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累世清华气自壮——说说“性刚自任”的北宋名臣寇准的家世背景

累世清华气自壮——说说“性刚自任”的北宋名臣寇准的家世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贺诗庆 访问量:1767 更新时间:2024/1/17 16:38:31

华夏史上文治最为杰出的朝代北宋,从其创立之初,就笼罩在北方强邻契丹的阴影之下。太宗时挟灭北汉之威,意图收复被契丹占据的燕云,却在高梁河一战中遭受惨败,五代后期以来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禁军精锐,就此损耗殆尽。从此以后,北宋的历任皇帝就患上了“恐辽症”,再也不敢轻易言战。使得无险可守的华北平原,成了契丹铁骑肆意纵横的乐园。而且在真宗在位时,契丹曾以倾国重兵来袭,差一点就兵临汴梁,让靖康之耻的惨剧提前上演。

此时如果不是一位意志坚定的名臣挺身而出,强行将真宗推向前线,顶住了辽军的威胁,迫使辽主签定了和约,那此后的历史进程还真的很难预测。这位力挽狂澜的名臣就是寇准,是一位个性非常鲜明的人物。寇准少年得志,太平兴国五年、未满二十他就高中进士。三十二岁时就做到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上升到一国执政的位置。宋太宗赵光义对他的文学才华和治政能力都很欣赏,也认可其敢于犯颜直谏的刚直品格,曾将他比作贞观名臣魏征。而他以主导达成澶渊之盟的盖世之功,在真宗朝又成了一言九鼎的首相。可惜晚节不保,最终却在王钦若丁谓等小人设计下,被贬斥边郡、客死雷州。

他之所以落得如此凄惨的结局,除了位高遭嫉、小人构陷之外,其性格上的一些固有缺陷也是主要原因。他的同僚之一吕蒙正曾对其有“性刚自任”四句评语,也就是说寇准个性过于刚强、又自恃才能卓异,所以难免目空一切、不能容人。而他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其家世背景也有很大的关系。

寇准的父亲叫寇相(或作“寇湘”),也是一位难得的才士。他学识渊博、诗文俱佳,五代后晋时参加科考,高中头名进士。那时还没有“状元”一说,不过进士科的第一名基本上被后世视为真正的状元。状元之子,自然家学渊源,宋初能中的,几乎都是寇准这样的官宦子弟,只不过他的起点更高些而已。而且寇准的老丈人宋偓,更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此人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外孙,又娶了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女儿,他的另一个嫡女嫁给了宋太祖赵匡胤。也就是说,寇准还与赵匡胤是连襟,理论上也算是皇亲国戚。

宋偓出身军旅世家,父祖和它本人就是军中有数的大将,而他这人谦恭好士、最擅长的就是选边站队。除了与后唐、后晋人关系外,他在后周建立过程中也发挥过重要作用,是追随郭威起兵的主要将领之一。而赵宋代周时,他又自然地站在了好女婿赵匡胤一边,再一次成了开国功臣,也让他的家族从此长保富贵。有了这样厉害的老丈人、再加上父亲的言传身教,寇准自登第到入仕、再到成为朝中重臣的道路,也就走得相当顺利。不过没有经过官场的挫折磨砺,却让寇准锋芒毕露、性格显得过于强势,对于一位百官之首的宰相来说,很容易遭受攻击。

标签: 寇准

更多文章

  • 英法联军入侵,咸丰要御驾亲征,大臣:坐镇紫禁城,大清缺少寇准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寇准

    大沽战败,僧格林沁上书咸丰帝:虽然大沽战败,但并不是奴才懈怠和渎职,实在没想到北部炮台的两座弹药库会同时爆炸。奴才已经在天津和通州沿路做了必要的部署,但奴才以亲王和六大公爵的名义请求皇上暂离京城,北狩热河。等到六大公爵的援兵一到,奴才将功赎罪,让这些卑鄙可耻之徒消失。僧格林沁的奏折是密奏咸丰的,此时

  • 同样主持议和,为啥寇准是英雄,秦桧却是奸臣?问题出在这里

    历史人物编辑:李韶彬标签:寇准

    两宋有两次议和:澶渊之盟和绍兴和议。先说澶渊之盟,北宋需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南宋就惨多了,绍兴和议规定:宋向金称臣,每逢金主生日及元旦,宋均须遣使称贺;双方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并割让唐、邓、商、秦四州予金;宋每年向金纳

  • 如果宋真宗听寇准的话,能不能从契丹手里拿回燕云十六州?

