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和珅被赐死时拿出保命诏书 上面三个字为何会成为压倒最后的稻草

和珅被赐死时拿出保命诏书 上面三个字为何会成为压倒最后的稻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72 更新时间:2024/2/7 6:13:3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珅保命诏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若论史上第一贪官,大概非和珅莫属了,这个出身于显贵之家的大臣,颇得乾隆宠信,在他几十年的为官生涯中凭借着情商和口才得以纵横在朝中,大肆收取贿赂,结党营私,攒下了不少家当。

然而他的好日子在乾隆驾崩之后就到了头,和珅虽然知道嘉庆迟早会对自己动手,但他有恃无恐,毕竟手里还有乾隆给他留下的秘密武器。到了锦衣卫上门抄家的时候,他不慌不忙地将乾隆留给他的东西请了出来,但打开一看,竟然当场晕了过去……

和珅出身小康之家,父亲是福建当地的副都统,但是父母早早就去世了,兄弟二人只能在老管家的扶持下跌跌撞撞地长大。

为了给自己和弟弟挣一个前途,和珅从小就自学了包括满语、汉语、藏语和蒙语四种语言,并且通读了汉人史书,更是写得一手好字。十八岁那年,他得到了直隶总督的赏识,这位总督不仅一力相助和珅参加科举,还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他为妻。

虽然他在第二年的科举中没能考上,但是他以生员的身份在京城承袭了一个职位,并得以面见乾隆,结果这一见,就入了乾隆的眼。

这就要从一段野史说起了,据说乾隆皇帝还是太子弘历的时候,有一次在后宫熹贵妃钮祜禄氏请完安之后便在御花园中闲逛,这时候突然看到了一只猫,弘历兴起,便跟着这只猫一直追到了一座偏宫内。

这猫左拐右拐,拐到了正房中,弘历看这偏殿并不堂皇,以为没人居住,为了不吓到猫便没让手下人通传,自己轻手轻脚进去了。结果这偏殿之中恰好居住着雍正的一个小妃子,这位妃子此时在对镜梳妆,花容月貌,我见犹怜。

弘历一时心动,便悄悄走上前去蒙住了这个小妃子的眼睛。妃子吓了一跳,以为有贼人,情急之下竟然将梳子直接照着脑后砸了过去,给弘历的头上砸了个大包。

后来弘历的伤被皇后见到了,知道了来龙去脉之后,觉得这个妃子品行不端,竟一条白绫将她赐死了。弘历知道了之后深感愧疚,如果不是自己,那么美人也不会香消玉殒,于是便用朱砂在这个妃子的脖颈上点了一道,约定来生再见。

结果好巧不巧,和珅在面见乾隆的时候,被乾隆发现其脖子上恰好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胎记。观其长相,也和那个逝去的妃子有些相似,而且他的出生年月正好能够和那妃子死去的时间相符合。

于是,乾隆便有些笃定和珅就是当年那个被冤死的妃子投胎转世,于是便对他有意提拔,见面之后不仅授予他三等侍卫,还让他去了粘杆处做了个候补。过了两三年后,竟然将二十四岁的和珅直接提拔为管库大臣,专门掌管皇帝的钱财,和珅也因此得到了接触皇室财产的机会。

在这个任职期间内,和珅掌握了不少理财方法,他不仅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为乾隆攒下了不少财富,也让自己的家产得到了可观的增长。

由于职务之便,和珅渐渐开始大肆收受贿赂,乾隆并不是没有耳闻,作为天子,他怎么可能对手下人的小动作两眼一抹黑。但是为了给儿子继任立足脚跟,加上这么多年的交情,一时之间他也不急着处理和珅。

反而将他放在了此时还是太子的嘉庆面前,让他的真实面目暴露在自己儿子的眼中。嘉庆对于和珅的做法深恶痛绝,觉得父亲宠信的人竟然是这样一个奸佞小人,于是在嘉庆四年,做好充足准备的他终于把刀对准了和珅。

总结:和珅知道嘉庆对自己居心不良,但是他有恃无恐,因为乾隆曾经因为自己得到了他的欢心而赐给自己一份密诏。乾隆还对和珅说:“以后若有性命不保之险,便将此诏呈上,但万万不可自己提前打开。”

天真的和珅相信了,于是嘉庆的锦衣卫来了之后,他当着侍卫的面悠然自得地打开了手卷,没想到上面只有三个字:“留全尸”。和珅引以为傲的最后一根稻草终究还是断了,嘉庆看到手卷后差点笑出了声,为了给父亲留些面子,他赐给了和珅一条白绫,让他身后尽可能更体面一些。

