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渭南有贤,北宋可安 明知不可而为之-“书生”寇准

渭南有贤,北宋可安 明知不可而为之-“书生”寇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沐子时尚的笔记 访问量:1592 更新时间:2024/1/18 22:15:04

檀渊之盟影响了宋朝的进程,如果说杨延昭是用武力影响了檀渊之战,也只是影响了一小部分,毕竟主战场不在他那里,当时宋真宗刚刚登基,辽国乘立足未稳而发兵,连胜两场之后威胁河北,危急时刻主政大臣纷纷主张南迁,不是成都,就是金陵。搞得宋真宗也很惶惶,害怕守不住宋家天下,这次,却是一个书生站了出来,直言不讳,退?为什么要退,我们兵强马壮,实力强横,而且军民一心,只要陛下御驾亲征,鼓舞士气,必定可胜。如果退过长江,辽人长驱直入,我们守无可守,只能败退了。最终促使宋真宗御驾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最终迫使辽国退兵,保大宋一时无,这个书生,叫寇准

寇准年少出身名门望族,世家子弟,父亲因为功勋被封国公之爵位,寇准从小接受的就是传统的儒家文化教育,天资聪颖,又爱好学习,自然是要通过科举入仕,我想,每一个书生的梦想,都是“当谥文正”吧。寇准也不例外,公元980年,19岁的寇准考中了进士,随后殿试得宋太宗召见,被录取为官,开始了仕途生涯,通常进士都是下放到地方历练,寇准也不例外,归州,成安,一步步的功绩,最终再次走进了中枢,担任尚书虞部郎中。公元989年,寇准因为直言不讳,最终得到了宋太宗的赏识,赞叹他是魏征一般的人物,确实,大宋一朝对士子极其宽松,最残忍也只是流放之刑罚。随后就出了一件事儿让寇准声名大涨。990年,发生了两起贪污受贿案件,被侦破后,贪污少的祖吉,被判处死刑,贪污情节严重的王淮,却因为哥哥是当朝宰相的缘故而得以避免。寇准心中忿忿不平。恰好991年春,春雨迟迟不来,旱灾在古代被认为是君王没有处理好政务,最终上天降下惩罚的表现。最终寇准上言说,这是刑法不公的表现,太宗回到宫中后,再次召寇准询问,寇准把两府官员一同叫来,然后说出了王淮和祖吉二人的事,太宗勃然大怒,重新处罚了二人,嘉奖了寇准,升任谏议大夫。

随后,寇准因为和张逊的矛盾,被王宾抓住机会向太宗禀告小的过失,双方相互诋毁,最终让太宗生气,将两人分别贬出京城,不久之后,寇准就被召回。并且坚定太宗信心,解决了困扰太宗许久的立储问题。当时宋太宗从太祖手中继承皇位就疑点重重,毕竟当时太子已经成年,完全有能力治理国家,烛影斧声也是让人浮想联翩,最后太宗以兄终弟及而宣告继承皇位,但是当时讲的是传位给德昭,现在又想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寇准明白,皇位到这个时候,已经不可能回到太祖那一脉了,因此就巧妙的建议,该立众望所归的人,这就让宋真宗把自己心中的理想人选襄王赵恒讲了出来,寇准表示同意,次日赵恒被任命为开封府尹,改封寿王,不久改为太子。百姓纷纷开心的称呼赵恒为少年天子,太宗有些不开心,寇准却说,这说明百姓都认可君王的建议,认为一时合情合理的。从此寇准被更加倚重,而且有拥立之功,赵恒登基后,必然会重用寇准。公元997年,赵恒登基,寇准担任了工部侍郎,其实赵恒想让他当宰相,又怕他锋芒毕露,最终不容于人,于是迟迟没有任命。而辽国认为赵恒立足未稳,于是发兵多次骚扰,边境屡屡告急。在参知政事毕士安推荐下,寇准拜相。公元1004年,辽军二十万南下,攻定州,威胁开封。朝廷上下乱作一团,很多人主张南迁,最终寇准战出来,先是说应该把主张南迁的诛杀,未战先怯,扰乱军心,随后分析局势,安定了宋真宗慌乱的内心,冷静的分析,让他们明白,这次战争,胜利的概率很大,随后把主张南迁的王钦若外放到前线,减少他对宋真宗的影响。随后便是制定战略,积极鼓励宋真宗御驾亲征。最终定下了固守贝州,增援定州的战略。在寇准坚持下,宋真宗决心御驾亲征。而十一月,贝州被攻克,双方对峙于檀州城下,低迷的宋军士气在宋真宗到来后达到顶峰,宋军认为他们的君王在,一定会胜利,加上寇准合理的谋划,尽管宋真宗只出面一次,却极大的鼓舞了宋朝军民的决心。寇准在北城上饮酒自若,淡定指挥的样子给宋真宗很大信心,之后的战事也没有辜负宋真宗的期望,辽军本来就孤军深入,一旦不能迅速攻克,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再加上高昂的宋军士气,最终几场战败后,双方决定议和。辽国的条件是割地求和,宋真宗却认为,赔偿点银钱就可以了,因为局势利于宋军,但是宋真宗无心北伐,最终以宋朝每年给辽国岁银而结果,寇准虽然极为不满,却也明白,宋军和辽军的差距,当时宋真宗的心理底线是100万白银,然而出发前,寇准对使者说,你要敢超过三十万,就不用回来了。同年十二月,双方达成一致,檀渊之盟正式签订。然而功高震主,或者说,引起了同僚的嫉恨,不断有人在宋真宗面前诋毁寇准,三人成虎,何况宋真宗也已经对寇准有所忌惮,最终王钦若的孤注一掷论,让宋真宗下定了决心,寇准被罢免了宰相,到外地为官。随后丁谓出于自身考虑,把寇准调回中央担任宰相,不久之后又因为政见不和被贬出京城,这时候的寇准,已经无心再留恋官场,一路被赶到了雷州,最终客死他乡,应了他当年那句“到海只十里,过山应万重”的诗,一语成將,不外乎如是。

