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脱列哥那为儿子谋夺了江山,为何儿子没守住?她的策略有大错误

脱列哥那为儿子谋夺了江山,为何儿子没守住?她的策略有大错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汪结龙 访问量:4160 更新时间:2024/1/20 17:32:01

脱列哥那算得上是蒙古帝国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作为女人,她一度掌控了蒙古帝国的最高权柄。这样的成功,在蒙古帝国史上是少有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脱列哥那实施了一个乾坤大挪移,本来窝阔台并没有传位给她的儿子贵由,但是在她的帮助下,最终贵由获得了大汗之位。由此可见,脱列哥那确实是非常成功的。

但是我们又要说,脱列哥那并不成功,反而是最大的失败。她最大的失败,就是尽管她给儿子谋得了一片江山,但是儿子最终却把这个江山给丢了。不但贵由把江山丢了,而且这也使得窝阔台的后代内乱不已,一片凋零。江山从窝阔台系手里,转移到拖雷系手里。

脱列哥那的失误,就在于她对儿子大包大揽。她积极地为儿子谋夺江山,但是从来没有在教育儿子上下功夫。所以尽管她把江山给儿子谋过来了,但是儿子却没能把江山守住。

窝阔台为什么不喜欢贵由?主要的原因是贵由实在不成器。历史上虽然对贵由小时候的事情记载不多,并不清楚他究竟有多么不成器,以至于窝阔台不喜欢他。但是,从历史上对贵由记载的三件事可以看出,他确实有一点不成器。

第一件事,是在窝阔台当大汗时组织的长子西征期间,贵由不听蒙古大军统帅拔都的命令,和拔都闹矛盾。尤其是在拔都犒赏三军的时候,当时拔都把第一杯酒敬给劳苦功高的速不台大将。但是贵由觉得,他才是应该喝第一杯酒的人,因此当众就摔杯和拔都闹起来。从这里可以看出,贵由完全没有胸襟和眼光。如果贵由有大志向,想要今后当蒙古大汗,那么速不台这样的大将,就应该是他争取的对象。他怎么反而和速不台争功呢?他这一争,军队上下怎么看他?宗王们怎么看他?

第二件事,就是他当了大汗以后,迅速就调动四路大军攻打南宋的四川。本来窝阔台当大汗的时候,曾经在四川打得顺风顺水,因此当时的四川,是最好打的一个地方。贵由大约也希望打这个最好打的地方,以此积累他的战功,建立威望。但是没想到,这一仗他打得很糟糕,成为蒙古对南宋战争的一个耻辱。之所以打得这么糟糕,根本的原因是贵由事先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仓促上阵,才打出蒙古帝国史上最差战绩。贵由想通过树立威望,反而丢了面子。

第三件事,是贵由上台后不到两年,就带领大军打内战,前往进攻拔都。因为拔都不来参加他的忽里台会议推举他为大汗,所以他要报这个仇。但事实上,贵由既然是蒙古帝国的大汗,他就应该笼络像拔都这样的藩王,只为了出气,还亲自领兵打这一仗,实在没必要。从这里可以看出,贵由确实没有胸怀气度和政治手腕。

这样的人,当年窝阔台不喜欢他,也是顺理成章的。

照理,脱列哥那知道儿子不好,就应该好好教育他,雕琢他的性格,训练他的能力,增加他的才干,让他成才。但是脱列哥那没有这么做,她的逻辑是,儿子没出息没关系,只要老娘给他把江山打下来就可以了。打下来让他坐,也就万事大吉了。所以脱列哥那在生前,一心做的,就是为儿子谋江山的事情。

脱列哥那首先就是极力讨好窝阔台。窝阔台有很多个皇后,脱列哥那是六皇后,可见,要从窝阔台的后宫中杀出来,是不太容易的。但是脱列哥那竟然杀出来了,获得了窝阔台足够的信任。

接着,拖列哥那决定掌控朝廷,在朝廷中获得权力,因此,她积极帮助窝阔台处理政务,代替窝阔台在朝廷中发号施令,并以此在朝廷中树立威望。

窝阔台死后,脱列哥那没有让窝阔台钦定的继承人失烈门当大汗,而是自己监国。之所以这样做,其实就是为了最终把江山转移到贵由身上作准备。只要不让失烈门登上大汗之位,她觉得希望就是有的。于是,脱列哥那在最高权力宝座上呆了五年的时间,然后召开了一次忽里台会议,推选贵由为大汗。