标签: 清朝和珅

更多文章

  • 隆中对定计三分,诸葛亮的蓝图难以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三国

    隆中定计分天下,诸葛亮为刘备勾画的大好蓝图为何难以实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建安十二年(207),被刘备特别器重的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并提醒刘备“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为两人牵线搭桥,不仅让诸葛亮成为刘备的最大助力,

  • 朱见深膝下无子的原因是什么?彭时是如何解决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彭时,明朝

    对明朝大臣彭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1464年,明英宗朱祁镇驾崩,这位一生两次登基、并且当过俘虏的明朝皇帝结束了自己的帝王生涯,他的儿子朱见深即位 ,是为明宪宗。朱见深登基后,立即封了一位女子为才人。在封建社会,皇帝后妃众多,封个才人也不是什么新闻。但是

  • 诸葛亮不是最顶尖的谋士吗 曹操和袁绍为何没有请他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这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诸葛亮太年轻,曹操和袁绍争霸天下的时候,诸葛亮还只是一个高中生,根本谈不上最顶尖的谋士。二是因为,诸葛亮早期声名不显,又非出身顶级世家,曹操和袁绍等人,前期根本就没听说过有诸葛亮这么一号人,自然也就

  • 明神宗刚开始真的是勤勤恳恳,为何后期导致了国家衰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神宗,衰落

    历史上在位的皇上基本都是日理万机,从早到晚都在为国事上操劳,批折子见大臣,每天都在考虑国家建设,扩建领土中度过。而在明朝有这样一位皇帝,28年不上早朝,不见大臣,不理国事。大臣甚至都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他在位时间还特别长,总共有48年。他是朱载坖的第三个儿子,在1568年被立为东宫太子,1572年明

  • 樊哙作为刘邦的同乡与开国功臣,为何晚年却不被刘邦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樊哙,刘邦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因箭伤反复而病入膏肓。就当刘邦即将步入人生的终点时,他突然出现了回光返照。原来,有人在病床前控告大将樊哙,说他:“党于吕氏,即一日晏驾,欲以兵诛赵王如意之属!”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单翻译来就是,樊哙与吕后等人结党。只要刘邦一驾崩,樊

  • 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上,康熙对乾隆究竟是怎样的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乾隆

    明代朱元璋直接将皇位传于嫡孙朱允炆,最终导致“靖难之役”的发生,致使天下大乱,这样的事情至康熙时期,才过了不过百余年的时间。康熙不傻,他很精明,前朝的惨痛教训,他不会忘记。况且,清朝一旦发生动乱,其面临的问题要远比明朝来得更为的严峻。此时,至康熙时期,在顺治、康熙二代皇帝的经营下,清朝的统治虽然是越

  • 在陪隋炀帝巡游天下的过程中,南阳公主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阳公主,隋朝

    南阳公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金枝玉叶有很多,但要说到累世金枝玉叶,有代表性的当属南阳公主了。南阳公主是隋炀帝和萧皇后的大女儿。萧皇后也是位公主,她是南朝梁朝昭明太子萧统的后人,陈朝灭梁后,并没有把梁朝赶尽杀绝,还留给他们一个州作为领地,就在现在的湖北荆州

  • 在皇太极死后,孝庄皇太后为何不允许豪格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豪格,孝庄皇太后

    现如今,有不少人认为当初皇太极死得实在是太突然了,很多人都觉得多尔衮应该是新皇帝,而且非常具有竞争力,但是令人奇怪的就是他并没有称帝,而是一直帮着孝庄皇后这一点让不少人认为他还有那么一点点的良心,可是问题就在于自古以来掌握着兵权的人,基本上都有想要称帝的野心,为何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

  • 匈奴善骑射,机动性强 霍去病为什么能屡战屡胜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霍去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朝霍去病,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匈奴人善于骑射、机动性强,本来是草原民族最大的优势,但这霍去病面前却屡屡失败,这除了霍去病本人的英勇善战,还和当时汉朝的实力和战略思想有很大的关系。接下来,小编和大家一起,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其中的原因。其一:汉武帝上台后,重视骑兵队

  • 揭秘:晚唐枭雄李克用是如何发迹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克用,唐朝

    在各种小弟,接二连三火并、驱逐大哥的背景下,大同防御使段文楚也被下属火并了。火并段文楚的人,在残唐五代史上那可是大大的有名,他的名字叫李克用。那一年是公元878年,距黄巢入长安还有两年时间,那一年李克用24岁。看到李克用这样的青年才俊,人们难免会说,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啊。实际上,李克用这样牛,是因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