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隆中对定计三分,诸葛亮的蓝图难以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隆中对定计三分,诸葛亮的蓝图难以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941 更新时间:2024/3/24 0:46:11

隆中定计分天下,诸葛亮为刘备勾画的大好蓝图为何难以实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建安十二年(207),被刘备特别器重的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并提醒刘备“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为两人牵线搭桥,不仅让诸葛亮成为刘备的最大助力,更是成就了一段君臣无间的传奇佳话。为了攘除奸凶,光复汉室,诸葛亮为刘备定下三分天下之计,即占据荆、益二州,“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蜀汉之后的发展都围绕着诸葛亮制定的计划走,可为何这份大好蓝图难得实现呢?

一、隆中把话,定计三分

要知道,刘备在拜访诸葛亮的时候,除了小点军队以及满腔热血,机会什么都没有了,连和诸葛亮见面都拜访了三次才得以见到。但就是这么个足不出户,高傲到自比于管仲乐毅,被他人嗤笑的美男子,竟然胸有成竹地对刘备说:“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的话来,这样一份突如其来的“大奖”都快给刘备砸傻了,让他赶紧收起之前的轻视,听取诸葛亮的畅所欲言。

诸葛亮是否真的有兴复汉室的抱负就不得而知了,但身为动乱中的顶尖谋士之一,诸葛亮想找的肯定不是庸才,眼下的刘备既是贵胄之后,又颇有仁义之风,算得上是一个明君了,在考验了刘备两次后,终于决定在第三次把自己“卖给”刘备,而《隆中对》正是自己的晋升资本。“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然而这些诸侯都不过是跳梁小丑,入不了诸葛亮的眼,“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既是提醒刘备暂时需要避开曹操的锋芒,也暗示自己去投靠曹操的话也只能算是锦上添花,不如对刘备雪中送炭来的实惠。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曹操锋芒正盛,但江东孙权也为一方雄主,而且曹操也断然不可能放过孙权,哪怕刘备和孙权的最终目标并不相符,但在一个共同大敌的威胁下,只要刘备能和孙权联手,定能挫败曹操。诸葛亮的一番话如同拨云见月般点醒刘备,隆中把话不仅“预言”了天下三分之势,也成为蜀汉一直以来的“基本国策”。

二、火烧赤壁,三足鼎立

在平定北方之后,曹操将目光放在了荆州刘表和江东孙权的身上,此时的刘表早已没有当初单枪匹马赴荆州的热血方刚,而孙权的根基不稳,在做好一系列准备之后,建安十三年(208)七月,曹操挥军南下。同年八月,刘表病逝,继位的刘琮在蒯越、傅巽等人的劝说下向曹操投降,孙权则听取了诸葛亮的劝说:“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大悦,与刘备组成联军。此次天时地利人和尽在孙刘联军这边,曹操军不识水性,战斗力和士气下降,不得已曹操下令把战船连在一起,又正值东南风刮得盛,诈降的黄盖把曹军战船全部烧光,火势还蔓延到曹军设在陆地上的营寨,曹操军大败。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且还让马超韩遂等关中诸侯一度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对于一统天下只得缓缓图之。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其中刘备甚至没和孙权打一声招呼,就迅速拿下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终于有了立身之本,在之后还向孙权借了南郡,借着帮助同宗刘璋平叛张鲁的名义占据了益州,初步实现了《隆中对》里“跨有荆、益,保其岩阻”的设想。

三、要地相争,联盟破裂

荆州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江东的咽喉,更是孙权的心病,“敌在淮南,而长江之险,吾与敌共;敌在上游,而长江之险,乃制之于敌矣”,东吴立国,所凭仗的是长江天险,而荆州正在长江的上游,没有荆州将无以立国,父亲孙坚、长兄孙策皆因为荆州而身亡,于公于私孙权都要拿下荆州,但刘备火速拿下荆州南部四郡的操作还是惊到了孙权,虽然自己围攻合肥百余日不克而还,张昭也没打下当涂,但周瑜拿下了南郡,不仅连接荆北和荆南的枢纽是南郡,荆州南部四郡也唯南郡“马首是瞻”,对于刘备取得的地盘,孙权倒也大度。而且周瑜也早早计划好了,南郡与益州接壤,拿下后可以从江陵沿江而上攻取西川,可惜周瑜英年早逝,刘备则趁机借得南郡,取下西川,让孙权后悔不已,甚至开始畏惧欣欣向荣的蜀汉集团。

因为刘备发展过快,孙权和曹操都感到恐慌,孙权看到刘备夺得益州后想要收回南郡,但被刘备拒绝,“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盟友之间顿时剑拔弩张起来,双方据理力争,最后不欢而散。又正值曹操平定关中叛乱,进军汉中,蜀汉人心惶惶,刘备只得和孙权讲和,双方以湘水为界,江夏、长沙、桂阳属于东吴,南郡、零陵、武陵属于蜀汉。但此次湘水划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刘备孙权双方的矛盾,本想驱虎吞狼,让刘备方作为自己和曹操集团的缓冲带,但没想到反而让刘备“咸鱼”翻身,自己成了最弱的一方;而且刘备所占据的三郡也将孙权方死死压制。就是这样,孙刘联手的蜜月期不复存在,双方大打出手也差一个导火线了。

