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决战昔木土脑儿:史天泽率“汉军”突袭,10万蒙古兵撤退

决战昔木土脑儿:史天泽率“汉军”突袭,10万蒙古兵撤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大吉大吃 访问量:360 更新时间:2024/1/20 9:51:20

1261年,地点昔木土脑儿,15万元军与10万蒙古骑兵对决。双方短兵相接,进行激烈的肉搏战,不分胜负。史天泽率3千“汉军”骑兵绕过阵地后方,对蒙古骑兵发起突袭,忽必烈全线进攻,但还是未能取得胜利。交战两天后,双方脱离接触,各自退兵,昔木土脑儿战役结束,蒙古帝国也宣告瓦解。

1259年,元宪宗蒙哥御驾亲征,率10万兵马攻打四川。宋军严阵以待,王坚指挥得当,蒙哥在合州城下被打死。蒙哥阵亡沙场,忽必烈为了争夺大汗位置,便同意与贾似道议和,然后从鄂州城下撤兵北上,准备与弟弟阿里不哥抗衡。

按照规矩,蒙古大汗的人选,必须经过由宗王、王公、主要将领召开的忽里勒台大会决定。忽必烈是个明白人,若是真的回到漠北和林,大汗的位置就只能是阿里不哥,自己毫无胜算。为此,忽必烈在开平即位,自称蒙古大汗,后来建立元朝。为了行文方便,忽必烈的士兵称为“元军”。

忽必烈“不讲武德”,不愿意打“口水仗”,阿里不哥非常恼火。阿里不哥在漠北草原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并得到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的宗王强力支持。如此,蒙古帝国同时出现两位大汗,忽必烈、阿里不哥。

“一山不容二虎”,忽必烈、阿里不哥都不可能主动认输,一场大战不可避免。从实力上看,阿里不哥的优势非常明显。首先,阿里不哥得到西道宗王的强有力支持,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的诸侯们,都支持阿里不哥,因为他们都奉行“草原政策”。

其次,阿里不哥继位,具有合理性,得到蒙古王公的认可。蒙古汗国,谁能继承大汗的位置,不是“遗诏”说了算,而是忽里勒台大会说了算。忽必烈在开平即位,并没有宗王来参加,忽必烈的大汗之位,缺乏相应的法理依据。

忽必烈的优势,就是得到中原士大夫的拥戴,有众多“汉军”可以使用。中原经济发达,物资丰裕,足够打一场持久战。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之争,是“草原传统”与“中原政策”之争,所属的派系不一样。

法理上不占优势,忽必烈决定先发制人,派兵攻取陕西,阻止蒙古骑兵从潼关攻打中原。攻取陕西、甘肃,还有一个更现实的目的,就是争夺蒙哥所属部队的控制权。蒙哥阵亡后,所部由术哥、阿速台掌握。其中,术哥支持忽必烈,蒙哥之子阿速台支持阿里不哥。

1260年9月,双方在耀碑谷进行决战,大风狂吹之际,汪良臣率“汉军”骑兵从后方杀来,蒙古骑兵一败涂地。蒙古大将阿兰答儿、浑都海等,都成为元军的俘虏,被忽必烈处死。耀碑谷之战,“汉军”骑兵名震一时,忽必烈信心满满。

1261年,忽必烈御驾亲征,率15万元军分三路北伐,在和林南面的昔木土脑儿与阿里不哥的10万蒙古骑兵对战。此战持续两天,“汉军”骑兵再次立功,忽必烈开始取得战略上的优势。

15万元军分左、中、右三路列阵,两翼是蒙古骑兵、“汉军”骑兵,中路则是“汉军”步兵,构建起方阵。阿里不哥率先发起进攻,蒙古骑兵从两侧杀来,双方以密集箭雨相互射击。与此同时,蒙古骑兵也从中路杀来,“汉军”利用强弓远距离射击,然后以长矛、盾牌迎战。

激战正酣时,阿里不哥麾下的夷剌兵先溃败,蒙古骑兵攻势受阻,阿里不哥只能下令撤兵。次日,阿速台率数万兵马抵达,双方再次进行战斗,元军逐渐招架不住,处于下风。此时,忽必烈的左路军,塔察儿、史天泽却取得意外的进展。

史天泽率三千“汉军”悄悄离开战场,来到蒙古骑兵的后方,对右路军的薄弱处进行突袭。不得不说,这些“汉军”确实能打,一顿箭雨过后,他们手持弯刀冲刺,阿里不哥的右路军溃败。但是,蒙古骑兵的左路、中路依然不乱,双方继续厮杀,直到深夜,方才各自退兵。

昔木土脑儿之战,史天泽的“汉军”骑兵立下了赫赫战功,帮助忽必烈稳住了阵脚。从战场角度来看,阿里不哥、忽必烈,都没有取得胜利,双方经过两天的战斗,都损失惨重,只能各自退兵。

但是,忽必烈依托中原,经得起战争带来的损耗。依靠草原游牧,以及西域三大汗国支撑的阿里不哥,难以弥补昔木土脑儿之战的损失。1264年,阿里不哥主动妥协,来燕京“疗养”,次年病逝,一说被毒死。

从长远来看,忽必烈赢得胜利,但西域四大汗国已经离心离德,忽必烈也无法继续维持蒙古帝国。如此,忽必烈只能集中精力经营东部,消灭南宋,建立元朝。

参考书目:《元史》

标签: 史天泽

更多文章

  • 脱列哥那为儿子谋夺了江山,为何儿子没守住?她的策略有大错误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脱列哥那

