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答案令人不满: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是正当防卫还是互殴?

答案令人不满: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是正当防卫还是互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 访问量:2766 更新时间:2024/1/3 5:33:48

梁山第一大侠当然是鲁智深,他一生行侠仗义却从不滥杀无辜,对恶人基本都是小惩大诫,连强抢民女的山贼小霸王周通,他也没有痛下杀手。

但是细细想来,鲁智深的侠义之举也会让人替他捏一把冷汗: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是正当防卫还是互殴?如果说他是主动挑衅,又应该受到怎样的责罚?

用《宋刑统》和其他朝代的法律衡量,或者遇到金陵通判、益州提刑,鲁智深这三次行侠仗义的结果都不会太美妙,轻则罚银二百两,重则流放三千里,就连入狱十年甚至枭首示众,也不是不可能的。

首先咱们来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直到现在,也有一些人认为郑屠罪不至死,鲁智深涉嫌寻衅滋事,插手民间婚姻纠纷。

但是我们细看水浒原著,就会发现郑屠和金翠莲之间并非丈夫与妾侍的关系,“强媒硬保,写了三千贯文书,虚钱实契”,郑屠一文钱没花,就霸占了金翠莲,然后又进行了敲骨吸髓的盘剥:金家父女每日酒楼卖唱,所得大半收入都要交给郑屠。

郑屠这种欺压弱小的恶行,简直是人神共愤,鲁智深暴打他一顿,也算是为受害人出一口气,而且鲁智深在动手前,已经做好了铺垫:先发怒动手的是郑屠,先动刀子的也是郑屠——对朝廷军官动刀子,跟谋反性质相同。

鲁智深身为渭州兵马提辖,面对持刀行凶的郑屠,有义务也有责任制止,即使将其当场击毙,也是理所应当。

鲁智深并没有想取郑屠性命,误杀郑屠后也没有给自己找个理由邀功请赏,而是收拾细软一走了之,这是因为他对当时的官府太了解了:“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只要有官司,官府就有利可图,于是鲁智深这场官司打定了:渭州知府可以先向郑屠家属收一笔常例钱钞,然后又能卖小种经略相公甚至老种经略相公一个面子,所以必须先把鲁智深控制起来几个时辰。

只要有金银摆在案头,黑眼珠见不得白银子的官员就可以判鲁智深有罪:谁挨打谁有理,谁受伤谁有理,谁死掉谁有理,鲁智深只是驻军中下级军官,吃饭赊账救人借钱,远不及镇关西郑屠财大气粗,在资本的力量之下,提辖官人也得跑路,更何况属于驻军军官的鲁智深是个外来户,肯定不如在渭州经营多年的郑屠人脉广泛。

鲁智深跑了,罪名也就坐实了:“鲁达在逃,行开个海捕文书,各处追捉。出赏钱一千贯,写了鲁达的年甲贯址,画了他的模样,到处张挂。”

渭州知府并没有问郑屠该不该打,他的工作,就是将鲁智深“缉拿归案”。

宋朝的官员不太讲理,要是换了其他朝代,鲁智深是该受赏还是受罚,如果受罚,应该怎样责罚,那就得请教见多识广的读者诸君了。

拳打镇关西是不是执行公务,这个问题暂时告一段落,咱们接下来再看鲁智深“桃花村里说姻缘,暴打毛脚女婿小霸王”:这回可是他先动的手,而且是打起来就没完。

周通被鲁智深暴打一顿,轻伤是铁定的事情:“拖倒在床边,拳头脚尖一齐上,打得大王叫救人。”

鲁智深暴打周通,而周通那时候只是来“迎亲”,而且还送上了丰厚的“聘礼”,买卖不成仁义在,鲁智深横插一杠子动手打人,这是妥妥的寻衅滋事。

上面的当然是一部分人的理解,笔者是不敢苟同的:小霸王周通打家劫舍强娶民女,任何人都有义务将其缉拿归案——周通只要当一天山大王,就一直还处在作案状态,将其打残或击毙,都合理合法。

