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鸣惊人楚庄王:若无必胜的把握,则需尽心韬光养晦

一鸣惊人楚庄王:若无必胜的把握,则需尽心韬光养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续 访问量:2026 更新时间:2024/3/8 23:35:50

春秋时期是十分混乱的时期,你方唱罢我登场,虽名义上是周天子统治,实则真正的掌权者早就是各地强势的诸侯国;所有的小国都不敬周王朝,只会选择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

作为强国的楚国,一开始便是被依附的对象;在南方,楚国可以说是说一不二的存在。可惜自从周王室迁都开始逐步衰败后楚国的历任国主的运气都不太好,从奉行铁腕政策的楚武王开始,楚国国主在成为霸主的路上总是差点机遇。

楚武王可以说为楚国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楚武王的上位是通过杀害自己兄长后自立为王的,因此,继位后的楚武王手段十分强势,铁血手腕的楚武王实行的也是铁腕政策,对内强势镇压,对外积极进攻。

不过也因此楚武王为楚国留下清明与安宁的江汉平原与支撑国家强势地位的军队与管理力量,使楚国一直位列大国、强国,让周边小国敬畏与胆寒。

原本楚武王有成为霸主的能力,可惜楚武王在位五十多年,只注重扩张楚国的领土,建立楚国的内部秩序与强权,没有想到通过周天子的力量成为所有诸侯国的领头人,因此错失良机。

待已到中年的楚文王继位之时,他奉行的也是与楚武王如出一辙的强权政策,四处征战,继续楚武王未完成的事业。

不过楚文王比楚武王更有优势的一点便是此时的楚国已经是无可争议的强国与大国,楚文王想要成为霸主完全是天时地利的事情。

可楚文王偏偏遇到了齐桓公。齐桓公比楚文王先意识到拉拢周天子支持的重要性,也明白想要成为霸主不能光凭个人国家的力量,还需要联合各国结盟。

由于齐桓公占据了先机,楚文王也只能与霸主之位失之交臂。

而后到了楚成王就更时运不济了!

楚成王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借鉴了齐桓公的成功,弗一继位便十分敬重周天子,而且一改楚武王与楚文王的强势手段,与各诸侯国修好结盟,想要借此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霸主。

可惜这个时候各国的国主都十分了不得。晋国出现了晋文公,在城濮一战中即便晋文公退避三舍,楚成王依旧输了,从此地位只能屈居晋文公之下。

而在晋文公去世后秦国还有十分得民心的秦穆公,楚成王总是与霸主之位一步之遥,只得郁郁而终。

楚成王之子楚穆王继位后知道与晋国在城濮之战中的失败是楚成王一生的遗憾,所以致力于扩张地盘,控制江淮地区,势要于晋国一争高下,挽回在城濮之战中的劣势。

若楚穆王能多活十年,也许楚穆王就能成为继秦穆公之后的又一位霸主。可惜,楚穆王在位不过短短十年,终究没能成就他与楚成王的抱负,只能将一切希望寄托在了年幼的楚庄王身上。

楚庄王的继位并不顺利,且不说楚庄王自己的年纪小,不足以服众;楚国此时也是内乱不止,矛盾重重。人人都想要在年幼的楚庄王手上争权夺利,内部矛盾一触即发。此时楚国对内都无法团结一致,更不用说对外征服各个诸侯国。

好在楚庄王自己是一个十分聪慧的人,对局势的审视也十分精明。在知道自己无法依靠个人的力量得到朝野上下的认可之时,他选择伪装成为沉迷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模样韬光养晦。

楚庄王心里很清楚,若是想要将他拉下马的人,巴不得他一直如此荒诞无稽,如此等到他落马之时只会换来众人的叫好。而若是真正为楚国未来着想的人,一定会想方设法劝谏于他,不畏强权与艰难。

果然,楚庄王就凭借着这样的伪装得到了真正有能力、有才干、有远见还忠诚于他的伍举与苏从,而后在两人的帮助下迅速肃清朝政。从此楚国对内政治清明,对外招募人才,开始了楚庄王的霸主之路。

其实,楚庄王真的是一个十分识时务的人。他懂得什么样的行为在什么样的局势下展现更为合适,即便贵为一国之尊也没有因此得意忘形,反而心明眼亮,随时观察着身边的局势,将敌对势力逐步瓦解,将己方力量悄悄收入囊中。

更重要的是楚庄王处在了一个好时候,在各路贤臣名将的辅助下,此时的各个诸侯国无人能与楚庄王争锋,加之楚庄王还懂得充分利用周天子残留的威视狐假虎威,如此,楚庄王坐上霸主之位实至名归!

