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宫妃子70岁还被乾隆翻牌子 她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魅力

后宫妃子70岁还被乾隆翻牌子 她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魅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374 更新时间:2024/2/6 20:34:58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乾隆翻牌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妃子都已经70岁了,乾隆为什么还要翻牌子?她到底是谁?为何魅力那么大?

乾隆皇帝把清代的经济带向了巅峰,俗话说得好,“饱暖思淫欲”,天下太平、衣食不愁的情况下,乾隆也会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除了六下江南之外,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后宫的嫔妃,记录在册的嫔妃就有四十多位,还不包括他在民间的风流韵事,人人都了解他是花心大萝卜,却不了解他也有长情的一面。

富察氏是乾隆唯一一位正儿八经的皇后,别看后来立那拉氏为继后,但那拉氏死时的葬礼连贵妃都不如,不废而废人尽皆知,而富察氏的葬礼是纵观整个清代规格最大的一位,可见乾隆还是非常重感情之人,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渣。后来还有一位妃子,七十岁还被乾隆翻牌子,那么这是哪位妃子呢?她有何魅力能如此吸引乾隆?

01府邸格格,无足轻重

清代皇子所受的教育非常全面,除了诗书、武艺之外,就连个人生活都有教养嬷嬷和通房丫环负责,乾隆也不例外。乾隆在府邸还是宝亲时,身边就有了八九个格格。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格格”可不是皇帝、王爷家的女儿,而是侍候主子的“侍妾”,地位仅比丫环高那么一点点,海氏就是其中的一位。

海氏的父亲额尔吉图仅是员外郎,六七品的官职证明海氏的母家并没有什么地位,否则也不会成为人家的侍妾,不过对于她家这样的背景来说,成为侍妾也许已经是高攀了,毕竟乾隆在康熙时期就被看好是以后的皇位接班人。

海氏在宝亲王府中可以说没有什么存在感,以至于她在府邸时几时入府都没有记载,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自然也不会引起乾隆的重视。在乾隆登基后别人都为嫔、为妃,而海氏只是被封了个常在,这是仅高于最低级答应的位分,而她也毫无怨言。两年后,大概乾隆也觉得对她有点过意不去,这才抬了一级位分,成为了海贵人。

02母凭子贵,升为嫔妃

日子一天天过去,海贵人看着乾隆身边的女子换了一批又一批,她始终是那样的低调、温婉,从来不参与什么宫斗竞争,也许乾隆大概看中了她这一点,“温故而知新”地宠幸了她,乾隆六年,27岁的海贵人生下了五皇子永琪,她母凭子贵被封为了愉嫔,意为温和、温柔,她熬了近十五年终于成为了一宫主位。

从乾隆给愉嫔取名就可以看出她的性格如何,这样一个与世与争、品性温婉之人,乾隆显然是被她的绕指柔所感动。但是母凭子贵的愉嫔没有恃宠而骄,在后宫中安守本分、不争不抢,悉心教导儿子永琪,总之她一直是不显山、不露水那样的角色。

愉嫔的低调可以让人无视,但是儿子永琪的光芒却早早“映射”出来。永琪五岁时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幼聪慧学的表现犹如当初幼时的乾隆。乾隆心里非常喜爱永琪,愉嫔也因此被封为愉妃,距离封嫔仅隔四年时间,通过漫长的晋升年份可以看出,愉妃确实借了儿子不少光。

03欲立皇储,亲王早世

长大后的永琪更是了不得,能写诗作画,武能精通骑射,满汉蒙三族语言不在话下,同时还熟谙天文、地理、历算,这样卓越的儿子换是谁都会喜爱,永琪聪明是一方面,另外也说明愉妃教导儿子有方,当乾隆的嫡长子、嫡次子先后早夭后,永琪成为了机会最大的接班人选。

真正打动乾隆的是永琪的一次救父之举。乾隆每年夏天都喜欢到圆明园的九州清晏殿度假,只是在乾隆二十八年这一年比较倒霉的是九州清晏遭遇了火灾,乾隆两个最疼爱的小弟弟弘昼与弘曕不是自顾逃命,就是对他不够关心,而永琪却是身入火海把乾隆背了出来,如此仁孝的儿子,再加上文武全才,乾隆心里直接就确定永琪为皇储。

只是命运就像被附上了魔咒一样,乾隆想立谁为太子谁就早亡,出色的永琪也没逃脱出病痛的魔爪。不久永琪患上了“附骨疽”,病情日渐严重,乾隆为了安慰儿子的病情,封他为“和硕荣亲王”,要了解整个清代能够配得上“荣”字的亲王只有两位,一位是顺治董鄂妃生的儿子,另一位就是永琪,显然乾隆已经把永琪当作了储君,只惋惜这样也没有让永琪的病情好转,死神还是带走了他,死时才25岁。

04乾隆思子,念及旧情

永琪的死对愉妃来讲是巨大的,这是她在宫中后半生能够支撑下去的唯一希望,当希望破碎后,可想一个人的心里要遭受怎样的煎熬,愉妃痛不欲生,而乾隆也没好过到哪里去,永琪的死对他来说不仅仅是失去一位皇子那样简单,同时失去的也是乾隆对永琪付出江山的寄托,只是病魔还是无情地带走了他。

每当想起永琪的时候,乾隆都会翻愉妃的牌子,两人互相慰藉中体谅对方的思子之情。永琪的死对于乾隆来说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乾隆82岁接见英使马戈尔尼时还说:“其时朕视皇五子于诸子中更觉贵重,且汉文、满语、蒙古语、马步、骑射及算法等事,并皆娴习,颇属意于彼,而示明言,及复因病旋逝。”