鲁智深打镇关西是动手在后,打小霸王是动手在先,但是面对正在作案的周通,难道要等他入洞房的时候才开打吗?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奋起自卫,暴揍小霸王是制止犯罪,他火烧瓦罐寺又是为了什么?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鲁智深火烧瓦罐寺,也曾为某些人诟病:生铁佛崔道成和飞天夜叉丘小乙好心好意请你喝酒,你听了几个老和尚一面之词就大开杀戒,这岂不是滥杀无辜?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经历了两场打斗,第一场打斗之后,双方都已经停手,鲁智深却找了帮手再次打上门去,早已超出了正当防卫的范畴——即使第一次打斗是崔道成和丘小乙先动手,但是“不法侵害已经停止”,鲁智深再杀上门去,就不是“防卫”而是“寻衅”了,连“互殴”都算不上。

花和尚鲁智深伙同九纹龙史进,不但打杀了崔道成和丘小乙,还火烧了瓦罐寺,数罪并罚之下,他和史进都可能把牢底坐穿。

读书不能读死书、死读书,更不能断章取义,小霸王周通该不该打,甚至该不该杀,我们还得从他“娶亲”前后的所作所为中去找答案。

小霸王周通和打虎将李忠“聚集着五七百人,打家劫舍,此间青州官军捕盗,禁他不得。”

在取消婚约后,周通依旧做他拦路劫财杀人的老本行:“周通大怒,赶向前来,喝一声,众小喽啰一齐都上。那伙客人抵挡不住,转身便走,有那走得迟的,尽被搠死七八个。”

周通是既要人钱财,也要人性命,这样的惯匪,就是凌迟处死也不为过,鲁智深打他算轻的,三拳两脚将其击毙才大快人心。

但是宋朝的刑律就是那么奇葩:老百姓私藏刀枪弓箭,不行;地主豪强欺压良善、山贼水匪大开杀戒,不管。

宋朝一向富而不强,衙役只会欺负老百姓而对真正的恶人放任自流甚至百般呵护,宋江、朱仝雷横就是典型的例子。

及时雨宋江身为郓城县押司,却为智取生辰纲的托塔天王晁盖通风报信,美髯公朱仝先放走了生辰纲迷盗团,又放走了坐楼杀惜的宋江,最后连白昼杀人的插翅虎雷横也放走了。

宋江杀惜负案在逃,朱仝的做法看着十分眼熟:“朱仝自凑些钱物把与阎婆,教不要去州里告状。这婆子也得了些钱物,没奈何只得依允了。朱仝又将若干银两,教人上州里去使用,文书不要驳将下来。”

朱仝不让阎婆告状,看起来是息事宁人,实际还是为了保护宋江,只有大事化小,宋江才能逍遥法外,如果阎婆“不识相”,朱仝有一百种办法把她送进大牢,古人讲究“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事情往往如此。

鲁智深的三次行侠仗义说完了,宋江朱仝的做法读者诸君也看见了,现在该轮到大家发表高见了:鲁智深这三次出手,没有一次是为了自己,他的所作所为,一直有人质疑,那么在您看来,鲁智深与郑屠的打斗算不算互殴?他暴打小霸王、火烧瓦罐寺,按照《宋刑统》又该如何定罪?

标签: 鲁智深

更多文章

  • 鲁智深杀人放火,为何最终坐化成佛?智真长老:我早已洞察了先机

    历史人物编辑:伊河史话标签:鲁智深

    纵观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真正把《水浒传》这部文学作品拔高一个层次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鲁智深,一个就是武松。金圣叹认为武松能排在梁山好汉第一,而鲁智深则是那个慧根最深的人。有网友据此善意调侃,鲁智深最终修炼成佛了,慧根能不深吗?很多人认定鲁智深最终成佛,是源自他坐化圆寂说的那个偈颂,“平生不修善果,

  • 如果郑屠一直硬气反抗,鲁智深还会打死他吗?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鲁智深

    《浅说水浒》第359期(文/焦目)很多人都说,108将中,唯有鲁智深才是大侠。鲁智深确实称得上大侠,他本来是老种经略相公帐下的军官,后来调到渭州做了提辖官。与史进第一次见面,就遇到了金翠莲父女,为此他给了金翠莲父女十五两银子,帮助他们逃走,还亲自去找郑屠算账,结果三拳打死而来镇关西郑屠。在鲁智深暴打

  • 如果武松和鲁智深反诏安,能带走多少好汉?

