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吃饭不小心胡子上沾上汤汁,旁边宰相丁谓伸手给他擦干净,这让寇准哈哈大笑:你好歹也是朝廷重臣,也学会给上司擦胡子了吗?
其他大人听了后都哈哈大笑,让丁谓觉得很没面子。他本来是一番好意,结果却被寇准一番数落落了个颜面扫地的下场。从此他心中就记恨寇准打算取而代之。可是寇准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导致了他后来客死他乡的悲剧。
其实早就有人劝说寇准要小心丁谓。根据《智囊全集》中的记载,李沆说丁谓是个很有才的人,但他绝不会甘于人下。可寇准却毫不在意说,我当然知道,可有谁能压制住他呢?
丁谓的才华确实很高,此人有过目不忘之才,诗词书画样样精通。他的文章也有韩愈,柳宗元之风。他的才思敏捷,诗词脱口而出,宋真宗非常喜欢他的才学。
丁谓办事能脚踏实地,在负责都造玉清宫时他先是引入汴河水,再用水运建筑材料,用完后将水排掉,再用建筑垃圾填埋。这一下子就解决了用料,运输和垃圾处理三个问题。本来15年才能干完的工作,他只用六年就完成了。
按道理说寇准也不是个善茬子。此人刚直,号称宋朝版本的魏征,深受宋真宗的器重。他和丁谓都是宋真宗喜爱的才子,但是丁谓经过多年谋划之后,用了三招就让寇准客死他乡。
第一招,结党营私。丁谓知道想要扳倒寇准,光凭着一个人的力量绝不可能,他便到处寻找看不惯寇准的一些大臣订立攻守同盟。根据《智囊全集》记载,丁谓和另外四人合称“五鬼”。五个人共同进退,爆发出极强的能量。
第二招,釜底抽薪。寇准之所以能始终位于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和皇帝对他的重用是分不开的。只要皇帝不喜欢他什么事情都会好办,所以丁谓就想尽一切办法说寇准的坏话。
那一天五鬼之一的王钦若跟宋真宗说,陛下如此敬重寇准,是不是因为在檀渊之盟中寇准立大功?宋真宗点了点头。王钦若又说,这是一个耻辱的盟约,哪有什么功劳可言。而且陛下知道什么是赌徒孤注一掷吗?当时陛下在寇准眼中就是和辽国赌博的孤注呀!宋真宗听了后开始对寇准有疑虑。
第三是借刀杀人。宋真宗病重后,皇后刘娥独揽大权,遭到了寇准的坚决反对。于是丁谓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想法和刘娥站在一边。刘娥非常感谢丁谓的支持,掌权后就让他当了宰相。他一上台就开始陷害寇准,直到让他死在雷州。
寇准确实非常可惜,他空有满腹才华刚正不阿,结果却客死他乡,都是因为他不懂得如何处理人情世故。由此可见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能力,没有点智慧就一定会带来灾祸。
《智囊全集》上说。“与贵者言,依于势;与贱者言,依于谦”。翻译过来就是和地位相对低下的人相处一定要懂得谦虚。他可能表面上不能怎么着你,可背地里会暗中捅刀子。人多谦虚一下可以避免无妄之灾,还可以增加一个人的魅力,也能起到收买人心的效果。
《智囊全集》初编成于1625年,收录了上到先秦,下至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书中所表现的人物都在运用智慧和木谋略创造历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
智囊全集是我国国学传世经典,得到了白岩松的强烈推荐。作者冯梦龙是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他的《智囊全集》也得到了曾国藩,李鸿章的喜爱。尤其是曾国藩,更是靠着《智囊全集》里面的故事战胜太平天国。有人说读懂《智囊全集》就可以鼎定天下,此言确实非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