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骑马打平呼延灼,为何鲁智深不是五虎,而是步将?

骑马打平呼延灼,为何鲁智深不是五虎,而是步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观心铭史 访问量:2889 更新时间:2024/1/19 22:35:09

梁山好汉大聚义时,座次排定后,宋江开始定职位。其中,鲁智深的职位是步军头领,位列十位步军头领之首,比武松还高。

鲁智深步战的功夫的确高明,一脚踩住郑屠,郑屠挨了三拳也动弹不得;胖揍周通,周通不得不讨饶;踢伤邓龙,与杨志打平手,大战邓元觉等等,都是证明。

但是,熟读水浒的朋友都知道,鲁智深不仅能步战,也很擅长马战。三山围攻青州时,鲁智深曾经起码单挑呼延灼。

当头一个胖大和尚,骑了一匹白马,正是花和尚鲁智深……轮动铁禅仗,呼延灼舞起双鞭,二马相交,两边呐喊。斗至四五十合不分胜败。呼延灼暗暗喝彩道:“这个和尚倒恁地了得!”

瞧瞧,作为五虎将之一的呼延灼,跟鲁智深打了四五十回合也赢不了,最后还不得不佩服鲁智深武艺了得。

而且,在做提辖之前,鲁智深跟随老种在西北地区抗击西夏,西夏骑兵向来勇猛。鲁智深官至关西五路廉访使,又在产马之地呆过,又经常跟骑兵打交道,对骑术熟悉甚至精通,也很正常。

既然鲁智深马上武艺足以战平呼延灼,为什么宋江安排职位时,鲁智深是步军头领,而不是马军头领呢?这样的话,说不定鲁智深还能做个五虎将呢!

其实,之所以如此安排,可能是考虑了马军数量、步军数量,以及地位、习惯甚至战马负重等问题。

一方面,步将太少,马将太多

梁山有关胜、林冲等五虎将、也有杨志、徐宁、花荣等八骠骑,他们都是马军头领,一共十三人。如果再加上十六位小彪将,王英扈三娘(三军内探事)、吕方郭盛(中军守护)等,那么梁山至少有35位马军头领。

而步军头领则没有这么多,除了李衮等十七位步军将校,以及武松等十位步军头领外,只有孔明孔亮两位中军守护,一共29人。而且,这些步军头领不少人也常常骑马作战,比如刘唐、石秀等。

一方面马军头领太多,一方面步军头领太少,所以鲁智深才被安排成步军头领。

这样安排有不少好处,比如能平衡马步军数量,还能突出鲁智深的地位——步军头领第一名,若是在马军将领中,则轮不到鲁智深做第一,毕竟有关胜,他祖宗名气太大,谁都跨越不了。

一方面,鲁智深胖,装备沉重

鲁智深刚出场,作者就说他“生得面圆耳大,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显然身材很魁梧。另外,作者借孙二娘之口说过,鲁智深比较肥胖,旁白中也几次说鲁智深是个胖大的和尚。这就说明,鲁智深又高又胖,保守估计,他也得有二百斤。

不仅人重,鲁智深的兵器也重。他的水磨禅杖,足有六十二斤重。如果再加上装备铠甲,那么总共可能有三百斤重。

如此沉重,除非是赤兔的卢一样的神骏才能承受得起。一般的马,估计就算再好也不能坚持多长时间。

所以,光从重量这方面考虑,鲁智深也不太适合做马将。还是步军将领的身份更适合他,毕竟他本身就有气力,禅杖、装备于他而言不在话下。

除了这两点原因之外,还可能跟鲁智深的身份有关。毕竟,古代和尚鲜有骑马者,几乎都是步行。鲁智深作为和尚,不骑马也是习惯使然。而且,自从调到渭州,又逃亡江湖,鲁智深骑马时间太少。

其实,做五虎将也罢,做步军头领也罢,这都不重要,有心有本领就行。鲁智深侠义之心自不必多说,他的本领也有目共睹,心知肚明,这样就够了。不是非要做五虎将才最好,老鲁自己也不在乎。

总之,无论从哪一点来看,鲁智深不做马军而是做步军将领,都是最合适的选择。

标签: 鲁智深

更多文章

  • 鲁智深:水浒中那个温暖而赤诚的“花和尚”

    历史人物编辑:孙婷婷标签:鲁智深

    常言道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水浒里的打打杀杀,快意恩仇,对血气方刚的少年来说,的确容易带来不好的影响,但并不是绝对的。《水浒传》中的108人当中,没有几个人不带着人命官司,透着冷血,如果说有一个例外的话,那就是花和尚鲁智深。鲁智深一出场就行侠仗义,拳打欺压金家妇女的屠户郑关西,他本来没有想

  • 武松若要打败鲁智深,大概需要多少个回合?