当然了,她召开的这个忽里台会议是选择性的,比如术赤系的宗王,就算他们不来也无所谓,她只邀请拥戴贵由的。

如此这般操作以后,脱列哥那才安心去世了。她觉得她已经非常完美地帮儿子打开了一片天地,让儿子坐稳了江山。

不过十分可惜的是,尽管脱列哥那为儿子谋夺了一片江山,但儿子只在做了两年大汗,并没有守住江山。实际上,脱列哥那在很多事情上做错了。

脱列哥只应该做的一件事,其实是努力促成窝阔台把贵由立为继承人。毕竟窝阔台那么喜欢她,这就是得天独厚的条件。既然窝阔台喜欢她,肯定就会听她的话。要做到让窝阔台立自己的儿子为继承人,并不是难事。刘邦喜欢戚夫人,戚夫人一说,刘邦就打算把她的儿子刘如意立为继承人。窝阔台的水平比刘邦差多了,脱列哥那难道做不成这件事吗?

由此可见,脱列哥那真是失去了大好的机会。

窝阔台死后,脱列哥那尽管通过监国的方式,掌控了朝廷,为把江山转移到贵由手里做了准备。但是,她监国却出现了不少大的失误。这就使得她不是为贵由登位加分,反而是为贵由登位减分。使得朝廷中大家对她更不满。本来作为一个女人掌权,大家就已经不满了,她又不断出现失误,大家就更不满了。这也是贵由后来掌权以后,很多宗王不服贵由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外,脱列哥那还应该让贵由在朝廷中发挥作用,努力培养贵由的能力。如果能够把贵由培养起来,让他在朝廷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家看出贵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今后自然就会拥戴他。不过,脱列哥那并没有这样做,贵由没有得到培养,因此后来脱列哥那传位给贵由,大家就心里不服,觉得贵由是在篡夺江山。

脱列哥那在贵由小时候,没有着力培养贵由也就算了。当她监国的时候,其实是她培养贵由的最好机会。然而这最好的机会也让她白白浪费了。不得不说,这是脱列哥那又一大失误。

总之,贵由就是一个妈宝男。脱列哥固然算得上是一个能干的妈妈。作为一个能干的妈妈,她在各种事情上大包大揽,帮儿子把事情全部做完,把道路全部铺平,给儿子打下了一片江山。可惜的是,由于她没有花力气培养儿子,儿子能力不够。因此,一旦她去世,没有她罩着的时候,儿子很容易就把那份家业给败了。

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子,贵由只当了两年的大汗,就死在西征途中。据传贵由的死,与拔都有很大的关系,是拔都设计好的一次谋杀。由此,贵由当了一个短命的皇帝。

等到贵由去世后,窝阔台的后代,可以说是一地鸡毛。因为脱列哥那生前对他们的打压,使得他们没有任何人有能力站出来控制局势,没有任何人能够把这个江山继承下去。这也就给了拖雷后代机会,他们争取到了最大宗王拔都的支持,非常轻松就夺去了大汗之位。

不得不说,脱列哥那不仅没给儿子争取到江山,反而把窝阔台的老业也给败了。脱列哥那的教训,对于今天我们那些宠爱儿女的父母来说,显然还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标签: 脱列哥那

更多文章

  • 脱列哥那的宫心计:借着窝阔台之死打压拖雷系,取代木哥成监国者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脱列哥那

    传统印象中,蒙古帝国在窝阔台死后,就由六皇后乃马真·脱列哥那监国摄政,她在监国期间贿赂诸王,最终废弃丈夫的遗命,把长子贵由推上合罕的宝座。但其实,在窝阔台猝死后、乃马真监国之前,是由窝阔台心爱的木哥皇后监国摄政的,不受宠爱的脱列哥那,是经过一系列阴谋诡计才取代木哥成为蒙古帝国的监国者,其间过程堪称蒙

  • 贵由即位,蒙古结束了脱列哥那皇后摄政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脱列哥那

    窝阔台去世时,委托其遗孀脱列哥那摄政。她在1242~1246年期间掌权。窝阔台生前原本是想立长子阔出为继承人,但是后来阔出在侵宋战争中被杀,窝阔台便立阔出的长子失烈门为继承人。脱列哥那摄政后,心里却想着立自己的亲生儿子贵由继任大汗。她以延长自己的摄政时间来为贵由的当选作准备。她罢免理财大臣耶律楚材,

