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圣”范蠡作为天下巨富,为什么救不了二儿子的命

“商圣”范蠡作为天下巨富,为什么救不了二儿子的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牛大哥道历史 访问量:857 更新时间:2024/1/8 9:12:00

春秋时,范蠡的二儿子杀了人,被囚禁在楚国。富甲一方的他,让小儿子带着一千两黄金去救人。生死关头,他的大儿子却不服气,质问:“凭什么是弟弟去,不是我去救二弟?”

在他看来,自己是长子,这种家中大事应该自己挑大梁!为此,他觉得耻辱,甚至还扬言要自尽。范蠡只好让他去。没想到,这一换,果真害死了老二。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时范蠡让大儿子带着千两黄金去拜访一个叫庄生的人,并且吩咐他说:“你去了以后,把这一千两黄金送给庄生,由他处置,千万别与人家起争执!”

去了以后,长子照做了。

庄生收了钱,吩咐他说:”你赶快走,回家去。等你弟弟被放出来,你也别问原因。”

说完话,庄生进了宫,觐见。他告诉楚王,最近天象显示有星宿不利,大王应该修德。

楚王会意,决定大赦天下。

事情到这里本该是办成了。可是范蠡的大儿子那边却出了问题。他并没有离开,而是住在一个楚国贵人家里。因此,他还听到了大赦的风声。

知道要大赦后,范大公子觉得一千两黄金白花了。他不服气,就回到了庄生家里。暗示人家,要大赦了,请退款。

庄生很生气,其实他本来不想要这个钱,只想事成之后一起给范蠡送回去。可是这位公子却这样做,让人很难堪。

庄生一个白眼,叫范公子把钱拿回去。

他走后,愤怒的庄生又进宫了。他对楚王说:“大王想修德特赦,外面老百姓却传您是为了赦免范家二公子。”

楚王一听,马上下令诛杀范家二公子,第二天才颁布大赦令。

于是,结果就反转了,成为了一个悲剧。

这段故事被记载于《智囊全集》中,很显然,这一则是一个反面教材!

范蠡作为天下巨富,是人人追捧的“商圣”,可是他却救不了自己的二儿子!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选错了送黄金的人!

其实,刚开始他要选择小儿子的话,事情是可以办成的,小儿子没那么多心思,也不贪财。

这一点,范蠡自己明明是知道的!可是他在生死大事上,竟然顺着无理取闹的长子,冒险让他去救弟弟。

果然,范家大公子却犯了低级错误。

他在面对生死大事,还有求于人时,依旧太过于看重金钱。正是他对金钱的不舍得与看不破,导致弟弟没能被救。

事实上送出去的东西,没有要回来的道理。人的格局也不能太小,紧盯着钱。范公子完全就没想过,所谓大赦,是自己的一千两黄金起了作用。他没有想过父亲为什么让自己找庄生,人家实力又是如

高看金钱,小看了人,是很要命的。千金散尽还复来,何况自己家还富甲一方。可是得罪人,这就得不偿失了。

范家二公子本可以活命的,却因为父亲选错人,因为哥哥看重钱,而没了机会!面子和金钱真的重要吗?

青鸟认为这个故事是很值得人深思、思品的。

在此,也给大家推荐这部来自冯梦龙的《智囊全集》。这本书里借古讽今,收录了先秦到明代的1200多个小故事。

这些故事都蕴藏着古人的智计,能为人排忧解难,克敌制胜。读了能让人更加通透,多维度的认识世界,也更懂得人情世故。

《智囊全集》自问世起,便受世人喜欢。特别是在清朝,上至皇帝,下至官员都喜欢读智囊,从中汲取经验,为自己排忧解难。

如今这本富有智慧的书,依然是生活的宝典。适合被大家放在枕边,时翻阅。

当你遇到一些生活小问题,或者人际关系小问题等,翻开它,也许有答案。

此外,发愁给孩子讲故事的也可以选择这套书。一边读,一边给孩子讲,不仅学到了历史,还明白许多道理,一举两得。

也不必担心有阅读障碍,因为白对照都有,通俗易懂,阅读体验感强。里面还有来自作者冯梦龙的经典点评,是有趣的那种,很精彩。

这套《智囊全集》,全套6本,特价68元。平均一本才10来块,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购买。拥有它,就等于拥有了一个智囊团。细细品味,汲取生活小妙招,一起开心乐活的过日子,美滋滋。

弱弱问一句,大家觉得范蠡在救儿子这件事情上,是不是坑了些呢?如果选小儿子,会不会结果不一样呢?欢迎留言!

