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椿是什么人?从没戏的庶子到大明蜀王

朱椿是什么人?从没戏的庶子到大明蜀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56 更新时间:2023/12/8 8:11:53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朱椿。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先后三次大封诸子为王,其中他第十三个儿子名叫朱椿,被封到了今天的四川,并且用古代蜀国的名称命名为蜀王,而且蜀王成为了明朝唯一一个位于四川的亲王,后世几乎再也没有亲王被封到这里,只有宪宗的儿子寿王曾经被封到四川,但是没几年,就被迁走了,因此一直到明朝灭亡,四川也就这么一位亲王。

朱椿并没有因为自己独霸蜀地沾沾自喜从而骄横跋扈,胡作非为,相反本来就品行良好,知礼懂法,不好权力争斗的他对自己的处境十分警觉,毕竟整个蜀地就你这一位亲王,天府之国被你一个人霸占,那个皇帝能放心,因此朱椿不得不走一条文治道路。

朱椿在蜀地大兴理化文教,他本人拜名士为师,亲近儒生,探讨经史,讲学论道,从不声色犬马,因此被称作“贤王”,朱元璋对这个儿子很满意,称他为“蜀秀才”,侄子朱允炆和四哥朱棣对他很放心,在他们叔侄看来朱椿就是个文人,一般来说文人武斗不行,毕竟“秀才造反三年不行”,这个人没有野心。的确朱椿没有称王称霸的野心,四哥和侄子为争夺皇位进行了四年大战,他一直保持中立,从不参与,因此一直稳坐蜀王的宝座。

朱棣当上皇帝后,朱椿的王位终于稳固了,按照朱元璋定下的制度,蜀王这个爵位将由朱椿的后代世袭。

朱椿一共有六个儿子,他最喜欢的是长子朱悦燫,因为朱悦燫一是他的嫡长子,出身好。其母亲是蜀王妃蓝氏;二是朱悦燫非常像他,无论是相貌品格,还是学问,简直和朱椿如出一辙,因此备受朱椿喜爱;三是朱悦燫受到朱棣和朱高炽的看中,朱棣依靠藩王马上得天下,十分忌讳这些兄弟子侄效仿,而朱悦燫一如乃父就是个温文尔雅的的读书人,这样的藩王最然人放心,同时朱高炽本人也为人厚道,和这位性格相近的叔伯兄弟十分谈得来。因此朱悦燫无论从哪里算都是下一任蜀王,因此他早早的就被册封为蜀世子,至于朱椿其他的儿子,早早地被封为了郡王。

在这五个庶出儿子中,排行第五的儿子名叫朱悦菼,这个儿子是朱椿最特殊的儿子,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朱悦菼不光是排行第五的庶子,而且出身低微,他的母亲只是蜀王府的一个宫女,被朱椿宠幸后生下朱悦菼,这样的出身能被蜀王承认并被封为郡王都是上天恩赐,更被提继承蜀王了,因此朱悦菼对自己劣势心知肚明,他根本既没有争夺蜀王的野心,此刻他能做的就是安安分分当自己的郡王,富贵平安度过一生,可是谁也没想到与世无争的他最后在明朝上演了一场大逆袭,以一个排行第五出身微贱的庶子成功的继承了蜀王爵位,并且将这个王位延续到明朝灭亡,而朱悦菼能做到这一切,并不是他做出了什么阴谋诡计,也没有经历复杂的夺嫡大战,完全是靠活着长实现的。

永乐七年,蜀王世子朱悦燫年仅二十二岁病逝,痛失爱子令朱椿老泪横流,为了弥补儿子没有当上蜀王的遗憾,朱椿将自己预先修建好的陵墓让给了儿子。安葬完儿子后,蜀王王位继承人的问题提上了日程。

朱悦燫虽然死了,但是朱悦燫此刻已经有儿子了,而且有三个儿子,按照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训》规定,蜀王继承人必须是由朱悦燫的儿子继承。于是朱悦燫的长子友堉成为蜀王世孙。

大位以定,看来蜀王爵位必定由朱悦燫的后人承袭了,其他人只能认命了,甚至于朱悦菼不光认命,甚至连想都不敢想,毕竟无论出身还有排行他都排不上,除非前面的人都死光了或者被剥夺了继承权,才能轮到他。结果后来的发展真的就是这样,他的哥哥侄子几乎都死了,没死的也无法继承,真的轮到他了。

朱椿的次子朱悦燿就如同朱棣不满朱允炆一样不满侄子,凭什么让他继承王位,大哥死了还有我,难道我就不能继承王位?“不悦之迹益著。”

“谋夺嫡”,“觊望为嗣。”因此他展开了夺取王位的斗争。不过朱椿不稀罕这个儿子,据记载“素放肆不顺,为父所恶。”曾经因为胡作非为被治罪,但是多亏侄子朱友堉所救,才免于被处理。