    历史人物编辑:陈城标签:鲁智深

    梁山108将大排名之后,宋江又给大家安排了职位。而后,宋江还和众兄弟一起立誓,证明大家都会像亲兄弟一样,各无异心,生死一心,患难相共,保家卫国。到了重阳节,宋江安排了“菊花大会”,和大家把酒言欢。期间,宋江让乐和唱自己填的词《满江红》,最后一句是“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武松当时就不乐意,说宋江

  • 武松、鲁智深和李逵,谁配得上“侠义”?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鲁智深

    很多读者问过这个问题。说实话,这是一个很引战的问题。尤其是三人都有各自的标签,鲁智深是“唯一好汉”,武松虽然存在争议,但至少也是“半个好汉”,而李逵完全不同,相当多的读者会认为他“滥杀无辜”,甚至说他是“变态恶魔”。所以,当有人问武松、鲁智深和李逵,谁配得上“侠义”时,恐怕很多人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 如果鲁智深穿越到现代来能打赢泰森吗?

    历史人物编辑:袁恩慈标签:鲁智深

    如果要说起鲁智深,大家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是拳打镇关西,三拳就打死了身强力壮的郑屠;还有大闹五台山,他喝醉了酒能把五台山上的断金厅给撞断;最牛的还是倒拔垂杨柳,他可以把腰粗的大柳树连根拔起。通常情况下鲁智深还是要动用兵器的,他的兵器是62斤重的禅杖!在小说水浒传当中,鲁智深的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基本上是

  • 鲁智深为什么要火烧瓦罐寺?智真长老一句话暗藏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鲁智深

    鲁智深辞别师父,离开五台山去投东京大相国寺。大约过了一月时间,他来到一个去处——瓦罐寺。在这里,他纠合史进斗杀了崔道成和丘小乙,同时也使几个无辜的老和尚和一个无辜的妇人死于非命,最后又点一把火把瓦罐寺烧为灰烬。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要想读懂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读懂下面这几个问题:有人认为,这是正义之人和

  • 梁山好汉战力排名前20位,林冲、鲁智深没进前5,武松排在第几?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鲁智深

    对于梁山好汉的武功排名前20的高手,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或许每一个《水浒传》爱好者,心中都有一份梁山好汉武力排名榜。#水浒传解读#下面我来说一下,我心目中的梁山好汉TOP20位高手名单,以及排名顺序。排名规则:一切都凭实打实的战绩来说话,不论名气,人气,官职和背景。全部将领的战绩信息,都基于容与堂本的

  • 水浒传里唯一的英雄和“佛爷”鲁智深

    历史人物编辑:邝志龙标签:鲁智深

    金圣叹在评价《水浒传》人物点评榜里将鲁智深评为上上人物排名,鲁智深是圣人、佛、神人。这分别是儒释道三家对人的最高评价。可谓是人中绝顶、是令人神往的上上人物,被认定为“佛爷”。这个评价很贴切,鲁智深在《水浒传》应该排在第一。鲁智深的佛性很高,这里的佛性就是成佛的可能性。所以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皆可

  • 鲁智深两次被生擒,不是梁山兄弟无情无义无胆,其中寓意玄机用两个字就能概括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鲁智深

    谁是梁山第一大侠?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没有争议,虽然金圣叹认为鲁智深略逊武松一筹,但是绝大多数现代读者都会认为鲁智深更有侠义之风——无论是拳打镇关西郑屠、小霸王周通,还是火烧瓦罐寺、大闹野猪林,鲁智深都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没有一次是为了自己的个人私利。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乃至整部水浒传中,鲁

  • 从智真长老给鲁智深剃度,来感受佛门偈语的一些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简读标签:鲁智深

    佛门在长老吩咐事情,比如剃度,都会说一些偈语。这些偈语表面很浅显,实际上很深奥。鲁智深自从打死镇关西以后,在江湖上东躲西藏,最后在山西碰到了曾经救过的金老爹。在金老爹的协助下,只得到五台山去剃度,从而当了和尚。剃度以前,寺庙里的和尚都吓了一大跳,说:“这个人不似出家的模样,一双眼却恁凶险。”但是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