标签: 范蠡

更多文章

  • 财富背后的历史与真相:中国古代的理财达人-范蠡

    历史人物编辑:奇趣谈史标签:范蠡

    (商圣范蠡/图片源自网络)散去的不过是身外之物,收获的却是人们的赞许与贤德口碑有两个成语大家都耳熟能详:第一个是东施效颦,第二个是卧薪尝胆。东施效颦让我们知道了西施的美,卧薪尝胆让我们知道了勾践的狠。但无论是西施,还是勾践,背后都有同一个男人。他是西施的爱人、勾践的智囊。他就是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范蠡

  • 春秋战国人才济济,范蠡为何独占商圣贤相和西施于一身?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博主标签:范蠡

    翻开历史书籍,大凡辅佐帝王将相,能够做到当官贤德、经商发财,枕边还有一个美貌妻子的,除了春秋战国的范蠡,别无他人。他一生三上三下,都能及时捕捉时政和经济行情,不仅收获了荣誉,还赚取了利益,特别和西施的爱情故事,更是流传天下。那么,这些成就,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成功法则之一,敢于担当,急流勇退。范蠡是楚

  • 好位置,又勤奋,成功是必然——范蠡成功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牛姐姐爱生活标签:范蠡

    范蠡称为“商圣”,是春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公元前496年前后入越,辅助勾践20多年,终于帮助越国灭吴,范蠡以为大名天下,难以久居,便泛舟离去,后来到了齐国,父子勤奋耕作,积累财富数十万,齐国知道他的才能又拜他为相,做了一段时间,他又辞去相职,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西北)

  • 名人故事范蠡和西施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篮球一会标签:范蠡

    #历史开讲#范蠡和西施是什么关系?西施是不是范蠡的老婆?首先,范蠡的妻子并不是西施,虽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为家户喻晓之事,但这终究是世人为圆才子佳人所道出的传说,历史上并没有相关记载。而也正是因为历史资料关于范蠡的妻子姓甚名谁也没有一点笔墨方引得大家得出范蠡与西施的美好爱情。那么,范蠡和西施是什么关

  • 吴越春秋:文种范蠡个人价值最大化的舞台

    历史人物编辑:民间故事会标签:范蠡

    最近听大鼓书《吴越春秋》,吴王姬光(阖闾)伐楚攻占郢都,申包胥七夜不吃不喝不眠哭泣秦庭。秦穆公派武安君白起复楚伐吴。白起到了楚国,吴王姬光回兵姑苏。他的老窝姑苏被越王勾践给端了,王子王孙、文武百官都被俘。伍子胥的几个结拜兄弟,都死在姑苏城外。王禅到郢都搬到伍子胥的儿子忠孝王伍辛。勾践闻风撤出姑苏,吴

  • 首富范蠡,并非《史记》里写的那么完美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范蠡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自古便为人们所接受的道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是人,就都有七情六欲,都会有所不足。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就真有这么一位“完人”——范蠡。回顾范蠡的一生,实在是诠释了“完美二字”。事业上,他忠心耿耿,辅助君王成就霸业;爱情上,他与佳人的情谊惹得后人羡慕;才智上,他聪明

  • 被沉了水,还是跟随范蠡而去

    历史人物编辑:姜权标签:范蠡

    西施本名叫施夷光,春秋末年的时候出生在中国绍兴。西施长得漂亮,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想要复国,西施忍辱负重被越王勾践献给了吴王夫差,成为了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打这之后,吴王啊天天沉迷酒色,不理朝政,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后来吴王夫差拔剑自刎,结束了这个持续了几十年的无月战争,吴国

  • 传说中西施和范蠡的爱情故事竟是假的?范蠡墓中的竹简道明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范蠡

    引言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杨乘传说西施和范蠡有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爱情是令人羡慕的。但是,2004年在江苏发现的古墓群中,根据范蠡墓中的竹简的记载,或许事实并非如此,西施和范蠡的感人爱情可能要被重新定义,西施会去吴国做卧底,也是另有原因。古墓群的发现2004年,在江苏无锡,人们在

  • 范蠡(即陶朱公):人生哲学值得世人学习

    历史人物编辑:平华泛教育标签:范蠡

    湖北省博物馆陈列着一把古剑,古剑的光芒闪烁着古人的智慧。据说这把古剑组成成分复杂,由多种金属合成;而且各类金属的完美融合,铸造工艺十分罕见。这就是惊艳世人的越王勾践剑,历经两千年依然寒光凛冽。寒光闪烁着科技的光芒,越国能够迅速崛起并称霸诸侯,与先进的冶炼技术有关。除了这把宝剑,越王勾践还给后人留下了

  • 《范蠡救子》范蠡派三子去救二子又改派老大去?为什么自己不去?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必有失标签:范蠡

    《范蠡救子》中,范蠡二儿子在楚国犯了杀人罪,范蠡派小儿去捞二儿子,大儿不服,请求前往,妻子说情,范蠡又改派大儿去。为什么他自己不去呢?范蠡处理这个事情有什么不妥吗?从故事的每个人的性格和所作所为你发现了什么?从故事中,营救二儿是事件的主线,但事实上,二儿最终成了一颗弃子。范蠡说:“杀人者偿命,这是理