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第一大侠当然是鲁智深,他一生行侠仗义却从不滥杀无辜,对恶人基本都是小惩大诫,连强抢民女的山贼小霸王周通,他也没有痛下杀手。
但是细细想来,鲁智深的侠义之举也会让人替他捏一把冷汗: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是正当防卫还是互殴?如果说他是主动挑衅,又应该受到怎样的责罚?
用《宋刑统》和其他朝代的法律衡量,或者遇到金陵通判、益州提刑,鲁智深这三次行侠仗义的结果都不会太美妙,轻则罚银二百两,重则流放三千里,就连入狱十年甚至枭首示众,也不是不可能的。
首先咱们来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直到现在,也有一些人认为郑屠罪不至死,鲁智深涉嫌寻衅滋事,插手民间婚姻纠纷。
但是我们细看水浒原著,就会发现郑屠和金翠莲之间并非丈夫与妾侍的关系,“强媒硬保,写了三千贯文书,虚钱实契”,郑屠一文钱没花,就霸占了金翠莲,然后又进行了敲骨吸髓的盘剥:金家父女每日酒楼卖唱,所得大半收入都要交给郑屠。
郑屠这种欺压弱小的恶行,简直是人神共愤,鲁智深暴打他一顿,也算是为受害人出一口气,而且鲁智深在动手前,已经做好了铺垫:先发怒动手的是郑屠,先动刀子的也是郑屠——对朝廷军官动刀子,跟谋反性质相同。
鲁智深身为渭州兵马提辖,面对持刀行凶的郑屠,有义务也有责任制止,即使将其当场击毙,也是理所应当。
鲁智深并没有想取郑屠性命,误杀郑屠后也没有给自己找个理由邀功请赏,而是收拾细软一走了之,这是因为他对当时的官府太了解了:“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只要有官司,官府就有利可图,于是鲁智深这场官司打定了:渭州知府可以先向郑屠家属收一笔常例钱钞,然后又能卖小种经略相公甚至老种经略相公一个面子,所以必须先把鲁智深控制起来几个时辰。
只要有金银摆在案头,黑眼珠见不得白银子的官员就可以判鲁智深有罪:谁挨打谁有理,谁受伤谁有理,谁死掉谁有理,鲁智深只是驻军中下级军官,吃饭赊账救人借钱,远不及镇关西郑屠财大气粗,在资本的力量之下,提辖官人也得跑路,更何况属于驻军军官的鲁智深是个外来户,肯定不如在渭州经营多年的郑屠人脉广泛。
鲁智深跑了,罪名也就坐实了:“鲁达在逃,行开个海捕文书,各处追捉。出赏钱一千贯,写了鲁达的年甲贯址,画了他的模样,到处张挂。”
渭州知府并没有问郑屠该不该打,他的工作,就是将鲁智深“缉拿归案”。
宋朝的官员不太讲理,要是换了其他朝代,鲁智深是该受赏还是受罚,如果受罚,应该怎样责罚,那就得请教见多识广的读者诸君了。
拳打镇关西是不是执行公务,这个问题暂时告一段落,咱们接下来再看鲁智深“桃花村里说姻缘,暴打毛脚女婿小霸王”:这回可是他先动的手,而且是打起来就没完。
周通被鲁智深暴打一顿,轻伤是铁定的事情:“拖倒在床边,拳头脚尖一齐上,打得大王叫救人。”
鲁智深暴打周通,而周通那时候只是来“迎亲”,而且还送上了丰厚的“聘礼”,买卖不成仁义在,鲁智深横插一杠子动手打人,这是妥妥的寻衅滋事。
上面的当然是一部分人的理解,笔者是不敢苟同的:小霸王周通打家劫舍强娶民女,任何人都有义务将其缉拿归案——周通只要当一天山大王,就一直还处在作案状态,将其打残或击毙,都合理合法。
鲁智深打镇关西是动手在后,打小霸王是动手在先,但是面对正在作案的周通,难道要等他入洞房的时候才开打吗?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奋起自卫,暴揍小霸王是制止犯罪,他火烧瓦罐寺又是为了什么?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鲁智深火烧瓦罐寺,也曾为某些人诟病:生铁佛崔道成和飞天夜叉丘小乙好心好意请你喝酒,你听了几个老和尚一面之词就大开杀戒,这岂不是滥杀无辜?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经历了两场打斗,第一场打斗之后,双方都已经停手,鲁智深却找了帮手再次打上门去,早已超出了正当防卫的范畴——即使第一次打斗是崔道成和丘小乙先动手,但是“不法侵害已经停止”,鲁智深再杀上门去,就不是“防卫”而是“寻衅”了,连“互殴”都算不上。
花和尚鲁智深伙同九纹龙史进,不但打杀了崔道成和丘小乙,还火烧了瓦罐寺,数罪并罚之下,他和史进都可能把牢底坐穿。
读书不能读死书、死读书,更不能断章取义,小霸王周通该不该打,甚至该不该杀,我们还得从他“娶亲”前后的所作所为中去找答案。
小霸王周通和打虎将李忠“聚集着五七百人,打家劫舍,此间青州官军捕盗,禁他不得。”
在取消婚约后,周通依旧做他拦路劫财杀人的老本行:“周通大怒,赶向前来,喝一声,众小喽啰一齐都上。那伙客人抵挡不住,转身便走,有那走得迟的,尽被搠死七八个。”
周通是既要人钱财,也要人性命,这样的惯匪,就是凌迟处死也不为过,鲁智深打他算轻的,三拳两脚将其击毙才大快人心。
但是宋朝的刑律就是那么奇葩:老百姓私藏刀枪弓箭,不行;地主豪强欺压良善、山贼水匪大开杀戒,不管。
宋朝一向富而不强,衙役只会欺负老百姓而对真正的恶人放任自流甚至百般呵护,宋江、朱仝、雷横就是典型的例子。
及时雨宋江身为郓城县押司,却为智取生辰纲的托塔天王晁盖通风报信,美髯公朱仝先放走了生辰纲迷盗团,又放走了坐楼杀惜的宋江,最后连白昼杀人的插翅虎雷横也放走了。
宋江杀惜负案在逃,朱仝的做法看着十分眼熟:“朱仝自凑些钱物把与阎婆,教不要去州里告状。这婆子也得了些钱物,没奈何只得依允了。朱仝又将若干银两,教人上州里去使用,文书不要驳将下来。”
朱仝不让阎婆告状,看起来是息事宁人,实际还是为了保护宋江,只有大事化小,宋江才能逍遥法外,如果阎婆“不识相”,朱仝有一百种办法把她送进大牢,古人讲究“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事情往往如此。
鲁智深的三次行侠仗义说完了,宋江朱仝的做法读者诸君也看见了,现在该轮到大家发表高见了:鲁智深这三次出手,没有一次是为了自己,他的所作所为,一直有人质疑,那么在您看来,鲁智深与郑屠的打斗算不算互殴?他暴打小霸王、火烧瓦罐寺,按照《宋刑统》又该如何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