    历史人物编辑:五千年桑田标签:寇准

    宋真宗,赵恒,是一个只有守成之意,并无开拓之心得君主。那么很多人会说如果他有汉武帝那样雄图伟略的思想那么北宋能不能拿回燕云十六州呢?如果不能,再加上有寇准这位名相辅佐,应该能取回燕云十六州吧?其实答案也一样是否定的。先不说史实告诉我们的历史最终走向如何,我们就先从当时宋朝的大历史环境等多重因素进行分

  • 《大宋宫词》对宋太宗和宋真宗都忠心耿耿的寇准为何会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寇准

    不久前,由李少红执导,由刘涛和周渝民等人联袂主演的历史剧《大宋宫词》终于播完。这部剧虽然不如前作《大明宫词》那样经典,甚至在豆瓣的评分也差强人意,但也并非完全一无是处。除了大女主刘娥以外,全剧还对一个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刻画和演绎,他的名字就是寇准。寇准(961年—1023年),字平仲

  • 百姓不听劝告,寇准想了个好办法,值得今天的官员学习

    历史人物编辑:胡月芳标签:寇准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19岁的寇准考中进士。宋太宗选取进士,会到殿前的平台亲自看望提问,年纪轻的人往往不予录用。有人就教寇准增报年龄,寇准坦然地说:“我刚刚准备要踏上仕途,怎么可以欺骗陛下呢?”好在宋太宗没有那么固执,也是因为寇准确实才华横溢,年仅19岁的寇准被太宗考取了,被授官大理评事,派往归州巴东任

  • 夜审潘仁美的寇准,因为开玩笑过分,客伤他乡

    历史人物编辑:薇爱生活标签:寇准

    七子去六子回,杨家将出征注定了是个结局,不过谁也没想到结局会悲惨的如此地步,杨家七子奔赴沙场只有六子杨延昭一个人回来了。杨家的结局是因为潘仁美贻误战机里通外国所致,于是八贤王调寇准进京夜神潘仁美。这个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可是您各位知道寇准的结局吗,寇准最终失势客伤他乡。寇准寇准入京审了潘仁美之后名声大

  • 以史为鉴:寇准一句话培养一个死敌

    历史人物编辑:撸猫的娜娜标签:寇准

    寇准,字平仲,北宋政治家。有官居鼎鼐 无地起楼台,清廉之声令人钦佩。他的《六悔铭》教给人处世智慧:“官行私曲,失时悔。富不俭用,贫时悔。艺不少学,过时悔。见事不学,用时悔。醉发狂言,醒时悔。安不将息,病时悔。”可是你知道吗?这么一位智慧型的清正之人曾做过一句话培养一个死敌的事情。丁谓,出自寇准门下,

  • 寇准明明帮宋军打了大胜仗,为何宋真宗却开始疏远他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寇准

    公元1004年,辽主耶律隆绪尊母亲萧太后之命,派重兵攻打大宋。由于辽军攻势甚猛,惶恐的大宋群臣,竟都产生了迁都躲避战乱的念头。宋真宗连忙召集群臣商议退敌之策,但群臣却对宋真宗说道:陛下可以迁都金陵或是逃到成都。群臣泄气的回答,让无言以对的宋真宗感到万分失望。就在宋真宗沉默不语时,宰相寇准上奏:臣要把

  • 【每日聊聊史2:北宋宰相寇准真的“不学无

    历史人物编辑:小思思音节库标签:寇准

    【每日聊聊史2:北宋宰相寇准真的“不学无术”吗?】“不学无术”现在常常被用来形容一些纨绔子弟虚度光阴,坐吃山空,是妥妥的贬义词。可很少人知道,“不学无术”这个词竟是来自北宋宰相寇准。有人就要问了,寇准可是一代名相,北宋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怎么着也和“不学无术”这个词扯不上边。那么“不学无术”这个帽

  • 北宋一代名相寇准为什么被贬雷州,客死他乡,结局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草堂读史标签:寇准

    北宋一代名相寇准,曾得到了宋太宗、宋真宗两代君主的信任,可谓是位极人臣,权倾朝野。特别是在辽国南侵,北宋危机之时,寇准力劝想迁都逃跑的宋真宗御驾亲征,迫使辽国在澶州城外定立了“澶渊之盟”,挽救了危机中的北宋,换来了此后一个多世纪的宋辽和平,可谓是居功至伟。但,就是这样一位社稷重臣,晚年却被贬雷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