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鞅之死,秦惠文王操刀的法治阉割

商鞅之死,秦惠文王操刀的法治阉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叶公说史 访问量:4709 更新时间:2023/12/28 13:02:52

商鞅的死,主要是以秦国旧贵族势力为代表的原既得利益集团,以及对新法不满群体,共同施加于变法总设计师商鞅身上的激烈反弹。

历史习惯于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伟业,来印证商鞅变法的成功。但仔细观察自秦国开创,历朝历代延续的法治社会和郡县制度,皇族、官僚、士绅等特权阶层依然存在,“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是政治性宣传口号下的美好理想,从未被刚性执行。

如此,能完全说商鞅成功打造了法治化的秦国吗?

当然不能。不仅不能,而且就连主导秦国20年变法的灵魂人物,最后也死在了生前辉煌奋斗的秦国舞台上。

表面上看,秦孝公死后,失去政治庇护的商鞅是死于秦惠之手。秦惠文王之所以要杀商鞅,是因他在还是太子的时候触犯了新法,被执法严苛的商鞅施以了惩处。虽然太子本人没被处刑,然而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却受牵连被割去了鼻子。

这样的理由,看似前因后果十分连贯,但从秦惠文王处死商鞅,却在秦国的政治体系中延续商鞅制定的新法来看,这位新继位的君主显然是法制主义的坚定执行者。

而且更富有戏剧性的是,在搞死商鞅的手法上,秦惠文王也表现得相当有“法制精神”。

他先是利用旧贵族势力对商鞅的谋反诬告,制造紧张气氛,逼得商鞅不敢露头,慌里慌张得试图逃出秦国。可在秦国严密的联防联控体系下,没有“身份证”的商鞅根本寸步难行,一番狼狈的东奔西走后只能返回封地组织地方武装,想凭着枪杆子保护自己身家性命。

这样一来商鞅可就钻进入了秦惠文王的套路,坐实了谋反的罪名。在商鞅为秦国制定的“二十等级军功爵制”面前,谋反者商鞅的人头,立马变成了令所有秦军垂涎三尺的“金灿灿猪头”。

土地和爵位刺激下的秦国正规军,立马平定了商鞅的反政府武装,就连商鞅本人也在交战中被杀死。秦惠文王还不解恨,下令依照谋反的罪行处置条例,将商鞅的尸体拉到都城咸阳,处以五马分尸的极刑。

纵观商鞅之死的整个过程,可以做出这样一番推论:

秦惠文王出于发泄私愤,以及安抚旧贵族势力的政治需要,用残酷手段处死了商鞅。但同时他又需要商鞅为秦国打造的法治社会体系,来实现至高无上的君主集权,因而采取“法律”手段处死商鞅,以一副法律捍卫者的面貌展示于秦国政坛。

秦惠文王的“私心”,不仅表现在他对商鞅的记仇上,而且站在政治制度设计层面,这位狡猾的君主也为自己“权力的任性”,预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商鞅的死,表明他最核心的法治精神理念,在秦国被统治阶层强行阉割做了选择性吸收。“下约民”部分大体是完善了,但是“上约君”方面只能是成为了奢望,老百姓犯法,封建政府有一百条法律惩罚,君主和高级官僚群体犯法呢?对不起,刑不上大夫。

法治层面对君权的约束归于失败,这就是商鞅变法不够彻底、极为遗憾的一面。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精神,直到近现代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的那一刻,才得到标志性的展现。

标签: 商鞅

更多文章

  • 商鞅变法中的四大派系观点

    历史人物编辑:慢步史书标签:商鞅

    关于商鞅变法,一般来说,有四大派系观点:一、传统儒学派系,代表人物孟子、贾谊。这一派系主张“重利轻义”、“人性本善”,针对商鞅“人性好利”思想进行猛烈抨击,认为商鞅变法反人民,百弊而无一利。如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写道“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认为商鞅变法导致秦国的最终

  • 商鞅为秦国人出了道选择题,送分题!商鞅的善恶观,人性本恶。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商鞅

    商鞅是秦国一统六国的核心人物,没有商鞅的变法,就没有大一统的秦朝。对商鞅持批判态度的人,要是连这点都部认可,那也黑的太没水平了。变法前的秦国之所以弱,是因为秦国的资源本身就很匮乏,而且内耗还大,世族掌控了秦国的行政力量,而且各世族之间还连年争斗,内耗致使秦国越发贫弱。商鞅变法的重点之一就是加强中央集

