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屈原不存在?学者认为屈原是汉朝的伪造,《离骚》是秦始皇的自述

屈原不存在?学者认为屈原是汉朝的伪造,《离骚》是秦始皇的自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海林 访问量:1930 更新时间:2024/2/11 8:59:42

按:《国家人文历史》2019年6月(上)发表作者林屋公子《抚长剑兮玉珥:早年屈原》和《哀故都之日远:大诗人之死》两篇叙述屈原生平的文章;但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深感屈原事迹空白、讹误与矛盾颇多,于是写下这篇文章,作为观点补充与参考。

最近每年的端午节,会有一个反复争议的问题:屈原是否存在?

端午节不是起源于祭祀屈原,纪念屈原只是东汉后的端午一主题,这个观点大家一般都认可。关键就是,屈原作为祭祀的中心人物,是否真实存在呢?屈原的真实存在,以及作为《楚辞》若干作品的创作者,在古代似乎都无人质疑。但到了近代,却出现了所谓“屈原否定论”。“屈原否定论”即否认屈原其人存在,或否认屈原名下的大部分作品,最早始于中国的廖平、胡适、何天行、卫聚贤,建国后主要是朱东润,之后声音渐小,而在日本却得到较大响应。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质疑的声音?这些质疑到底是否合理?笔者尝试梳理一下史料。

其实一切质疑的基础,就是战国史料中无屈原其人。战国史料主要包括出土战国文献、战国诸子著作和《战国策》等,这些大都是同时代人创作,可信度最高。最早记载屈原的是贾谊《吊屈原赋》。贾谊是汉文帝时长沙国太傅,被贬长沙后郁郁寡欢,写下《吊屈原赋》,其中就提到“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而死”。在汉初的贾谊看来,屈原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也是《离骚》作者。

另外《楚辞》的《卜居》《渔父》也提到屈原,《卜居》说的是屈原被放逐三年后,与太卜郑詹尹的对话;《渔父》说的是屈原被放逐江潭后,与渔父的对话。东汉人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是屈原自作,但从文章以第三人称角度看,不像是屈原本人所作,而更像后代怀古短剧。《楚辞》的作者一般认为最早是屈原、宋玉,而大多数作者则是西汉人,那么《卜居》《渔父》也不能作为战国史料对待,并且与《吊屈原赋》一样没有交代屈原的时代背景。

屈原的史料真正丰富起来,是在西汉司马迁《史记》中。

太史公为屈原和贾谊立了《屈原贾生列传》。大致说屈原名平,是楚怀王左徒,被上官大夫排挤而为王疏远,于是作《离骚》自陈。秦惠王使张仪以六百里土地为诱饵,劝说楚、齐绝交,但之后却只兑现六里土地,楚怀王大怒伐秦被反败。后来秦国又拿汉中求和,楚怀王只要张仪,于是张仪再次被派到楚国,通过行贿楚王爱妃郑袖获释。屈原当时出使齐国,回来劝谏楚王说“何不杀张仪”,楚王后悔,可是来不及了。

之后秦昭王与楚国通婚,请楚王至秦国赴会。屈原劝谏楚怀王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但楚王在幼子子兰的怂恿下,怕得罪楚国所以还是去了,结果就被秦王扣押,最后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后,屈原虽然流放,但仍然心系楚国,在作品中多次流露情绪,结果又被子兰怂恿楚顷襄王放逐到江边。之后屈原就见到渔父对话,最后作《怀沙》作为遗著,随后就抱着石头自沉汨罗而死。

此外《史记》的《楚世家》也提到屈原从齐国出使回来,劝谏楚王说“何不诛张仪”,《张仪列传》提到张仪游说楚王与秦国联盟,而屈原劝谏楚王之前被张仪骗过,现在不忍杀之而又听信邪说。再有就是《太史公自序》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这些就是太史公笔下的屈原史料。

可以发现,《屈原贾生列传》文义不连,前后矛盾。屈原既被放逐,为何又使于齐;既能回国纳谏,何以又遭放逐;既已被怀王放逐,为何被顷襄王又放逐,到底被放逐几次?《吊屈原赋》说《离骚》是屈原的绝笔,《屈原贾生列传》又说是第一次放逐所作,而《离骚》的作者自述名正则字灵均,与屈原名平有何关系,皇考伯庸又是谁?至于与渔父的对话以及《怀沙》这种绝笔之作,如果是真实发生的,又是如何流传下来的?

