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楚庄王的一生:不足二十岁登上王位,八年问鼎中原,终成春秋霸主

楚庄王的一生:不足二十岁登上王位,八年问鼎中原,终成春秋霸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战史看客 访问量:2153 更新时间:2023/12/21 1:58:40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要说在我国古代的春秋时期,最为强大的是哪几个国家,那定然是春秋五霸莫属。不过,春秋五霸之所以强大,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其国君的出色领导和统治,才使得他所在的那个国家强大起来,因此很大意义上,春秋五霸指的是这五个国家的国君,而楚国的楚庄,就是其中之一。

楚庄王的故事或许大家并不熟悉,但关于那个“一鸣惊人”的故事,想必没有人会陌生,没错,这个故事正是出自楚庄王。

那么楚庄王的一生又是怎么样的呢?他又为什么要三年不问朝政,然后一鸣惊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楚庄王的一生,以及他是怎么成为春秋五霸的。

公元前613年,楚穆王去世,年仅二十岁的嫡长子熊侣即位,是为楚庄王。当时的天下因为晋国的霸业衰弱,很不稳定,而楚国内部也是有着诸多困境,这国君的重担一下子落到年轻的楚庄王身上,压力不可谓不大。

而楚庄王上位之后,并没有进行什么大动作,而是在宫中每日玩乐、载歌载舞。而也就在楚庄王即位的第二年,晋国攻打楚国的附庸国——蔡国。

当着楚国的面来攻打楚国的附属国,这可以说是很不给楚国面子,但晋国就是这么做了,而楚庄王也一点动作都没有。

蔡国并不是晋国的对手,很快就要被攻陷了,蔡庄候向楚国求救,但楚庄王还是无动于衷。最后,蔡国无奈在郤缺签订城下之盟,第二年,蔡庄候就悲愤去世了,楚庄王依旧在宫中载歌载舞。

到了楚庄王即位的第三年,楚国发生了大片饥荒,边境的野蛮民族也在不断的发起侵扰,就连楚国周边的附属国内的部落也纷纷发兵集结,准备攻打楚国的都城郢都,一时之间,各地文书告急,暴风雨似乎很快就要来临了。

但楚庄王依旧还是对此不闻不问,还在宫门口挂起了一个大大的牌匾,上面写着:“进谏者,杀毋赦”。

几个月之后,楚庄王依旧是没有什么动作,于是楚国的大夫苏从决定不顾楚庄王的禁令,也要进宫去谏言。然后楚庄王就看到了哭哭啼啼的苏从来到宫中见他,楚庄王便问他是怎么回事,为何哭的这么厉害。苏从便所,他哭是因为楚国就要灭亡了,他在为自己就要死了伤心,为楚国就要灭亡了难过。

楚庄王便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说,苏从回答,我想来劝告国君您,你肯定要因为我违反禁令而杀了我,而国君您不理朝政,整日载歌载舞,楚国因此很快就要灭亡了。楚庄王很生气,便说苏从是故意要违抗他的命令。

苏从便说,国君杀了我,我至少还能留下一个忠臣的美名,但若是国君继续这样下去,那很快楚国就要灭亡了,您就是当了亡国之君啊。

楚庄王听完之后忽然站起来,有些感动的说,大夫说的都是忠言,我一定按你所说的来做。随后,他马上下令将乐队解散,将舞女遣散,决定开始处理朝政,干一番大事业。

楚庄王重临朝政之后,很快就将这三年中营私舞弊的几百人全部处死,另外,还将这三年来坚持朝政和自己本职的官员全部提拔,还任命武举和苏从一起来协助他主持国政。

而楚庄王回归之后,楚国上下很快就走上了正轨,人民百姓安居乐业,朝廷政治清明,军队也恢复了战斗力。

也就是在楚庄王回归的这一年,楚军出发进攻宋国,很快就大获全胜,从此楚国的实力得到恢复,并迅速扩张出去。

平定了周边国家之后,楚国的统治渐渐稳定下来,而楚庄王也有了称霸诸侯国的想法。当时前任霸主晋国的晋灵公昏庸无能,不仅将大权都交给了晋国权臣赵盾手上,自己也在国内残害臣民,对外也失去了威信,霸权地位不稳,这给了楚庄王一个称霸的好时机。

