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荆轲抽剑刺秦王,千钧一发之际,大殿内为何没有人出面拦阻?

荆轲抽剑刺秦王,千钧一发之际,大殿内为何没有人出面拦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柳叶风动 访问量:2311 更新时间:2024/1/24 21:43:28

荆轲刺秦王时大殿内为何无人出手?这个话题很有趣。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每每吟诵起此诗句,脑海中就浮现出荆轲在易水河边告别燕太子丹等人与好友高渐离奔赴秦国的悲壮场面。荆轲为了解除秦国对燕国的威胁,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刺杀秦王。结果虽以失败告终,但他这样勇敢无畏,甘于奉献的精神却永垂不朽。那你对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又知道多少呢?

荆轲刺秦王以失败告终,但在当时大殿内并没有人出手相救,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着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待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地图里藏了一把匕首并在上面淬了毒药,能够见血封喉。他拿着地图让秦王过目,当地图快要完全打开时,锋利的匕首露出了其锋芒。荆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秦王的衣袖,另一只手迅速拔出刺向秦王的心腹。秦王大惊,立刻从宝座上跳下,震惊四座。出于本能反应,秦王想要拔剑,但由于当时情绪失控且剑太长并没有拔出。但此时,大殿内却无人出手相救,为何如此奇怪?下面就来详细分析。

这与秦朝的法律规定密不可分。自商鞅变法之后,秦朝已经确立了一套非常严密的法律体系,这其中就包括了“凡是进入内殿上朝的大臣们,都不能随身佩戴兵器”。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那些大臣手中是没有兵器的。但你又会说,那大殿外怎么会没有侍卫呢?那就得说说另一条规定了,那就是“手执兵器的侍卫未得到秦王的指令是不可以随便上殿的”。由此可见,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没有人会冒着触碰法律的危险去营救秦王的。

而且事发太过突然,大家都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在那样的突发情况下,秦王一定乱了阵脚,大臣们也是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为了躲避刺杀,秦王绕柱而跑。而且面对荆轲手中那把带有毒药的利剑,他们心中难免也会有很大的恐惧。在那种巨大的精神恐惧下,人们往往会惊慌失措。不过后来有大臣高呼“大王负剑于背!”且当时夏无且用药箱砸倒了荆轲,这才化解了危机,秦王保全了性命。

事后,秦王也并没有因此迁怒于那些大臣,毕竟他们是为了遵守法律。“荆轲刺秦王时大殿内为何无人出手”也正是出于他们对法律威严的尊敬,也正是因此才使得这个有法度的国家完成了历史上真正的大一统。

标签: 荆轲

更多文章

  • 《秦本纪》:荆轲为何刺秦王?

    历史人物编辑:醉轻弦V标签:荆轲

    公元前236年,秦王派出大将王翦一行去攻打邺邑,由于邺邑事先知道了消息,提早部署了防御工事,秦国迟迟不能攻下邺邑。眼看进攻无望,大将王翦下令优先进攻其他城池,于是攻取了九座城池。公元前235年,文信侯吕不韦死去,被偷偷地安葬了洛阳北芒山。前来吊唁文信侯的如果是晋国人就赶出秦国,如果是秦国人就剥夺其官

  • 荆轲刺秦王,离那么近为何还失败?荆轲死前一句话说出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荆轲

    对于春秋战国这一历史阶段,不仅诞生了白起、李牧等将军、苏秦、张仪等纵横家,也是一个刺客比较活跃的历史时期。《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着好多刺客侠士的事迹,其中有四位特别突出,常被人称为“四大刺客”,分别是:“专诸,聂政,豫让,荆轲”这四大刺客。其中,荆轲可以说是春秋战国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位刺

  • 荆轲要刺杀秦始皇,需向此人借样东西,此人:借啥?荆轲:你的头

    历史人物编辑:乔群能标签:荆轲

    我们知道,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统一中国的皇帝,但是秦始皇是用最残暴的军事手段强行一统的,因此,无论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还是统一六国后,都遭到了多次的刺杀,这也使得秦始皇即使在巡视自己打下的疆土时,也不得不用几十辆马车给自己做掩护,同时自己还不敢轻易从马车出来。刺杀过秦始皇的人很多,其中最有名

  • 荆轲刺秦王,失败是必然,荆轲本就是替补,刺客原定是别人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荆轲

    "(秦)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公元前227年,荆轲见秦王,图穷匕现,刺杀未果,当场被杀。 这场2000多年前的刺杀,成功地收录到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如果不是要背诵,能被评为学生最爱的文章之一。 很多人觉得荆轲刺秦王没有成功,非常可惜,浪费了机会。但是

  • 荆轲刺秦王时,樊于期竟然主动献出自己的头颅,难道他不怕死吗?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荆轲

    樊于期作为秦国忠臣,一心只想诛杀秦王嬴政,为此甘愿一死。公元前228年,秦国彻底灭掉赵国。然而秦国大军并未停歇,而是挥师北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秦国下一个目标便是燕国。对此,燕国上下都忧心忡忡,尤其是燕国太子丹。他不愿就这么坐以待毙,于是请动侠士荆轲前去行刺秦王嬴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荆轲告诉太

  • 揭秘:荆轲刺秦王,一个“太医”的搅局,让荆轲功亏一篑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荆轲

    如果要说历史上知名的刺客,相信大家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荆轲,司马迁在《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描绘荆轲这个人物,可见其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刺客,而这一次刺杀也的确重要到足以载入史册!不过同样载入史册的还有两个不起眼的人,一个是秦武阳,他的怯懦的确干扰到了荆轲的大计;还有一个人,就是我们

  • 荆轲刺秦王,秦王绕柱,荆轲是刺了个寂寞还是情怀

    历史人物编辑:袁恩慈标签: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图

  • 大秦赋:荆轲刺秦!嬴政被吓,头发凌乱独与荆轲对决,李斯帮大忙

    历史人物编辑:离殇历史标签:荆轲

    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邬君梅主演的《大秦赋》正在热播,尽管荆轲刺秦的故事已经耳熟能详,但还是忍不住看了一下剧中片段,拍得太精彩,忍不住拍手叫好。剧中的樊於期并不是主动献出头颅,而是被太子丹杀害,似乎这样更符合常理,毕竟大多数人都是惜命的,荆轲原来是带着好友秦舞阳一起进谏嬴政的,结果秦

  • 荆轲为什么刺杀秦王?荆轲刺杀为何没成功?秦王怎么逃脱的?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荆轲

    在消灭嫪毐和吕不韦两大敌对势力,彻底肃清行施君权的严重阻碍之后,嬴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事业。在战国七雄中,嬴政继承王位后的秦国,无论在经济、军事上还是地理形势上,都具备了完成统一六国的条件。嬴政听从尉缭的建议,用重金拆散六国的联合。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 燕太子丹过去曾与嬴政在

  • 秦王玉环扔荆轲,歌姬弹琴救秦王……您听过这些荆轲刺秦故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老威观史标签:荆轲

    《史记》之后“荆轲刺秦王”的传说,除了传世文献记录的文字,东汉时期的画像石也很值得注意。如果说甲骨文是商代艺术代表,青铜器是周朝艺术代表,那么最能代表东汉的,莫过于画像石了。画像石是墓葬或者祠堂的组成部分,画像题材包括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而荆轲刺秦王就是汉晋画像石的一个重要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