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伍子胥和秦穆公,谁才是临潼斗宝的真正赢家

伍子胥和秦穆公,谁才是临潼斗宝的真正赢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知识火花 访问量:4610 更新时间:2024/1/5 19:47:19

不论在“六部春秋”和其他戏曲故事里,都有“临潼斗宝”的桥段。故事里,伍子胥带领周景王和十七国诸侯,打破了秦国阴谋,打击秦穆公妄图一统的“野心”,成为了十七国的胜利,也是把伍子胥推向神坛的胜利。

东周景王时代,王权衰弱,礼崩乐坏,十八国诸侯林立。西陲的秦国,在秦穆公英明领导下,据八百立秦川,文有宰相百里奚,武有元帅甘英,窥视关东十七国,时刻想取代周天子,灭诸侯,一统天下。

雄才大略的秦穆公心里没有底,为试探周天子和十七国诸侯的强弱和底线,就邀请周景王和十七国国君、宰相和元帅赴秦国临潼斗宝。

一纸邀请,周天子和十七国诸侯纷纷来秦。为试探周天子和各诸侯的战力和心理承受力,秦穆公请来红毛野人柳展雄(盗跖)把守潼关,打得周王朝和十七国诸侯丢盔弃甲,元帅被俘,让周天子和各诸侯颜面扫地。如果不是伍子胥即使赶过来,天子和诸侯就灭亡。

尽管柳展雄被伍子胥收服,周天子和十七国战斗力的虚弱。

斗宝大会上,各国拿出传家宝,这也是各国软实力体现。通过斗宝大会,秦穆公不仅试探各国的底蕴,更试探出各国君王的偏好。

表面是秦穆公失败了,伍子胥名利双收。看看后续发展,伍子胥逼迫秦穆公把秦公主许配给楚国太子芈建,伍子胥全家被杀,楚国陷入混乱,最后吴楚,吴越之战,十八国变成十二国,最后变成七国,最后秦始皇统一天下!

结语:经过斗宝大会,秦穆公完成伟大战略试探,周天子威信扫地,十七国“百虫之足死而不僵”,短期内秦国底蕴还是没有办法灭东方底蕴。秦穆公收敛锋芒,以伍子胥的锋芒毕露,在楚国和十七国内,必然掀起滔天巨浪,秦国最好就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标签: 伍子胥

更多文章

  • 悲剧重演,伍子胥被谗言构陷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天地标签:伍子胥

    “尔忘勾践杀尔父乎?”姑苏之战,吴王阖闾因被勾践射中病危,死前将仇恨遗留给了太子夫差——不要忘记勾践的杀父之仇。由此,吴越之间“国仇”替代了吴楚之间“家恨”,即伍子胥的父仇已被淡化了。对于吴国主要矛盾的转移,司马迁在《楚世家》明确记叙为:“越王勾践射伤吴王,遂死。吴由此怨越而不西伐楚。”“王夫差元年

  • 伍子胥的抉择

    历史人物编辑:小铁子说历史标签:伍子胥

    伍子胥进入吴国后,被引荐给吴王僚。吴王僚和伍子胥谈论天下大事,伍子胥都给出了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看法,吴王僚收获颇丰,特别高兴,当场就封伍子胥为大夫。此后,吴王僚多次召伍子胥入宫,商讨国家大事。伍子胥也趁机向吴王僚献策,起兵攻打楚国,一方面为吴国开疆扩土,另一方面也为自己报得家仇。吴王僚虽然很欣赏伍子

  • 伍子胥简介及生平 伍子胥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经典沸标签:伍子胥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王的太傅,负责教导太子简。太子被费无极陷害,无涉也受到牵连。费无忌对楚平王说:“吴舍有两个儿子,都是有才华的人,不杀他们,就是楚国的祸患。祸楚。””楚平王派使者去见吴奢说:“如果你邀请你的两个儿子,你就可以免于死亡,否则你的性命就没了。”吴奢说:“吴尚是一个仁慈的人,召唤他一定会

