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管仲有条毒计,兵不血刃便击垮对手,现在却成了美国的“杀手锏”

管仲有条毒计,兵不血刃便击垮对手,现在却成了美国的“杀手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叮叮说史 访问量:358 更新时间:2023/12/15 14:25:45

前言:

“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这句话出自《管子》,管子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在《管子》终究曾经记载了他通过贸易战而摧毁一国经济的典故,虽说古代的战争,还是要兵戎相见,但是当一国的经济被彻底摧毁,在军事方面也会有很大程度的削弱,所以管子为他的国家齐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孙子兵法中也曾经写到过,最好的获胜方式就是靠谋略,接的是靠外交,最后才是军事战争,贸易战不仅在古代发生过,在现代也有非经典的案例,就比如说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就通过贸易战将日本和欧洲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中,甚至还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击败我们国家。

兵不血刃便击垮对手

管仲是齐国的宰相,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在他的书籍中,记载了很多历史典故,每个故事都能表现出他的智慧,甚至有一些做法,在今天依旧沿用,就比如说我们接下来要提到的“买鹿制楚”,就是非常经典的案例。

书中写到,当年齐国和楚国将要开战,但是楚国的战斗力比齐国更强,齐桓公十分烦恼,就自己的宰相管仲请教,管仲提出了一个妙招,因为当时楚国盛产梅花鹿,管仲就发动齐国的贵族去花重金购买这些梅花鹿,得知敌国要购买自己国家的东西,楚国人还非常的高兴,以为齐国人这样的做法是在讨好他们。

对于楚国人来说,卖鹿得来的收益肯定要比种粮食来得多,因此处过不少的农民都放弃了种植粮食,选择去养鹿,他们认为,只要自己手里有钱了,就肯定不愁吃不到东西。而在这个时候,齐国开始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并且向楚国宣战,虽然楚国人手里有很多的钱,但是他们却买不到粮食,齐国就通过这样的方式赢得了战争。

其实这一计谋很简单,就是以加大贸易的方式来欺骗对方,最终达到摧毁敌方经济的策略。而管子的这一策略,不仅是对楚国用过,他们曾经还大量购买了鲁国的仿制品。让鲁国的农民放弃种植粮食,以这种方式摧毁了鲁国的经济,最终获得了战争的胜利。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就能发现,管子对付这两个国家其实只用了一招,但是却都成功,而这一招,也被美国学到了。

却成了美国的“杀手锏”

在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不少国家都元气大伤,经济水平几乎退步了半个世纪,其中只有一个国家例外,那就是美国,他当时靠着战争赚了不少的钱。他也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动了贸易战,例如在1970年,智利的新总统上台,准备将致力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这一举动明显触动了美国人的利益,他们知道智利依赖本国的铜矿,因此美国就提高了铜价,使得智利放弃了其他方面的工业,加紧生产铜矿,来换取经济的发展。

虽然这样的做法,他们确实赚了不少钱,但是他们却忽略了本国的基础建设,两年之后,智利的铜矿已经基本被美国人所控制,他们突然下降了铜价,使得智利政府直接破产,新总统也下台了,美国人扶植了一个人坐上了智利总统的位子,之后智利也成为了美国阵营中的一员。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极为经典的案例。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济已经几乎要赶上美国,而美国在贸易方面也是不断受挫,为了能够加大对日本的出口贸易量,美国提出与多个国家签订协议,其中就包括日本,协议的内容是让美元贬值,让日元升值,以此方式来加大美国的对外出口,因为这个协议是在纽约的广场饭店签署的,所以也被称为广场协议。一开始日本人还沾沾自喜,以为占到了便宜,但是没想到却中了美国人的圈套,自此之后,日本的经济就开始走下滑路线,受到了美国的控制。

这一系列的步骤是怎么实现的呢?虽然说日元升值了,但是日本产品的价格并没有变,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日本的东西就变贵了,外国人也就不愿意卖,日本的出口规模变小了。既然企业们赚不到钱,那他们也就不再愿意去做出口生意了,与此同时经济受到了轻微的挫折,因为虽然贸易量减少了,但是日本本国国民的购买率也提高了。

为了刺激消费,日本的银行调低了利率,希望更多的日本人出来投资实业,但是当时美国人在股市投了很多的钱,很多日本人看到在股市上能赚钱,就选择把自己的钱都投在了股市,而那些实体企业得不到投资,出口贸易也完全被断送了活路,很多日本人都是抱着转一笔就收手的心态进入股市,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美国在股市的投资马上就都撤了出来,日本经济瞬间崩盘。

以史为鉴,吸取经验

虽然说整个步骤看上去非常复杂,但其实他这样的做法,和管子的做法是完全相同的,只不过是在某些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事实上,美国能够打垮日本的经济,并不仅仅是依靠这一招,他们对日本的经济政策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在签订这项协议之前,他们就已经算准了,日本人下一步会干什么,所以他们这盘棋才能下得如此顺利。