当我们身处一个混乱局面之时,首先便是要想办法跳出这个混乱的怪圈,静静观察局势。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获得最后的胜利,便须做好应对一切变化的准备。

END

~阿修愿你每日展笑颜,万事顺心意~

更多精彩内容:

《武林外史》:爱上一个人,就此误一生

标签: 楚庄王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成公贾谏言楚庄王

    历史人物编辑:子酱妹标签:楚庄王

    我们知道楚庄王作为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一,可以说为楚国发展建立了很多奇功。但是相信有一段故事是朋友们不太了解的,那还是楚庄王登基的前3年,他整日里饮酒作乐不思进取不理朝政,可以说一点建树也没有。楚庄王对于臣子的谏言也不采纳,更听不进去,并扬言凡是敢进谏的都会被处死。于是宫廷上下乱成一锅粥,对于愚顽国君都

  • 一位理工女看楚国称霸,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楚庄王

    大家好,我是与君共鸣,一个正恶补人类文明历史的理工女。希望我的作品能将我的所学、所感、所悟分享于你,能“与君共鸣”!从一位理工女看晋国崛起,晋文公重耳称霸春秋:现实意义深刻一文中我们也已经知道,楚国,秦国,晋国是春秋时代的Top 3。城濮大战的胜利,奠定了晋国的春秋霸主地位。但作为前三之一的楚国,怎

  • 「春秋故事」郑襄公-兄弟郑国七穆,肉袒牵羊迎楚庄王

    历史人物编辑:李伟侃车标签:楚庄王

    郑灵公因为分鳖而食的事情被杀后,郑国大夫们本来想立郑灵公的弟弟公子去疾为国君。公子去疾推辞道,“郑穆公现在还有十二个儿子在世,若立贤者,我无德无能;若立长者,长兄公子坚还没说话呢,我哪敢抢先。”于是众大夫立郑穆公的庶长子公子坚为郑国国君,是为郑襄公。郑襄公继位后,感谢公子去疾的谦让,便想立公子去疾为

  • 楚庄王问鼎是一场有预谋的试探!

    历史人物编辑:洞悉娱乐圈标签:楚庄王

    楚庄王继位后重用大批贤臣辅佐,国力日渐昌盛,隐约有争霸天下的意思。我光北哥演技绝对一流这一年,楚庄王伐陆浑一带的戎国,得胜归来,在周朝的边境阅兵,想要用来吓唬周天子,与周朝分治天下。周天子命大夫王孙满问劳楚庄王,楚庄王借机会问那传世的九鼎的大小和重量。王孙满对曰:“九鼎过于巨大,加之年代久远,重量无

  • 楚庄王 韬光养晦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成就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楚庄王

    楚人出自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主要是指楚族直系之祖先,楚族的先民组成其实是多元化的,在黄河、长江流域自远古以来长期的交往和融合中,形成共同的语言和文化,统称为楚族。有学者认为楚族为苗蛮族,郭沫若说:“楚本蛮夷,亦即淮夷”。楚先民以凤为图腾,认为凤是一种神鸟,是火王的神灵,是祝融的化身,故认为凤的本领神

  • 楚庄王为何要打听九鼎的轻重大小

    历史人物编辑:一颗小土豆标签:楚庄王

    #风船计划2.0#从公元前613年的“秋七月,有星学入于北斗”,中原开始大乱。七年之内,各大诸侯国的国君们,挨个儿死掉了。公元前613年,齐国君主齐昭公病死。同年底,太子舍继位齐国新君。不久,被齐昭公的弟弟公子商人刺杀而死。公子商人自立为君,是为齐懿公。公元前611年,宋国君主宋昭公外出打猎时遇刺,

  • 卢卡库在国家队大杀四方 切尔西是不是可以考虑召回楚庄王了

    历史人物编辑:广西大城小事标签:楚庄王

    说实话,卢卡库在欧洲预选赛中的表现确实是非常出色,大杀四方,让人眼前一亮。不过,你这是要把他召回切尔西,让他去替换谁啊?切尔西的锋线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啊!说卢卡库在国家队能踢正经中锋,但是在俱乐部就喜欢踢边锋,这也太夸张了吧!人家是职业球员,不是你家的保姆,你指望他在国家队和俱乐部都一模一样吗?再说了

  • 楚庄王为什么要杀熊山君?

    历史人物编辑:石庆松标签:楚庄王

    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向来不被中原的士人所欣赏,于是,楚庄王有个很丧的弟弟,叫熊山君。楚庄王家族最后有个霸业是给熊山君弄得,可不是给太史公《史记》写的熊山君故事所依靠的农耕之术、黄牛骑射。而是在发动赵政报仇前,把熊山君手下的三十六位士人给杀了,既然拿了他们的命,对抗熊山君恐怕要用些别的方法了。

  • 楚庄王安定内乱后北上争霸,而晋国不断衰落,故楚庄王敢于问鼎

    历史人物编辑:小境界大天下标签:楚庄王

    楚庄王时代,周天子衰微已久,相较之下,当时的楚国实力鼎盛,甚至一度越过晋国称雄四海,庄王志得意满,意在天下。《左传》记载:“鲁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楚庄王熊旅,芈姓熊氏,先秦时代楚国历史上最

  • 「春秋故事」楚庄王韬光养晦-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历史人物编辑:婷艳读书标签:楚庄王

    楚穆王在位十二年便突然去世了,留下了他年轻的儿子熊旅继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成为楚国国君时还不满二十岁,此时掌握楚国军政大权的是有名的若敖氏成嘉。成嘉是前任令伊成大心的弟弟,前前任令伊子玉的儿子。可以说若敖氏此时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好在成嘉是支持楚庄王这个国君的。但楚国的其它势力可不这么想,他们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