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武:兵家的鼻祖

孙武:兵家的鼻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殷嘉豪 访问量:4475 更新时间:2024/1/25 12:31:25

军功贵族的家世

孙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公元前6世纪末的春秋时代,他出生于齐国的乐安(今山东惠民县)。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宋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孙武的祖先,原是周惠王五年(前672年)因陈国内乱逃亡到齐国的陈完。当时的齐国,据有山东东北部,濒临渤海,物产丰富,实力强大。当政的齐桓公,在宰相管仲的辅佐下,革新军政,发展生产,一跃成为春秋时期诸侯国家的第一个霸主。

陈完逃到齐国后,改姓田氏,齐桓公任命他为管理手工业生产的“工正”之职。经过几代之后,到周景王十二年(前533年),田完(即陈完)的四世孙田桓子,已经发展为齐国新兴势力的代表人物,同以公室为首的大批奴隶主贵族相对立。后来经过“田氏代齐”的武装斗争,田氏很快成为齐国的实际掌控者。

在春秋时期,“姓”是全族的共同称号,而“氏”只是一个分支的称号。而孙武就是出生在一支姓“田”,氏“孙”的家族分支中。随着历史的发展,姓氏不分,孙武成为他姓名了。

因为有显赫的家庭出身,让孙武有机会接触统治阶级的思想以及军事素养方面的教育,为以后研究兵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十年戎马生涯

“田氏代齐”之后,孙武离开了齐国,到了南方的吴国定居。孙武在吴国都成姑苏城附近,一方面潜心研究兵法,一方面观察吴国的政治动态,在这时他认识了好友伍子胥,成为知心好友。

公元前516年,吴国发生了一次大事件,公子光刺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就是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是一个很有远大抱负的人,发愤图强想要取得霸主位置。当时,伍子胥很受吴王阖闾的重用,伍子胥深知吴王阖闾的远大抱负,这知道孙武超凡的军事才能,于是给两人牵线,孙武施展抱负的大好时机来临,三十年的戎马生涯开始。

从公元前512年,孙武被吴王阖闾任命为将,到公元前482年的黄池会盟,孙武在吴国活动了三十年,为吴国的强盛和称霸中原做出了杰出贡献。

后来吴王阖闾的儿子吴王夫差当政,他骄奢淫逸、倒行逆施,从此之后,孙武的事迹已经在史书上记载很少,应该是退隐。根据《越绝书》中记载,江苏吴县城外,有孙武的坟墓。看来,孙武并没有像伍子胥那样遭到夫差杀害,他应该是退隐山林,终老其身。

不朽的军事著作

孙武之名之所以盛名古今,并不是他卓越的军功,而是他留下了我国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一部内容完善、结构严谨的古代军事名著。它的产生,为我国军事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孙子兵法》不但对中国,而且对于世界的军事史,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孙子兵法》不仅是我国现存的最古兵书,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论著。它与希腊的《希腊波斯战争史》、色诺芬的《希腊远征波斯记》、罗马军事理论家弗龙延的《谋略例说》相比,不仅成书年代要早,学术性更强,而且在内容上更加完备、系统和深刻。

标签: 孙武

更多文章

  • 历史大忽悠夺了范雎的相位,体验了几个月的相国生活,咋就辞官不干了?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范雎

    古人有句话说得好“达则相天下,穷则善其身。”能够走入仕途,荣登庙堂,就成为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特别是在战国那个年代,诸侯争霸,群雄逐鹿,造就了人们凡有血肉,必有争心。有很多满腹诗书又怀揣大志的人才,在战国这个舞台上各显神通,光芒万丈。这其中不乏,能言善辩的纵横家,依法治国的法家,匡扶正义的墨家,

  • 秦昭襄王当了41年的傀儡,只凭范雎就成功翻盘?真实与印象不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聊史标签:范雎

    秦昭襄王给人的印象是大器晚成,秦昭襄王当了41年的傀儡,朝政把持在宣太后和魏冉的手中。随着范雎的到来,秦昭襄王得到了范雎的帮助,成功从宣太后和魏冉手中夺回了权力,实现了人生的逆袭。但是秦国朝堂的大权在宣太后和魏冉手中握了已经41年,秦昭襄王一个傀儡皇帝加一个外来者范雎就轻易扳倒了宣太后和魏冉,看看光

