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传说中西施和范蠡的爱情故事竟是假的?范蠡墓中的竹简道明真相

传说中西施和范蠡的爱情故事竟是假的?范蠡墓中的竹简道明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惊鸿似人间 访问量:2439 更新时间:2024/1/17 7:50:05

引言

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杨乘

传说西施和范蠡有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爱情是令人羡慕的。但是,2004年在江苏发现的古墓群中,根据范蠡墓中的竹简的记载,或许事实并非如此,西施和范蠡的感人爱情可能要被重新定义,西施会去吴国做卧底,也是另有原因。

古墓群的发现

2004年,在江苏无锡,人们在无意中发现了春秋时期的古墓群。这个一直被忽略的古墓群,考古专家们得知消息后马上赶往鸿山镇,要赶快将这些文物遗迹保护起来。但是在对古墓群进行前期检查的过程中,却接连发现十几个大大小小的盗洞,这些洞,让专家不禁感到惋惜,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这古墓群并进行保护呢?在它未被发现的时间里,到底被损坏了多少?既然文物已经被破坏了,专家组们决定抓紧时间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于是第一时间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在得到许可后,警方第一时间对这里进行了保护,专家们便开始了他们的考古工作。

经过考古专家们几天的仔细检查,最终总结出这古墓群有一个超大型古墓,其他六处是中小型的古墓群,即这个古墓群一共有七个墓葬。并且,专家们根据古墓群的特点以及构造,分析出这个古墓群是春秋时代吴越贵族的古墓群。遗憾的是这个古墓群已经不再完整,被发现之前,已经有几处被盗了。令人庆幸的是,古墓群中唯一一个超大型古墓依然保存完好,没有被盗的痕迹。这座超大型的古墓,考古学家们初步认为它可能是范蠡的墓葬,范蠡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

但这也只是一个初步的判断,因为范蠡一生喜欢游玩,到过许多地方,而且全国已经发现的范蠡墓大大小小至少也有五个了,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察。在对古墓进行勘测的过程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记载范蠡生平的竹简。与其他金银财宝相比,竹简可以为我们传递更多的历史信息,而且竹简上直接记载着历史,比金银财宝所提供的历史更丰富,考古学家们在考古时,也更喜欢研究这些竹简之类的文物。每份竹简,一片片竹子上的文字,记载着的是我们不为人知的一段历史,与其他文物相比,这或许是竹简独特的价值所在。

一段爱情故事

这次从古墓中发掘的竹简,一样为我们带来了不少信息,它揭开了西施做间谍的谜团。其实,在历史上,范蠡和西施曾有过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故事中的西施,就是被誉为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在苎萝山下,范蠡第一眼看到西施,看到眼前这个美得无法形容的女子,深深地被她吸引。而西施,见到眼前这个风度偏偏的男子,对他也很是喜欢。于是,郎有情,妾有意,两人都互相对对方一见钟情,便坠入爱河。但是,两人在一起时,国家正处于危急存亡之际,关系国家安危的范蠡决定为了国家大义而舍弃小家,想让西施到夫差跟前做间谍,先保全国家。

听了夫君的一番话,西施被他的家国情义而感动,认为自己的夫君有着宽阔的胸怀,能够为了国家的安危而先舍弃小家。于是,为了让夫君可以心无旁骛地帮助越王复兴赵国,减少外部威胁,自己决定到吴国夫差身边,让他被自己的美色所吸引。功夫不负有心人,越王勾践复兴赵国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在贤臣范蠡的帮助下,越王终于复兴了赵国,而夫差感到无颜活在这个世上,便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此时,国家复兴,范蠡和西施也终于重聚,过上游山玩水,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成为一对令人羡慕的夫妻,他们的爱情也令人羡慕。

事实真相

曾经传说中的这段爱情故事,当春秋古墓群中范蠡墓被发掘时,让它失去了真实性。根据竹简中记载,西施和范蠡的爱情并非是光明正大的爱情,而是地下情。西施跟随越王和范蠡用了三年时间到达吴国,然后范蠡用语儿亭威胁西施要到夫差那里做卧底,西施这才不得不答应。这段历史中的“语儿亭”,是西施和范蠡的儿子。因为当时二人和越王经过语儿亭时他们的儿子刚好会说话,所以他们的儿子就叫语儿亭了。根据竹简上记载的历史,我们发现,原来西施和范蠡的爱情并不是感人的爱情故事。

西施到夫差跟前做卧底的原因,竟是范蠡以儿子的安危为威胁逼迫西施乖乖就范。但是为什么后来的历史居然传成了西施和范蠡的感人爱情故事,这背后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也难怪,西施在夫差那里施“美人计”的那段时间,夫差对她可以说是百般呵护,宠爱有加,但是西施的心始终没有打开,就像一块永远不会融化的冰块。原来,西施可以坚持这么久,是为了自己的儿子,是只有成为一位母亲之后才可以有的勇敢和坚强。

结语

“社稷废兴,全赖此举。”《浣纱记》中曾经这样记载,确实,西施在吴国的那段时间,美人计确实对越王复兴赵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范蠡用儿子逼迫西施就范的做法实在有些不妥,毕竟西施也是自己儿子的母亲。虽然在国家大义面前,要舍弃小家,但是范蠡的做法还是有些极端。不过,历史上也不只范蠡一个人心硬,曾经吴起为了建功立业甚至杀害了自己的妻子。所以看待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度看待会得到积极或消极的评价,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