“量力而知攻”,管子的智慧穿越的时刻,直到今天依旧能够影响到一些国家。不管是美国对智利的经济控制,还是对日本的经济打击,其实和“买鹿制楚”所用的都是同样的道理,在古代的中国,曾经也多次发动过这样类似的贸易战,但是我们并不是想要搞垮一国经济,而是想要平稳双方之间的贸易,能够与他国制衡,在中国崛起之后,美国曾经也试图和中国打贸易战,好在我们的国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中了他的圈套。

参考献:

《孙子兵法》《管子》

标签: 管仲

更多文章

  • 管仲萧何都是历史名相,为何诸葛亮视管仲为目标,而不是萧何?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管仲

    无论是野史、小说还是正史中,诸葛亮都是以中国最著名的智者的形象被人熟知,同时他作为为蜀汉王朝的鞠躬尽瘁的贤臣忠良,诸葛亮用自己的一生辅佐蜀汉的兴衰。所谓出师一表千古传,忠义节操万人颂,诸葛亮一直都在向着自己出山时的目标管仲靠拢。诸葛亮在出山时曾经自比管仲乐毅,管仲与萧何都是诸葛亮前辈们中的翘楚,可是

  • 同样是生活腐败搞贪污,为何管仲一点事没有,萧何却被关进大牢?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管仲

    皇帝是古代最有权势的人,但是全国有很多事情不是一个皇帝能办到的,而皇帝是世袭制。遇到一个资质一般的皇帝,整个朝廷都需要别人帮忙管理,这个人就是丞相。在朱元璋之前,任何朝代都有丞相,有时同时有好几位,当然管仲是历史上最早的丞相。据记载:“齐桓公以霸道,九诸侯,一统天下,管仲谋略。”他很有才华,但人品不

  • 管仲“重金求鹿”背后的杀机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管仲

    春秋战国时期,除了齐国比较强盛,就是楚国了,两个国家各有自己的优势,齐桓公整日在琢磨如何打败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但是苦于自己的军队只能与之抗衡,并不能做到真正的大胜,即使打了胜仗,对于齐国来说也是一次重大的打击,其他国家见齐国元气大伤肯定会趁虚而入。但是不把楚国治一治,齐桓公又如鲠在喉。当时的宰

  • 管仲改革:齐国霸业的引擎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管仲

    前因小白归国:前685年,齐国公孙无知内乱之后,公子小白抢在公子纠之前回国继位,并且打败鲁国,强迫鲁国杀死公子纠,送回管仲。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小白拜管仲为上卿,尊称为“仲父”。管仲自此总领齐国国政。齐桓公本人的志向非常大,想要当霸主。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所以他需要一个杰出的人才来帮助他。管

  • 浅谈管仲变法的经过和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天地标签:管仲

    管仲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生活在公元前 7世纪中期的齐国。在他的领导下,齐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裕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管仲的变法措施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介绍管仲的变法措施。管仲变法管仲变法的背景是在齐国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动荡和混乱之后进行的。齐国

  • 管仲去世后,齐国为何很快就大乱?管仲:该做的我真的都做了!

    历史人物编辑:暴暴说历史标签:管仲

    公元前645年,一代名臣管仲,因病去世了。在后世的历史上,管仲曾经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这些称呼,每一个都堪称惊天动地。但同时,这些称呼,管仲也确实都担得起。而管仲的去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标志着一个时代,彻底过去了。管仲去世之后,仅仅只过了不到两年

  • 管仲有一条毒计,兵不血刃就能灭国,如今却成了美国常用的杀手锏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管仲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由草根阶层崛起的伟大领导者。他的人生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个贫穷的牧牛童到至高无上的皇帝,他以深思熟虑和毅力,完成了人生的一次极致逆袭。然而,朱元璋的世界并非只有光明,他的另一面,他的独裁、专制以及他对权力的病态追求,是他史诗般人生的另一种色彩。他的一生充满了权力的争

  • 管仲一条“毒计”,兵不血刃灭掉楚国,如今却成美国的“杀手锏”

    历史人物编辑:图说不语标签:管仲

    “纷争已不再是通俗意义上的纷争”,没错,就当今国际社会的大趋势而言,和平与发展依旧是时代的主旋律,但是世界各国立于国际之林,怎能会没有矛盾与冲突?矛盾冲突之下,战争依然不是通俗意义上的战争,不是枪林弹雨,上场杀敌,更多的是兵不血刃的无形的较量。放眼世界浪潮,这样无形的较量可谓是暗流汹涌,隐匿平静于时

  •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案例,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管仲

    东周开始,周朝王室日益衰微,诸侯国之间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安排,都想自己称王称霸,导致各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这战争次数真多得跟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春秋五霸里,最为耀眼的当属齐桓公,因为他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让很多诸侯国不得不臣服齐国的膝下。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离不开他手下的得力

  • 管仲病榻论相,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有着怎样的借鉴意义呢?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管仲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也是齐国上卿(即丞相)。小时候家里贫困,父亲早逝,母亲在堂,但年事已高,管仲过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起先,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后来在鲍叔牙的举荐和劝说下,齐桓公不计前嫌,择吉日,三浴三衅,亲迎于郊。连语三日三夜,遂拜为相,尊为仲父。于是,齐桓公在管仲、鲍叔牙、隰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