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鞠躬尽瘁还是穷兵黩武,诸葛亮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鞠躬尽瘁还是穷兵黩武,诸葛亮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354 更新时间:2024/1/20 13:09:20

前言: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是谈及汉末三国不能回避的重要政治军事人物。然而,经过几千年的代代相传,特别是后世《三国演义》的追捧,其真实形象已渐渐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

因为距离历史越近的时期写成的书籍则往往距离史实越近,所以先看看,西晋陈寿《三国志》是怎样评价诸葛孔明的。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

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简言之,诸葛亮是一个成功卓越的政治、军事家。但他作为政治家的才能高于其作为军事家的才能。而在他军事领域的造诣中,其治军的才能又高于他领兵的才能。即所谓“治戎为长、奇谋为短”。

自古以来,军事家分两种,战场型和统帅型,二者皆备最佳,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将才”和“帅才”。

毫无疑问,诸葛亮是统帅型的军事家。例如,北伐退军时,司马懿曾来到他驻扎营寨的地方勘查,并大加赞赏道:“天下奇才也!”也就是说,作为对手,司马懿是高度肯定了其军事才能,甚至觉得自己不如诸葛亮。

那当时的蜀汉有没有战场型人物呢?应该说是有的,比如魏延。而马谡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我想,以孔明的智商不至于连什么是真才实学什么是假把式都看不出来吧。

而孔明为何长期让魏延坐冷板凳。例如,第一次出师北伐,便否定其从子午谷进军的奇谋,以至于其在自己百年之后死于内斗呢?

然而无论当时真实情况是怎样的,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果守街亭的主将魏延,蜀军必不会有如此惨痛失败。

另外,诸葛亮治蜀期间,连年累月的进行透支国力的北伐,渴望实现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宏图伟业。说的浪漫一些,就如同《三国演义》篇尾长诗所言。

“南阳三顾情何深,卧龙一见分寰宇;先取荆州后取川,霸业图王在天府;呜呼三载逝升遐,白帝托孤堪痛楚!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

因此,之所以失败,除了国运天数,更是他的治国理念,其实可以用四个字就可以概括——穷兵黩武。其治国方式严重伤害了蜀汉本身就十分弱小的国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其灭亡。

连年累月的战争,蜀民面有菜色。以孔明之才,匡扶汉室且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更何况孔明死后的蒋琬费祎姜维等人了。因而,最后的结局也必然是“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

另外,后主刘禅也并非小说所言的那般昏庸无能。也许是长期生活在相父阴影下,孔明死后便将丞相蒋琬和大将军费祎的职权范围进行交叉。直至灭亡,蜀汉都没有出现军国大事由一位大臣总揽的局面。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姚广孝送给朱棣的这4个字,泄露天机,让朱棣龙颜大悦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

    导读:姚广孝出生在一个医生世家,他的爷爷、父亲都是走街串巷给人看病的郎中。奇怪的是姚广孝并没有子承父业,成为一名郎中。在姚广孝14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剃度出家,当了一名和尚,取法号道衍。在做和尚的几十年间,姚广孝遍寻名师,学习了阴阳术数。姚广孝一生最大的成就无疑是辅助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侄子建文帝的

  • 隋唐第一福将,武艺高强,忠肝义胆,成唐朝开国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程咬金

    《隋唐演义》中第一福将,可说是瓦岗寨大魔国“混世魔王”程咬金了。这个程咬金有几个特点,一是胆子大,敢劫皇岗,敢探地穴,敢反大隋;二是武艺少而精,招数就三斧子半,吃了一辈子;三是嘴好使,满嘴放炮,死人也能让他说活了;四是心路宽,活得够长,从高祖李渊算起,一直到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显、李旦,六朝元老

  • 清朝历史上三大科场案之一,为什么柏葰被咸丰帝下令处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咸丰

