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政治家寇准有什么政绩?他结局如何?

北宋政治家寇准有什么政绩?他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带你观遍世界 访问量:1079 更新时间:2024/1/22 15:18:32

寇准(961或962年8月27日 —1023年10月24日 ),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先后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宋太宗重用,淳化二年(991年)任枢密副使,淳化五年(994年)升任参知政事。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当年冬天,契丹(辽国)南下犯宋,包围了澶州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準力排众议,坚主抵抗,反对南迁,促使真宗亲往澶州督战,从而稳定了军心,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景德三年(1006年),被王钦若等人排挤,辞去相位,知陕州。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又任枢密使、同平章事。天禧三年(1019年)又恢复宰相职务。天禧四年(1020年),罢为太子太傅,封莱国公。后又遭丁谓诬陷,被一再贬逐,直至雷州司户参军。

皇祐四年(1053年),宋仁宗下诏为其立神道碑,并亲于碑首撰“旌忠”二字,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谥号“忠愍”,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澶渊之盟

真宗很久就想任寇准为宰相,担心他刚直,难以独当此任。景德元年,让毕士安为参知政事,一个月后,一起任命毕士安和寇准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寇准以集贤殿大学士身份位处毕士安之下。

这时,契丹军侵入宋境内,放纵游动的骑兵到深、祁之间掠夺,稍有不利就退去,徘徊而没有战斗的意图。寇准说:“这是让我方习以为常而放松戒备。请训练军队任命将领,选择勇猛精锐之兵据守要害之地防备敌人。”这年冬天,契丹军果然大举入侵。告急的文书一夜共五次,寇准不采取行动,饮酒谈笑自如。第二天,同僚把此事告诉了真宗,真宗十分惊骇,问寇准。寇准说:“陛下想了结这件事,不超过五天。”于是让真宗亲征澶州。同僚大臣害怕,想退出,寇准制止了他们,命令他们等候皇帝起驾。真宗恐惧亲征,想回内宫。寇准说:“陛下入后宫臣不得见,国家的大事也就完了,请不要回宫而采取行动。”真宗于是商议亲征的事,召集群臣询问制敌策略。

不久契丹兵包围了瀛州,一直侵犯到贝、魏,朝廷内外极度吃惊。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请求真宗去金陵;陈叟,是蜀人,请求真宗去成都。真宗问寇准,寇准知道王、陈两人的计谋,于是表面装作不知道,说:“谁替陛下出这种计策,其罪可处死。现在陛下神武,将领大臣团结协作,如果陛下大驾亲征,敌寇自然会逃走。不这样,出奇兵扰乱敌人的战略,坚守使敌兵疲惫,以逸待劳之势,预计可得胜利。怎么会放弃宗庙社稷跑到遥远的楚、蜀之地,所在之处人心离散,敌寇乘机长驱直入,国家还能保住吗?”于是请真宗亲征澶州。

刚到澶州南城,契丹兵势正旺,众人请停留暂住观察军事形势。寇准坚决请求说:“陛下不过黄河,人心就会更恐慌,敌军气势不可怕,这不是可凭借威势取胜的。况且王超率领劲兵屯驻中山扼守着咽喉之地,李继隆、石保吉分别设大阵扼住敌人的两边,四方将军统帅前来救援的天天到达,为何迟疑不前进呢?”众人商议都惧怕前进,寇准极力争,真宗不能决定。寇准出来在门前遇见高琼,对他说:“太尉你受到国家的恩泽,现在用什么来报答呢?”高琼回答说:“我是武人,愿以死效力。”寇准又进来见真宗,高琼跟随站在堂下,寇准严肃地说:“陛下不认为我说得对,可试问高琼等人。”高琼立即上奏说:“寇准说得对。”寇准说:“机不可失,应赶快亲自率兵征讨。”高琼马上指挥卫士推来辇车,真宗于是渡过黄河,来到澶州北城门楼,远近士兵看见皇帝的黄罗伞盖,欢呼跳跃,欢呼声传到几十里外,契丹兵面面相觑很惊惧,摆不成阵。

真宗把军中事务全委托给寇准,寇准奉旨独自决策,号令清明严肃,宋兵喜悦。敌人数千骑兵乘胜迫近澶州城下,他命令宋兵迎击,杀死俘敌大半,敌人于是退去。真宗回到行营,留下寇准坐在城上,慢慢派人看寇准做什么,寇准正在与杨亿饮酒赌输赢,唱歌玩笑欢呼。真宗高兴地说:“寇准如此,我又忧虑什么。”

双方相持十几天,敌统军挞览出来督战。当时威虎军头张瓌守床子弩,弩弓摇动,机关发动,射中挞览前额,挞览死去,契丹就秘密派使者请求结好。寇准不答应,而契丹使者求和更坚决,宋真宗将要答应。寇准希望得到使其称臣,献出幽州地区。真宗厌恶战争,想不断笼络契丹。有人诬陷寇准希望征战来抬高自己的地位,寇准不得已同意结盟。真宗派曹利用到军中商议每年给契丹的钱数,并说:“百万以下的数目都可答应。”寇准召曹利用到幄帐,对他说:“虽然有皇上的许诺,你答应契丹不能超过三十万,超过三十万,我砍你的头。”曹利用到辽军,果然以三十万达成而回。河北消除兵祸,这是寇准出的力。