“荆州在扬州上游,关系吴国的安顾,孙权对荆州是势所必争的,否则便不能有吴国”,在《隆中对》里,诸葛亮也提到了“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但关羽一系列“越界”之事,和孙权集团高层的决策改变,让孙刘两家本就脆弱的联盟不攻自破。吕蒙先是杀了关羽,陆逊又在夷陵火烧连营,这番“自相残杀”让曹魏捡了便宜。刘备未能实现《隆中对》的构想,主要是因为错误估计了东吴对荆州的重视,以及盟友的胸怀,若是刘备和诸葛亮放弃荆州,转头争夺雍、凉和关中,给东吴全据长江的机会,同时,将自己的军事行动与东吴通个气,双方互相为援,一起攻魏,形势也不是不可逆转的。

标签: 诸葛亮三国

更多文章

  • 朱见深膝下无子的原因是什么?彭时是如何解决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彭时,明朝

    对明朝大臣彭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1464年,明英宗朱祁镇驾崩,这位一生两次登基、并且当过俘虏的明朝皇帝结束了自己的帝王生涯,他的儿子朱见深即位 ,是为明宪宗。朱见深登基后,立即封了一位女子为才人。在封建社会,皇帝后妃众多,封个才人也不是什么新闻。但是

  • 诸葛亮不是最顶尖的谋士吗 曹操和袁绍为何没有请他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这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诸葛亮太年轻,曹操和袁绍争霸天下的时候,诸葛亮还只是一个高中生,根本谈不上最顶尖的谋士。二是因为,诸葛亮早期声名不显,又非出身顶级世家,曹操和袁绍等人,前期根本就没听说过有诸葛亮这么一号人,自然也就

  • 明神宗刚开始真的是勤勤恳恳,为何后期导致了国家衰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神宗,衰落

    历史上在位的皇上基本都是日理万机,从早到晚都在为国事上操劳,批折子见大臣,每天都在考虑国家建设,扩建领土中度过。而在明朝有这样一位皇帝,28年不上早朝,不见大臣,不理国事。大臣甚至都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他在位时间还特别长,总共有48年。他是朱载坖的第三个儿子,在1568年被立为东宫太子,1572年明

  • 樊哙作为刘邦的同乡与开国功臣,为何晚年却不被刘邦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樊哙,刘邦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因箭伤反复而病入膏肓。就当刘邦即将步入人生的终点时,他突然出现了回光返照。原来,有人在病床前控告大将樊哙,说他:“党于吕氏,即一日晏驾,欲以兵诛赵王如意之属!”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单翻译来就是,樊哙与吕后等人结党。只要刘邦一驾崩,樊

  • 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上,康熙对乾隆究竟是怎样的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乾隆

    明代朱元璋直接将皇位传于嫡孙朱允炆,最终导致“靖难之役”的发生,致使天下大乱,这样的事情至康熙时期,才过了不过百余年的时间。康熙不傻,他很精明,前朝的惨痛教训,他不会忘记。况且,清朝一旦发生动乱,其面临的问题要远比明朝来得更为的严峻。此时,至康熙时期,在顺治、康熙二代皇帝的经营下,清朝的统治虽然是越

  • 在陪隋炀帝巡游天下的过程中,南阳公主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阳公主,隋朝

    南阳公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金枝玉叶有很多,但要说到累世金枝玉叶,有代表性的当属南阳公主了。南阳公主是隋炀帝和萧皇后的大女儿。萧皇后也是位公主,她是南朝梁朝昭明太子萧统的后人,陈朝灭梁后,并没有把梁朝赶尽杀绝,还留给他们一个州作为领地,就在现在的湖北荆州

  • 在皇太极死后,孝庄皇太后为何不允许豪格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豪格,孝庄皇太后

    现如今,有不少人认为当初皇太极死得实在是太突然了,很多人都觉得多尔衮应该是新皇帝,而且非常具有竞争力,但是令人奇怪的就是他并没有称帝,而是一直帮着孝庄皇后这一点让不少人认为他还有那么一点点的良心,可是问题就在于自古以来掌握着兵权的人,基本上都有想要称帝的野心,为何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

  • 匈奴善骑射,机动性强 霍去病为什么能屡战屡胜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霍去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朝霍去病,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匈奴人善于骑射、机动性强,本来是草原民族最大的优势,但这霍去病面前却屡屡失败,这除了霍去病本人的英勇善战,还和当时汉朝的实力和战略思想有很大的关系。接下来,小编和大家一起,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其中的原因。其一:汉武帝上台后,重视骑兵队

  • 揭秘:晚唐枭雄李克用是如何发迹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克用,唐朝

    在各种小弟,接二连三火并、驱逐大哥的背景下,大同防御使段文楚也被下属火并了。火并段文楚的人,在残唐五代史上那可是大大的有名,他的名字叫李克用。那一年是公元878年,距黄巢入长安还有两年时间,那一年李克用24岁。看到李克用这样的青年才俊,人们难免会说,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啊。实际上,李克用这样牛,是因为他

  • 颉利可汗成为阶下囚之后,李世民是如何对待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唐朝

    当颉利可汗成为唐朝的阶下囚时,李世民是如何对他这个昔日的敌人的呢?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公元626年,东亚霸主东突厥蠢蠢欲动,听闻唐朝刚刚发生玄武门之变,李渊把大唐的皇位禅让给了次子李世民,颉利可汗大喜过望,立即准备挥兵南下。颉利可汗本名叫阿史那·咄苾,是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