  • 秦惠文王车裂商鞅,真的是为了报私仇吗?原来这是他和商鞅的默契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商鞅

    关于当年商鞅的惨案,我们到现在读来都感觉非常的匪夷所思,似乎历史上任何一个做出关键变化的节点都会遭到整个系统的疯狂反扑。当年的商鞅也是这么一个人物,他不仅没有躲过晚年的悲惨时光,同时还遭到了秦惠文王最为严厉的政治反扑。很多人都认为秦惠文王是公报私仇,以一种政治上的无能来宣告了商鞅最终的历史结局,只是

  • 商鞅的早年经历,寂寂无名又死里逃生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录标签:商鞅

    魏国的相国公叔痤病重,魏惠王去看望他。期间,魏惠王问公叔痤:相国如今病重,万一好不了,魏国该怎么办?公叔痤回答说:我有一个家臣,叫公孙鞅。我死之后,大王可以把魏国的事托付在他身上。魏王不做声。公叔痤接着说:如果你不肯用他,也一定不能让他离开魏国,以免被其它国家任用。为防万一,可以把他杀了。魏惠王听完

  • 商鞅规定秦国士兵斩获一颗首级就能晋升一级爵位,真的如此么?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商鞅

    秦国的爵位,在商鞅变法之后,就变成了20个等级,最低的是公士,最高的是通侯,想要从一个普通百姓晋升获得爵位,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拿人头,根据商鞅的规定来看,普通百姓拿下一个敌人的人头之后,就可以晋升成为公士。很多人比较疑惑,要是真的按照这样的规定来操作的话,一个平民百姓想要成为最高的通侯,不是只需要拿下

  • 秦惠文王为何要车裂商鞅?

    历史人物编辑:平华泛教育标签:商鞅

    秦惠文王登基后,车裂了商鞅,却继续延用商鞅之反。以私人关系论,商鞅与秦惠文王确实早有旧怨。然而,观秦惠文王平生之事,秦惠文王也是一个气度恢弘的政治家,绝不会仅仅因为私人旧怨也诛杀有大功的商鞅。以政治主张论,秦惠文王承认商君之法的价值,并且愿意继续延用商君之法治国。既然如此,秦惠文王为何还非要以最激烈

  • 商鞅变法到底“变”了什么,使秦国由一个落后小国,变成七雄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商鞅

    公元前221年随着齐国投降,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完成了对其他六国的统一,随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专制王朝秦朝,历史进去了崭新的纪元。秦国能完成霸业绝非一朝一夕,而是经过了数百年的时间才完成的,而秦国强大的源头还有从公元前359年的一场改革说起。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为富国强民为目的进行

  • 为什么秦朝大一统的功臣是商鞅?

    历史人物编辑:醉风文史标签:商鞅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结束了我国战国时期群雄割据的乱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他的丰功伟绩足以让他千古留名。可有网友却认为秦始皇统一天下不过顺势而为,对秦大一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前人商鞅。为什么会有这种言论滋生呢,我们仔细推敲一下商鞅变法就能发现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商鞅变法缓和了

  • 商鞅变法从徏木立信开始,为秦始皇开创帝业,自己的下场却很惨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商鞅

    #头条群星8月榜#公元前359年初春,秦国在栎阳城(现西安)的南门外,坚起一根木棍,发布公告称,谁要是能从南门把木棍扛到北门赏十金。南门到北门不远,木棍重量也很小,这对小孩来说都是十分轻松的小事。人们围在一起议论纷纷,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木棍依然立在那里,成为百姓和秦国朝廷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信任”

  • 商鞅变法建立的这个制度非常先进,监督作用很大,可惜后世没继承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商鞅

    说起商鞅变法,学习历史的朋友知道非常重要,一定会学习关于商鞅变法的内容。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商鞅变法,秦国也不会崛起,更不可能统一六国。秦朝建立之后很多制度都是直接沿用商鞅变法的。之后的封建社会很多制度也都是从商鞅变法里直接借鉴的。可以说商鞅变法的内容影响后世两千多年。里面大多数内容都被后世直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