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战国人才济济,范蠡为何独占商圣贤相和西施于一身?

春秋战国人才济济,范蠡为何独占商圣贤相和西施于一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小博主 访问量:2359 更新时间:2024/1/9 3:28:09

翻开历史书籍,大凡辅佐帝王将相,能够做到当官贤德、经商发财,枕边还有一个美貌妻子的,除了春秋战国的范蠡,别无他人。他一生三上三下,都能及时捕捉时政和经济行情,不仅收获了荣誉,还赚取了利益,特别和西施的爱情故事,更是流传天下。那么,这些成就,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成功法则之一,敢于担当,急流勇退。范蠡是楚国人,但并没给楚国做什么贡献,原因就是楚国是个贵族当权的国家。他出身贫贱,进不了贵族才能参政的大门,只好和文种一起投奔越国,因为越王勾践是个爱才的人。

范蠡一生最成功的事情就是帮助勾践复国。在吴王阖闾攻打越国樵李之战大败以后,他儿子夫差继位,发誓要报雪耻之仇。越王勾践看到吴国新君好欺,要先下手为强,可范蠡看到吴国有伍子胥辅佐,他知道这个人的厉害,就苦劝暂时不能发兵。但勾践决心已定,结果大败而归,与吴国议和,俯首称臣。

这期间,勾践要带着老婆去吴国当奴仆,要把越国交给范蠡打理。但他却选择陪同去吴国,不仅如此,还特别交待去了吴国一定要保持冷静,把吴王心智磨没,有了恻隐之心就好了。在他的劝谏下,越王一方面在吴国当牛做马,比当奴仆还下作,一方面又暗中让范蠡搜集越国金银珠宝和美女香车,敬献夫差,以投其所好。

当勾践采取范蠡策略装疯卖傻获得夫差测隐之后,他回到了越国。范蠡又极力推荐使用美色摧垮夫差意志,在西施的帮助下,吴国迅速衰败,越国却在励精图治中获得了新生。

当吴王不听伍子胥劝阻反把他沉江以后,范蠡就做好了撤退的准备,一方面他辅佐勾践打败了吴国,一方面又把国内的大事交给了文仲,在越王疑惑的眼神和文仲再三挽留下,范蠡还是从伍子胥的身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毅然卸下了越国相国的重担,带着西施周游列国去了。事后勾践怎么对文仲的做法完全证明了范蠡的正确选择。

成功法则之二,顺应行情,见好就收。范蠡之所以能成为商圣,与他经商的理念有很大的关系,从他的经商做法看,有这样几点值得探讨。

首先是把做官能上能下应用到生意场上,买卖有赚就有赔。所以,他选择按市场规律办事,不仅根据季节来选择商品,还善于扑捉每一个商机。还根据重大事件来选择商品,如军队要打仗了,紧缺物资就多了,提前储备,应急时就能大赚一笔。

其次是抓住销售主要环节。积货再多卖不出去也是无益的。所以,范蠡及时把货物变成流动资金,把货款及时变现,这样就盘活了资金流,保持收多少卖多少,还能始终保持货物渠道不受积压。

再就是良心经商。范蠡当相国时就把不与民争利作为经商理念,有的商人是农民急需啥就卖高价,范蠡反其道而行,当农民急需,他薄利多销,当国家需要的,他也不囤货居奇,这样的好处虽然看似受到了损失,没有捡到现钱,实则赢得了广大的客户资源。

成功法则之三,诚信做事,赢得爱情。范蠡讲诚信体现在几个方面,当国相时,他言出必行,无论是在越国还是在齐国当相,他都把人品诚信放在第一位。当旁边的人有需求时,他把积累的财富全部散发出去,他这样仗义疏财与他贫苦出身完全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他认为,钱财是身外之物,人品才是第一位的。

共同的理想让范蠡和西施走到了一起。越王让文仲找到西施,当范蠡送她去吴国完成灭吴重任时,两人因为共同的理想走到了一起,都是为了帮越王复国,虽然天各一方,心却是相通的,这是真正的郎才女貌。所以,当西施及时把夫差的情报传送到越国时,范蠡也能及时知道她心里所想所爱。等到夫差自杀,他俩也实现了当初的诺言,十几年的等待终于修成正果。

从上面几点可以看出,范蠡的成功,主要是不贪念功名利禄,能够以史为鉴。他做官时能够放宽心态能上能下,这样才没有后顾之忧;做人时把品德放在第一位,能屈能伸,这样才使他比别人走得长远。(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系作者岛主说事原创,无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范蠡

更多文章

  • 好位置,又勤奋,成功是必然——范蠡成功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牛姐姐爱生活标签:范蠡

    范蠡称为“商圣”,是春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公元前496年前后入越,辅助勾践20多年,终于帮助越国灭吴,范蠡以为大名天下,难以久居,便泛舟离去,后来到了齐国,父子勤奋耕作,积累财富数十万,齐国知道他的才能又拜他为相,做了一段时间,他又辞去相职,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西北)

