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差点亡于辽国的北宋,多亏了寇准的一再坚持

差点亡于辽国的北宋,多亏了寇准的一再坚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说新领域 访问量:1608 更新时间:2024/1/18 21:32:58

北宋靖康之耻成为南宋抹不去的伤痛,也是后世很多人对北宋最无奈的叹息。

然而,早在宋真宗年间,宋朝就曾遭到第一次严重危机,如果没有寇准,“靖康之耻”很可能会提前123年发生,宋朝的耻辱,很可能就是“景德之耻”。

开局就不完整,收不回的燕云十六州,成为北宋最危险的缺口,危机终于由此而来。

当初石敬为了一己私利,把中原王朝抵挡北方少数民族最有力的屏障——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政权的大辽国,燕云十六州从此成为悬在中原政权头上的一把利剑。收复燕云十六州,成为后续有志者不约而同的目标。

当后周世宗柴荣挥军北上,眼看就要胜利时,不幸突患急病,被迫班师,壮志未酬身先死。

宋太祖赵匡胤称帝,不忘幽云旧土,可惜天不假年,正值壮年,却突然死在斧声烛影之中。太宗携胜利之师亲征,可惜惨遭败绩,乘驴车而逃;之后的雍熙北伐也以惨败告终。

太宗两败,不仅仅是战术上的失败,更主要的是战略上的失败。

一方面,太宗两败让宋朝无论君臣还是平民,都将契丹视为难以战胜的敌人,整个大宋在心理上已经处于下风;

另一方面,契丹的两次大胜,增强了自信心,从此转变对宋战略态势,转守为攻,所谓攻守易势也。

辽圣宗耶律隆绪继位后,萧太后萧燕燕摄理朝政,辽朝在萧燕燕的治理下,进入最为鼎盛的时期,强大起来的契丹政权,已经不满足于北方,富庶的大宋,早已经让这个政治野心膨胀的女人垂涎三尺。

宋真宗景德元年,萧太后再次携辽圣宗亲征,这一次,萧燕燕已经不满足于两国边境的胜负得失。

宋军坚守不出,攻城屡屡受挫的辽军索性一路南下,直达黄河要津澶州城下。距离北宋都城汴京仅仅300里,而且无险可守,辽军一旦渡河,很快便会兵临汴京城下。

早就对辽朝心生畏惧的宋朝君臣,马上慌了神,朝廷上充满了“南迁”的逃跑言论,有了老爸两次惨败的教训,宋真宗也打算“避避风头”。

这种情况,和123后的靖康之耻何其相似,都是大兵压境,都是君臣慌乱、逃跑言论充满朝堂之时。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机面前,寇准的刚直,拯救了北宋。

有时候,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由于是少数,要想捍卫真理,这个少数人必须坚持不懈,刚正不阿。北宋著名的抗辽大臣寇准,就是这样的少数人。

宋真宗打算南逃,问寇准:“如果南幸会怎么样?”寇准道:“如今天子神武,将帅和谐,如果皇帝亲征,辽军必然远遁而去。怎么能丢弃祖宗的宗庙和社稷而难逃呢?”

在亲征路上,宋真宗又打起难逃之意,寇准再次劝说宋真宗:“如果退回半步,形势将土崩瓦解!到那时,恐怕连金陵都到不了!”

宋真宗最终在寇准的一再督促下,抵达州前线,宋军士气大振,再加上辽军统帅、曾经擒获宋军大将杨业的萧挞览被宋军意外射死,辽军士气低落,主动求和,北宋和辽签订《澶渊之盟》,这场战争最终结束。

可以说,如果没有寇准的坚持,宋真宗基本上会南逃,到那时,宋军士气低落,123年之后的“靖康之耻”很可能会提前发生,北宋早夭,也就不会有后世今百年繁华的经济文化。

而寇准的刚直和坚持,为北宋续命100多年。

对此,大家怎么看?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随手关注,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宋史》。

标签: 寇准

更多文章

  • 北宋政治家寇准有什么政绩?他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带你观遍世界标签:寇准

    寇准(961或962年8月27日 —1023年10月24日 ),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先后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宋太宗重用,淳化二年(991年)任枢密副使,淳化五年(994年)升任参知政事。宋真宗即位后,