后来,经过多年的准备,楚国终于征服了中原地区的陈、宋、郑这几个国家,在诸侯国当中的威望渐渐提升,而晋国也渐渐失去了在诸侯国当中的权威,国力也逐渐衰弱,于是楚庄王称霸的时机已经到了。

楚庄王执政的第八年,他亲自率领大军北上,以“勤王”的名义攻打陆浑之戎,很快就将军队带到了周王室的边境。

周定王害怕楚国这恐怖的阵势,于是便派周大夫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顺便探探楚庄王的虚实。

楚庄王见到周王室派来的人之后,就问他九鼎的含义。九鼎在古代相传是夏禹所铸,在后世被夏商周都作为传国之宝,楚庄王的意思很明显了,就是觊觎整个天下。但当时天下还有晋国、秦、齐等大国在,所以楚庄王还不敢对周王室怎么样,最后还是退兵了。

邲之战可以说是楚庄王称霸的关键,在这场战斗中,有了郑国等国家的依附,楚国得以大败晋军,迫使很多中原地区的国家对楚国俯首称臣,而也是在这时候,楚国成为了中原地区的霸主。

楚庄王建立楚国霸业之后,又多次征战,稳固楚国的威望,但再强大的人,也终有老去的一天,就在楚庄王在位的第二十三年,楚庄王感到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召集自己的重臣和太子到跟前,将后事一一嘱托下去。

而也就在这一年的秋天,一代春秋霸主楚庄王与世长辞,他的一生无疑是辉煌的,从一鸣惊人重临朝政,再到带领楚国建立霸业。

但在他死后,楚国的霸业并没有维持多久,在他死后的几十年间,楚国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国力也不断衰弱,霸业名存实亡。不知道楚庄王在黄泉之下,会不会感慨万千呢?

标签: 楚庄王

更多文章

  • 楚庄王身为一代雄主,楚国为何两个多月却打不下宋国一座城?

    历史人物编辑:杯中探史标签:楚庄王

    鲁宣公十四年(纪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到齐国出使。由于楚庄王势力浩大,所以他吩咐申舟:不必向宋国提出借路的请求,迳直而去。宋国得知后,认为这是楚国在侮辱本国,感到不可忍受,就把申舟杀死。楚庄王勃然大怒,立即点动人马讨伐,大军直打宋国的都城,将城池团团围住。两军相持了几个月后,宋国派遣大夫乐婴

  • #微博公开课##历史云讲堂# 【楚庄王为何强大?不掠夺他人领土、不欺软怕硬!

    历史人物编辑:土家小伟伟标签:楚庄王

    #微博公开课##历史云讲堂# 【楚庄王为何强大?不掠夺他人领土、不欺软怕硬!】春秋时期,郑国交好晋国、与楚国发生某些纠纷。楚庄王伐郑,鏖战三个月,攻入郑都。郑襄公袒臂出降,请求谅解。楚庄王大度地回应说:“这事归根结底要怪您手下一些缺德的臣子出言不逊、行为不端(不怪您)。我既然已经见到您的玉面,自然要

  • 爱姬被手下将士非礼,楚庄王并未惩罚手下,多年后才知道他的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楚庄王

    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纷呈的一个时代,而很多的成语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之中,楚国的历史可以说横贯春秋战国,楚国本身只是偏居南方的被人看不起的蛮夷,楚国想要参加周王朝却被人直接连大门都不让进。为此楚国一气之下干脆自立为王,从此楚国从南方蛮夷一跃变成强国,而楚国的崛起还