    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的“戊午科场案”是清朝历史上三大科场案之一,正一品的柏葰被咸丰帝下令处决,成为清朝死于科场案职位最高的官员。科举考试是读书人获得功名利禄的重要渠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俗语并非完全出自老百姓对知识的敬畏,而是反映了民众对通过科举制获得崇高社会地位之人的艳羡。由于科

  • 此人装弱智18年,却突然翻身逆袭坐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洋

    公元549年,东魏发生了一起刺杀大案,大丞相高澄在家中被送饭的厨子给杀了。当时的北魏实行霸府统治,皇帝不过是傀儡,真正掌管这个国家的是高澄,而高澄在父亲高欢的铺垫下,已经不再满足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要做的是取而代之。但就在受禅前夕,29岁的高澄死了。忠于北魏的一干臣子们都松了一口气,默默的感谢上天

  • 唐太宗为防止武则天篡位,留下两大猛人,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太宗,武则天

    古人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在封建历史时代,不论是尧舜禹一样的圣贤明君,还是桀纣那样的暴君,都逃不出改朝换代的规律。所以才会有“自古无不亡之国”那句话。道理人人都懂,可无论谁来当皇帝,无不希望自己江山永固,社稷绵长,千秋万代都是铁桶河山,所以古代皇帝都爱听“万岁”两个字。话说唐太宗年轻时英

  • 蜀国由盛转衰的一场战役 夷陵之战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夷陵之战,刘备,孙权

    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带兵进攻孙权,跟东吴的军队在夷陵展开了激战。原本很有希望取胜的刘备,为什么突然之间就被打败了?他在攻打吴国的时候做错了什么呢?诸葛亮这么厉害的人物为什么不愿意让刘备去进攻东吴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刘备一生的最后一次战斗。赢着赢着就输了公元222年,刘备为了给自己的兄弟关羽报仇,把全

  • 靖康之耻真相真不是皇帝的锅,宋朝将亡,独木难支!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靖康之耻,宋朝

    宋金之战开始以后,在金国人眼中看来,宋国真是本钱太厚了,仅在河北等地投降的宋军就有二十几万。随后,金国分东西两路南下进攻宋廷。东路军由二太子率领,先是击溃了汴梁城外的二十万禁军,又是击败了姚平仲二十万大军。西路军更是在太原城下,大败种师中,击败姚古、张璟等人,歼灭的宋军也有二十几万。死的死,伤的伤,

  • 为什么关于不服从诸葛亮的指挥?难道是他们有什么仇怨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羽,诸葛亮

    记得,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得诸葛孔明先生出山。转年,曹操派遣夏侯惇杀奔新野。刘备把两个兄弟召集在一起。问:二位贤弟,夏侯惇引兵到来,应该如何迎敌呀?张飞说道:可派遣孔明前去迎敌呀。刘备说:智赖孔明,勇须二弟啊。这段对话看出,张飞、关羽对孔明心中多有不服。后面孔明出场也看出了这一点。他说:但恐关、张二人

  • 耶律阮是怎么得到皇位的?为父亲报仇和奶奶对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辽朝,耶律阮,耶律阿保机

    耶律阮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耶律倍的长子,也就是耶律阿保机的长孙。耶律阿保机死后,由于述律太后(耶律阿保机的妻子)的干涉,长子耶律倍没有继承皇位,次子耶律德光继位,就是辽太宗。耶律倍离开辽国,后来死在异国他乡。他有一首诗述说自己的遭遇:“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辽太宗耶律

  • 历史上哪朝的亡国之君结局最好?为什么这么说?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奂

    纵观各朝历史,皇帝一直是个高危职业,而亡国之君更是高危中的高危,下场基本都很惨,但是也有极特殊的例外,今天我们就说说历史上哪朝的亡国之君结局最好。要说亡国之君中结局最好的,非曹奂莫属。曹奂,魏武帝曹操之孙,三国时期魏国最后一位皇帝,260年-265年在位。260年魏帝高贵乡公曹髦被弑杀,司马昭与众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