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管仲的包茅话术:不战而屈楚国

管仲的包茅话术:不战而屈楚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杨雷说历史 访问量:2189 更新时间:2024/1/22 13:59:07

楚国虽然其皇室是华夏在南方的分支,楚国本来在周朝前期时不属于天下共主周天子与地方诸侯这样的附属关系。后来周天子伐楚,用军事优势迫使楚国称臣。那时的楚国不像春秋后期一样广袤强大,所以称臣了也进贡不了什么奇珍异宝,所以周中央政府只要求楚子(当时楚国被封为子爵)年年进贡包茅,这是一种祭祀用的道具。于是这种表面上的臣服朝贡关系确立下来。

但是楚国毕竟全国大部分中下层人民不是华夏人,始终保持着一种对中原的离心力,心里是不大看得起周室的。自从犬戎攻破镐京周室东迁,又被郑人射伤肩膀,自此周天子的威信日减,天下处于礼崩乐坏的境地。自然有一年开始楚子也不进贡包茅了,内心里表示我不再是你的臣子。不仅不上贡品,自称“我蛮夷也”的楚国在诸侯中第一个自称,在那个还没有人称王的春秋早期,这无异于大逆不道。到了齐桓公执政时,齐国强大起来,齐桓公又祭出了“尊王攘夷”的大旗,楚国就是这样一个天然的靶子。于是管仲借着楚国攻打中原诸侯郑国的机会,纠结反楚亲齐的诸侯联军出兵讨伐楚国。

两军对垒,管仲口头上开始责让谋求道义上的制高点。他指责楚王两点错误,一是如前文所说的不进贡包茅,破坏君臣之礼义。二是昭王南巡死于楚之事,开始翻旧账揭发老底,攻击楚国暗害昭王让他坐船溺毙。但是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件事对于当时都不是最紧急的,一个是陈年旧事,一个是不值钱的包茅,却不去责问最大逆不道的称王。另外当时的楚国正处于高速扩张期,把当时位于今湖北的汉水诸姬都吞并了,这也可以说触怒华夏,这一点“罪行”也被忽略了。这有何深意呢?

管仲算账的本事在春秋数一数二,他的算盘打得是十分门清的。打楚国是为了立齐国之威,为了告诉那些大中小诸侯是齐而非楚乃老大,并不会为了周室的君臣尊卑去和楚国拼个你死我活。用现代的术语讲是有限战争,不是灭国战。这样就给双方留下了和解的余地,因为此时楚国的侧翼还有吴越二新兴国家掣肘,不能在此和齐国鱼死网破,楚国也就借着齐国给的台阶借坡下驴承认错误,另一点吞并周室宗亲的事更不能问了。此时楚国实力大增,不是一场盘肠大战不足以把楚国肢解,恢复被吞并的各南方诸侯,所以只能不说。管仲如此就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于是齐、楚以及众参加联军的小国在召陵设坛,齐桓公执牛耳为主盟,楚王不好意思亲自过来,指派屈完代替楚王出席会议,其他七位诸侯国君也都在场。双方签订了召陵盟约,约定互不侵犯,赢得了暂时的和平。后来管仲用这番理论告诉了鲍叔牙,鲍叔牙也踊跃称善。

标签: 管仲

更多文章

  • 管仲改革,反而让商鞅实现了大一统,理由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烟波标签:管仲

    小编上次和大家说了,这公子小白诈死,骗了管仲,后来成功即位,成为了大名鼎鼎的齐桓公,可是这小白即位了之后,管仲的结局又会如何啊,按道理来说,他曾经犯的可是弑君之罪啊,那可是要抄九族的,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抄九族的罪行,抄九族是在秦国之后才有的,这个,等说完战国的时候,小编单给大家说说,这古代一些著名的

  • 管仲用贸易战制霸天下,古代还有哪些经典商战?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无涯标签:管仲

    说到贸易战,大家就想当然认为这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国家之间对抗的新型战争方式,以中美贸易战为典型代表。先别着急,我们不妨看看贸易战到底是什么意思。贸易战,指一些国家通过高筑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限制别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同时又通过倾销和外汇贬值等措施争夺国外市场,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报复和反报复,称