  • 初冬的许衡文化公园依旧景色迷人

    历史人物编辑:圣文看生活标签:许衡

    虽然已经是初冬,但暖阳还在,市民纷纷走出家门来到中站区许衡文化公园感受难得的阳光。许衡文化公园是采煤塌陷区,公园随地势而建,这里不同的植被错落有致种植。欣赏风景的市民走在许衡文化公园里的市民走进这座公园,虽然初冬植被去绿色,但是有些树木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了黄色、红色独有的风景。一眼望去,错落有致之间

  • 也速该被毒死后,铁木真成为草原上的“流民”,从此不再轻信于人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也速该

    1170年,也速该在病床上奄奄一息,他看着身边的老婆和几个年幼的孩子,不禁悲从心起,他对着身旁默默落泪的贴身侍卫蒙立克说道:我的几个儿子年纪都很小,真不知我死后他们会落入何等境地,你现在快去把铁木真叫回来吧!不久,也速该临死前的担忧果然应验,也速该的遗孀被整个部落抛弃,成为蒙古草原上的“流民”。也速

  • 也速该一生骁勇善战,却意外被毒死,这也改变了铁木真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也速该

    12世纪的蒙古草原上,诸部并立,不相统属。草原贵族集团之间,攻战杀伐,略毋宁日。这种情况再加上金朝的从中利用,并多次北向征伐,因而使局面更趋复杂。从合不勒时代开始,蒙古部落联盟与他东面的强邻塔塔儿就结下世仇,他们一再打仗。“双方无论何时一有可乘之机,他们就彼此屠杀和抢劫。这些战争和纠纷长年持续。”合

  • 蒙古帝国发生了两次权力转移,速不台祖孙三代,为什么都获得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速不台

    黄金家族的所有大将中,最成功的莫过于速不台家族。因为速不台和他的儿子兀良合台,以及他的孙子阿术,都成了蒙元时期最重要的大将。要知道,蒙古帝国曾经经历过两次重大的权力转移。这两次重大的权力转移,一次是大汗之位从窝阔台后人的手里,转移到蒙哥的手里,还有一次是大汗之位从蒙哥手里转移到忽必烈手里。原本,这种

  • 忽必烈最信任的权臣阿合马,遭遇刺杀身亡,为何忽必烈不为他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威史解读标签:阿合马

    01病急乱投医蒙元帝国建立后,按照被征服的前后顺序,将臣民由高到低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指北方原金国统治区的各民族)、南人(指南宋统治区的各民族)。蒙古人的地位最高,但是蒙古人只识弯弓射大雕,对于国家的经济运作一窍不通;汉人和南人之中不乏有识之士、有才之辈,但是忽必烈对这些人并不信任。考虑

  • 奸臣阿合马被抄家,搜出两张人皮,保管太监说出了人皮的用途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阿合马

    内通货贿,外示威刑,廷中相视,无敢论列。——《元史·列传·卷九十二》这是《元史》中对元世祖忽必烈近臣阿合马的记载。在商周时期,龟壳占卜非常流行,是因为当时的人,对于一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因此才用占卜的方式,想要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询问吉凶祸福。这种占卜方式,一直流行到汉朝中期,随着儒家学说的传播,才最

  • 忽必烈对宰相阿合马极信任,为何他遇害后,忽必烈却将他五马分尸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阿合马

    阿合马早期非常得忽必烈信任,大事小事都委托于他。后来他被朝中另一个大臣王著等人设计刺死后,忽必烈非常生气,把王著处死。但是,这件事并没有平复,朝中大臣纷纷指责阿合马独断专行、贪赃枉法。于是忽必烈又把已经埋葬的阿合马从棺材中拖出来,五马分尸。还把他的残尸扔给狗吃。后来,忽必烈还严厉处置阿合马的一众党羽

  • 元朝第一个起义领袖方国珍,以失败告终,为什么他却能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茶小姐说历史标签:方国珍

    要说历史上起义造反的,如果失败的话基本上都不会得到善终,然而元朝末年第一个起义领袖方国珍,虽然以失败告终,却是得到了善终,也算是有个好下场,不能不说是个异数。《明史》对他的评价是:“国珍首乱,反复无信,然竟获良死。”修史的人对方国珍这位第一个起义的人获得善终也表示了惊叹,要说方国珍为什么能得到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