  • 名人故事范蠡和西施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篮球一会标签:范蠡

    #历史开讲#范蠡和西施是什么关系?西施是不是范蠡的老婆?首先,范蠡的妻子并不是西施,虽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为家户喻晓之事,但这终究是世人为圆才子佳人所道出的传说,历史上并没有相关记载。而也正是因为历史资料关于范蠡的妻子姓甚名谁也没有一点笔墨方引得大家得出范蠡与西施的美好爱情。那么,范蠡和西施是什么关

  • 吴越春秋:文种范蠡个人价值最大化的舞台

    历史人物编辑:民间故事会标签:范蠡

    最近听大鼓书《吴越春秋》,吴王姬光(阖闾)伐楚攻占郢都,申包胥七夜不吃不喝不眠哭泣秦庭。秦穆公派武安君白起复楚伐吴。白起到了楚国,吴王姬光回兵姑苏。他的老窝姑苏被越王勾践给端了,王子王孙、文武百官都被俘。伍子胥的几个结拜兄弟,都死在姑苏城外。王禅到郢都搬到伍子胥的儿子忠孝王伍辛。勾践闻风撤出姑苏,吴

  • 首富范蠡,并非《史记》里写的那么完美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范蠡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自古便为人们所接受的道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是人,就都有七情六欲,都会有所不足。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就真有这么一位“完人”——范蠡。回顾范蠡的一生,实在是诠释了“完美二字”。事业上,他忠心耿耿,辅助君王成就霸业;爱情上,他与佳人的情谊惹得后人羡慕;才智上,他聪明

  • 被沉了水,还是跟随范蠡而去

    历史人物编辑:姜权标签:范蠡

    西施本名叫施夷光,春秋末年的时候出生在中国绍兴。西施长得漂亮,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想要复国,西施忍辱负重被越王勾践献给了吴王夫差,成为了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打这之后,吴王啊天天沉迷酒色,不理朝政,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后来吴王夫差拔剑自刎,结束了这个持续了几十年的无月战争,吴国

  • 传说中西施和范蠡的爱情故事竟是假的?范蠡墓中的竹简道明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范蠡

    引言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杨乘传说西施和范蠡有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爱情是令人羡慕的。但是,2004年在江苏发现的古墓群中,根据范蠡墓中的竹简的记载,或许事实并非如此,西施和范蠡的感人爱情可能要被重新定义,西施会去吴国做卧底,也是另有原因。古墓群的发现2004年,在江苏无锡,人们在

  • 范蠡(即陶朱公):人生哲学值得世人学习

    历史人物编辑:平华泛教育标签:范蠡

    湖北省博物馆陈列着一把古剑,古剑的光芒闪烁着古人的智慧。据说这把古剑组成成分复杂,由多种金属合成;而且各类金属的完美融合,铸造工艺十分罕见。这就是惊艳世人的越王勾践剑,历经两千年依然寒光凛冽。寒光闪烁着科技的光芒,越国能够迅速崛起并称霸诸侯,与先进的冶炼技术有关。除了这把宝剑,越王勾践还给后人留下了

  • 《范蠡救子》范蠡派三子去救二子又改派老大去?为什么自己不去?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必有失标签:范蠡

    《范蠡救子》中,范蠡二儿子在楚国犯了杀人罪,范蠡派小儿去捞二儿子,大儿不服,请求前往,妻子说情,范蠡又改派大儿去。为什么他自己不去呢?范蠡处理这个事情有什么不妥吗?从故事的每个人的性格和所作所为你发现了什么?从故事中,营救二儿是事件的主线,但事实上,二儿最终成了一颗弃子。范蠡说:“杀人者偿命,这是理

  • 范蠡功成身退携西施泛舟五湖是美丽传说,范蠡墓揭露了真相的残酷

    历史人物编辑:贺鹏标签:范蠡

    根据《史记》等史书的记载,范蠡在辅佐越王勾践灭吴霸越之后,急流勇退,“浮海入齐”,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开始了后半生的经商生涯,期间三次成为巨富,又三散家财。成为远近闻名的“陶朱公”。在以前人们的认知中,认为范蠡智谋超群,功成身退,又携美而归,富可敌国,史书中

  • 范蠡文种帮助越国灭掉吴国,除了一展抱负之外,原来还有这个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范蠡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春秋时期,吴越争霸,越国战败之后,在范蠡、文种的辅佐下,一举灭掉吴国,使越国称霸于诸侯,越王勾践也成为了春秋最后一位霸主。可以说如果没有范蠡、文种的帮助,勾践使不可能灭掉吴国,称霸天下的。那么范蠡、文种为什么要帮助越国呢?当时的楚国政治腐败。楚国有大批人才不能用,楚平王更是宠信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