  • 问鼎中原的楚庄王,为什么没有灭掉实力差他很多的周王室呢

    历史人物编辑:西北小生活标签:楚庄王

    春秋时期,随着西周王室的衰弱,各诸侯国纷纷争霸,随着各诸侯国实力的不断增加,争霸成为了春秋的政治主题,在各路诸侯中,楚庄王更是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问鼎中原,大有取代周室代之的趋势。但楚国最终也没有能灭掉实力远不如他的周室,反而在楚庄王逝世之后,楚国实力一度一落千丈,人认为这是因为楚庄王有问鼎中原的

  • 楚庄王伐庸之后进行大规模人事变动进行晋楚争霸,在邲之战获胜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汪洋标签:楚庄王

    年轻的楚庄王究竟是雄主还是庸主?大多数沉默的朝臣心里恐怕是没有答案的。但伍子胥的祖父、大臣伍举或许从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闲”的姿态中猜出了两分意思——东服扬越、北伐郑国。这不就是自熊渠以降,楚国历代先王孜孜以求的目标吗?年轻人志存高远,难能可贵。可庄王毕竟年轻,看着他日日纵情酒色,伍举

  • 历史上最著名的饭局,除了鸿门宴,还有楚庄王的“绝缨之宴”

    历史人物编辑:苏小米观影标签:楚庄王

    如果评选上千年来最著名的酒宴,排名第一的无疑是鸿门宴。那么,排名第二的是哪个?答案是:楚庄王的“绝缨之宴”。1、“绝缨之宴”的经过鸿门宴在《史记》中有记载,而“绝缨之宴”正史中并未有记载,首次讲述这个故事的,是成于西汉的杂史小说集《说苑》。大体经过如下:楚庄王夜宴群臣,大风吹来,宴席上的烛火被吹熄。

  • 晋文公之孙,楚庄王霸业的终结者,竟掉入粪坑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余泳宏标签:楚庄王

    导读: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有五位霸主,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和宋襄公,晋文公是当时北方大国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曾经一度称霸,后来他的孙子——晋景公也曾攻败楚国成为楚庄王霸业的终结者,但是作为春秋时期一位颇有政绩的君主,晋景公的死法却非常特别,他竟然是掉进粪坑被呛死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不服就打,服了就算了”,楚庄王的仁义之举均为政治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头盔哥标签:楚庄王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这是“春秋五霸”组合版本之一。其中,以“仁义”著称的宋襄公争议颇多。单就“仁义”而言,楚庄王似乎并不逊色于宋襄公。孔子曾为其义举大唱赞歌——“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史记》中记叙了楚庄王多例的仁义之举,明显有别于他先祖随意征伐,还耍流氓说道“我蛮夷

  • 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什么会拜倒在楚庄王的石榴裙下?

    历史人物编辑:李亚冲标签:楚庄王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国内的贵族会经常拜访,不停地在古人家里表示诚意。比如晋文公,就跟着任伯年去求吊钟国的单于:“此必借我国之力以与邻国联姻的盛举也。”晋国史料以此为始,辅佐晋文公灭楚。楚庄王也把“国之力者,以诚为先”挂在嘴边,说楚献公已经老矣,身体或许不大好,要求晋献公去照顾他。晋献公答应了楚献公,

  • 楚庄王的绝缨之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帝王气度!

    历史人物编辑:家家小厨房标签:楚庄王

    楚庄王平定鬭越椒之乱,心情大好,乃大宴群臣,所有文武大臣,都来赴宴,取名“太平宴”!这场酒一直喝到晚上都还没尽兴,楚庄王下令点蜡烛继续喝,而且命自己宠幸的许姬给各位大人们倒酒,突然有一阵怪风吹过,有一个武将喝多了,趁黑暗中去搂这个许姬!许姬拔了此人的冠缨,就是帽子上的带子,来到楚庄王那里悄悄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