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广州工地挖出两千年前的古墓,专家闻声赶来,赵佗墓终于被找到?

广州工地挖出两千年前的古墓,专家闻声赶来,赵佗墓终于被找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周翠连 访问量:757 更新时间:2024/1/13 19:25:41

象岗山,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西侧,是一座小山丘。然而,就是在这个小山丘上,发现了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古墓——南越墓。

1983年6月,一支施工队在象岗山进行基建施工,准备用挖掘机将这小山坡铲平,然后修建公寓大楼。期间,挖出了汉代、晋代等几座古墓,广州的物工作人员对此很重视,每次都会派人前来勘察。由于这些墓地规模小,而且基本都被人盗过,所以考古人员觉得不会再有墓葬在更深的土层中,工程进入正常施工。

一天中午,挖掘机粗挖了一遍后,工人们开始移走土石方,平整作业面。突然工人们发现土层和砂石不见了,被一些形状规则的巨大石板代替,工人们用丁字镐顺着其中一条石板缝隙向两边撬动。慢慢地,一个无底洞露出来,人们议论纷纷。施工队的一个科长得知消息后,马上赶来现场,凭借前几次挖出古墓的经历,还有之前在文物工作人员身上学到的知识,他觉得这事不简单,立马告知了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和文物局。

文物工作人员火速赶往工地,勘察后,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是汉代以前的贵族墓葬。广州地区还从未发现过汉朝以前的墓葬,像这样大的古墓更是前所未有。事关重大,他们立即联系了丰富经验的考古学家兼广州博物馆馆长的麦英豪。他接到电话后,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难道众说纷纭的南越王墓出现了?

随后,他到象岗山勘察,初步推断这是南越王墓。麦英豪将这一发现汇报给领导,然后消息传到了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为保护文物,向国务院提出请求发掘此墓,国务院批准了他的请求。之后,一段尘封了2000多年的秘密逐渐解开。

南越国是西汉时期割据岭南的一个封建政权,开国国君是一个叫赵佗的人,为此他奋斗了70余年。在赵佗最后几十年里,一直在安排自己死后之事,为防止自己的坟墓被盗,派重臣到都城番禺城外的领域开凿了几十座假的衣冠冢。赵佗去世时,享年一百多岁。其孙子赵昧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为祖父举办了一场国葬,葬礼充满神秘,同时又声势浩大。

赵昧首先派人驻守在番禺四周的山岭,然后派出四支一模一样的送葬队伍,护送四个一模一样的灵柩从番禺城四门出发,到不同的安葬地点。这种送葬方式迷惑了南越人的眼,加上赵佗生前有几十处疑冢,所以当时南越人没有几个知道前国君到底安葬在何处,更不知道其丰厚的陪葬品在哪里。自此,留下了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墓葬之谜。

之后,民间盗墓者一直在寻找南越王墓,某些朝代的国君还举国寻找这墓。例如三国时期的孙权,为获得传说中的巨额陪葬品,曾让吕瑜大将军带着5000人,在岭南地区寻找南越王墓。但搜索队寻找了半年,挖地三尺,也未找到赵佗的墓,只找到了其曾孙赵婴齐的墓葬。两千多年来,岭南各地的盗墓者挖空心思想找到南越王墓,都无功而返。

随着考古人员对古墓的发掘,发现了四枚帝印。专家研究后发现,四个帝印中有三个刻着文字,分别是“赵昧”、“泰子”、“帝印”的方形玉印。这些文字说明此墓的主人是南越国第二国王赵眛的陵墓,并不是赵佗的陵墓。所以,赵佗的真墓到底在哪里,至今还是一个谜。能把他的墓隐藏两千多年,不被世人发现,南越王朝真是一个传奇的王朝!

标签: 赵佗

更多文章

  • 自认“蛮夷”的南越,赵佗用了什么“手段”,使之化为“半蛮夷”?

