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画像吓坏陈叔宝:隋文帝杨坚的长相有多奇特?

画像吓坏陈叔宝:隋文帝杨坚的长相有多奇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911 更新时间:2024/1/21 13:02:04

《资治通鉴》上有一段非常有趣的记载:陈朝至德元年(公元583年)十一月,陈后主陈叔宝遣散骑常侍周坟、通直散骑常侍袁彦出使隋。陈叔宝听说隋文帝杨坚状貌异人,便让袁彦画像而归。当陈叔宝看到杨坚的画像后,大骇道:“吾不欲见此人!”立刻命人将画扔了。杨坚的相貌到底奇异在何处,以致他的死对头陈叔宝看到画像后如此惊惧呢?

根据《隋书》的记载,杨坚“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沉深严重。”由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杨坚的相貌有五“奇”:一、额头突出,并有五个隆起的部分从额头直插到头顶上;二、下颌很长,而且很突出;三、目光犀利,咄咄逼人;四、掌纹形似“王”字;五、上身长,下身短。他这个长相,生下来不久就让他的母亲吕氏“大骇”了一回。吕氏在冯翊(今陕西大荔)般若寺生下杨坚时,“紫气充庭”。这时,有个从河东来的尼姑对吕氏说:“这个孩子不是凡人,不能在凡间养。”于是,尼姑把他抱到庙里一个别院躬自抚养。吕氏有一次抱起小孩,发现小孩头上长角,身上长鳞,又惊又怕,把小孩丢在地上。尼姑进来看到,说:“已经惊到了我的孩子,他要多花些年头才能得到天下。”《隋书》、《北史》隋本纪上都记载说,杨坚在庙里一直长到12岁才回家。

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长这样的人一定是“奇丑”型的人,连他自己也会自惭形秽了。但是,在相术发达的古代,这种相貌却是“其贵无比”。别的不说,光是他突出的额头和额头上那五根“入顶”的肉“柱”,就是“龙颜”的象征。杨坚的额头,用相书上的术语叫做“龙犀”,是帝王的象征。唐朝李善说:“额有龙犀入发,左角日,右角月,王天下也。”也就是说,这种囟下骨头隐起,下连鼻梁不断的“龙犀”,以及由于额头上隆起,在左右鬓角形成的肉“角”,都是“王天下”的贵相。相书上对这种长相还另有一个说法,叫做“龙颜戴干”,龙颜自然是指帝王的相貌,戴干就是指头部有肉突起如干戈对立。据说帝颛顼就是这副长相。

当时,很多人认为杨坚有帝王之相。在陈后主陈叔宝之前,就有人为杨坚的相貌而担忧、畏惧和嫉妒,这个人就是北周太祖宇文泰,他曾叹曰:“此儿风骨,不似代间(瀚海沙漠群)人。”《隋书》中记载:齐王宇文宪对当时的北周皇帝宇文毓说:“杨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皇帝说:“他不过只能做个将军而已。”内史王轨也对皇帝说:“皇太子非社稷主,杨坚貌有反相。”帝不悦,曰:“必天命有在,将若之何!”杨坚听说这件事后非常害怕,深自晦匿。宇文毓虽然强为镇静地说“必天命有在,将若之何”之类的话,其实心里也有点害怕,派善于看相的赵昭去为杨坚相相面。赵昭坚信杨坚“当为天下君”,他采取了一个两面派的手法:他一面骗宇文毓说杨坚只是一个“作柱国(官职名)”的材料,另一方面又去巴结杨坚,把真相都告诉了他,并悄悄地对杨坚说:“你一定会当皇帝,而且一定要经过大屠杀才能坐得稳,千万记住我这句话。”原文是:“公当为天下君,必大诛杀而后定,善记鄙言。”

杨坚为了自己这副相貌,付出了不少代价。在襁褓里就差点被自己的母亲摔死;长大之后,又受到同僚的嫉妒和皇帝的猜忌,时刻面临被害的危险。这样也就使他不得不把自己隐藏下来。当然,他是相信自己“当为天下君”。他本是一个颇为迷信的人,又从别人嘴里听到这样的话,对自己的相貌也就信心十足。因为看到杨坚相貌而对他抱有信心的人,不止赵昭一人。在《隋书》中,还有数例可寻。《隋书·庞晃传》中说,杨坚任随州刺史时,路经襄阳,卫王令庞晃拜见杨坚,因为杨坚“相貌非常”而巴结他,向他表忠心,希望他当了皇帝之后,不要忘记自己。而杨坚听后,只是富有深意地笑着说:“不要瞎说呀!”杨坚的心思,在这一“笑”之中昭然若揭了。

赵昭、庞晃,还有郑译、卢贲、窦荣定等人,日后都成为杨坚的亲信和心腹,为他篡夺北周皇位和创立隋朝天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只不过杨坚的异相似乎威力不足。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大统一的短命政权,说开就开,开得光彩四射,灿烂辉煌,可是说完就完,不但快,而且彻底。隋王朝就是其中之一,杨坚辛辛苦苦,努力了一辈子,却不过为唐王朝搭了道桥,而他本人最后也被他亲儿子杨广照肚上一刀,活活捅死,想起来没意思得很。