参考文献《吴中书事》《浣纱记》

标签: 范蠡

更多文章

  • 范蠡(即陶朱公):人生哲学值得世人学习

    历史人物编辑:平华泛教育标签:范蠡

    湖北省博物馆陈列着一把古剑,古剑的光芒闪烁着古人的智慧。据说这把古剑组成成分复杂,由多种金属合成;而且各类金属的完美融合,铸造工艺十分罕见。这就是惊艳世人的越王勾践剑,历经两千年依然寒光凛冽。寒光闪烁着科技的光芒,越国能够迅速崛起并称霸诸侯,与先进的冶炼技术有关。除了这把宝剑,越王勾践还给后人留下了

  • 《范蠡救子》范蠡派三子去救二子又改派老大去?为什么自己不去?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必有失标签:范蠡

    《范蠡救子》中,范蠡二儿子在楚国犯了杀人罪,范蠡派小儿去捞二儿子,大儿不服,请求前往,妻子说情,范蠡又改派大儿去。为什么他自己不去呢?范蠡处理这个事情有什么不妥吗?从故事的每个人的性格和所作所为你发现了什么?从故事中,营救二儿是事件的主线,但事实上,二儿最终成了一颗弃子。范蠡说:“杀人者偿命,这是理

  • 范蠡功成身退携西施泛舟五湖是美丽传说,范蠡墓揭露了真相的残酷

    历史人物编辑:贺鹏标签:范蠡

    根据《史记》等史书的记载,范蠡在辅佐越王勾践灭吴霸越之后,急流勇退,“浮海入齐”,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开始了后半生的经商生涯,期间三次成为巨富,又三散家财。成为远近闻名的“陶朱公”。在以前人们的认知中,认为范蠡智谋超群,功成身退,又携美而归,富可敌国,史书中

  • 范蠡文种帮助越国灭掉吴国,除了一展抱负之外,原来还有这个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范蠡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春秋时期,吴越争霸,越国战败之后,在范蠡、文种的辅佐下,一举灭掉吴国,使越国称霸于诸侯,越王勾践也成为了春秋最后一位霸主。可以说如果没有范蠡、文种的帮助,勾践使不可能灭掉吴国,称霸天下的。那么范蠡、文种为什么要帮助越国呢?当时的楚国政治腐败。楚国有大批人才不能用,楚平王更是宠信奸臣

  • 范蠡该杀!苏州出土三片竹简,揭开范蠡西施关系:自古男人多薄情

    历史人物编辑:宪宪爱美食标签:范蠡

    一、记载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是金庸先生创作的14部武侠小说串成的对联,但老先生一生创作了15部武侠小说,还有一部较短的《越女剑》——这部小说以春秋时吴越争霸为故事背景,讲述了范蠡为帮助越王复国,借助“剑神”阿青的剑术操练军队,同时将自己的爱人西施送给吴王夫差,实行离间。最终,越王勾践经

  • 春秋战国500年,只有范蠡是完人,司马迁:范蠡的故事很讽刺

    历史人物编辑:香堂姐美食标签:范蠡

    范蠡是吴越争霸历史上重要的谋臣,他的存在影响了两国政治格局的变动,其历史形象也彰显了春秋末期一代谋士之风采。春秋时代,战乱纷争。王室衰微,诸侯作兴。中原大国杀伐不断,东南吴越纠葛已久。在吴、越两国争霸的历史诗篇中,范蠡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国语》、《史记》开始,到《越绝书》、《吴越春秋》问世,范

  • 勾践用谋士的计策灭国,功成后范蠡逃亡,学者:他曾发誓善待范蠡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范蠡

    《史记》位居“二十四史”之首,是史学界公认的珍贵史料,其文学价值、史学价值都是无法估量的,大文豪鲁迅赞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是大家都知道,秦朝统一之后开始大面积的毁史,六国的史书都付之一炬,造成了史学断代。太史公他编篡史书虽然谨慎,但是却做不到所有事都准确,就比如“鸟尽弓藏”这个典故

  • 范蠡,配角抢了主角风头

    历史人物编辑:细平说教育标签:范蠡

    湖北省博物馆陈列着一把古剑,古剑的光芒闪烁着古代人的智慧。这把古剑组成成分复杂,由多种金属合成;而且各类金属的完美融合,铸造工艺十分罕见。这就是惊艳世人的越王勾践剑,历经两千年岁月依然寒光凛冽。越王勾践留给后人的,除了这把宝剑,还有卧薪尝胆的典故。越王勾践剑闪烁着历史的光芒。简洁,越世家历史“清白”

  • 如果伍子胥没有遇到孙武他还能否成功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孙武

    本来如果伍子胥没有遇到孙武,他还能报仇吗?历史人物的生活,绝对没有应有的精彩。历史上有很多人为了仇恨而奋起,伍子胥作为他们的代表,绝对有话语权。伍子胥本是官二代。遗憾的是,古代官二代的安全保障系数没有现在高。他的父亲吴奢是楚国太子简的老师。在古代,君臣师徒是绝对的近亲。所以在历史上,只要是太子被杀,

  • 孙武居然知道苏秦,难不成是穿越?

    历史人物编辑:子豪爱历史标签:孙武

    一说起兵圣,我们都知道是孙武。在春秋末年,孙武辅佐阖闾大破楚国。并且留下了孙子兵法这一旷世之作,成为了兵家的始祖。而苏秦呢,我们都知道苏秦是战国中期鼎鼎大名的纵横家。并在战国中期为了帮助燕昭王破齐,最终被齐湣王车裂。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挖掘出了两座汉墓。而这座汉墓中呢,就有鼎鼎大名的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