    历史人物编辑:余泳宏标签:赵佗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古代的许多诗文中,官员一旦贬谪出京有很多都是迁往百越地区。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曾经派赵佗建立南海郡。而秦末战乱之际,赵氏封关绝道自封为“南越武王”。其管辖范围包括了今天的两广地区还有象郡也就是越南的部分地区。在古代,这里是中

  • 南越武帝赵佗:第一个在越南称皇帝的中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候塞雷历史手札标签:赵佗

    越南与中国山川相连,这里世代受到汉文化的浸润。从历史上看,它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当时朝廷的管辖和保护之下。第一个在越南称帝的中国人是在秦汉时期,这个人就是被称为世界上寿命最长的皇帝——赵佗。他是岭南、广东和越南著名的将领。还有,他也是首位“南越王”。赵佗属于南越真正的皇帝。尽管处于某些原因,在汉代,他还

  • 传闻中藏宝无数的赵佗墓:藏身广州2000余年,其位置至今仍是个谜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赵佗

    引言据《为袁绍檄豫州》记载:“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可知,摸金校尉起源于东汉末年,是曹操为了弥补军饷不足而设立的军衔,主要工作就是盗取墓穴财物、以此贴补军饷的职位。据说,摸金校尉最擅长寻找墓穴,可以通过搜集而来的各种资料,结合对当地的地形风水的观察,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找到

  • 秦朝危机时刻,为何赵佗的五十万大军不来救驾?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当下标签:赵佗

    在我国历史上有两个短命王朝,一个是秦朝一个是隋朝。两个王朝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但是对中国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就比如说秦朝是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另外秦朝还统一了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除此之外秦朝还留下了长城,秦始皇陵这样的巨大工程。秦朝灭亡的时候好像当年横扫六国的秦朝铁骑并没有怎么反抗,就连章邯镇

  • 南越王赵佗在秦末楚汉相争时不出兵,到底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揭秘时空机标签:赵佗

    所谓始皇密旨,预知秦朝将亡,让赵佗不要北上救秦,不过是小说大秦帝国的内容,纯属脑洞开大虚构的。番禺负山阻海,东西数千里,可以立国。自己建国当一方诸侯美滋滋,为何要夺天下?何况任嚣还担心被打呢(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哪有实力夺天下?从陈胜吴广爆发的前209年,到刘邦进入咸阳的前206年,中间仅

  • 越南认祖自相矛盾,称赵佗是他们祖先,那么赵佗是哪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鲲鹏历史阁标签:赵佗

    在东南亚的这些国家里面,越南与中国倒是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不少越南人,都是由于国内战乱,逃过去的难民。可后来越南并不愿意认可自己之前的身份,他们就认定雄王是自己的先祖,试图与中国分割开来。然而他们却闹出了大笑话,最终惹得众人嘲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至今,越南很多地方都有祭祀雄王的遗迹,在他们的史书里

  • 赵歇:秦末枭雄之一,如果多做几年赵王,有可能与楚汉三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震旦说标签:赵歇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汉高祖三年十月(前205年12月),汉赵两军在井陉大战,结果20万赵军不敌三万汉军惨败,就连赵王赵歇也被汉军擒杀。赵歇是秦末西楚诸侯,坐拥富庶的赵国,为何打不过孤军深入的韩信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自称赵王 赵歇出身赵国宗室,可能

  • 大明风华:朱家欢乐多,生活化的人物演绎出了皇家的人情味

    历史人物编辑:小齐说生活标签:朱家

    《大明风华》作为一部古装历史大剧,齐聚了王学圻,梁冠华,吴越,朱亚文,汤唯等一众实力演员,本以为会是一部类似于《康熙王朝》的历史正剧。然而,越看越觉得像类似《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反映老百姓家长里短的生活剧。以往的类似题材的影视剧,都是以历史的视角,加入一些野史,民间故事等创作的,而《大明风华》虽然

  • 远比电视剧精彩?从热剧《大明风华》来看朱家两兄弟的博弈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点点乱标签:朱家

    年前的一部历史大剧重新将备受争议的大明朝拉入电视剧的银幕,该剧为大家展现了自永乐皇帝伴随着金戈铁马进入南京城奉天靖难坐上皇帝宝座之后,到他的后代创造和文景起名的仁宣之治最后由愣头青朱祁镇一把将明朝的家底报废在土木堡。但是作为无论历史上还是电视剧中的主角之一,明仁宗的上位却是相当的坎坷,作为朱高煦,他

  • 朱家子孙天子守国门,没有一次割地,却有百万公里领土拱手相让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朱家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汉民族建立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自从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就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传统,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在江南半壁江山犹在的时候依旧没有选择迁都再战,而是在北京城破之后自杀殉国。把君王死社稷发挥的淋漓尽致。末代皇帝尚且如此,明朝的其他皇帝自然也不会差了,在整个明朝时期,从开国到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