标签: 隋朝隋文帝

更多文章

  • 荒淫隋炀帝杨广也带绿帽:萧皇后竟然也搞外遇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隋朝,杨广,萧皇后

    隋炀帝杨广天生一个色鬼,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杨广厮守萧皇后那么多年,不与别的女人嬉戏,难道就仅仅是为了表演给他母亲看吗?这是因为萧后太漂亮了,而且被杨广视为命中的福星。萧后乃南梁的明帝萧岿的女儿,她命中注定与杨家有着不解之缘。她出生那年,正是隋文帝杨坚篡位成功的时候。八年后,二十多岁的杨广带兵将建

  • 三国军事家排名:曹操第一诸葛亮只能算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军事家,曹操,诸葛亮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具有军事指挥才能的人物更是比比皆是。但长期以来,对于三国时期的军事家评选和判断都缺乏相对较客观的分级量化评判标准。为此方北辰教授在论文中通过对三国时期的大型或特大型战役及其主帅得分,撰有军事著作的主帅及其加分,三国时期参战主帅总计得分表以及三国时期军事家的分级评判名单得出初步结论:

  • 隋唐历史上瓦岗英雄徐茂公的临终遗言有何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隋唐,徐茂公,遗言

    公元669年,在《隋唐演义》中被誉为半仙的瓦岗英雄徐茂公(本名徐世勣,字懋功,赐姓李,为尊重历史,下文均统一为徐懋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年他76岁。此时,曾经共同奋战的瓦岗英雄们早已湮没在浩淼的历史长河中,当年的朋友与对手也都已作古,人生至此,夫复何求?然而徐懋功老先生的临终遗言,却透露着重重玄机

  • 刘邦的妃子薄姬:一生何其薄命却又何其幸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刘邦,薄姬

    薄太后一生离奇的经历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薄姬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宗室之女魏媪的私生女,刚长大就被思念故国的母亲送入秦末自立为魏王的魏豹宫中,成了魏豹的姬妾。原本与刘邦共同对付项羽的魏豹,因为神算预言薄姬“日后要生下天子,成为世间第一贵妇人”,而与刘邦决裂,做起了当皇帝的梦。可惜白日梦开始没多久,魏豹

  • 慎夫人是谁?历史上的慎夫人是怎样一位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历史,慎夫人

    前177年,秋高气爽,长安郊外的御花园上林苑繁花似锦,触动了汉文帝的游兴,他带着窦皇后、慎夫人乘辇同往上林苑游幸,晚上在上林苑举行盛宴。由于慎夫人是汉文帝的宠妾,在宫中常与皇后并起并坐,上林郎官按照惯例,把慎夫人的座位也安排在与皇后对等的上席。中郎将袁盎见了,令内侍把慎夫人的座位撤至下席,慎夫人大怒

  • 清代廉吏陈璸与康熙“斗法” 积极提倡禁火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陈璸,康熙,清朝

    导读:康熙五十七年,陈璸积劳成疾,卒于官,遗疏将火耗所得之一万三千四百余两,派人全部解京充西师之费。事实胜于雄辩,康熙也终于摘下了有色眼镜,他动情地说:“清官朕亦见之,如伊者,朕实未见。……诚清廉中之卓绝者”。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成见,莫过难以相处,大不了不往来;如果一个领导对下属产生了成见,怕是就不

  • 朱元璋如何打造铁血明军?他为何能打败蒙古骑兵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明朝

    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汉唐是两个公认武功强盛的王朝,比起汉朝横扫匈奴的威武,大唐战无不胜的风光,大明军队,在史料的纪录中,貌似是相对低调的。事实上,低调只是表面现象,低调的明军,是一支威武之师,光荣之师。对比明军的发展历程,这绝不是溢美之词。明军开国的起点是非常高的,甚至说对比之前其他历代封建王朝,

  • 蜀汉外交官邓芝:因能言善辩受到了孙权的称赞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蜀汉,邓芝,孙权,

    蜀诸葛亮因准备南征为解除后顾之忧,派邓芝出访东吴,目的是让东吴息兵并连和东吴。东吴谋士张昭对孙权曰:这是诸葛亮退兵之计,遣邓芝为说客也。权曰:当以何答之?昭曰:先于殿前立一大鼎,贮油数百斤,下用炭烧。待其油沸可选身长面大一千人,各执刀在手从宫门前直摆至殿上却唤芝入见。休等此人开言下说词,责以郦食其说

  • 刘彻之孙刘贺或为海昏侯墓主:在位27天被削为民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海昏侯墓,刘贺,汉朝

    核心提示:刘贺,汉武帝刘彻之孙。年仅5岁的刘贺承嗣王位,祖母是汉武帝一生中最钟爱的女人。即位27天内,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 两个体系 海昏侯国与海昏县为两个并行体系(江西南昌),一个是西汉分封制体制下,由皇室成员(即海昏侯)在海昏县建立的一个侯国,不干预朝政,无军权。一个是汉代高祖时期的一个行政区

  • 揭秘:朱元璋与陈友谅有何关系?是敌还是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陈友谅

    陈友谅(1320~1363),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很多历史文献中也多以神化朱元璋来丑化陈友谅,这是封建王朝“成王败寇”的惯性思维使然。陈友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坏人,但在乱世里,他的行为法则确实当时通用的选择,他的错误在于,将这种法则发展到了极致,直到走火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