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兵圣”孙武的指挥能力究竟如何?

“兵圣”孙武的指挥能力究竟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汽车前一线 访问量:4997 更新时间:2024/1/21 5:55:04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孙武,被后世尊称为“兵圣”。既然有这个称呼,那么他的作战指挥能力如何?我们结合历史来看看。

孙武是春秋时期的齐国人,生卒年不详。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各国君主都不惜重金招揽人才。不少人都是各个国家到处游走,哪里给机会就在哪里留下,完全没有今天的“为国效力”“热爱祖国”的概念。

孙武也不例外。他写了一本兵法,一共13篇,带着自己的13篇兵法,孙武出国,来到了吴国。

吴国当时的国君是阖闾。这个阖闾,是个狠角色,为了自己能够打败强敌,到处吸纳别国人才。面对送货上门的孙武,阖闾一开始似乎并不重视。

史书记载:

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

对曰:“可。”

阖闾曰:“可试以妇人乎?”

曰:“可。”

我们简单翻译一下——

您的兵书13篇,我都看了,可不可以简单试一下让我看看你怎么用兵?阖闾虽然客气,似乎有点不信孙武的本事。毕竟当时人们到处走,有的是真的人才,有的是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阖闾的疑惑(或者怀疑)似乎无可厚非。

面对吴王的疑惑,孙武的回答很干脆:没问题。孙武的回答言简意赅,可能是他经历了太多的质疑或者冷遇,已经不愿意说多余的话了。

不知怎的,阖闾觉得还不尽兴,脑洞大开地说:“可以用妇女来试一下吗?”孙武也不多逼逼:“没问题。”真是言简意赅啊!

估计阖闾饶有兴趣,让自己的宫女出来,接受“军事训练”。

看起来挺有意思是不?

当然,过不了多久,阖闾会肠子都悔青的。

孙武面对吴王的后宫佳丽们(史书上说“百八十人”),讲明训练规矩,接着击鼓,开始列队、转训练。同时,孙武也亮出了“杀器”——斧钺,即执行军法的斧头。

俗话说,“军法不是儿戏”,“军令如山”。

但是,这些宫女们应该是从来没有接受过相关军事训练,或者是平时被阖闾宠惯了。宫女们哈哈大笑,不听指挥。

孙武忍住杀心,再次强调了规矩,然后继续击鼓,开始列队、转向训练。无奈这些宫女们还是哈哈大笑,不听招呼。

这一次,孙武再也不忍了,直接下令,把领头的两个宫女斩首。这两个宫女可是阖闾的爱妃啊!

一旁观看的阖闾傻了,领头的两个宫女也傻了。

宫廷斗争历来残酷,后宫佳丽之间的争风吃醋,变成你死我活的斗争,历史上不是没有。但是让宫女们接受“军事训练”,然后有人违规被砍头,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

阖闾赶快派人阻止,孙武一改常态,不再说“没问题”,而是举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一套。孙武一点也不怜香惜玉,直接把吴王的两个爱妃咔嚓了。

这下阖闾傻眼了,原来孙武这个人是很认真的,心狠并且“入戏很快”。估计阖闾也是欲哭无泪啊,自己没事找自己的爱妃出来训练干嘛!

孙武倒像个机器人一样,继续训练宫女,还让吴王阖闾继续观看。宫女们吓傻了,孙武怎么说就怎么做,阖闾可没心情看了。

孙武可不管阖闾那想哭晕在冲厕所的心情,还怼了一句:“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大王只是爱好兵法的词句,并不能实际使用它”。)

看来孙武不是那种怜香惜玉的男人,阖闾也算雄主,任命孙武为将军。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

吴王阖闾创造了一个记录,让自己的爱妃在非战乱,非意外,非宫廷斗争的情况下,掉了脑袋,还是被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将军砍掉了脑袋。历史上几乎仅此一例。阖闾这个血淋淋的故事告诉后代的君王:千万不要让自己的爱妃去接受军事训练,军法无情!

历史上,孙武唯一有记载的军事指挥行动,就此一例。在此之后,孙武参加了什么战役,指挥了什么战斗,历史书上没有写。历史书上只说“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吴国后来确实打败楚国,震慑齐国和晋国这样的大国,孙武参加了也有功劳。但是具体的功劳,一个字没写。

也许,孙武更多的是作为参谋人员,随军征战。

那么,孙武的指挥能力如何?光看那场军事训练,似乎看不出什么来,因为很多将军训练的时候都是这样——不服从军令,斩了再说。只是,其他将军再也没有训练君主的爱妃的机会了。

笔者觉得,孙武应该是具备军事指挥能力的。不过,他斩杀吴王爱妃,也反映出他不近人情的一面,甚至不考虑后果的一面。

有人会说,军法不是儿戏,孙武已经三令五申了,那些宫女还要找死,怪谁?笔者不敢苟同。

1、在古代,女人一般是坐镇后方的,哪怕是昏君也很少有让女人上战场或者接受训练的。

不知道阖闾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宫女接受军事训练,但他绝对不是想把自己的宫女推上断头台的。也许,阖闾就是想测试一下孙武的本事,也许就是想让自己的宫女们开开心。当然,阖闾肠子肯定悔青了。后代的君主们也吸取了这个教训。

2、孙武在军事训练之前,应该给吴王说一说,“大王,我是认真的,如果她们不听号令,我一定严惩不留情面”。可惜,他什么也没说,就像是一个机器人。

再说,表现自己带兵才能和指挥才能,还有其他方法(换人或者真的训练军队)。

细思极恐,孙武一开始肯定设想了宫女不听令的应对措施——不听令直接斩首。可见,孙武的胆子真的很大,完全不考虑后果的。

历史上,孙武的结局如何,没人知道。不过,他这样的性格,估计君主也不见得一直待见。斩杀了国王的爱妃,能善终吗?毕竟,功臣名将被赐死的一大堆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哪有什么理由啊?

