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晋文公登基前,会在外流亡十九年?晋文公到底犯了什么错?

为什么晋文公登基前,会在外流亡十九年?晋文公到底犯了什么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直爽侃历史 访问量:3202 更新时间:2024/2/7 4:13:29

公,又叫重耳,他是春秋五霸之一,与春秋时期的另一个霸主齐桓公并称晋文齐桓,说起晋文公,他虽然是晋国的国君,但前半生过得十分悲惨,足足在外逃亡了整整十九年,再回国即位时已经是已过花甲之年,那他到底为什么会流亡十九年呢?又是因为犯了什么错导致的呢?具体如下,他受到后母骊姬的陷害,导致其父晋献公的追杀,被迫逃亡在外、刚刚踏上逃亡之路的晋文公,又因为晋惠公担心他会夺位,再度派人追杀他,只能继续流亡,为什么会流亡?究其原因晋文公犯的错就是他生在诸侯家,但手中却又没有实权。

他受到后母骊姬的陷害,导致其父晋献公的追杀,被迫逃亡在外

公元前665年,原本在晋国过着安稳日子的晋文公突然遭遇了巨大变故,导致他再也不敢在晋国待下去,骊姬,也就是晋文公的后母,她仗着晋献公的宠幸开始一步步将手伸到晋国的朝堂之上,她为了让自己的亲生儿子成为晋国的太子,她先是设计陷害当时的晋国太子申,接下来又在晋献公的面前污蔑重耳。

始终是枕边人,她经常在晋献公面前说坏话,久而久之晋献公也相信了骊姬的话,对晋文公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于是大举派兵到蒲城追杀晋文公,同时遭到追杀的还有与晋文公同等身份的公子夷吾,为了保命他们只能被迫逃出晋国,谁料一去就是整整十九年。

刚刚踏上逃亡之路的晋文公,又因为晋惠公担心他会夺位,再度派人追杀他,只能继续流亡

上面说到,晋文公因为受到骊姬的陷害,受父亲的猜疑被追杀,与夷吾逃亡在外,但在逃亡的路上,夷吾又受到秦朝秦穆公的扶持,在他的帮助下辗转回到晋国当上国君摇身一变成为晋惠公。

成功继位之后,他因为晋文公与他是同等身份,担心后面秦国扶持晋文公,他的王位又会不保,为了紧紧将自己王位守住,晋惠公又同之前的晋献公一样开始派兵追杀晋文公,只不过他追杀的力度较之前要强上许多,在自己追杀的同时,还悬赏重金让别国也一同追杀晋文公,无奈之下,晋文公又只能继续逃亡。

究其原因晋文公犯的错就是他生在诸侯王家,但手中却又没有实权

对于晋文公为什么会流亡在外,他犯什么错这个问题,其实答案很简单,于他本身而言,他一点错的没有,要真加上点错,那就是晋文公生在了诸侯家,但自己手中又一点权力都没有,因此只能在受别人排挤的时候,几次三番遭人追杀的时候被迫一次次逃亡,一逃就是整整十九年,再到故国之时已经是花甲之年。

总之,晋文公的一生,前面半截虽然都是处于逃命的状态,但结果总归是好的,在回国之后,有一批文臣武将辅佐,一步步将晋国治理得十分强大,也跻身在春秋五霸行列中。

标签: 晋文公

更多文章

  • 以德抱怨,晋文公的宽容救了自己一命

    历史人物编辑:等闲读史标签:晋文公

    前面我们说过,当初重耳长兄负冤自尽、父亲又派人来召回重耳,重耳就看出前途凶险,准备逃出晋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重耳的父亲晋献公,这时派来的是一个太监。当然,那时候还没有“太监”这个说法,这种生理上有残疾的宫廷内侍,被称为“宦者”。我们所熟悉的蔺相如,出身低微,原来就是“宦者令”、太监头子的门客

  • 司马迁暗示:晋文公太腹黑了,晋惠公被俘或与他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晋文公

    晋惠公六年(前645年),“九月壬戌,秦穆公、晋惠公合战韩原”,此战史称韩原之战。秦穆公与晋惠公各自统率大军,在韩原展开了一场鏖战,结果晋军遭惨败,晋惠公成了秦穆公的俘虏。晋惠公六年(前645年),在秦国纪年为秦穆公十五年。“合战”,即交战;“韩原”,今山西省东部和河南省西北部,而当时为晋国辖属。“

