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才华横溢的辛弃疾,为何却活成人们害怕的人生?

才华横溢的辛弃疾,为何却活成人们害怕的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秋原侃历史 访问量:1737 更新时间:2024/1/26 2:28:28

对于辛弃疾,我更愿意把他当做一个词人看待,而不是一个将军,实际上辛弃疾也并不是什么将军,年轻时和金国人打了几仗,跑到南方宋高宗治理下的世界,从此就和金戈铁马无缘了。

某个时刻发现,其实特别害怕活成辛弃疾这种样子。

因为他的经历就像绝大多数人的一个生活缩影:青年时天资纵横,才情绝艳,更有青云之志;中年时失意困顿,生活的一地鸡毛;晚年时回看自己一生,碌碌无为,空耗年华。

这是辛弃疾的一生,也是很多人的一生。

想当年,金戈铁马,指点河山,好一个大有作为的青年。出生在金人治下的辛弃疾发誓说要收复中原,一雪“靖康之耻”,那年他二十一岁,正是芳华正茂,大有可为的年纪。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振臂一呼的辛弃疾拉拢了一支数千人的队伍,开始为自己心中的那个远大理想而奋斗。在北方,他们的行动十分活跃,给金人带来不少的困扰。

起义军领导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愤填膺的辛弃疾抱着蜉蝣撼大树的决心,带着五十多个人前往敌人的大营,将张安国劫持送到南方的建康将其斩首。

好一个青年英雄,由此一战闻名,威震天下。谁都以为这将是第二个岳飞,辛弃疾可能并不这样想,他不是第二个岳飞,他只是辛弃疾,但他将会做一件和岳飞一样的事情。

谁也都以为这位青年将前程似锦,撑起南宋小朝廷的一方天下,辛弃疾也是这样认为的,宋朝不缺出色的词人,缺的是能打仗的将军,或许应该感谢宋高宗,倘若不是他,宋代文坛就会缺少一个像辛弃疾这样的词人。

本以为前程似锦,谁曾料想命运弄人。

宋高宗封了这位大有可为的年轻人一个江阴签判,类似于书记员的岗位后,便对他不闻不问。有时候,生不逢时只是人们聊以安慰自己的谎言,但像岳飞、辛弃疾这样的人,真可谓生不逢时。

这一年,辛弃疾二十五岁,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去追逐那个金戈铁马的理想了。

失意困顿从此成为了他的人生主题,好一匹千里马,却苦于没有敢纵马欢歌的伯乐。此后一生,他都在地方上被调来调去担任一些无关紧要的职务,有理想,有才华,有能力又如何?

在铁一般的现实面前,纵如辛弃疾也只能黯然神伤。时光蹉跎,眨眼如白驹过隙,四十二岁那年,依然被朝廷选择性遗忘的辛弃疾调任江西安抚使,在那里他只能强迫自己沉心农田,尽量不去想未来。

当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往黄州,在城东一块坡地上开垦荒地,以消遣苦闷的内心,故号“东坡居士”。今有辛弃疾在江西治田,以宣泄心中愤懑和失落,因此号“稼轩居士”。

人到中年,最怕的是坦然于一事无成,但也害怕碌碌无为的时候依然满怀理想,想要使力却犹如打在棉花之上,人最可悲的恐怕并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处使,空耗年华。

且对东君痛饮,莫教华发空催——这是辛弃疾鼓励自己的安慰,但最后偏偏落了个华发空催,白首老身。辛弃疾,一个精神多么热情的人呐,即便时运不济,但依然没有磨灭心中的志气。

但随着自己愈发年老,精力和身体慢慢衰败,辛弃疾感受到了人生的苍凉,毕竟再旺盛的火焰也会有慢慢消减熄灭的时候。那年,他写“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但那都是过去时了。

如今华发空催,愁云惨淡,一事无成的人生甩给辛弃疾一记响亮的耳光,火辣辣的疼。想当年又如何,到头来原是大梦一场,人生的惨淡兴许并不在于一个人曾追逐过何种不切实际的愿景,而是到头来发现它依然遥不可及。

这并不是谁对谁错的简单选择题,一个成功的人生固然值得骄傲,但一个失败的生活并不全然是选择错误的结果,其悲哀之处仅仅在于大概一个人的梦是因为和时代格格不入,您准备好了,但时代还没有。

六十四岁那年,命运和辛弃疾开了一个玩笑,朝廷终于愿意用主战派了,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开禧北伐”,从二十五岁那年开始,辛弃疾等这个机会已经等了足足三十九年。

但如今,他太老了,他终究老的头发花白,可悲啊,当时代终于准备好了的时候,时代却已经不再需要他了。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不服老,他还有一颗壮健的心,还可以上阵杀敌,但年老的他在外人看来已经是一个无用的废物。

在这一刻,辛弃疾大概才知道了何为“人生之愁苦”,歌曲《同桌的你》中有一句歌词叫“多愁善感的你”,是啊,青春年少时总是爱多愁善感,但多数时候难免都是故作姿态。

辛弃疾懂了,所以他说: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当年故作多愁善感之态,如今终于深刻领会了这愁苦的滋味,它来的虽不迅猛,却如骄阳灼烤大地,晒干了大地的水分,荒凉了一片大地。

想当年,他们设想在这大地上辛勤劳作,挥洒汗水,誓言要建造生活的美好家园,为美好未来而奋斗。如今面对这荒凉贫瘠的大地,辛弃疾悲从心起,默流眼泪。

六十八岁那年,辛弃疾病逝,结束了自己无用的、碌碌无为的、生不逢时的一生。

他没有实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理想,反而赢得一个“词中之龙”的美称,好歹还是留下了一些东西,做了一些事,两宋文坛和中国文化将以他为傲。

但这些怎么会是他索求的呢?

