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爱国诗人辛弃疾,命途多舛,为何颠沛一生都没能完成抱负?

爱国诗人辛弃疾,命途多舛,为何颠沛一生都没能完成抱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芝芝之文艺 访问量:2266 更新时间:2024/1/19 21:05:40

爱国诗人辛弃疾,命途多舛,为颠沛一生都没能完成抱负?

辛弃疾是南的一个爱国人士,作为人,更多的了解是辛弃疾的文艺作品,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希望能够收复失地,打败金国。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辛弃疾的命途多舛到什么程度呢?

首先是当时金国大举南侵,辛弃疾便加入了当时耿京领导的起义军,但是当军队回归的时候,耿京却被叛徒杀害了,起义军也溃散了,这是辛弃疾第一次参与到抗金的队伍中,但是却不了了之了。在起义军的表现使得辛弃疾受到了朝廷的重视,所以便进入了官场,本来辛弃疾是想要实现收复失地对抗金国,但是朝廷却安排他做了一些治理地方的事情,并且官职也都不大,这无疑是给辛弃疾泼了一盆水。

之后,四十多岁,辛弃疾担任知府,却因为被别人弹劾,官职也丢了,还好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始了农民的生活,到了自己六十多岁的时候,又一次被朝廷和当时的宰相召见,被派到了抗金的前线,就这样一辈子,终于能够实现自己的报复了,所以即便是六十岁的高领,但是辛弃疾仍然十分的投入和用心,然而到了前线才发现,情况并不是如同自己所期待的一样,当辛弃疾干了一年多,北伐工作刚有点起色,辛弃疾又被当时的朝廷之中的小人诬陷,又一次被撤职了。虽然辛弃疾知道此时朝中的这些人没有什么能力,成不了大事,但是却无可奈何,所以辛弃疾又一次回到了家乡,加上自己六十多岁的高龄,身体情况也不允许再有什么雄心壮志了,所以当北伐失败后,辛弃疾也一病不起,当他去世的时候,竟然强撑着从床上起来,喊了三声:杀贼,杀贼,杀贼。这三句杀贼说完之后,辛弃疾就永远的闭上了眼睛。不得不说辛弃疾的确是一位爱国人士,面对国家的破碎,他希望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来收复失地,使得国家富强繁荣,奈何天不逢时,但是朝中的奸邪小人当道,自己有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这一生的命运实在是悲惨。

标签: 辛弃疾

更多文章

  • 才华横溢的辛弃疾,为何却活成人们害怕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辛弃疾

    对于辛弃疾,我更愿意把他当做一个词人看待,而不是一个将军,实际上辛弃疾也并不是什么将军,年轻时和金国人打了几仗,跑到南方宋高宗治理下的世界,从此就和金戈铁马无缘了。某个时刻发现,其实特别害怕活成辛弃疾这种样子。因为他的经历就像绝大多数人的一个生活缩影:青年时天资纵横,才情绝艳,更有青云之志;中年时失

  • 相思成痴有多苦?辛弃疾凄美之作,三问三答,写尽世间最真的相思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辛弃疾

    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文人大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就像“诗仙”李白,不仅文采斐然,剑术也颇为高明,曾经还做过一段时间佩剑四处溜达的游侠儿。但是要说真正的文武双全,宋代辛弃疾当属魁首。辛弃疾词风豪放,是宋词豪放一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词作领域造诣极高,被称为“词中之龙”。而在沙

  • 被低估的网络电影,《辛弃疾1162》还原英雄事迹,谢苗、南笙主演

    历史人物编辑:刘阳的喵喵标签:辛弃疾

    《辛弃疾1162》诚大家所见,这是一部网络大电影,不过,如果细细品味之下,这部电影很有可能是网络大电影中今年的一匹黑马。该片的制作成品仅1500万,细看之下,照比《三国之见龙卸甲》、《天将雄狮》等同一类型电影要好上不少,剧情明晰,人物事迹没做过多改编,战斗场面下了功夫,豆瓣评分也是高出其他院线同类电

  • 从被父亲遗弃到建立帝国,辛弃疾无不感怀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辛弃疾

    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代晋建宋,拥有半壁江山的东晋王朝就此灭亡,代之而起的是国力强盛的宋朝。刘裕想不到的是他建立的国号竟然这么受欢迎,540年后一个姓赵的武将也建立起一个宋朝,而且后人比较认可的是赵氏王朝。提及宋朝,人们首先会想起“刑不上大夫”的两宋王朝,而不是占据半壁江山的南国宋朝。巧合的是赵

  • 文武全才辛弃疾:历史上最牛的落榜生

    历史人物编辑:小倾文史轩标签:辛弃疾

    这一天,在金国的都城中都(北京)。此刻,有一个少年显示出一脸的落寞与气愤。他刚刚得知消息,自己参加金国的科举考试落榜了!巨大的失落感,让这个少年做了一件旁人意想不到的事,他参军了。20岁参军不算什么坏事。问题的关键是他参加的是抗金义军。基于这股恨意,他亲自率两千义军参加了反金斗争。又过了一年,他21

  • 辛弃疾遥望北方,回忆那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少年郎

    历史人物编辑:零点历史说标签:辛弃疾

    公元1207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又一次登上他经常站立的山峰,遥望北方。此时的他即将走到他人生的尽头,驰骋疆场,恢复中原,是他一生未了的夙愿。回光之中,他仿佛回到了二十三岁。那一年,他手持金戈,足跨铁马,气吞万里。公元1162年,距离靖康之祸已经过去了35年。这一年闰二月的一个晚上,在金人占领区的山

  • 康熙曾经参加科举考试,辛弃疾打仗很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张成涛历史标签:辛弃疾

    科举考试是古代相对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平民百姓和有钱有势的子弟都可以参加,摒弃了古代地位决定一切的习惯,因此出身寒门的都十年苦读,只盼着有朝一日可以高中,金榜题名,再也不用过以前过得这么清贫的生活了。康熙皇帝曾想试试自己有多大的能力,改名换姓前去参加科举考试,结果摘得了探花的头衔,虽然不是第一名,

  • 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历史人物编辑:耿金涛标签: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故楼”,伴随着辛弃疾的名句,这座包含着历史兴衰与无限情怀的被鼓楼跃然纸上。北固楼位于江苏镇江的北固山上,北固山横枕大江,地势险峻,风景奇秀。在古代,它是沟通南北的桥梁,亦是分裂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正是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秀丽的自感受着属于他们的师弟印记,也在这里谱写下一篇篇回

  • 辛弃疾一首《鹧鸪天》,道尽了离别之苦,也让人看透了世事的艰难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辛弃疾

    自古以来,离别之情总是让人伤感不已,眼看着亲朋好友挥手告别,渐行渐远,总会令我们的心中充满了辛酸。在古代有许多文人,都把这种感情转化成了文字,写就了一首又一首催人泪下的诗词。辛弃疾这一首《鹧鸪天》就是如此,不仅道尽了离别之苦,也让人看透了世事的艰难。这首宋词写的非常有水平,将文字用到了无比精炼的地步

  • 金戈铁马辛弃疾,豪情万丈宋词人!一代“词坛飞将”!

    历史人物编辑:张少方标签: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集英雄色彩和文学天才于一身的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词坛飞将”,同时他也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