  • 山西,介休,绵山,这里长眠着一个晋文公对不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闲读史标签:晋文公

    晋文公重耳,在年轻时就“好士”,结交、收拢了一批忠心的部下。其中有名的是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武子。当然还有不著名的。这不是我主观臆断、信口区分“著名”与“不著名”,《史记》里就是这么写的:“年十七,有贤士五人”,然后列举了上面五人的名字。晋献公老年昏庸,易储、杀子,引发了晋国的持续几十年的政局

  • 晋惠公VS晋文公:两兄弟差距太大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晋文公

    “献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贤行”,晋献公八个儿子,其中太子申生、重耳、夷吾比较贤能。申生在骊姬乱晋中自杀身亡,而夷吾、重耳二人则流亡异国,并先后返回晋国登基为王,即为晋惠公、晋文公。重耳、夷吾两人的生母关系也非同寻常——“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女弟”意思为妹妹

  • 上下五千年65:楚庄王平内乱拜相孙叔敖国力强盛,邲之战大败晋军

    历史人物编辑:安安哥在深圳标签:楚庄王

    上回说到楚庄王,发兵问鼎中原,周王室都不得不让他三分,说到治理国家,靠的是德行而不是武力,楚庄王觉得推翻周王室时机还不成熟,所以选择撤退,而此时才知道楚国内部已经大乱。话说在楚庄王带兵在周王室所在地洛邑耀武扬威的时候,楚国的令尹,也就相当于中原诸侯国的宰相子越发动叛乱,并且把楚庄王留在国内的兵力都已

  • 楚庄王从三年不飞到饮马黄河,扮猪吃老虎就数他最牛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楚庄王

    “此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在齐桓、晋文的光环渐趋黯淡的时代,一个慧心巧谏的臣子,一个心领神会的君王,造就了君臣之间的千古美谈,也成为了楚庄王位列春秋五霸的起点。但细心思考一下典故的内容,便会发现其中的怪异之处:按照典故的说法,先是大夫伍举出了“怪鸟”的谜语,巧谏庄王;数日后庄王

  • 不负社稷不负卿,终成春秋五霸之一,她是站在楚庄王背后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楚庄王

    常言道“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默默支持他、时时鼓舞他奋进的女人。”历史多次证明,这句话是正确的,许多开创过宏图伟业的君王都有一个这样的妻子。譬如汉光武帝刘秀的皇后阴丽华;隋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马氏;还有乾隆皇帝与他的富察皇后等等。她们在夫君身陷困境之时能够鼓励夫君重新振作起

  • 臣子偷拽楚庄王宠妃衣服,他拒绝调查,装傻充愣三年终成春秋一霸

    历史人物编辑:狂奔的小白羊标签:楚庄王

    楚庄王即位的时候刚刚二十岁,按照古代的年龄,也是可以处理政事了。但是楚庄王一上任,就跟变了个人一样,整天与宠妃们饮酒作乐,不理政事。楚国的大臣急坏了,这样下去楚国不久可就要灭亡了。但是楚庄王依旧我行我素,甚至禁止大臣们上奏折。如果谁要是敢上奏折,就杀了谁。三年的时间,对于楚国忠心的大臣来说是阴暗的三

  • 楚庄王荒唐三年布大局,耍酷背后的职场秀,这手腕只给懂的人看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楚庄王

    职场也有钓鱼执法,看懂楚庄王故事,就懂了听楚庄王故事,大家都会想到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这典故常被说是浪荡子幡然醒悟,重新做人,成就大事的经典案例。如果真这样理解,那就可以回家窝里蹲,或者去社会大学经历多轮捶打了,因为故事很复杂,情况很多变。(生活很复杂)说楚庄王故事,要从前因推导后果。楚庄王的爹,名

  • 楚庄王到底算不算“春秋五霸”之一?一鸣惊人真是他的典故吗?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楚庄王

    #春秋五霸#关于春秋五霸是哪五霸,史学界有诸多版本,他们代表了那个混乱年代中最为出彩的诸侯,不管是哪个版本,有那么几位是最没争议的,他们分别是齐国齐桓公,晋国晋文公以及楚国楚庄王。而且楚庄王是唯一一个封号为王的,在那个时代,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王“这个称号,至于吴王和越王敢称王那是因为他们处在春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