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万历皇帝:中国最短命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

万历皇帝:中国最短命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698 更新时间:2024/1/18 21:56:43

万历四十八年八月,明神宗朱翊钧病逝,这位万历皇帝,没留下什么丰功伟绩,却创造了明朝皇帝两项“另类记录”:一是不上班时间最长,28年不上朝。二是在位时间最长,在位48年。

接下来,是万历皇帝的长子朱常洛继位,是为明光宗。这位皇帝比他爹还“另类”,没干出什么像样政绩,却也创造了一项历史记录——中国最短命皇帝。

朱常洛八月登基,九月就搬家了——从皇宫搬到十三陵住去了,而且是永久居住权。

网络配图

朱常洛继位时年龄39,死时也是这个岁数。39岁正是英年,以古人寿命比照也不算老,为什么仅仅当了三十天皇帝,怎么就完了呢?

在《东林列传》中,卫道的东林党人把这个短命的光宗描述为圣德之君。在朱常洛刚登上皇帝大位时,他们是像期盼英明圣主那样,来期待新皇大有作为的。可是仅仅过了大半个月,他们就发现问题了。这个圣主上朝不积极,而且一副“过劳”模样。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这位朱常洛早年身体不好,因为不受父亲待见,可能先天有点营养不良,长大后还是一副病怏怏状况。但与他的身体成反比,朱常洛对女人的情趣却出奇旺盛。还未继位的时候,这位病太子就好女色,继位之后,更是放开了七情六欲,夜夜欢娱,没有节制。而他身边的人,不仅没人提醒:领导要注意度啊,过度贪恋女色有害身体。而且,还变着法儿地用女人讨好他。尤其那位为儿子争太子失败的郑贵妃,在朱常洛当了皇帝后,突然像变了人似的,对新皇特别地好。怎么个好法呢?

清代学者李逊之《泰昌朝记事》记载:“上体素弱,郑贵妃复饰美女以进。一日退朝,升座内宴,以女乐承应。是夜,连幸数人,圣容顿减。”郑贵妃亲自为皇帝选秀,进献美女,而且一晚就送七八个。这下明光宗可忙坏了,这些美女全是我的,以前没当皇帝前可没这么多啊,抖擞精神,享用不尽。本来他的身体底子就不好,年龄又不是青年小伙,所以纵欲无度仅仅二十几天,就倒下了。

拿今天医学的话来说,明光宗的这个病属于“房劳症”。如果休养生息,慢慢调理,是可以好转的。但是,这个明光宗复原心切,有病乱投医,他嫌老御开的药效果太慢,所以让掌管御药房的太监崔文升上猛药。据说这个崔文升原是郑贵妃身边心腹太监,很会来事,投领导所好,向皇帝进了一副大剂量败火泻药,明光宗当晚腹泻四十次,一下就垮了,不仅起不了床了,而且喘气都困难了,上气不接下气,病情急剧恶化。

网络配图

如果此时采取缓解措施,不再乱用药,或许还会有救。但是,正应了现在流行语了:NOzuoNOdie,人不作死不会死。这个明光宗病到这个时候了,还想早日回到三宫六院花丛中,所以下令继续搜寻灵丹妙药。就在这时,有个大臣找到了神药,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红丸,说此药神奇,疗效立竿见影。明光宗起初还比较谨慎,试用一粒,立刻有了精神,连连夸奖献药者是“忠臣”。兴致来了,当晚,又用一粒,次日清晨,内侍发现,皇帝手脚冰凉,已经归天。

这一晚上发生什么事?皇帝服用李可灼的那颗红丸,到底是什么成分?据《明实录》载,此药并不神秘,系女孩初潮经水加一些大补药材练成,说白了就是皇家御用春药,嘉靖年间就大量生产过。但此时给泻火的人使用就犯了大忌了,哪有一泻火一边恶补的道理?冰火两重天、连续透支折腾谁受得了?

以东林党为首的内阁大臣,均认为此事崔文生李可灼别有用心,难逃干系。甚至背后有人指使,矛头指向他们的主子郑贵妃。

网络配图

当然这个可能是存在的,此案是郑贵妃的又一阴谋。一计不成,又施一计。先是给朱常洛送美女,然后再下药。令朱常洛一命呜呼。但是,即便郑贵妃此动机成立,我认为关键的因素,不在郑贵妃,还在明光宗朱常洛。没人证明,是有人把药灌进皇帝嘴里的,嗑药是朱常洛自愿的。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悲。弥留之际的光宗,神志非常清醒,比平日仁慈许多,他把大臣请进来,勉励大臣们要恪尽职守,忠于朝庭,还说了些很多客气话。过了许久,他又把目光移向东林骨干,叹了一口气,然后用手指着劝他远离女色和小人的杨涟,对众臣们说:“此真忠君”。这个人才是真正的忠臣!

显然,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他这时才明白,给他春药的大臣不是真忠,劝他不吃春药、以江山社稷为重的杨涟们才是真为自己好。如果早听杨涟的话,自己怎会疯狂行乐透支短命?