生活有时候可能就是这样戏剧化,我们失去了自己想要的,却得到一些自己压根不想要的。

在某个时刻,活成辛弃疾这个样子,也许是每个人都害怕的吧。

标签: 辛弃疾

更多文章

  • 相思成痴有多苦?辛弃疾凄美之作,三问三答,写尽世间最真的相思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辛弃疾

    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文人大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就像“诗仙”李白,不仅文采斐然,剑术也颇为高明,曾经还做过一段时间佩剑四处溜达的游侠儿。但是要说真正的文武双全,宋代辛弃疾当属魁首。辛弃疾词风豪放,是宋词豪放一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词作领域造诣极高,被称为“词中之龙”。而在沙

  • 被低估的网络电影,《辛弃疾1162》还原英雄事迹,谢苗、南笙主演

    历史人物编辑:刘阳的喵喵标签:辛弃疾

    《辛弃疾1162》诚大家所见,这是一部网络大电影,不过,如果细细品味之下,这部电影很有可能是网络大电影中今年的一匹黑马。该片的制作成品仅1500万,细看之下,照比《三国之见龙卸甲》、《天将雄狮》等同一类型电影要好上不少,剧情明晰,人物事迹没做过多改编,战斗场面下了功夫,豆瓣评分也是高出其他院线同类电

  • 从被父亲遗弃到建立帝国,辛弃疾无不感怀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辛弃疾

    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代晋建宋,拥有半壁江山的东晋王朝就此灭亡,代之而起的是国力强盛的宋朝。刘裕想不到的是他建立的国号竟然这么受欢迎,540年后一个姓赵的武将也建立起一个宋朝,而且后人比较认可的是赵氏王朝。提及宋朝,人们首先会想起“刑不上大夫”的两宋王朝,而不是占据半壁江山的南国宋朝。巧合的是赵

  • 文武全才辛弃疾:历史上最牛的落榜生

    历史人物编辑:小倾文史轩标签:辛弃疾

    这一天,在金国的都城中都(北京)。此刻,有一个少年显示出一脸的落寞与气愤。他刚刚得知消息,自己参加金国的科举考试落榜了!巨大的失落感,让这个少年做了一件旁人意想不到的事,他参军了。20岁参军不算什么坏事。问题的关键是他参加的是抗金义军。基于这股恨意,他亲自率两千义军参加了反金斗争。又过了一年,他21

  • 辛弃疾遥望北方,回忆那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少年郎

    历史人物编辑:零点历史说标签:辛弃疾

    公元1207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又一次登上他经常站立的山峰,遥望北方。此时的他即将走到他人生的尽头,驰骋疆场,恢复中原,是他一生未了的夙愿。回光之中,他仿佛回到了二十三岁。那一年,他手持金戈,足跨铁马,气吞万里。公元1162年,距离靖康之祸已经过去了35年。这一年闰二月的一个晚上,在金人占领区的山

  • 康熙曾经参加科举考试,辛弃疾打仗很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张成涛历史标签:辛弃疾

    科举考试是古代相对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平民百姓和有钱有势的子弟都可以参加,摒弃了古代地位决定一切的习惯,因此出身寒门的都十年苦读,只盼着有朝一日可以高中,金榜题名,再也不用过以前过得这么清贫的生活了。康熙皇帝曾想试试自己有多大的能力,改名换姓前去参加科举考试,结果摘得了探花的头衔,虽然不是第一名,

  • 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历史人物编辑:耿金涛标签: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故楼”,伴随着辛弃疾的名句,这座包含着历史兴衰与无限情怀的被鼓楼跃然纸上。北固楼位于江苏镇江的北固山上,北固山横枕大江,地势险峻,风景奇秀。在古代,它是沟通南北的桥梁,亦是分裂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正是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秀丽的自感受着属于他们的师弟印记,也在这里谱写下一篇篇回

  • 辛弃疾一首《鹧鸪天》,道尽了离别之苦,也让人看透了世事的艰难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辛弃疾

    自古以来,离别之情总是让人伤感不已,眼看着亲朋好友挥手告别,渐行渐远,总会令我们的心中充满了辛酸。在古代有许多文人,都把这种感情转化成了文字,写就了一首又一首催人泪下的诗词。辛弃疾这一首《鹧鸪天》就是如此,不仅道尽了离别之苦,也让人看透了世事的艰难。这首宋词写的非常有水平,将文字用到了无比精炼的地步

  • 金戈铁马辛弃疾,豪情万丈宋词人!一代“词坛飞将”!

    历史人物编辑:张少方标签: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集英雄色彩和文学天才于一身的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词坛飞将”,同时他也是南

  • 辛弃疾一心想要北伐,南宋皇帝为何不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从保瑞标签:辛弃疾

    宋朝自从靖康之变之后就进入了一个衰弱的阶段,北宋灭亡而南宋迟迟没有建立。当时的康王赵构跑到南方建立的南宋,但是他却没有心思北伐,把最后光复北宋的机会都给错过了,岳飞成为了他和金国议和的牺牲品。而到了50年之后,重新出现的一位和岳飞相似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做辛弃疾,却一直没有受到宋朝皇帝的待见,这是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