不过这种行为没有感化朱悦燿,蜀王府没有出现朱悦燿感恩侄子冰释前嫌,大团圆的场景,相反这更加激励了他夺取王位的决心,以至于朱悦燿之心路人皆知。

朱悦燿此时看到朱棣一再处理藩王,准确了把握了朱棣害怕藩王造反的心理,于是在父亲死后向朱棣诬告朱友堉意图谋反,对于这个报告,朱棣吃了一惊,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弟弟家会出现谋反的事,真没想到朱椿父子两代贤良到了孙子这居然有了谋逆,于是他下诏朱友堉来北京,看来朱友堉被废,自己继承蜀王爵位指日可待,没想到这个时候朱棣死了。

新登基的皇帝朱高炽常年受弟弟的诬陷,因此对这些不安本分一心谋夺王位的宗室很反感,他马上下令都差,结果有关朱友堉谋反查无实据,但是有关朱悦燿一再构陷侄子,谋夺王位的事曝光了。

朱高炽大怒,他马上下旨朱友堉承袭蜀王爵位,并且把朱悦燿叫道北京痛骂一顿,并且为了防止他再次诬陷侄子,将朱悦燿一家赶到出四川,最后迁往湖南澧州,这就等于剥夺了朱悦燿一脉被剥夺了蜀王继承权,以至于朱悦燿看着侄子死,自己和儿子都无法继承王位,最后朱悦燿死在宣德八年。

而就在朱悦燿死前的宣德六年,他最痛恨的侄子蜀王朱友堉年仅二十六岁死了,他没有后代,不过他有弟弟,按照兄终弟及的办法,由他的弟弟继承,不过继承爵位的是三弟朱友壎,因为老二朱友坿死的更早,在宣德元年四月去世。可惜朱友壎当了几年蜀王,在宣德九年去世,同样年仅二十六岁,朱悦燫这一脉可以说太可怜了,父子四个都二十多岁就去世。

朱悦燫一脉已经断绝,接下来就应该从朱椿其他儿子的后代中寻找继承人了,本来最有希望的是朱悦燿的儿子,可是他已经被朱高炽剥夺了王位继承权,因此这一支被排除在外。

朱椿的三子崇宁王朱悦燇在永乐十六年就死了,就算不死,他和他的后代也没办法继位,因为他参与了谷王谋反案。

朱悦燇长得像建文帝,被叔叔谷王当做建文帝进行谋反,自然不可能被朱棣一脉认同,因此在永乐十六年死去,明显不是正常死亡。

朱椿的四子崇庆王朱悦炘仅仅活了十七岁就去世了,没有后代。

因此朱椿只有两个儿子还活着一个是保宁王朱悦菼,一个是永川王朱悦烯。而朱悦菼排行靠前,是朱椿五子,朱悦烯是六子,因此在朱椿长子长子,三子,四子绝嗣,次子被剥夺继承权的情况下,作为五子的朱悦菼凭借活得长,出生早成为了蜀王爵位天然的继承人。

朱悦菼画像,他的谥号是和王。和他爸爸朱椿很像啊。

朱悦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能继承蜀王爵位,这对于他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可是这样的事是真的发生了,因此朱悦菼可以说睡着了也能笑醒。

朱悦菼承袭蜀王爵位,震惊了整个大明宗室,使得无数出身低贱,继承无望的宗室羡慕,然后转变为嫉妒,最后变成恨,因为朱悦菼能够逆袭的经历是不可能再复制的。

对于朱悦菼继承蜀王爵位,心中感到最不公平,最痛恨朱悦菼的就是他的二哥的儿子朱友堚。

虽然朱悦燿也是庶子出身,但是人家的妈妈可是朱椿的次妃,是名正言顺的妾,而朱悦菼的母亲只是一个没有名分的宫女,怎么能和朱悦燿相比,可是就是这个“卑贱”的人居然继承了蜀王爵位,在成都吃香的喝辣的,自己却在湖南喝西北风,因此他一再以出身问题痛骂叔叔,甚至于要求叔叔分家产,把爷爷留下的家产分给自己。

对侄子的谩骂勒索,已经是蜀王的朱悦菼敢怒不敢言,一个是他的性格使然,他本身就不好与人争斗,二是朱友堚的理由他实在无法反驳,三是他不想这件事公开化,否则会有更多人质疑他,因此他选择了沉默,不作回答。

面对是叔叔的沉默,朱友堚坐不住了,他知道蜀王他是没戏当上了,但是财产他一定要争到。后来朱悦菼病逝,他找到皇帝明宪宗,公开要求皇帝给他分家产,他上奏道:“臣父悼隐王乃蜀献王次妃金氏所生,为第二子。叔父保宁王乃献王宫人所生,为第五子。今保宁王子孙袭王爵位,享有封国之富。臣在澧州,窘乏殊甚。乞以献王所遗金帛器物、内使、宫女、官校分赐于臣。”