    脱列哥那算得上是蒙古帝国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作为女人,她一度掌控了蒙古帝国的最高权柄。这样的成功,在蒙古帝国史上是少有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脱列哥那实施了一个乾坤大挪移,本来窝阔台并没有传位给她的儿子贵由,但是在她的帮助下,最终贵由获得了大汗之位。由此可见,脱列哥那确实是非常成功的。但是我们又要说,脱

  • 脱列哥那的宫心计:借着窝阔台之死打压拖雷系,取代木哥成监国者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脱列哥那

    传统印象中,蒙古帝国在窝阔台死后,就由六皇后乃马真·脱列哥那监国摄政,她在监国期间贿赂诸王,最终废弃丈夫的遗命,把长子贵由推上合罕的宝座。但其实,在窝阔台猝死后、乃马真监国之前,是由窝阔台心爱的木哥皇后监国摄政的,不受宠爱的脱列哥那,是经过一系列阴谋诡计才取代木哥成为蒙古帝国的监国者,其间过程堪称蒙

  • 贵由即位,蒙古结束了脱列哥那皇后摄政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脱列哥那

    窝阔台去世时,委托其遗孀脱列哥那摄政。她在1242~1246年期间掌权。窝阔台生前原本是想立长子阔出为继承人,但是后来阔出在侵宋战争中被杀,窝阔台便立阔出的长子失烈门为继承人。脱列哥那摄政后,心里却想着立自己的亲生儿子贵由继任大汗。她以延长自己的摄政时间来为贵由的当选作准备。她罢免理财大臣耶律楚材,

  • 初冬的许衡文化公园依旧景色迷人

    历史人物编辑:圣文看生活标签:许衡

    虽然已经是初冬,但暖阳还在,市民纷纷走出家门来到中站区许衡文化公园感受难得的阳光。许衡文化公园是采煤塌陷区,公园随地势而建,这里不同的植被错落有致种植。欣赏风景的市民走在许衡文化公园里的市民走进这座公园,虽然初冬植被去绿色,但是有些树木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了黄色、红色独有的风景。一眼望去,错落有致之间

  • 也速该被毒死后,铁木真成为草原上的“流民”,从此不再轻信于人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也速该

    1170年,也速该在病床上奄奄一息,他看着身边的老婆和几个年幼的孩子,不禁悲从心起,他对着身旁默默落泪的贴身侍卫蒙立克说道:我的几个儿子年纪都很小,真不知我死后他们会落入何等境地,你现在快去把铁木真叫回来吧!不久,也速该临死前的担忧果然应验,也速该的遗孀被整个部落抛弃,成为蒙古草原上的“流民”。也速

  • 也速该一生骁勇善战,却意外被毒死,这也改变了铁木真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也速该

    12世纪的蒙古草原上,诸部并立,不相统属。草原贵族集团之间,攻战杀伐,略毋宁日。这种情况再加上金朝的从中利用,并多次北向征伐,因而使局面更趋复杂。从合不勒时代开始,蒙古部落联盟与他东面的强邻塔塔儿就结下世仇,他们一再打仗。“双方无论何时一有可乘之机,他们就彼此屠杀和抢劫。这些战争和纠纷长年持续。”合

  • 蒙古帝国发生了两次权力转移,速不台祖孙三代,为什么都获得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速不台

    黄金家族的所有大将中,最成功的莫过于速不台家族。因为速不台和他的儿子兀良合台,以及他的孙子阿术,都成了蒙元时期最重要的大将。要知道,蒙古帝国曾经经历过两次重大的权力转移。这两次重大的权力转移,一次是大汗之位从窝阔台后人的手里,转移到蒙哥的手里,还有一次是大汗之位从蒙哥手里转移到忽必烈手里。原本,这种

  • 忽必烈最信任的权臣阿合马,遭遇刺杀身亡,为何忽必烈不为他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威史解读标签:阿合马

    01病急乱投医蒙元帝国建立后,按照被征服的前后顺序,将臣民由高到低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指北方原金国统治区的各民族)、南人(指南宋统治区的各民族)。蒙古人的地位最高,但是蒙古人只识弯弓射大雕,对于国家的经济运作一窍不通;汉人和南人之中不乏有识之士、有才之辈,但是忽必烈对这些人并不信任。考虑

  • 奸臣阿合马被抄家,搜出两张人皮,保管太监说出了人皮的用途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阿合马

    内通货贿,外示威刑,廷中相视,无敢论列。——《元史·列传·卷九十二》这是《元史》中对元世祖忽必烈近臣阿合马的记载。在商周时期,龟壳占卜非常流行,是因为当时的人,对于一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因此才用占卜的方式,想要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询问吉凶祸福。这种占卜方式,一直流行到汉朝中期,随着儒家学说的传播,才最

  • 忽必烈对宰相阿合马极信任,为何他遇害后,忽必烈却将他五马分尸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阿合马

    阿合马早期非常得忽必烈信任,大事小事都委托于他。后来他被朝中另一个大臣王著等人设计刺死后,忽必烈非常生气,把王著处死。但是,这件事并没有平复,朝中大臣纷纷指责阿合马独断专行、贪赃枉法。于是忽必烈又把已经埋葬的阿合马从棺材中拖出来,五马分尸。还把他的残尸扔给狗吃。后来,忽必烈还严厉处置阿合马的一众党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