网络配图

总而言之,这是个不争气的领导人。朱常洛的死,未必是那颗红色药丸的功力,但说此红丸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颗稻草,可能比较客观。史实证明,越是追求长生不老、喜欢炼丹吃药的皇帝,越是短命或者突然暴毙。前有50岁秦始皇,后有58岁雍正,包括这位39岁的明光宗朱常洛,都是这么折腾死的,这是自然规律给予他们严重惩罚。

标签: 万历皇帝

更多文章

  • 三国第一悲情英雄 与诸葛亮情同父子名声超赵子龙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赵子龙

    核心提示:蜀汉大将军姜维,不仅是蜀汉后期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更是整个三国 后 期 一 个 光彩照人的人物。《三国演义》后期的姜维,名声直追早期的赵云、马超、张飞。看《三国演义》,每至关键处,“天水姜维”总能力挽狂澜,让人眼前一亮。网络配图一姜维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闪亮登场,一开始就识破了诸葛亮

  • 揭秘中国历史上首名外国太监 一手使元朝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朴不花

    太监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制度的畸形产物,这是一种极不人道的做法,也体现出封建王朝的极端残忍。一些贫苦出身的百姓为了生存,不惜割掉生殖器,进入皇宫中服侍皇上以及皇亲。身为太监,不仅要饱尝生理及心理的双重摧残。网络配图 而且还要承担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他们是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可怜人群。但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多位

  • 揭秘:消灭元军最少的朱元璋为何能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

    元朝之后,就是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元朝是朱元璋推翻的,似乎元朝军队也主要是朱元璋灭掉的。然而,刘继兴在查阅史料时却惊奇地发现,在元末的各路起义军里,朱元璋所部是消灭元朝军队最少的一支。那么,灭元军最少的朱元璋为何能最终一统天下?朱元璋是如何以较小的代价登上开国皇帝宝座的?网络配图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

  • 揭秘大贪官和珅在皇帝眼皮底下敛财的惊人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和珅

    除了乾隆皇帝大量的赏赐之外,和珅敛财的手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大发人情财;二是利用职权进行贪污;三是利用吏部勒索百官;四是进行投资经营。依照薛福成《庸庵笔记》中的记载,和珅家的财产全部合计约值11亿又6百万两。相当于清朝15年到20年的财政收入。实际上,和珅作为乾隆皇帝的第一宠臣,和珅财产的来源,很

  • 揭秘刘邦夫妇杀掉战神韩信的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

    刘邦能够打败当时数倍于自己武装力量的项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得到了韩信这个人才的缘故。韩信本来是满腹韬略,可惜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在项羽的帐下混了个“执戟郎”,说白了就是给项羽打杂的,所以终日郁郁寡欢,和下面的兄弟们只能是厮混度日!直到他机缘巧合,在萧何的大力引荐下,重新投到刘邦门下,才有了施展自己

  • 揭秘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靠哪一句话消灭20万明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努尔哈赤

    在古今战例上,一般大兵团作战,都喜欢“四面合围”或者“分进合击”的方式,然而,作为兵力较弱的一方,也会利用地形,机动作战,钻进敌人各部之间的空隙,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发生在明朝后期的萨尔浒之战,就是这方面的经典战例。网络配图在明朝万历后期,大明与后金已成明显敌对的双方,在辽东一带经常展开战争,互有胜

  • 宋太祖为何故预言宋王朝“不出百年”有亡国之危?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大宋王朝,定都河南开封。考虑到开封“形势涣散,防维为难”,赵匡胤曾拟先迁都洛阳,后迁都长安,但遭到群臣及晋王赵光义极力反对,迁都计划搁浅。自古统治者选择都城主要根据军事、经济、地理位置三方面条件来考虑。军事上要求都城所在地既能制内,又利于御外;经济上要求都

  • 乾隆皇帝五次下江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乾隆

    导读:乾隆皇帝和江南有一丝微妙的关系。乾隆在位期间,曾经五次下江南,每次下江南朝中大臣都不赞同,但是乾隆依然执意前往。江南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引得乾隆念念不忘?乾隆爷不厌其烦五下江南,似乎并不全是为了领略江南秀美的湖光山色,疑似另有一番深意。江南素以物产丰饶、人文鼎盛着称于世。自魏晋以来,北方战

  • 乾隆皇帝评明朝末代皇帝:悲壮的死真的值得效仿?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

    大明王朝是帝制中国最后一个汉人政权,崇祯皇帝是这个政权最后一位君主,是他将大明王朝送进了历史,结束了朱明王朝两百多年的统治。奇怪的是,一个将江山弄丢的亡国之君,在过往三百七十年间很少受到指责。不论是明朝遗老,还是新朝统治者;也不论是新史学,还是旧史学;人们对崇祯帝抱有普遍同情,以为明朝之所以亡国,并

  • 唐高宗李治为什么喜欢比自己年长的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李治后宫佳丽众多,然而他却偏偏对先帝的才人,年长自己四岁的武则天情有独钟,这是什么原因呢?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猜测是因为李治童年由唐太宗亲自抚养,所身处的是慈父严母的生活环境。唐太宗是雄霸天下的千古明君,自然也会对自己的儿子高标准严要求,因而深感父爱缺失的李治势必要在母亲长孙皇后身上寻求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