辈,而且暮气沉沉,胸无大志,连起兵都是被“美人计”陷害的。

相反李渊17岁的次子李世民则是天资聪颖,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

历史事实真是如此么?中国史书中最受贬低的君主真的是李渊吗?

恐怕未必如此,别忘了那句话,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关于李渊建国事迹的记载,都是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授意史官撰写的。而根据唐

初大臣温大雅的记载,正是李渊本人一手策划了太原起兵,而且是谋划已久,另外李世民在进军长安中的功劳甚至不如李建成,其实李渊才是一位勇敢、刚烈、足智

多谋的战略家。

太原起兵那年李渊51岁,仅仅6个月后,他就建立了唐朝,登上了皇位。起兵造反容易,登基称帝也不困难,但要建立的王朝延续下去,这不是一件简单事儿。李

渊称帝后,在史官的笔下又成为一个整日里喜欢畋猎游乐,追逐声色犬马的昏君,而李世民率军整日里东征西讨,为唐朝统一天下。

网络配图

不可

否认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唐朝统一上的功劳,但李渊即位后也并非无所事事事。实际上李渊即位后,积极调整政策,改革府兵制,为朝廷提供可靠的兵源;恢复均田制,增加政

府财政收入;废除隋朝的严刑峻法,制定武德律,缓解国内矛盾;改革科举制度,为国家选贤用才。

李渊将大部分时间都专注于国内事务和新王朝制度的建立工作,

为李世民接二连三军事上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支持。由此可见,李渊并非是那么昏庸无能,而是一位老成持重,且不失雄才大略的统治者。

那么究竟是谁在贬低李渊的历史形象呢?是谁冠于李渊中国史书中最受贬低的君主地位呢?

这里不用再说,大家也已经明白了,就是李世民!

当然这个“祸根”也是李渊自己种下的,没能妥善处理好太子建成与秦王世民的矛盾,应该说是唐高祖李渊政治生涯的唯一一大败笔。关于李渊被贬低的问题,连国

外史学家都看不去了,《剑桥中国隋唐史》上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高祖是中国一切史书中最受贬低的一位君主”。

书中还解释了他被贬低的原因,“第一是因

为事实上他的统治时期很短,而且是夹在中国历史上两个最突出的人物(指隋炀帝与唐太宗)的统治期的中间。”“第二,因为他建立唐王朝的功绩被他的接班人

(指李世民)精心地掩盖了。”

网络配图

唐武德九年(626年),目睹着自己两个儿子、十几个孙子被另一个儿子杀死的李渊黯然退位。年老的太上皇此后一直居住在狭窄的大安宫内,李世民似乎已经忘记了父亲的存在,很长时间不去探望。当李世民准备去郊区避暑时,高祖却被留在长安忍受酷热的煎熬。

在大臣的建议下,李世民也曾邀请父亲和他一同前往,但李渊谢绝了。

也许李渊并不在乎皇位的得失,但玄武门已成为他内心永远挥之不去的创伤。唐贞观九年,李渊病死,时年70岁。

不管结局如何,19岁的李世民真的就可以盖过正值壮年的李渊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可惜的是这段史实已经被严重篡改了,中国史书上的这种为“圣者隐”的思维,实在有失偏颇。所以说,中国史书中最受贬低的君主也是由各位读者个人看待而定的。

标签: 唐高祖

更多文章

  • 一场文化之战:曾国藩是如何剿灭太平天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曾国藩是如何剿灭太平天国

    平定叛乱,不仅仅是军事仗,政治仗还是一场文化仗,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又是怎么完成文化仗的呢?曾国藩撰写的“讨逆”檄文中,指斥太平天国以耶稣新约之说取代孔子之经,“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从而把自己的行为,与捍卫中

  • 揭秘秦始皇陵最新考古结果:活人殉葬或皆为女性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陵最新考古结果