除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还有一个版本的屈原传记,记载在西汉刘向的《新序·节士》里,大致说屈原东使于齐建交,成为秦国的心腹大患,于是秦王让张仪贿赂上官大夫、子兰、郑袖等人共同诋毁屈原,以致屈原被流放而作《离骚》。之后楚王召回屈原后,被欺骗客死于秦;之后楚顷襄王又听信谗言放逐屈原,屈原与渔父对话而自沉汨罗。与《屈原列传》稍不同的有第一次放逐的原因,没有第二次放逐的记载,与渔父对话后自杀等等。

至于后世所谓屈原的作品,除了贾谊说的《离骚》、司马迁说的《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怀沙》外,如《九歌》《九章》《远游》等,大部分来自刘向、王逸等人的观点;今天湖北秭归的屈原墓、湖南汨罗的屈原疑冢,当然也只是后世纪念性质。

整体来看,战国时期并无屈原其人记载,而西汉时期的屈原史料矛盾颇多,有些情节明显属于虚构,所谓屈原创作的作品,其创作时代也是迷雾重重。故持“屈原否定论”的学者也有一些新奇的立论。

如,廖平认为《离骚》是《秦始皇本纪》秦博士的“仙真人诗”,“帝高阳之苗裔兮”是秦始皇自述;胡适认为屈原这种儒家忠臣观不会在汉代以前发生;何天行以东汉荀悦《汉纪》“刘安作《屈原赋》”认为《离骚》是西汉淮南王刘安所作,因谋反身败名裂,故刘向虚构屈原作并伪造《屈原列传》;卫聚贤认为屈原系贾谊根据其《新书》“其为原无屈,其应变无极”伪造的;日本学者白川静认为《楚辞》是楚巫集体创作的祀神乐典,屈原可能只是巫师首领。

这些立论都存在较大猜测。最明显的证据是,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一号汉墓出土了《离骚》《涉江》残简,墓主夏侯灶是开国功臣夏侯婴之子,卒于汉文帝十五年,此时刘安才14岁,所以《离骚》不可能是刘安所作;同句在《汉书》为“刘安作《屈原传》”,应认可《汉书》较早的记载。至于《楚辞》巫风色彩浓厚,更多与楚地文化背景有关,西汉创作《楚辞》的文人也并非巫师。白川静认为《楚辞》是保守主义的悲歌,实乃荒谬之辞。

至于屈原其人到底存不存在,目前没有战国史料证明,所以关键是能否认可汉人说法。笔者认为,屈原类似于夏朝,虽然完全存在有一定疑问,但又不能轻易否认现有史料,总体可以视为一个传说而非虚构的人物。读者朋友怎么看呢?

参考文献:

郭维森:《屈原评传》

金开诚董洪利高路明:《屈原集校注》

王志:《百年屈学问题疏证》

标签: 屈原

更多文章

  • 让屈原心心念念的楚王,却是个伤他最深的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路上读书标签:屈原

    楚怀王熊槐是战国时代一位颇有争议的君王,后人对他毁誉参半,他既是一国之君,变法斗士,又是他国人质。他与屈原的故事广为流传,他的一生跌宕起伏,甚至狗血,结局却又充满着悲情色彩,那么他到底做了些什么,才让他拥有如此落差的人生呢?《思美人》1.楚怀王想要变法 楚国原本只是西周册封的、一个位于今天湖北一带的