几百年后,明朝也有一个和寇准相似的人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也是敌军围城,最终守住了京城,也是被小人诬陷,最终愤慨而死,我想,他们这样的书生,只能是在国家危难之时,被君王所倚重把,就好比后世那个叫于谦的书生,谁笑书生常误国?只能说,不尽然。

标签: 寇准

更多文章

  • 直男癌患者寇准晚年的人生结局,为什么会如此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妹说历史标签:寇准

    性格决定命运,寇准晚年不幸遭贬、客死远乡的结局,是他直男癌晚期的自然结果。说起现在的“直男癌患者”,一般会引用这个比喻,当直男癌患者听到某女子被强暴,必然先下定语:“都是这个女人的错,她穿的太暴露!”没错,历史上的寇准也是这么一个自信而直接的性格特征,绝不像评书中和电视剧上刻画的那么“贼特兮兮”,精

  • 北宋名相寇准,胁迫皇帝到前线打仗,他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温存标签:寇准

    寇准是流芳百世的北宋名相,但下场结局非常凄惨,辅助两位皇帝身居高位,晚年却被贬谪至雷州,连容身之所都没有,幸亏当地百姓帮助才勉强有了容身之地。在雷州苟活数年后,寇准与世长辞,妻子想要将寇准带回家乡安葬,可惜宋仁宗划拨的路费不够,寇准灵柩走到洛阳时已经囊中羞涩,无奈之下就将寇准葬在洛阳巩县。十年之后,

  • 差点亡于辽国的北宋,多亏了寇准的一再坚持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领域标签:寇准

    北宋靖康之耻成为南宋抹不去的伤痛,也是后世很多人对北宋最无奈的叹息。然而,早在宋真宗年间,宋朝就曾遭到第一次严重危机,如果没有寇准,“靖康之耻”很可能会提前123年发生,宋朝的耻辱,很可能就是“景德之耻”。开局就不完整,收不回的燕云十六州,成为北宋最危险的缺口,危机终于由此而来。当初石敬为了一己私利

  • 北宋政治家寇准有什么政绩?他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带你观遍世界标签:寇准

    寇准(961或962年8月27日 —1023年10月24日 ),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先后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宋太宗重用,淳化二年(991年)任枢密副使,淳化五年(994年)升任参知政事。宋真宗即位后,

  • 五十岁以上的人应该读寇准《六悔铭》

    历史人物编辑:在旅行的大鱼标签:寇准

    如此漫长的一生,谁没有遗憾?遗憾的是,世间的遗憾无药可医,唯有改过自新,才能避免岁月流逝。五十岁,知天命,人生已经登峰造极。不出意外的话,我有房有车,孩子长大成人,事业也接近巅峰。回想自己走过的路,该后悔的就该后悔,这样人生才会少一些遗憾。《六悔铭》北宋宰相寇准写的——见事不学后悔。堪称世代相传的传

  • 《大宋宫词》:大宋第一“钢铁侠”寇准是如何炼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念寒尘缘标签:寇准

    随着《大宋宫词》电视剧的热播和剧情的推进,北宋时期的众多名臣也一一登场,这其中尤以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寇准引人瞩目。一:少有才学。寇准出生于宦官世家,父亲当时的高官。长于斯,成于斯。少时的寇准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是天资聪明,又勤奋好学。十四五岁时便精习四书五经,文采斐然。著名

  • 寇准两次帮皇帝,三任宰相推荐他,为何最后却被贬谪雷州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寇准

    寇准帮助宋真宗打败了辽国,三任宰相都推荐他,宋真宗也重用他,为何他却最终遭到贬谪,死在偏僻蛮荒的雷州呢?对于宋真宗来说,寇准对他的意义是非常大的。宋真宗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本来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由于寇准对他的极力推荐,因此宋真宗被宋太宗立为太子。可以说,寇准对宋真宗有扶立之功。寇准后来当了宰相

  • 拯救宋朝的寇准,最后怎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寇准

    宋真宗景德元年闰九月,辽承天后和辽圣宗再度领兵大举入侵宋境,途经保、定二州,直抵澶州,大有进逼北宋国都东京(今河南开封)之势。北宋整个朝廷皆震惊恐惧,副宰相王钦若等人看见敌人跟遇见老虎一样,张皇失措,极力主张迁都南逃。新任宰相寇准却极力阻止这种逃跑的提议,主张宋真宗北上澶州,指挥部队抵御敌人的入侵。

  • 北宋人有多歧视南方人?太祖不许南人为相,寇准不让南方人当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背包旅行呀标签:寇准

    说到地域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中国地域黑可是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从先秦时期就有人开始地域歧视了。中国地盘大,偌大的领土被分划成一个个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都形成了各自的文化,拥有了鲜明的特点。由于文化差别,各地之间难免就会出现认知上的矛盾,进而引发冲突。大打出手倒是还不至于,但是言语诋毁是绝对免

  • 北宋寇准:成也刚直,败也刚直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寇准

    据历史记载,寇准是北宋的第一大宰相,也是个传奇人物。以他凭借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善于断事从而被世人称赞。但他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遇到过很多的波折,曾经两度成为宰相,也曾两度被贬,几起几落,这些在后世中都是被常常拿来谈论的。也许在电视剧中他经常被演绎的幽默诙谐,但其实真实的他其实命运很是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