话里话外就是我还有我爹出身高贵,保宁王(他不承认蜀王,只称呼其郡王称号)出身卑贱,我理应当蜀王,但是没当上,现在我要求分家产,请皇帝做主。

明宪宗对朱友堚的上奏非常不满,确定朱悦菼为蜀王,是他的父亲明英宗时定下的,你一再不承认不就是否定先帝办了错事,难道你比先帝还英明,现在名份已定,你还不安分。因此他马上下旨申斥了朱友堚的否定朱悦菼一脉的继承权的荒谬之语,驳回了他分家产的妄想,表示“自宜安分守禄,图称藩辅之道。毋复妄意索求,有乖亲亲之谊。”

面对皇帝警告,朱友堚总算老实了,而蜀王朱悦菼一脉也终于安宁了,此后的蜀王都是朱悦菼的后人,他们一直低调的在成都生活传承,一直到明朝末年张献忠进入四川,蜀王一脉才告终结。

标签: 朱椿明朝

更多文章

  • 当时的赵高在秦朝一手遮天,子婴是怎么将其除掉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高,子婴

    说起赵高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赵高出生在罪犯家庭里,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被秦始皇提拔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他又凭借精通法律,又当上秦始皇儿子胡亥的老师。后来得到秦始皇信任,成为宦官,掌管皇帝的印鉴后,很是飞扬跋扈。在秦始皇巡游暴病死亡后,他威胁李斯废除太子扶苏,让胡亥继承皇

  • 狄青到做了什么,才使得他晚年如此悲凉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狄青,宋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狄青的故事。说宋朝最著名的将领,那大家肯定会想到岳飞。岳飞的确是宋朝最著名的将领,但是他却不是宋朝第一名将。宋朝第一名将当属狄青,他一路高升,是武将中官衔最高的,44岁时便被拜为枢密使,相当于宰相职权

  • 皇太极捡来的一件兵器,把明朝逼上绝路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太极,清朝

    明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四月,辽东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带领4万精兵,对明朝辽东重镇抚顺关发起突袭,并一举破城,逼降明朝守将李永芳。抚顺关之战,是清朝崛起过程中与明朝爆发的第一次战斗,也标志着持续二十六年的明清战争全面打响。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当时的努尔哈赤,无论控制区

  • 曹松:他是晚唐诗人,70岁还中了进士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松,唐朝

    与今天的高考相比,古代科举考试的难度也不小。因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很单调,既没有数学也没有英语,单纯侧重考察士子们对四书五经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主要形式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命题作文。这就使得科举考试难度大大增加。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篇文章的好与坏,除去错别字、用词不当、文理不通等硬伤外,很难

  • 手握20万兵马镇守潼关的哥舒翰,为何还能被安禄山攻破?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哥舒翰,唐朝

    每当一提起哥舒翰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潼关是关中与中原之间的通道,极难攻克,失之则关中必危。而哥舒翰又是一代名将,他本来可以守住潼关,却因为政治斗争而败给了安禄山,从此陨落。哥舒翰与安禄山等人的恩怨哥舒翰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非常励志的。他本是一位富二代,父亲是安

  • 曹操的女儿各个都年轻貌美 曹操为什么都把她们嫁给同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女儿

    对曹操嫁女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纳兰性德这首诗最为人称道的就是第一句,现在人也非常羡慕一生一代一双人这样的说法,但是在古代是完全不存在的

  • 如何正确评价宋仁宗?他是否过于平庸?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仁宗,北宋

    宋仁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对于同样的一个人的评价,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一个人有不同的感受的,因此会造成评价不一。而对于历史上以仁出名的宋仁宗赵祯,虽然说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仁君,但也有很多人觉得,宋仁宗的一生其实

  • 潼关之战时,如何唐玄宗不干涉,唐军能挡住安禄山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潼关之战,唐朝

    潼关之战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如果说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的转折点,那么潼关之战则可以称为安史之乱的转折点。在这次大败之前,唐王朝虽然在叛军的围攻下左支右绌,但是由于盛唐积累的丰厚底蕴,安禄山未必真能谋反成功。但可惜的是,这种均衡而清晰的局势,却因为潼关之战的惨败

  • 安彦威:石敬瑭手下的重臣,位高权重却十分低调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安彦威,五代十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安彦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01后晋高祖石敬瑭有一名非常得力的节度使,名叫安彦威。石敬瑭对他非常信任,不仅让他担任北京留守,还给他加了宰相的头衔,当然只是头衔,真正的宰相是桑维翰。对于石敬瑭来说,处理国家大事还不是他的第一要务,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

  • 历史上对太子之位的争夺都是屡见不鲜 朱标的太子之位为何那么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朱标

    很多人都不了解XXX,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前言:在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中,太子这个位置从来就不是一个安稳的位置,可以说处在风口浪尖的最前端,无论做什么事上有皇帝看着,下有满朝文武监督,另外还有别的皇子虎视眈眈,因此自古以来,废立太子一事屡见不鲜。但明朝的懿文太子朱标是个例外,在他当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