    始皇(公元前259年1月27日[3-5]—公元前210年),是秦庄襄王的中子,嬴姓,赵氏,名政,故又称赵政。秦始皇于秦昭王48年正月生,出生的确切地点在当时的邯郸的廓城(大北城)温明殿遗址和丛台以南,在今城内中街以东,丛台西南的朱家巷一带。网络配图秦始皇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但“残暴”这

  • 门神尉迟:唐太宗最为钟爱的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尉迟

    今天我和大家聊一个历史人物,他的事迹,大家肯定熟悉,他的名头可是响当当的。在农村我们经常会看到,每家每户都会在大门上贴两个门神,一个是秦琼秦叔宝,另一个是尉迟恭尉迟敬德。而我们今天讲的则是尉迟恭。网络配图关于门神的小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太宗李世民人到中年,晚上总爱做噩梦,于是乎,秦琼和尉迟恭两人毛

  • 贞观之治背后:李世民坐享隋朝100年粮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

    在这个时代里,人民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皇帝温良慈善,百官恪尽职守,米缸里装的是吃不完的小米,田地里生长着绿油油的蔬菜……总之,这样一个近乎于传说中的美好时代,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一手创造出来的,所以他在中国皇帝排行榜上,理直气壮地占据了首位。但这一切,却只不过是一个骗局。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

  • 中国历史上的外籍太监:高丽太监曾权倾朝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朴不花

    当时他们在对外交流中发挥着一定作用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特殊的群体——太监。不过这些深居宫廷的太监却并非都是中国人。近日,一篇有关中国历史上外籍太监的文章通过网络广为流传,引起人们强烈好奇和关注。网络配图 深宫内,外籍太监从何而来?他们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赵兴元向

  • 刘备的待人之道:连刺客都不忍对他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的待人之道

    刘备待人之好,连刺客都不忍对他下手。《三国志》中有这样的记载: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英雄不问出处。历史上的许多英雄豪杰起家时,往往都依附于某一个军事集团或政治势力,大多数英雄都有过改换门庭的易主记录。那么,谁是史上易主最多的大英雄?这顶桂冠无疑应属于

  • 关羽如何不靠武功实现从武将到“武圣”的蜕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

    核心提示:除了武功,关羽为后世称颂的,便是他对刘备的忠诚。从桃园结义开始,对刘备不离不弃,《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称之为“随其周旋,不避艰险”。网络配图 其中“屯土山约三事”“挂印封金”护送嫂子“千里走单骑”直至最后败走麦城宁死不降吴都体现了为人臣的忠心耿耿。实际上,关羽身份被抬高与历朝历代统治者对

  • 李鸿章的英国之行:120年前李鸿章访英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鸿章的英国之行

    1896年,李鸿章游历欧美,在英国待了20天。《文史天地》杂志2008年帅艳华撰写的文章描述了李鸿章访英之旅,摘录如下:网络配图(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使得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威胁,更加剧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1896年,德国强占胶州湾,英国占据威海卫,法国窃取广州湾,中国处于前所未

  • 原来如此:蜀汉后期诸葛亮为何不夺权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为何不夺权称帝

    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的权力可谓是达到了人生的顶峰,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隔。但是令人称奇的是,诸葛亮并没有想要夺权称帝的打算。究竟是诸葛亮没有这个野心,还是另有隐情呢?千百年来,一个问题一直吸引着史学家的目光,诸葛亮是否有野心?也必须要用史料来证明,诸葛亮自己也曾说过,如果北伐成功,他便要受九锡,九锡是权

  • 盘点:历史上权倾朝野的女帝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吕后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男权社会,无论是朝廷大臣,还是地方官员,全部是男人当权,女人不仅没有参政的权利,就连学习的权利也没有,就连出去游玩机会都很少,真可以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然而就是在这种社会状态下,却出现了几位权倾朝野的女强人,接下来,就由小编介绍一下吧。网络配图一、吕雉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