  • 看失去屈原后的楚国是如何日益衰落的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屈原

    ——公元前278年,屈原自投汨罗江。——随后不久,楚国覆灭。看似巧合,实际上有很大的关系,让我们来一起回顾那段历史。——看屈原被疏忽后楚国的遭遇——楚国,地大物博的国家也。我们可以把他看做一个公司,而屈原在这家公司里就相当于“董事长”楚怀王的的“秘书。”在《史记》中记载屈原的先前官职是“左徒”左徒是

  • 屈原八句传世名句,千古名言,深刻动人!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屈原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一、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中“木”就是树的意思,木叶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

  • 屈原的故事:“屈原否定论”与“屈原弄臣论”,荒唐观点的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屈原

    读者一定会发现,关于屈原的身世、经历、创作,基本都是有争议的。其中还有一些奇怪的观点,认为屈原本人不存在,或者有说他名下大部分作品不是本人的,我们称为“屈原否定论”;还有虽然认为屈原存在,但说他是楚怀王的男宠、弄臣,我们称为“屈原弄臣论”。这里我们就来逐一批驳。所谓“屈原否定论”,即否定屈原其人其作

  • 屈原是如何一步步被逼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屈原

    大家说五月五的端午节的意义是什么?我估计大部分人会说:“不就是纪念屈原投江”吗?可是,一个人投江有什么好纪念的呢,所以,端午节正真的意义是让我们去记住屈原之死的历史教训。那么屈原为什么要投汨罗江呢?战国末期,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大增,成功击败了昔日的霸主魏国,综合国力跃居“战国七雄”之首先,其他六

  • 端午节纪念屈原,如果屈原主政楚国,能否避免楚国被秦国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忆三线标签:屈原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续齐谐记》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这是南北朝时南梁吴均的神话志怪小说,此时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端午节纪念屈原是后人

  • 秦宣太后和羌戎民族的义渠王生有二子,这两个孩子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宣太后

    贵为太后之尊的秦宣太后和羌戎民族的义渠王私通,并为其生了两个儿子,两人私通时间长达34年,最后义渠王死在宣太后手里,义渠还因此被灭国灭族,可以说宣太后为了秦国是下了一盘很大的棋。 秦宣太后是楚国人,芈姓,别人称之为芈八子,最让人熟悉的还有一个名字是芈月,孙俪主演的《芈月传》说的就是她,宣太后是中国历

  • 大秦秘史:秦昭襄王为何执意要杀自己的弟弟?宣太后芈月难辞其咎

    历史人物编辑:亮亮老唐标签:宣太后

    说到大秦帝国的宣太后芈月,那可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女性,要是论辈分,就连后世的吕后、武则天、孝庄、慈禧等人,也得管咱们芈太后叫一声前辈。公元前267年,秦昭襄王杀掉了自己的弟弟,公子市。然而在公子市的葬礼上,秦昭襄王是哭得最为凄惨的一个,还下令要在七国之内严查凶手,一旦抓到,立诛九族!只可惜昭襄王

  • 秦武王死后秦昭襄王即位,宣太后掌权秦昭襄王为何几十年没有夺权

    历史人物编辑:张勇说历史标签:宣太后

    公元前307年,年仅23岁的秦武王嬴荡,在周王宫与大力士孟说比赛举代表秦地的龙文赤鼎,不慎砸断双腿,失血过多而亡。在许多人眼中,秦武王有勇无谋,刚愎自用,是一个只知道蛮干的莽夫。纪轻轻的他没有留下子嗣,最终他的异母弟弟嬴稷登上了秦王之位,是为秦昭襄王。秦昭襄王虽然不及秦武王勇武,却比他更适合做一国之

  • 义渠王与秦宣太后有两儿子,为何又会被其所害?大秦利益高于一切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好旺角V标签:宣太后

    引言及昭王立,义渠王朝秦,遂与昭王母宣太后通,生二子;至王赧四十三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后汉书》秦宣太后,又称“芈八子”,是《芈月传》中芈月的原型,她具有很高的智慧和才华,虽然是女儿身,但她仍然演绎出一段丝毫不亚于男儿的枭雄生涯。在她传奇的一生中,与义渠王的私情最为令人津津乐道,两人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