君臣生隙

寇准居宰相位,用人不分资格,同僚颇不高兴。一天,又任命官员,同僚拿着有关官员按旧例搞的名册送上。寇准说:“宰相是用来推荐贤能贬退无能无德之人的,如果按旧例办,只是一个官职而已。”

景德二年,寇准加任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

寇准颇以澶渊的功劳自夸,真宗也因此对寇准很好。王钦若很嫉妒他。有一天上朝,寇准先退,真宗目送他退出,王钦若趁机奏说:“皇上敬重寇准,是因为他对国家有功吗?”真宗说:“是。”王钦若说:“澶渊之战皇上不感到耻辱,却说寇准对国家有功,为什么呢?”真宗很惊讶,问:“有什么缘故吗?”王钦若说:“在自己城下与敌结盟,《春秋》以此为耻;澶渊之举,就是城下之盟。皇上以万乘之尊却与敌结城下之盟,还有什么耻辱能与之相比!”真宗听后变得不高兴。王钦若说:“皇上听说过赌博吗?赌徒快把钱输光时,就尽其所有去赌,这叫孤注一掷。陛下,就是寇准的一把赌注,这也太危险了。” 从此,真宗对寇准渐渐疏远。

第二年,降为刑部尚书、陕州知州。于是任用王旦为宰相。真宗对王旦说:“寇准多次以官职许诺人,把这当作自己对别人的恩惠。等你行使相权,应深以为戒。”

寇准随真宗封泰山,升任户部尚书、知天雄军。祭祀汾阴,任命寇准为贝、德、博、洺、滨、棣提举,管理巡检捉贼公事,升任兵部尚书,入判都省。

真宗巡幸亳州,寇准暂代理东京留守,任枢密院使、同平章事。

林特任三司使,因为河北每年纳绢减少,督促十分急迫。而寇准向来讨厌林特,多帮助转运使李士衡而诋毁林特,并说在魏州时曾转运河北绢五万匹而三司没有接纳,以至于现在缺少供用,请弹劾主吏及以下属官。然而京城每年耗费绢百万匹,寇准所筹助的才五万。真宗不高兴,对王旦说:“寇准刚强急躁易怒像过去一样。”王旦说:“寇准喜欢使人思念他的恩惠,又想使人敬畏他,这都是大臣所应避免的,而寇准仍旧自以为是,这是他的缺点。”没多久,寇准被罢职为武胜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又调永兴军任职。

天禧元年,寇准改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当时巡检朱能携同内侍都知周怀政假作天书,真宗问王旦。王旦说:“最初不相信天书的人是寇准。现在天书降下,必须让寇准进献天书。”寇准跟随送上天书,朝廷内外都认为这不对。真宗于是升任寇准为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

天禧三年,在南郊祭祀,寇准进升为尚书右仆射、集贤殿大学士。当时真宗得中风病,刘太后在内干预朝政,寇准秘密地向真宗请示说:“皇太子为人们所期望,希望皇上以国家为重,把帝位传给他,选择正直的大臣辅佐他。丁谓、钱惟演是奸佞小人,不可用来辅佐少主。”真宗同意。寇准秘令翰林学士杨亿起草诏表,请皇太子监国,想引杨亿辅政。旋即计划泄露,降职任太子太傅,封为莱国公。

当时周怀政辗转不安,担心获罪,于是谋划杀大臣,请皇帝解除皇后干预朝政,尊奉真宗为太上皇,而传帝位给太子,恢复寇准宰相职。客省使杨崇勋等人把此事告诉了丁谓,丁谓穿便装在晚上乘牛车到曹利用家谋划此事,第二天把该事报告皇后。于是处死周怀政,降寇准任太常卿、相州知州,接着又调到安州任职,贬为道州司马。真宗起先不知此事,一天,他问随从说:“我很久不见寇准,怎么回事?”随从没敢回答。真宗死时也说只有寇准和李迪可委托大事,可见寇准被看重达到如此程度。

客死雷州

乾兴元年,寇准再次被贬为雷州司户参军。 到任后,连个像样的住房也没有,但当地官员、百姓素来仰慕寇準的为人,主动替他盖房,安排寓所。他就住在当时还是荒郊野外的天宇寺西馆(即今西湖公园)。

天圣元年,寇准调任衡州司马。

当初,太宗曾得到贵重的通天犀,命令工匠做成二根犀带,赐给寇准一根。到这时,寇准派人从洛家中取这根犀带,取回几天后,洗完澡,穿上朝服系上犀带,朝北面拜几拜,喊随从赶快摆设卧具,躺在床上死去。