话语间无不透出对永琪的中意与思念,这种遗憾的想法一直萦绕在乾隆的心头,这也是他与愉妃之间情感沟通的关键点,以至于愉妃70岁的时候乾隆还在翻她的牌子,思念儿子是一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念及旧情,当初陪伴乾隆身边的女人相继死去,只有愉妃像一支幽兰般散发着沁人的芳香,不浓不艳,而这也正是乾隆晚年时期所需要的清淡逸然。

05小结

愉妃去世时79岁,她不争不抢反而成为了享受到最后的人,先前那些得宠的后妃富察氏、那拉氏、令贵妃、高贵妃等人,生前享受了后宫的尊宠,但她们却死得早,最后让愉妃成为了乾隆最倚重之人,一度曾成为众妃之首、位同副后。愉妃死后乾隆追封她为愉贵妃,“纯诚秉质,淑慎褆躬”这是乾隆对愉贵妃的最后评价,道出了她温婉、淡然的一生。

乾隆后宫妃嫔众多,能够让他念念不忘的人却少有,愉贵妃是其中的一个,除了她生了一个险些成为太子的永琪之外,更多的是她温柔、娴良的品性陪伴了乾隆皇帝一生,这也是为何乾隆在她70岁时候还翻牌子的原因,那时候只有愉妃懂他,抚慰他的一身疲惫与深情。

参考资料:《清史稿》

标签: 乾隆妃子

更多文章

  • 霍禹:父亲是西汉权臣,姐姐是当朝皇后,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霍禹,西汉

    父亲是西汉权臣,姐姐是当朝皇后,自己是当朝国舅,最后结局却被腰斩,你知道此人是谁吗?他就是西汉时期的霍禹,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他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霍禹,可能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十分陌生,他是西汉大司马霍光的儿子,霍成君的弟弟,也就是汉宣帝刘询的小舅子。霍成君是汉宣帝的第二位皇后

  • 唐太宗李世民的应梦贤臣是不是薛仁贵 两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薛仁贵,李世民

    你真的了解薛仁贵和唐太宗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薛仁贵和唐太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李世民的应梦贤臣是薛仁贵吗?有一天,唐太宗做了个噩梦。看到铁世文正在追杀他,导致他掉进了陷阱。之后,铁世文想杀了他,但谁知,在生命攸关之际,来了一个穿白袍的小将军手里拿着方天画戟,救了唐太宗,

  • 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始皇,秦朝

    秦始皇姓赢名政,13岁即位,39岁一统全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长怀慕仙类,眩然心绵邈。”——《游仙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追求永生一直是人类的最大梦想。为了长生不老,人们试过很多途径,包括炼制各种长生不老的丹药,但尽管人们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一直事与愿违。

  •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他是如何防止船上男女私通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郑和下西洋,明朝

    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在明朝时期,我国的航海技术已经领先世界,明成祖朱棣命令郑和出使各个国家,展示大国风采。在郑和的航海队伍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男有女,那么郑和是如何避免船员相互之间发生感情的呢?一、寻找朱允炆想必大家都曾听说过郑和下西洋这样伟大的壮举,早在公元1405年,当时的大太监郑和,受到了朱棣的

  • 公孙瓒与刘备是何关系?他最后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公孙瓒,汉朝

    公孙瓒,字伯圭,东汉末年武将、军阀,汉末群雄之一。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东汉末年,汉室衰微,群雄逐鹿中原,最终只剩下曹操、孙权、刘备这三大势力。在这一过程中,众多诸侯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比如笔者今天要说的公孙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刘备的同学,公孙瓒一度获得了总督四

  •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为何会选择自缢?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崇祯,明朝

    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在位17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644年3月19日,明朝末帝崇祯在北京煤山自刎身亡,与其一同赴死的只有太监王承恩,其实,崇祯自杀时,李自成的大顺军才攻城两天,完全有机会翻盘的。为何崇祯最后心如死灰,竟选择结束自己的性命呢?

  • 卫长公主是汉武帝最疼爱的女儿,为何她的人生十分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卫长公主,西汉

    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刘彻与卫子夫的长女,可谓是汉武帝最疼爱的女儿。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天下的父母都是一个模样,希望自己的子女平安、茁壮地成长,女儿自然更是心头肉,不忍心看到自己的贴心小棉袄受到一丝一毫的委屈,在古代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的女儿找到如意郎君,过完平淡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真相是什么 这背后隐藏了什么杀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马谡

    对诸葛亮和马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到底是什么样的?诸葛亮是情真意切吗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看似情深意切,实则暗藏杀机。一直以来,关于马谡失街亭,很多人都会将罪责归在马谡身上。正是马谡的骄傲自大,自恃才高,熟读兵法,不听诸葛亮“下寨必 当要道之处

  • 朱元璋在明朝建立之初 朱元璋为何没有马上恢复科举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科举

    对朱元璋和科举考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建立明代之后,朱元璋为什么要停止科举考试?科举制度作为古代选拔人才相对公平一统的考试制度,自隋炀帝开举起便一直流传于各个朝代。历史上的王朝对科举制的态度不一,但都根据自己本朝的实际情况对科举制作过调整。但是到了元

  • 三国时期张飞驻守阆中的时间有多久?刘备为何这么安排?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飞,三国

    张飞,字益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于沔阳自称汉中王,并定治所于成都。在此基础上,对于刚刚攻占的汉中之地,自然需要留下一位名将来镇守。因为汉中是益州的门户,一旦有失,益州将门户大开。于是,当时大多数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