    历史人物编辑:忘川水标签:鲁智深

    文/主任武松和鲁智深是水浒中两大男主角。如果说武松是勇敢、硬朗的化身,那么鲁智深就是侠义、兄弟的代名词,这两个人作为水浒传中的代表人物,都拥有很多的拥趸和粉丝。喜欢武松的人,会喜欢他身上那种霸气,那种舍我其谁的感觉,无论是谁,无论他有多么厉害,只要他成为武松的对手,那么下场只有一个。在武松的所有对手

  • 武松说错一句话得罪宋江,宋江想要痛下杀手,幸亏鲁智深出言相救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鲁智深

    本来,武松说错了一句话是为了得罪宋江。宋江要杀他。幸运的是,鲁智深救了他,那将是多么令人心痛,两面夹刀,即使刀在油锅里,也会被赶走!在《水浒传》,虽然磕头结拜的兄弟很多,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却不多。鲁智深和武松是一对!整部电影《水浒传》中,武松一次为救鲁智深舍命,鲁智深两次为救武松舍命,场面一次比一次

  • 梁山鲁智深也喜欢的同款酱牛肉制作

    历史人物编辑:人间花雨标签:鲁智深

    世人皆知鲁提辖嗜酒好肉,不论是接风庆功时,还是行侠仗义中,就着二两散装高粱酒,能干二斤酱牛肉。花和尚不但喜欢这酱牛肉,吃起来,他一众兄弟也是不遑多让。那你知道他吃的酱牛肉是什么味道?怎么做的吗?南卤北酱,身处北方,作为北方人,吃的那肯定是酱牛肉。酱与卤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轻香料,重酱料,色深味重这几点上

  • 鲁智深:论骂人,洒家从来不怕谁,就是会误伤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鲁智深

    《浅说水浒》第454期(文/焦目)前面的文章说过,水浒里的好汉,多是来自底层,所以他们常说“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也正因为他们是底层人,所以好汉们说话常夹杂着脏话,说好听点就是市井气,说不好听就是粗俗。可以说,水浒中的脏话,与绰号一样,都是其一大特色。而且,越是底层,骂人越是精彩。像郓哥去王婆家里找

  • 答案令人不满: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是正当防卫还是互殴?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鲁智深

    梁山第一大侠当然是鲁智深,他一生行侠仗义却从不滥杀无辜,对恶人基本都是小惩大诫,连强抢民女的山贼小霸王周通,他也没有痛下杀手。但是细细想来,鲁智深的侠义之举也会让人替他捏一把冷汗: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是正当防卫还是互殴?如果说他是主动挑衅,又应该受到怎样的责罚?用《宋刑统》和其他朝代

  • 鲁智深杀人放火,为何最终坐化成佛?智真长老:我早已洞察了先机

    历史人物编辑:伊河史话标签:鲁智深

    纵观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真正把《水浒传》这部文学作品拔高一个层次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鲁智深,一个就是武松。金圣叹认为武松能排在梁山好汉第一,而鲁智深则是那个慧根最深的人。有网友据此善意调侃,鲁智深最终修炼成佛了,慧根能不深吗?很多人认定鲁智深最终成佛,是源自他坐化圆寂说的那个偈颂,“平生不修善果,

  • 如果郑屠一直硬气反抗,鲁智深还会打死他吗?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鲁智深

    《浅说水浒》第359期(文/焦目)很多人都说,108将中,唯有鲁智深才是大侠。鲁智深确实称得上大侠,他本来是老种经略相公帐下的军官,后来调到渭州做了提辖官。与史进第一次见面,就遇到了金翠莲父女,为此他给了金翠莲父女十五两银子,帮助他们逃走,还亲自去找郑屠算账,结果三拳打死而来镇关西郑屠。在鲁智深暴打

  • 如果武松和鲁智深反诏安,能带走多少好汉?

    历史人物编辑:陈城标签:鲁智深

    梁山108将大排名之后,宋江又给大家安排了职位。而后,宋江还和众兄弟一起立誓,证明大家都会像亲兄弟一样,各无异心,生死一心,患难相共,保家卫国。到了重阳节,宋江安排了“菊花大会”,和大家把酒言欢。期间,宋江让乐和唱自己填的词《满江红》,最后一句是“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武松当时就不乐意,说宋江

  • 武松、鲁智深和李逵,谁配得上“侠义”?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鲁智深

    很多读者问过这个问题。说实话,这是一个很引战的问题。尤其是三人都有各自的标签,鲁智深是“唯一好汉”,武松虽然存在争议,但至少也是“半个好汉”,而李逵完全不同,相当多的读者会认为他“滥杀无辜”,甚至说他是“变态恶魔”。所以,当有人问武松、鲁智深和李逵,谁配得上“侠义”时,恐怕很多人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