  • 五十岁以上的人应该读寇准《六悔铭》

    历史人物编辑:在旅行的大鱼标签:寇准

    如此漫长的一生,谁没有遗憾?遗憾的是,世间的遗憾无药可医,唯有改过自新,才能避免岁月流逝。五十岁,知天命,人生已经登峰造极。不出意外的话,我有房有车,孩子长大成人,事业也接近巅峰。回想自己走过的路,该后悔的就该后悔,这样人生才会少一些遗憾。《六悔铭》北宋宰相寇准写的——见事不学后悔。堪称世代相传的传

  • 《大宋宫词》:大宋第一“钢铁侠”寇准是如何炼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念寒尘缘标签:寇准

    随着《大宋宫词》电视剧的热播和剧情的推进,北宋时期的众多名臣也一一登场,这其中尤以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寇准引人瞩目。一:少有才学。寇准出生于宦官世家,父亲当时的高官。长于斯,成于斯。少时的寇准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是天资聪明,又勤奋好学。十四五岁时便精习四书五经,文采斐然。著名

  • 寇准两次帮皇帝,三任宰相推荐他,为何最后却被贬谪雷州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寇准

    寇准帮助宋真宗打败了辽国,三任宰相都推荐他,宋真宗也重用他,为何他却最终遭到贬谪,死在偏僻蛮荒的雷州呢?对于宋真宗来说,寇准对他的意义是非常大的。宋真宗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本来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由于寇准对他的极力推荐,因此宋真宗被宋太宗立为太子。可以说,寇准对宋真宗有扶立之功。寇准后来当了宰相

  • 拯救宋朝的寇准,最后怎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寇准

    宋真宗景德元年闰九月,辽承天后和辽圣宗再度领兵大举入侵宋境,途经保、定二州,直抵澶州,大有进逼北宋国都东京(今河南开封)之势。北宋整个朝廷皆震惊恐惧,副宰相王钦若等人看见敌人跟遇见老虎一样,张皇失措,极力主张迁都南逃。新任宰相寇准却极力阻止这种逃跑的提议,主张宋真宗北上澶州,指挥部队抵御敌人的入侵。

  • 北宋人有多歧视南方人?太祖不许南人为相,寇准不让南方人当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背包旅行呀标签:寇准

    说到地域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中国地域黑可是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从先秦时期就有人开始地域歧视了。中国地盘大,偌大的领土被分划成一个个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都形成了各自的文化,拥有了鲜明的特点。由于文化差别,各地之间难免就会出现认知上的矛盾,进而引发冲突。大打出手倒是还不至于,但是言语诋毁是绝对免

  • 北宋寇准:成也刚直,败也刚直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寇准

    据历史记载,寇准是北宋的第一大宰相,也是个传奇人物。以他凭借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善于断事从而被世人称赞。但他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遇到过很多的波折,曾经两度成为宰相,也曾两度被贬,几起几落,这些在后世中都是被常常拿来谈论的。也许在电视剧中他经常被演绎的幽默诙谐,但其实真实的他其实命运很是坎坷,

  • 难以讨喜的寇准,为什么君子与小人都不喜欢寇准?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波标签:寇准

    前言:寇准中了进士以后,逐渐被宋太宗重用,后来在宋真宗继位上又算是出了力,与辽作战,最后签订“澶渊之盟”又立了大功,然后又获得了宋真宗的信任与重用,最终升任至宰相的位置,这样一位权臣前途理应是一马平川才对,那为什么最后结局那么悲惨呢?其实寇准的性格有大问题,寇准的性格问题通过几件事便能看出来,而且在

  • 宋真宗纠结半生:御驾征澶渊,寇准错没错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寇准

    宋真宗泰山封禅北宋景德五年即公元1008年十月,宋真宗动员了从开封到山东沿途百官,前往泰山脚下,他准备举行此前仅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和唐高宗才举行过的“泰山封禅大典”。宋真宗的队伍,浩浩荡荡,打头的玉辇上载着一本天书,上面写着“封受命。兴于宋,付于慎,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宋真宗敢学秦

  • 苏轼初见12岁王朝云,写下一首经典古诗,现在很多人用它追女孩

    历史人物编辑:卜彩霞标签:王朝云

    前言爱情是自由自在地,而自由自在的爱情是最真切的。——丁尼生在人们的心目中,爱情让人向往,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拥有美好的爱情。自古就来就有很多的爱情故事,在封建思想的枷锁下,人们依旧勇敢地去追逐爱情,可见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可以冲破一切。我们熟知的大文学家苏轼,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文学作品,还给我们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