(如果您有什么想法,欢迎您在下方留言。您的关注是我创作的动力。谢谢!)

标签: 孙武

更多文章

  • 孙武练兵的故事,细细品!

    历史人物编辑:空留离愁纤尘莫染标签:孙武

    公元前512年,吴王闾阖后宫中出现了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两名衣着华丽的女子手持长枪,各引90名女子,每个人都手持长枪利剑,号令严明,进退整齐。难不成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女兵吗?答案当然不是。这场演练是孙武首次练兵。孙武的军事造诣极高,曾带兵三万直破楚国二十万精锐。《尉缭子》这样评价孙武:有提十万之众而

  • 兵家孙武怎么创作《孙子兵法》的?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孙武

    我国春秋时期,约公元前545年,齐国一个祖辈精通军事的世袭贵族家庭里添了一个男孩。男孩祖父孙书和父亲孙凭同在朝中为官,听说家中喜添男丁,就在孩子出生的当天晚上,高兴地一齐赶回家中。全家上下都沉浸在无比喜悦的氛围之中。孙书望着襁褓中的孙儿,真希望他快快长大,继承和发扬将门武业,报效国家。孙书决定给孙儿

  • 若孙武,韩信,李靖,徐达,岳飞,卫青各自领兵决战,谁会获胜?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孙武

    这种比较,肯定是徐达会获胜了。这些都是世之名将,但是并不是处在同一个年代。孙武是春秋时期人物,韩信是秦末汉初,卫青是西汉中期,李靖是隋末唐初,岳飞是南宋初年,徐达是元末明初。作为一个名将,肯定会研究前人的成败得失,把他们的思想、行为、经典战例都会拿出来不断的研究,如此一来,作为最晚出现的徐达就能够研

  • 山东出土古书,终结孙武千年争议,孙武指挥能力一般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孙武

    孙子兵法肯定是尽人皆知的一本书,无论是国人还是外国人,对这本书都是不陌生的。作为古代兵家的代表作,即使是现如今,孙子兵法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不仅仅是国人进行研究,即使是外国人,对孙子兵法仍然有所研究。这足以说明孙子兵法的影响力不可小觑,更是从侧面反应了孙子兵法的价值。作为中国的兵家之圣与兵学之祖

  • 吴王阖闾得到伍子胥、孙武的辅佐,使吴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孙武

    原吴王阖庐得到伍子胥、孙吴的辅佐,使吴国“西灭楚,北强齐、晋”。直到吴王寿孟二年,楚国大夫申公怨楚大将转往晋国,派晋国吴国教吴国用兵乘车,他的儿子是吴性人,所以吴开始与中国交流。”申公无臣派使者去吴国帮助吴国训练军队。从此,吴国开始与中原交往。申公和吴臣向吴国示好的根本目的是联吴制楚,减轻晋国的负担

  •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究竟存不存在?孙武就是孙膑?

    历史人物编辑:孙悦说历史标签:孙武

    1.孙膑就是孙武?对于《孙子兵法》,孙膑还有孙武等等这些称呼,很多人都有所混淆,在这方面的争议自古至今接连不断,为什么会有这种争议呢?因为《孙子兵法》这本书名气实在太大,内容思想也确实丰富,甚至可以算是古代兵家奉为经典的作品,为谈论兵家之祖。但是就是这么一部优秀的作品,它的作者却不怎么出名,孙武其人

  • 孙武:兵家的鼻祖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孙武

    军功贵族的家世孙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公元前6世纪末的春秋时代,他出生于齐国的乐安(今山东惠民县)。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宋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孙武的祖先,原是周惠王五年(前672年)因陈国内乱逃亡到齐国的陈完。当时的齐国,据有山东东北部,濒临渤海,物产丰富,实力强大。当政的齐桓公

  • 历史大忽悠夺了范雎的相位,体验了几个月的相国生活,咋就辞官不干了?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范雎

    古人有句话说得好“达则相天下,穷则善其身。”能够走入仕途,荣登庙堂,就成为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特别是在战国那个年代,诸侯争霸,群雄逐鹿,造就了人们凡有血肉,必有争心。有很多满腹诗书又怀揣大志的人才,在战国这个舞台上各显神通,光芒万丈。这其中不乏,能言善辩的纵横家,依法治国的法家,匡扶正义的墨家,

  • 秦昭襄王当了41年的傀儡,只凭范雎就成功翻盘?真实与印象不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聊史标签:范雎

    秦昭襄王给人的印象是大器晚成,秦昭襄王当了41年的傀儡,朝政把持在宣太后和魏冉的手中。随着范雎的到来,秦昭襄王得到了范雎的帮助,成功从宣太后和魏冉手中夺回了权力,实现了人生的逆袭。但是秦国朝堂的大权在宣太后和魏冉手中握了已经41年,秦昭襄王一个傀儡皇帝加一个外来者范雎就轻易扳倒了宣太后和魏冉,看看光

  • 范雎有多厉害?用9个字逼死战神白起,1个策略助秦一统6国

    历史人物编辑:韦超标签:范雎

    秦国宰相范雎,如何用9个字逼死战神白起?公元前257年,秦国的朝堂上一片混乱。此时,范雎与白起各成一派,为要不要攻打邯郸城争吵不休。范雎的意见是不打。在之前的长平之战中,秦国虽然胜利,却损失惨重,此时如果继续出征,对国家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更让范雎忌惮的是,白起如果攻破赵国,对秦国来说可是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