  • 范雎有多厉害?用9个字逼死战神白起,1个策略助秦一统6国

    历史人物编辑:韦超标签:范雎

    秦国宰相范雎,如何用9个字逼死战神白起?公元前257年,秦国的朝堂上一片混乱。此时,范雎与白起各成一派,为要不要攻打邯郸城争吵不休。范雎的意见是不打。在之前的长平之战中,秦国虽然胜利,却损失惨重,此时如果继续出征,对国家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更让范雎忌惮的是,白起如果攻破赵国,对秦国来说可是大功一件

  • 扶不起的魏国,气走了商鞅、孙膑、吴起、范雎、信陵君等一众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孙成说历史标签:范雎

    俗话说得好,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类从一片混沌中走出来,经历过相敬如宾的和平时期,也经历过鸡飞狗跳的战乱时期,纵观各国纷争的万般种种,究其核心其实是人才的竞争。贤明的君主总能招揽来各种各样为他效忠的人才而成就一番大业,但也有不少一开始具备人才优势的国家最终却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在秦国崛起的过

  • 范雎用9个字逼死白起,很少有人能看懂,那才是古代厚黑学的巅峰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范雎

    说起厚黑学,人们总会想到李宗吾,他在厚黑学中宣扬“脸皮要厚如城墙,心要黑如煤炭”,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英雄豪杰”。李宗吾在《厚黑学》中,以刘邦、曹操、刘备、孙权等英雄豪杰为例,试图解释厚黑学是怎么影响他们的成败。李宗仁认为,厚黑学有三层境界:第一层,“厚如城墙,黑如煤炭”;第二层,“厚而硬,黑而亮

  • 范雎:一个小人物逆袭成总裁助理,只用了两个字“嗯啊”

    历史人物编辑:老海君平叔标签:范雎

    历史上不乏小人物逆袭成功的例子,从一个打工仔摇身一变成了总裁助理,范雎就是其中的一个。范雎是战国时期秦国宰相,他最初给魏国的魏王打工,打工的日子很苦,没有出头日不算,还差点丢了性命。走投无路的范雎来到了秦国,只用了一招就逆袭成了秦昭王的宰相,他用“嗯啊”就吊足了秦昭王的胃口,随后拜其为客卿。范雎是战

  • 范雎帮秦昭王加强王权成就帝业,却因睚眦必报性格让自己蒙上污点

    历史人物编辑:摄影师乐民标签:范雎

    范雎出生不详,死于公元前255年,字叔,魏国芮城人。因为封地在应城,所以又称为应侯。早年周游列国想要有所作为,却不诸侯待见,只好回到魏国,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做事。一次须贾带着范雎去齐国办事,齐襄王却背着须贾送范雎十斤黄金以及牛肉美酒之类的礼物。让须贾以为是范雎出卖情报,对他很怨恨。回到魏国把这件事告诉

  • 白起军功卓著被称为“战神”,被秦王赐死,范雎却背锅2000年

    历史人物编辑:矛舍品史标签:范雎

    白起,战国时秦国大将,武安君,他身上贴着三个标签。1:战神,2:杀神,3:冤枉。战神——白起一生没打过一次败仗,从军40年,为秦国攻城掠地,未尝一次败绩;杀神——白起历来有杀俘的恶习,先后屠杀近百万降卒,因而也被称为“人屠”。冤枉——白起功高,被权臣范雎所忌惮陷害,终于被自己的老上级秦王冤杀。白起剧

  • 此人是秦昭襄王的“四贵”之一,为何范雎一到,他就被撵出朝廷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范雎

    公子悝曾是秦国秦昭襄王时期“四贵”之一,在秦国风光一时,不过最终却遭到了驱逐。这是怎么回事呢?公子悝,号高陵君,出生时间不详,嬴姓,赵氏,名悝。他是秦惠文王和宣太后的儿子,秦昭襄王嬴稷和泾阳君公子芾的弟弟。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荡因为举鼎被鼎砸死后,宣太后和她的异父弟魏冉,在燕、赵两国的帮助下,让

  • 范雎对秦昭王如长夜明灯,远交近攻定秦国策,快意恩仇自当由我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记录时间标签:范雎

    公元前279年,秦昭王派白起采取掏心战术,一举攻占楚都郢城,在此建立南郡,把楚国由长江流域打到了淮河流域,但秦国并没有停下征战的步伐。公元前275年,秦伐魏,攻至魏都大梁,魏不得已而割地求和。公元前273年,魏国、赵国攻打韩国,秦国出兵救援。武安君白起带领秦军昼夜兼程,千里奔袭,只用八天时间,从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