  • 穿越两千余年的管理思想,管仲生错了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浅品历史标签:管仲

    公元前800至200年,人类历史的“轴心时代”,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导师。在西方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历士多德等一批伟大的哲学家;在中国则出现了孔子、老子、墨子等诸子百家。此后,人类一直按照这一时期产生的伟大思想进行思考,每一个历史时代的飞跃,都会回顾这一时期。追忆“轴心时

  • 管仲改革,改了什么?有哪些开创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录标签:管仲

    梁启超尝说,霸政为中国春秋时候的特产!以至于,在春秋的二百四十年里,几乎不可一日无霸主。放眼看去:在他国,或在我国的其他时候,这都是仅有的。这霸主中的佼佼者,当然要数齐桓公了。在我看来,齐桓公不过是庸庸之辈:论“仁义”(此处讲“仁义”,绝非嘲讽;不过为其被孔子盛赞“如其仁”,而已。),不及宋襄公;论

  • 管仲向齐桓公举荐5人,后世称为“桓管五杰”,每1个都不同凡响!

    历史人物编辑:汪国庆标签:管仲

    鲍叔牙向齐桓公举荐管仲为相,管仲却向齐桓公举荐了5个人,他认为一人之力不足以成就霸业,他是这样对齐桓公说的:升降揖让、进退闲习、辩词之刚柔,臣不如隰朋,请他为大司行,掌管国家外交机构;垦草入邑,辟土聚粟,多众尽地力,臣不如宁戚,请为大司田,掌管国家生产机构;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

  • 管仲究竟是不是齐国称霸的第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芜品文史标签:管仲

    大凡是学过中学历史课本的,哪怕对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不算了解,但对一个人物肯定不会陌生,这个人就是管仲。他作为春秋时代首屈一指的杰出政治家,改革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看做是“春秋五霸”事业的开创者,他的能力也被认为是齐国国君齐桓公能够首先称霸的最大助力。但是也有一部分历史爱好者认为这个说法并不确切,

  • 紫名都进驻安徽颍上,尊贵家居莅临“管仲故里”

    历史人物编辑:科学杂说标签:管仲

    颍上位于淮河与颍河的交汇处,是安徽西北部的一颗明珠。境内“五河三湾七十二湖”让颍上不仅蕴藏了皖北的大气,还拥有着江南的灵气。颍上历史悠久,曾孕育出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千古名相管仲,其弘扬华夏文明的功绩让孔子都大加赞赏。近年来,颍上围绕“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着力优化产业结

  • 文明的拯救者:孔子为什么要“双标”管仲?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书院标签:管仲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管仲管大师。管仲这个人非常有趣,笔者对这个人进行了解之后,一度非常怀疑他到底是不是今天的人穿回去的。真的很难理解他为什么能够搞出那么让人匪夷所思的改革。管仲这个人的所作所为放在春秋那个礼法森严的时代,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离经叛道。管仲作为公子纠的老师,在老板还没

  • 后管仲时代,齐国到底有多乱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管仲

    文:琴剑霜月公元前645年,年近八旬的齐相管仲在病榻上迎来了人生中最后的时刻。想起年轻时和鲍叔牙的意气风发;想起后来射中小白的衣带钩,却反而受到了这位公子的重用;想起四十余年来君臣相得,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他的眼眶中流出了浑浊的泪水。这个思想超越了时代的人杰,仍然逃不过生死的大限,但他还是用尽最后

  • 管仲格局不够大,所以“孔子小之”?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趣读标签:管仲

    管仲因丰功伟绩而名扬千古,他辅佐齐桓公内修政治,外举“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首霸。然而,对于管仲历来褒贬不一:赞誉方说春秋第一相,“管仲世所谓贤臣”;贬低方称千古第一小人,比如《论语》“管仲之器小哉”。“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管仲又叫管夷吾,司马迁又是如何看待这位管家老二呢?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