寇准死后十一年,朝廷恢复其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后来又赐给谥号忠愍。

皇祐四年,诏令翰林学士孙抃为寇准撰写神道碑,仁宗在碑文之首用篆文写“旌忠”二字。

参考资料:《续资治通鉴·卷三十四》

标签: 寇准

更多文章

  • 五十岁以上的人应该读寇准《六悔铭》

    历史人物编辑:在旅行的大鱼标签:寇准

    如此漫长的一生,谁没有遗憾?遗憾的是,世间的遗憾无药可医,唯有改过自新,才能避免岁月流逝。五十岁,知天命,人生已经登峰造极。不出意外的话,我有房有车,孩子长大成人,事业也接近巅峰。回想自己走过的路,该后悔的就该后悔,这样人生才会少一些遗憾。《六悔铭》北宋宰相寇准写的——见事不学后悔。堪称世代相传的传

  • 《大宋宫词》:大宋第一“钢铁侠”寇准是如何炼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念寒尘缘标签:寇准

    随着《大宋宫词》电视剧的热播和剧情的推进,北宋时期的众多名臣也一一登场,这其中尤以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寇准引人瞩目。一:少有才学。寇准出生于宦官世家,父亲当时的高官。长于斯,成于斯。少时的寇准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是天资聪明,又勤奋好学。十四五岁时便精习四书五经,文采斐然。著名

  • 寇准两次帮皇帝,三任宰相推荐他,为何最后却被贬谪雷州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寇准

    寇准帮助宋真宗打败了辽国,三任宰相都推荐他,宋真宗也重用他,为何他却最终遭到贬谪,死在偏僻蛮荒的雷州呢?对于宋真宗来说,寇准对他的意义是非常大的。宋真宗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本来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由于寇准对他的极力推荐,因此宋真宗被宋太宗立为太子。可以说,寇准对宋真宗有扶立之功。寇准后来当了宰相

  • 拯救宋朝的寇准,最后怎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寇准

    宋真宗景德元年闰九月,辽承天后和辽圣宗再度领兵大举入侵宋境,途经保、定二州,直抵澶州,大有进逼北宋国都东京(今河南开封)之势。北宋整个朝廷皆震惊恐惧,副宰相王钦若等人看见敌人跟遇见老虎一样,张皇失措,极力主张迁都南逃。新任宰相寇准却极力阻止这种逃跑的提议,主张宋真宗北上澶州,指挥部队抵御敌人的入侵。

  • 北宋人有多歧视南方人?太祖不许南人为相,寇准不让南方人当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背包旅行呀标签:寇准

    说到地域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中国地域黑可是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从先秦时期就有人开始地域歧视了。中国地盘大,偌大的领土被分划成一个个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都形成了各自的文化,拥有了鲜明的特点。由于文化差别,各地之间难免就会出现认知上的矛盾,进而引发冲突。大打出手倒是还不至于,但是言语诋毁是绝对免

  • 北宋寇准:成也刚直,败也刚直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寇准

    据历史记载,寇准是北宋的第一大宰相,也是个传奇人物。以他凭借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善于断事从而被世人称赞。但他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遇到过很多的波折,曾经两度成为宰相,也曾两度被贬,几起几落,这些在后世中都是被常常拿来谈论的。也许在电视剧中他经常被演绎的幽默诙谐,但其实真实的他其实命运很是坎坷,

  • 难以讨喜的寇准,为什么君子与小人都不喜欢寇准?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波标签:寇准

    前言:寇准中了进士以后,逐渐被宋太宗重用,后来在宋真宗继位上又算是出了力,与辽作战,最后签订“澶渊之盟”又立了大功,然后又获得了宋真宗的信任与重用,最终升任至宰相的位置,这样一位权臣前途理应是一马平川才对,那为什么最后结局那么悲惨呢?其实寇准的性格有大问题,寇准的性格问题通过几件事便能看出来,而且在

  • 宋真宗纠结半生:御驾征澶渊,寇准错没错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寇准

    宋真宗泰山封禅北宋景德五年即公元1008年十月,宋真宗动员了从开封到山东沿途百官,前往泰山脚下,他准备举行此前仅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和唐高宗才举行过的“泰山封禅大典”。宋真宗的队伍,浩浩荡荡,打头的玉辇上载着一本天书,上面写着“封受命。兴于宋,付于慎,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宋真宗敢学秦

  • 苏轼初见12岁王朝云,写下一首经典古诗,现在很多人用它追女孩

    历史人物编辑:卜彩霞标签:王朝云

    前言爱情是自由自在地,而自由自在的爱情是最真切的。——丁尼生在人们的心目中,爱情让人向往,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拥有美好的爱情。自古就来就有很多的爱情故事,在封建思想的枷锁下,人们依旧勇敢地去追逐爱情,可见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可以冲破一切。我们熟知的大文学家苏轼,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文学作品,还给我们留

  • 苏轼初见王朝云,便为她写下千古名篇,一句还成追求女子惯用之句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王朝云

    引言民国大家林语堂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苏东坡也确实当得此番评价。他的才华,即便是在宋朝这样一个文化繁荣、人才辈出的年代,仍是无出其右者,从诗词、散文、画作再到书法等等他都是有宋一朝的集大成者。而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更是苏轼那“迷人的魔力”。这种魔力既是源于他在文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