  • 伍奢伍子胥父子宿命轮回

    历史人物编辑:民间故事会标签:伍子胥

    伍奢和伍子胥父子,同为国家重臣,与国君家族牵涉太多,同样的经历,同样的命运轮回。伍奢是楚国上大夫,太子太傅,是楚国太子芈建的老师,因为楚王家族牵涉太深,遭遇家破人亡的命运。楚平王为太子芈建迎娶秦国公主,大夫费无忌因为太子信任伍奢、厌恶自己,就利用楚平王好色的本性,李代桃僵,把秦女送给楚平王。因为心虚

  • 出关奔吴,伍子胥几次险些丧命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伍子胥

    逃亡路上,像过街老鼠一样惶惶不可终日,胆战心惊,食不果腹。渡江上岸,意味着已经脱离危险,伍子胥眼昏脑胀,一头摔倒在地上。是的,伍子胥病了。毕竟,他曾经是一个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儿。生死逃亡,一路上神经几乎要崩断了。如果不是复仇执念支撑,他恐怕会一病不起。伍子胥躺在吴国大地上享受着微风吹拂,滚烫的额头感受

  • 祸起争宠,伍子胥父兄遭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小境界大天下标签:伍子胥

    引子司马迁似乎对伍子胥格外倾心,在《史记》中伍子胥所占篇幅足以说明问题。先是记叙伍子胥的爷爷伍举历事四王,《楚世家》前后出现过三次。其中,直谏楚庄王所用的比喻与淳于髡讽喻齐威王又极其相似。所以,这才有了伍子胥的身世背景,“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伍子胥列传》)。既交代

  • 管仲曾有一毒计,兵不血刃就可击溃敌军,如今美国用得得心应手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管仲

    在哲学、科学史、天文学、气象学、文学、历史学等各个方面,兵书都具有相当高的价值。其对政治、外交、选才用人、商场角逐、为人处事等,都起到了不容低估的指导意义。也因此,中国历代兵书,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其中,《孙子兵法》一书,甚至还间接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孙子兵法》中,有不动一兵一卒就可以让

  • “圣人之师”管仲是如何上位成为齐恒公的重要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史学无涯标签:管仲

    在对外政策上,管仲提出了“尊王攘夷”,并积极促使齐桓公采纳。尊王就是尊重周天子,承认周天子的共同领袖的地位。因为在当时如果公开争夺天子的权力,会招致诸侯们的联合反对,如果“尊王”,就可以从道义上得到诸侯国的支持;“攘夷”就是联合各诸侯国,共同抵御戎、狄等部族对中原的侵扰。同时暗中遏制从江汉极力向北扩

  • 当逃兵、坑朋友,千古贤相管仲也有“劣迹斑斑”的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古藤枯树小桥标签:管仲

    齐桓公九合诸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指的是春秋霸主齐桓公,多次主持诸侯会盟,领导众多诸侯国,把中原的局势稳定下来。而齐桓公的成就,是管仲的智慧与谋略造就的。管仲为相四十年,用他的治国之策辅佐齐桓公,终成一代霸业。他也因此被后人称赞为"千古贤相",但这么一位被世人敬仰的人,却也有着当逃兵

  • 一代贤相——管仲,为何被人们称为娼妓的“守护神”真相令人傻眼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管仲

    导读:管仲的才干世间少有,他为政的国家必然会富强称霸。假如管仲被齐国任用,将为鲁国的大患。因此施伯主张杀死管仲,将尸首还给齐国。但鲍叔牙用计称齐桓公恨管仲入骨,一定要生杀管仲。且鲁庄公新败,闻齐国大兵压境,早吓得心颤胆寒,没有听施伯的主张。在齐国压力下,杀死公子纠,并将管仲和召忽擒住,准备将二人送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